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773节

  “根据青云提供的关于东部欧洲,最新投资数据报告显示,美资尤其是1999年以后,华尔街在波澜,二猫的直接或间接投资控股份额,已达到近400亿美元……

  根据多方左证,目前二猫多个重要产业,已经由美资,或美资在当地的利益代言人直接掌握……

  可纯粹的ziben运作手段,并不能给当地带来好的转变,尤其是接近大猫区域,当地传统集团的利益遭到严重损害。

  所以在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汉斯和大猫支持的维克托成功上位,并签署一系列延长双边合作协议,及石油天然气十年期合作……

  作为该合作条款最大反对方的橙色女郎尤利娅,在去年年初,被成功送进去……

  原本我们以为这里面存在的是一般性矛盾,可经过在美收集的关于页岩油真实经营数据对比后,我们发现遗漏了至关重要的佐证!

  那就是凡持反对意见的一方,均与能源,粮食及国际贸易业有千丝万缕关系,反对者大多是真正的亿万富翁,且深入局中。

  (这就是最大的笑话,通过彻底siyou化拿到关键行业话语权的人,反过来为一己之私将整个家打包卖掉,让无数无辜者为之承担责任。)

  而随着尤利娅进去以后,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一方以华尔街支持的国际资本,要求进一步放开限制。

  而维克托则在汉斯和大猫,及东部基本盘支持下,进一步加强对关键资源的整合,并放弃谋求加入北大西洋公共约定……

  种种一切证明,当地已具备爆发一场前所未有大ctu的所有基础,具体什么时候上演只是时间问题。”

  任何事都不是单独存在,只要挑明线头顺着摸下去,很多看起来非常复杂的事情,其实很简单。

  燕京,一处高等级会议现场,负责做会议讲解的某老总继续道:“一系列问题关键,在于绿纸片和欧元对世界主要资源定价权的争夺。

  在过去几十年间,绿纸片实际上已经丧失其成为世界主流货币的基础,尤其是经历两次重创,其一与黄金脱钩。

  其二是大猫的自我解……

  众所周知,当初绿纸片凭借与大宗商品,尤其是与石油天然气挂钩,才奠定了现代国际金融贸易结算体系,让绿纸片成为世界货币。

  而这一切,在大猫……之后,已丧失众望所归的存在基础,尤其是汉斯合二为一崛起后,更加速了绿纸片的衰落速度……

  这是美资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事实,为了夺回大宗商品定价主导权,美资不惜引爆欧债危机,和欧萌主要力量进行正面捉对厮杀。

  目前来看欧萌并未彻底落败,起码在大宗商品结算货币份额中,欧元仍旧能对美元产生致命威胁。

  在此大背景下,华尔街进行针对性布局,一面抓紧针对各产油区,进行积极游说和打压,一面重启国内的页岩油项目。

  哪怕其成本再高,市场竞争力再低,也要试图通过种种手段加强自身产能,抢夺国际贸易份额。

  以此为判断基准,可以合理解释欧萌,大猫及大户等多家能源企业,金融机构,在全球市场持续看低国际油价。

  同一时间,多地选择上调生产配额,进一步冲低国际油价,这都是对美元,美资的凌厉反击。

  其根本就是美资要不惜一切抬高能源定价权,并以此冲击欧萌的工业基础,拉升其成本降低其竞争力,进而引爆整个欧萌经济。

  达到摧毁竞争对手,一劳永逸解决两个最大竞争对手的目的!

  而欧萌则希望通过降低能源成本,进一步释放竞争空间,达到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只要拖到某个适当时机,汉斯重新……”

  随着某老总讲解愈发深入,大家的思维逐渐清晰明了,在各自发表一些意见后,突然有人来了兴趣,问道:“青云之前提上来的采购计划,是不是基于这个判断?”

  谁胜谁负,大家心里都和明镜似的,想也想的到,欧萌是个正儿八经的健全zuzhi吗?

  不是。

  先天发育不良决定它在关键时候,空有十分力量,只能发挥不到一半。

  而且里面还要增加一个,素来以办事毛毛躁躁不讲究而著称的大猫,长期维持低油价对它的伤害更大,这能忍?

  要说汉斯猫之所以失败,一大半责任都在明明已经衰落不堪,却要打肿脸充胖子的大猫身上,但凡它能学到东大一半的隐忍。

  不,就十分之一的隐忍,都不至于让事态朝着彻底失控方向发展。

  所以,青云基于这个逻辑递交上来的采购计划,就很耐人寻味了,因为倾向性太明显,哪怕牵条汪汪汪过来都能看明白什么意思。

  “青云将以委托经营,挂靠经营模式,在未来三年内,对国内造船业下达三千万吨燃油国际运输指标。

  我的个天,就算三十万吨的大油轮,这也是整整一百条超级油轮,再加上一半数量的天然气船,这是一口气给国内造船行业放了个大卫星啊!”

