上次感冒还是22年,这让我简直想死。
第632章 ,送快递才更有未来
“荒唐,瞎扯淡,谁允许它们擅作主张,去碰青云秘密账户的?
别给我扯那些没用的,如果没你们暗示,下面人敢这么做?
我警告你们,别拿那一套哄小孩的鬼把戏用来应付我们,上坟烧报纸,你糊弄鬼呢。
自己一屁股大bian没擦干净之前,少出来恶心人……
就这么明摆着告诉你,那些个项目但凡有一个泄露出去,你们一个别想跑,都等着吃不了兜着走吧!
懒得和你废话,赶紧让人撤了,大过年的你们不想过日子了,别人家还要安生过年呢……
总之你听得懂就把人撤了,千万别把老实人逼急了,不然,哼哼,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猛得将未挂断电话摔在桌上,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撕破脸方式,向对方传递不满后,麦穗三还不解气,当即叫来助理。
“召集在家的立即过来开会,他niang的,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再不给点反应,还以为我们是死人呢!”
助理第一次见他发这么大火,吓得不敢多说一个字,当即在办公室里打电话挨个通知~
事嘛,其实也没多大。
就是某些人弄了个核查小组,到魔都调查一家民营公司,是否在具体经营过程中,涉及有无越线问题罢了。
恰巧那家民营公司,叫青云控股集团而已,放平时这都不叫事,年底过年做点抽查调查摸底工作,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何况作为民营标杆的青云集团,仅在过去一年中,通过家电下乡补贴和电子产品出口退税,及其它多项高科技领域补贴。
累计从财政口,发改口,农业口和工信口拿走近760亿软妹币的高额补贴,这还不算地方返税和其它专项补贴返利。
比如拼夕夕电子商务一家,就通过家电下乡补贴zhengce,拿到4200亿家电零售额的6.5%退税补贴,涉及270多亿的高额补贴,这么大体量,有人下来复核。
防止企业借机xu报man报很正常,再加上出口退税等一系列超大规模返点,哪个同行谁见了不眼红,自然免不了有人阴阳怪气。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这年头见不得别人好的大有人在,青云又不是什么不能碰的禁ji,加上管理层在执行过程中,难免有所遗漏,不可能面面俱到。
人又不是神仙,难免有私心呢,中层趁机弄点好处,搞个挂靠公司玩资源变现,被人逮住痛点拿捏做文章,也实属正常。
李泽华忙着在香江新加坡,协调海外盟友实现最后一跃的关键时候,根本无暇顾忌这些。
而留守魔都的管理团队,也压根没想到这次针对青云的力量,来得这么猛,如此的不留情面!
骤然一接触,管理层都懵了,来的人全是魔都以外异地团队,不认识,不听解释,甚至连本地同行的面子都不给。
大有一副进门就要先把关键人,和文件数据,包括账户全扣下再算账的架式,当时顾时节都有些慌了,因为人家直接堵住他的办公室大门。
张口就是要其主动配合,不答应连电话都不让往外打,显然一副来者不善的架势。
还是本地团队来的快,在大门口两拨人互相形成了制约,才勉强让他有时间联系外界,他当时第一个电话打给董事长本人。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李泽华反应很微妙,甚至有点听之任之的意思。
“……总之只有一个目的,不管对方要干什么,只要不涉及集团未来下一阶段投资内幕信息,通通给,对,它们敢要我们就敢给。
不过如何给,给多少要表现出很犹豫,很纠结,要进行不间断拉扯,要把背后的人都卷进去,让所有够份量的人通通下场以后。
别管能不能抵挡住压力,都要装出很为难的样子,最后权衡利弊后,被迫给,或为求息事宁人不想得罪人的给,明白吗?”
面对老板的再三叮嘱,顾时节回过味来,心说这是打算挖个大坑把不明真相的竞争对手,打包一块直接埋了啊!
在公司内,他几乎可以说是最了解那些特殊项目底细的人,里面随便拎出来一件,传到外面都能掀起轩然大波。
涉及每年上百亿资金倾斜,和数万科研工作者参与的大项目,名义上是集团,为某个行业商业应用投入的科研资金项目。
比如农用无人机,地图导航,电子产品新材料研发,电池输出功率及储能,基础应用技术等等,你说是单纯的民用技术研发。
能创造出诸多未来收益,且应用市场前景广阔,这一点毛病没有,可换层皮,喷农药化肥的无人机,丢点别的东西也不是不行。
电子设备上的新材料,新通讯应用和定位,导航及其它软件硬件先进技术,摇身一变,同样可以在某些领域大放异彩。
尤其是电机电控电池本身功率,稳定性,耐高温耐磨损之类的技术指标,应用前景就更别提了。
就在一切按计划顺利进行时,吃了么和蜂鸟甚至都已经开始,小规模建设固定外卖快递代收点了,这一步堪称跨越式发展,极具划时代意义。
和传统代收点完全不一样,这次的代收点完全是无人智能化运作,运输过程由远程后台控制无人机,进行精准投送。
受制于硬件算力和性能影响,许多预想中的功能还在艰难摸索测试阶段,不过后世许多概念技术,已经开始得到验证并陆续投入小范围测试应用。
比如通过北斗商用导航系统,高载重无人机可以通过记忆路线,自动识别抵达目的地放下快递包裹后,自主返回并重新装入新的货物再次出发。
按照数据大模型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研发方向,青云在西域省等多个人迹罕至的地区,大规模集中大批量验证新技术。
因为当地人烟稀少不易被发觉,且受青云农业和大酱科技影响,三大运营商率先在当地普及4g基站,电信通讯技术得到充分保障。
青云旨在打造一个完全依托,无人智能化的大范围物资传递网络,前期通过物流网络将大宗商品运输到指定集散地。
在人口众多业务量大的区域,仍旧用传统人工进行分拣和配送为主,搭配无人高科技化为辅,在相对偏僻地区上马无人机配送业务,顺带替某些合作商测试新系统。
双方的要求都很简单,就像玩电脑游戏那样,鼠标轻轻一点,现实里的无人机能迅速出动,携带事先准备好的快递包裹,按记忆路线自行投递到准确位置。
精度嘛,最好精准到厘米甚至更高,完事以后再自己飞回来,继续装载新的快递包裹,如此周而复始永不停歇,没电换块电池嘛,多大点事啊。
在商业上,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偏远地区的配送和揽收效率,极大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无限增加竞争力。
对同城配送和快递配送行业,怎么强调重要性都不为过,所以没人会怀疑青云集团研发的目的。
而换个角度看,位于地图标记上的竞争对手可就惨了,哪怕无人机下面挂着的是烟花,数量多到一定程度,那也能堆死人。
何况除了单一起飞,青云还在积极测试规模化同一指令测试,同一时间铺天盖地谁能阻挡?
总之嘛,懂的都懂,这套系统对于未来冲水洗地有多重要,五军都督府虽然没钱,但对新技术的渴求刻在灵魂深处,怎么都无法改变。
之前如何不去深究,现如今青云愿意主动找上门来合作,核心数据完全实现共享,还任由都督府这边随意提要求,青云出钱出人加班加点解决问题。
这好事,谁会拒绝?
为此,都督府内部弄了个高度保密的新工程协调工作组,专门对接青云,刚开始还挺保守,毕竟也怕有所泄露,所以合作起来磕磕绊绊。
可没曾想接触深了以后,都督府察觉不对劲了,怎么青云手里的好玩意,比都督府的还多?
这里就不得不重点提到青云通过经济手段,从大猫,二猫家里带回来的好玩意了,上世纪过时技术稍微打磨打磨,那也是个顶个的好用。
更别提上万名老工程师手把手在线教学,大家本来就是同一个技术体系出来的学生,不存在兼不兼容,这一上手,加上有钱做测试。
原本很多困扰大家的疑难杂症,瞬间得到解答,尤其是青云大数据中心带来的核心算力算法支持,更极大加快了技术研发进度。
等到接触一段时间后,都督府这边派来的人傻眼了,合着青云手里掌握的民用商品技术,比他们藏着掖着的某些技术还要出色。
最关键是青云手里还有个完整产业链,从设计研发,到测试定型,再到大规模生产投入市场所需的一切资源,应有尽有。
加上一个一锤定音,一言而决的私人企业老板,有钱到夸张的地步,简直是要什么给什么,没有就买,没人就挖。
同行有,想尽办法弄过来。
外面有,想尽办法买过来。
买不着就想方设法逆向破解。
这么一弄,执行计划简直不要太顺利,许多困扰都督府的积年累月头疼问题,竟然神奇的迎刃而解。
也完美诠释了一句话,科技是推动一切生产li进步的根本!