  负责工业信息化的院里副总,看着青云递交上来的行业预期发展报告,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是在放卫星,可对方真金白银掏出来。

  怎么都不像是开玩笑的模样,毕竟没人会拿身家性命赌一把,这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几百艘大油轮来来回回倒腾,得新增多少储存炼化产能?

  也难怪苏浙粤和长江沿岸城市,天天往上面打报告,一再要求增加相关产能基地建设,既然有现实需求在,不妨三月上会一块综合考虑。”

  对此心知肚明的老者,脸上浮现笑容,他知道这是青云递上来最好的投名状,那位不是从能源系起家么,现在就盯着他的根基打。

  现在每个运输周期增加几千万吨原油,天然气输送能力,这得增加相关行业多少投资,拉动多大内部需求啊!

  由此延伸出来的化工能源行业,又将带动多少就业岗位和相关行业产出?

  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啊!

  加上某人钻进蓉城的某建筑,形成一击必杀的完美局面,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

  某老总继续开口,“基于以上判断,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国际油价在未来一至两年内跌破某个临界点,就将促使华尔街和整个美资铤而走险。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美利坚页岩油开采成本每桶三四十美元,哪怕大量使用新技术,最多也就压缩四分之一。

  可一旦国际油价长期在三十美元下方徘徊,那么美元对世界主要能源定价权的锚定基础,也就不复存在,因为产油地区更亲近欧萌。

  之所以今天霉菌还存在于两个关键节点上,不愿意撤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必须通过这种最后手段,维持体面保持威慑。

  它在告诉全世界,虽然其已经丧失左右市场风向的实力,但还有掀桌子让所有人都不好过的余力。

  欧萌也很清楚,前脚霉菌一走,后脚石油绿纸片体系就得崩溃,所以它在不留余力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在正常交锋中,华尔街已经力不从心,那么按照美利坚一贯作风,最后掀桌子已成必然,也许就在不久将来,美资必然在欧萌掀起一场关键ctu……”

  随着越来越多佐证传递进来,众人得出的结论越来越清晰,在以前,这种级别的会议上或多或少会存在不同声音。

  可现在,却没几个人愿意主动出来开口,因为事情明摆着,且已经有人开始用真金白银下注,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也是无法被忽略的至关重要一环。

  而现如今,大家又正好需要这些收益,来达到各自目的,可以说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造船,化工能源,大投资项目带动的相关行业发展,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参与者人人有份,各个沾光,谁会反对?

  于是乎,在一片举手赞同声中,被视作三月前最重要一次预演决定性会议,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而传递到外界,则是一连串让人瞠目结舌的大动作。

  首先是沿海沿江的外贸港口类,和能源加工类城市感受到春风拂面。

  紧接着是金融系统开始大规模敞开门对造船和能源业放水,大家都渴坏了,因为某行业的低调持续降温,大家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感受到这种痛快淋漓。

  动辄几十上百亿的扩建项目,从上到下各个雨露均沾,最关键投产后,对当地的经济带动效应更加明显。

  以至于下面各个闻风而动,找半天连个反对声音都没有,各个摩拳擦掌只想着怎么快点把项目落实下去,争取早日开工投产收获胜利果实。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青云集团,也一改新年期间低调老实作风,开始频频高调出面大撒币,真就是拿着钱不当钱,到处撒。

  而随着笼罩在上方的阴影退去,李泽华也终于从李家坡回国,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回一趟星城,看看自己刚出生的一儿一女。

  就被人强行拉到津市。

  当地弟方集团大老总亲自出面招待,刚从总督衙门出来,直奔滨海化工预留区,当着所有人的面,指着繁忙的港口区对他道:

  “之前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影响,津市和青云谈的合作频频被搁置,现如今一切障碍尽去,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就在眼前。

  李董,你今天可一定要给我一句准话,津市的条件行不行,三千五百万吨级的炼化产能,我们能不能上!”

  面对大老总的亲自表态,刚回国还没完全适应的李某人脑袋都大了,可一想到这地方,就眼下践踩着的这片地方。

  不久后要遭遇那种可怕的事情,就忍不住头皮发麻。

  他在心里道:如果答应下来,滨海未来成为北方最重要港口,和经济最发达地区注定没有任何问题,正好还能借机把这一片完全清理一遍。

  毕竟是选定的能源炼化基地之一,安全重于一切,那些曾经能侥幸留下来的隐患,注定逃不开新一轮大摸底。

  可他真的没有决定权啊,能源系本身就是一个超强集团,这次为了达成某些妥协,换取其中关键人物支持,那位早就和青云打过招呼。

  所谓炼化产能一大半,要交给那些能事实上做主的人去分配,只有这样才能淡化这个月产生的影响。

  剩下那么一点点份额,还有无数人盯着,目前湘省岳州,重新准备交好的渝庆,以及一贯对青云很支持的姑苏,甬城。

  再加个粤省莞惠州湛江,怎么看都不够分,还不提北边长期保持友好,还需要特别补偿的旅顺,黄海,缺了哪个,李泽华都不好交代。

  可李泽华也不敢一口回绝,甚至连推脱都不行,因为滨海此时不只代表一个港口那么简单。

  他谨慎组织好语言,经过深思熟虑后开口道:“如果津市能拿到内部产能指标,青云哪怕砸锅卖铁也给您弄出来。”

  进口能源炼化指标,青云是真没办法了,因为两桶油都不会松口,而海洋石油这年头自己都难出头,更别提帮青云一把。

  津市到底是老牌底蕴强市,当地老总们一听,纷纷眼前一亮,甚至有人当场就要让李某人签字画押,唯恐跑了他这个财神爷。

  李泽华也是想岔了,以他的能力想弄点国内产能指标固然不容易,尤其他现在还是人家眼中钉肉中刺,多少人因为他丢了饭碗。

  恨他还来不及呢,哪能把日进斗金的产能炼化指标给他,要不是青云旗下有一大堆纺织企业,承接了化工能源业的下游庞大市场。

  不然大家谈都没得谈。

  可津市不一样啊,这本来就是公对公合作,更别提能源系现在急需有人帮忙说话,以度过难关,所以津市上上下下对拿到内部指标一点负担都没有。

  想清楚其中关节的李某人只能无奈同意,顺带又给刘子良吩咐几句,“看起来,津市这边也要增加相应的纺织生产份额。”

  刘子良连连叫苦,“老板,纺织业当初就是您让我负责的重点项目之一,现如今江浙一带已经颇有怨言,因为鲁省和粤省的份额提升……”

  因为西域种植棉花的事情,导致和美资有了龌蹉,一些进口份额被调整,为配合出口,青云只能将纺织份额大量转移到鲁粤两地。

  前者专注脚盆鸡,棒子以及美洲。

  后者嘛,主要借助粤东便捷的对外通道,转道东南亚借机出口给欧美,转口贸易换个标签,该赚的钱一分不少,还能拉拢东南亚各集团,简直一本万利。

  也幸亏青云之前弄出来的大项目,在姑苏吴锡,钱塘甬城等地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不然仅凭这一条,青云在当地就要被穿小鞋。

  现在又要往津市塞一点,当地能同意就奇了怪了。

  可刘子良再无奈,面对老板和津市一众大老总期盼的眼神,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至于随后怎么说服当地主动割肉,就不关其他人的事咯。

  李泽华跟着在津市跑了一圈,满足当地绝大部分合理要求后,才乘车再次到燕京。

  只不过这次来,感受又完全不一样,因为曾经的竞争对手有好几位已经消失不见,最开始由刘森引发出来的一系列麻烦。

  随着内部会议上的一锤定音,而彻底画上句号。

  如果非要用一个显眼标记来代表,那无非是青云置业名下,悄无声息多出来一栋位于香香山上的别墅,嗯,只有一天二十四小时使用权,没有产权的那种。

  “小学课文里曾经看到过,没想到还真有自己住进来的一天。”

  站在极具历史沉淀感的红木窗台前,李泽华颇为感慨。

  只不过,在他眼里不足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好物件,却是别人生活的日常。

  比如同样赴燕京准备参加会议的夜景明,压根不觉得香香山上拥有一栋别墅,是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事。

  “我小时候就不爱住这,行了,看看就好,你还是考虑怎么面对接下来的事吧,能源系虽然暂时消停,但出海的事还没成功呢。”

  李泽华没好气瞪他一眼,“让你去李家坡谈,你没空。

  现在又反过来催我,就算地主家长工,也没这么使唤人的吧?”

  “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出去一趟多麻烦啊,才不自找没趣呢。”

  夜景明摇摇头,“有什么事香江谈还差不多,再说和李益龙不是谈的差不多了吗?

  哦,对了,让你弄得进程表搞好了没有,总得弄个大体的时间出来,有个参照,大家办起事来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他说的进程表,就是出海各个战略具体情况推进预期,这玩意很难弄,主要是要参照外部大环境随时变动,当然主要目标不会变。

  上面也等着要,毕竟是青云每年花了几十亿美元,通过一线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最真实数据佐证,准确到可以用来做最严谨的参考数据。

首节上一节773/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