都督府到后面,索性把许多不涉及根本的项目也拿出来,以拆分后委托研发的名义交给青云下属科研单位,进行针对性研究。
因为涉及到后续许多计划的归属问题,毕竟青云是一家民营企业,很多权责必须一开始就分清楚,所以在内部。
青云又单独开了账册,用以区分民用市场和特殊市场的研发经费,方便将来授权合作时评估真实成本价格。
这一分本来没事,无非多出几十个上亿资金投入的科研项目,只要李泽华不说,负责付款的林文辉,姚向军不吭声。
包括投资人在内都不会有意见,毕竟怎么查,都是公司立足未来做的重点科研方向投入,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可没曾想,内部投资人股东还没察觉异常,先被有心人给盯上了。
这帮人乍一看到这么多支出项目,脸上褶子都快笑开花,正愁找不到针对青云的证据呢,这突然冒出来几十个涉及上百亿资金的大项目。
最关键其中一些技术指标研发出来后,根本没有任何投入实际市场运用的迹象,很不合理,这是否就是青云用来掩盖暗中秘密支出的账本?
越是大公司,就越明白社会运营的本质,很多事不是说你符合条件,好处就一定轮的上你,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应该你得到的东西。
除了空气,阳光和死亡这三样之外,任何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资源,都必须通过竞争才能得到!
而竞争,往往又带来其它杂七杂八的事情,不付出点合理代价,凭什么优先安排给青云?
哪怕李泽华重生回来,次次踩中风口,建立常人难以想象的先发优势,可面对传统关系网络,他仍旧要在燕京建立十几家表面上,和公司不产生任何联系的分公司。
用以进行私下运作,用非常手段去谋求属于自己的那份he理资源,无论它好与不好,都存在于那儿,避不开就必须正视问题所在。
而现如今,豁出去要掀桌子的某一方,以突袭手段撕破脸皮,悍然直接杀到青云总部,抢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查封一切。
又通过这些秘密进行的项目,误以为拿捏住青云最致命把柄,怎能不让其欣喜若狂?
在面对青云管理层和魔都本地的质疑声音时,对方不惜摆出一副鱼死网破架势,要么让青云俯首认输,要么揭开内幕把水彻底搅混。
面对临死反扑的竞争对手,李泽华也不惯着,一面调动集团所能发挥的一切力量,在各个方向上严防死守,暗中逐渐收紧包围圈。
准备随时窒息对手。
一面通过各种渠道反馈问题,给外界传递出一副被拿捏痛脚,想打又怕把自己拖下水的畏首畏尾感觉,用以迷惑对手……
“可惜,五军都督府的动作还是太快了些,进场的人还不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群人以后想必会更加隐蔽,想再轻易挖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顾时节过年也没闲着,天天呆在公司防止被再次突然袭击,这会终于等到都督府公开表态,感慨之余,突然看到一份内部文件。
忍不住拿起来看了又看,眉头紧锁,拿起电话想要拨打,又到底没打出去,只是脑海里一直有个挥之不去的疑问。
“张涛这时候不跟在老板身边,他跑去蓉城,神神秘秘的到底想干什么?”
第633章 ,气定神闲坐收渔利
五军都督府雷霆震怒,悍然出手力挺青云出乎许多人意料,更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都督府竟然在如此关键min感时期。
不顾各方阻挠反对,直接派出一支超高规模特别工作组,直接进驻青云总部,以防止对外泄密为名,强行接管那些看起来蕴含大秘密的项目,及所有秘密文件信息。
这让许多人蓦然惊醒,完蛋,这泥马是捅了马蜂窝,一竿子捅到人家核心利益上,激起某些存在不惜撕破脸皮,也要亲自下场博弈。
这种核心利益,还是能在内部公然摆上台面,代表绝大多数人未来能站住脚,挑不出错来的庞大收益。
误判形势,犯下致命错误的某些人,现如今惶惶不可终日。
仅通过那匆匆一瞥反馈回来的信息,都表明它们产生严重战略误判,任谁也没想到一家民营企业,竟然能在如此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材料,发动机,全产业链和至关重要资金支持,哪一项不是都督府梦寐以求的核心资源?
也难怪后者不惜摆出一副鱼死网破架式,要拼命!
外界或许对此不清楚,只能连猜带蒙看个热闹,可参与布局的那些人,哪个不是手眼通天消息灵通之辈?
他们可比外人知道的内幕多得多,可越是清楚内幕,越恐惧,因为没人比他们更明白,一个强大到无以复加的集团。
以内部绝对统一的口径对外公开发表态度,铁了心支持某一方时,那剩下的另一方,就只剩下乖乖投降的份。
这下轮到布局针对青云的那帮人难受了,继续扛?
拿命扛?
大家都是一副肩膀扛一个脑袋,谁也不比谁精贵,以前或许还幻想着寄希望于某些人掌握的资源,可以在关键时候发挥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