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华也不在意,反正那几十亿美元都有欧美帮他买单,青云不仅不亏,还能顺带赚个忽悠手续费呢,就是怎么弄,还需要合计合计……
第635章 ,一度电等于五毛钱
“现在关键问题是,抢在美资布局东部欧洲之前,尽可能多的团结绝大多数人,将过去三十年埋藏的暗雷全部解除。
只有彻底摆脱枷锁,尤其是摆脱软妹币发行端的限制,才能轻装上阵……”
二月底三月初,燕京的会议十分密集,一切为接下来的全体会议做铺垫。
因为青云集团的位置非常特殊,连银行和财政口专题会议,都免不了把李泽华找过去,期间主持人说完后,顺势将话题抛给他。
“因为一些众所周知原因,自1993年以来软妹币发行基础就是国家外汇储备总数,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发行总规模接近50万亿。
事实上已经超出3.5+3.5的结汇和cang汇总规模,而随着guomin经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贸企业间,对软妹币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
现阶段,当前流通总规模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中概股市场起量后,仅仅不过七个月时间。
就有超过430亿软妹币通过中行,中银,工行和民生金融控股及汇丰的渠道,转入金融市场并成功沉淀下来。
我们应当看到其积极走出去有利的一面,但也要看到大量软妹币资源,沉淀在海外金融市场有可能带来的负面chongji……
正好今天青云集团董事长李泽华先生也在,我想咨询一下李先生对此有何看法,毕竟按照贵集团在公开市场表态来看。
在未来两年内,贵集团将启动旗下子公司将大规模赴李家坡上市,如果这个数字如预期那样,在两年后达到如今规模的二十倍,甚至五十倍。
那就意味着有最低接近万亿,甚至是两万亿以上的软妹币,长期留存于这个结算体系之内。
而这么大规模的软妹币数量游离于国内监管之外,一旦发生任何意外,谁来确保它的安全性,甚至直白点说,谁能保证它不会被用于攻击我们的离岸体系呢?”
李泽华看了看在坐的各位,又看看最上方的院里一位副总,在确认后者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点头动作后,才不慌不忙起身。
一开口就是石破天惊,“青云只是一家民营企业,我们无法在商业规则之外给出任何承诺。”
一时间,众人听的目瞪口呆,大有一副误以为自己听错了的荒谬感。
面对即将到来的普遍质疑,李泽华不慌不忙道:“各位没听错,青云不能保证出海的任何一块钱,将来不会成为gongji汇率的助力。”
这是事实,因为即便近在咫尺的香江,都发生过98年和刚过去一段时间发生的外资短期拆解软妹币,用以狂za汇率的事情。
青云哪怕再厉害,归根结底也就是一家企业而已,论掌控力不可能会比一个国家更厉害。
何况还是远离本土的金融市场,让他保证,拿命来担保吗?
一直没从青云出海获取太多好处的农行,建行,以及交通行几位当家人,瞬间感觉眼前一亮。
其中一位副行甚至迫不及待开口,想要趁机定基调,以青云无法协助银监会掌控出海货币安全及稳定为由,想把这块资源扒拉进自己地盘。
这本无可厚非,毕竟看起来大家关起门来是一家,可位置先后顺序,行业话语权都需要看业绩,都要看掌握资源多寡说话。
青云旗下的民生金融控股,通过过去长达一年多时间里,对互联网用户消费行为习惯内部数据分析,尤其得到微支付和拼夕夕支持。
在数以千万计算的中小商家和更多数量的个体户人群中,逐渐站稳脚跟,并推出诸多快速审批的金融扶持项目,仅2011年第四季度,就放出超过1500亿专项小额贷款。
这些资金和核心优质客户,正为青云系带去源源不断的巨额收益,反过来又冲击到传统金融行业的利益,大家谁不眼红?
尤其青云手里还掌握着金融出海的决策资源(一部分),就更让在座各位坐立难安了,如果放任青云继续发展下去,一个横跨内外的超级金融怪胎就将长期存在。
趁机削弱它,剪除它的羽翼和最赚钱业务,就成为几家共同心声,毕竟没人愿意自家吃饭的桌上,再多出一双筷子。
上首原本一直倾听的院里副总,也被李泽华自曝整的有些懵,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因为看李泽华神色很自然,他又没疯。
相反在面对来自四面八方指责声音时,还能稳坐钓鱼台不见慌乱,这就很有意思了。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真想继续放任下去,看看大家为了利益还能说出什么歪理来,可这是他自己主持的会议,所以只能提前先出来打破僵局。
顺带也让会议主题不跑偏。
随着他的开口,李泽华暗道可惜,却只能将下一步计划和盘托出,那就是本该留存于结算体系内的软妹币,事实上只有数据是真实的,真正存量十不存一。
至于剩下的钱,嘿嘿~
中银国际的一位副总皱眉道:“这是什么意思?一串数字而已?那万一有人要进行大规模取现,或用于第三方转账或投资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理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美资之所以同意我们收回汇丰控股权,本质不是他们好心,而是想趁机拉长战线寻找薄弱处好发动攻击。
香江虽然曾经有一半金融自主quan在它们手里,可软妹币存量市场一直不大,哪怕算上央企手里的结余也只有几千亿而已。
只要有任何动静,我们可以随时提高银行间拆借利率,甚至关键时候国资委,银监会和证监会,可以联合下文。
禁止任何手持软妹币的国有企业,向外拆借软妹币资源,如此一来,哪怕拉拢国际游资一起参与,鱿太资本旗下的金融机构。
也会因为找不到足够多的软妹币za盘,自然就无法威胁整个汇率体系安全。
所以它们看明白了以后,要把预设战场从香江转移,一则物理距离更远,我们鞭长莫及。
二则有中概股加持,在这里面上市的国内优质企业越多,将来汇聚起来的软妹币数量就越多,而且因为市场规则不同。
届时一旦有事,金融机构无法拒绝美资的合理拆借需求……”
剩下的事,不需要李泽华过多说明,做空这玩意就看手里筹码和市场信心能不能扛得住,筹码压垮了信心,多头就扛不住。
筹码丢完信心还在,就意味着做空失败,很简单的道理。
“这不是送靶子上去给人家打吗,以前在香江,真有事一纸令下各家公司就要配合,万一有事怎么沟通都是难题。
而且外汇市场讲究快进快出,只认实力不讲逻辑,谁家拳头硬谁说了算,按刚才的预估规模计算,央行总不能随时准备三千亿美元的特别基金。
用以随时应付可能出现的砸盘做空挑衅吧?”
面对质疑,李泽华完全不虚,针锋相对顶回去道:“首先,中概股有一半的管理份额在国内,这就决定我们掌握着规则解释权。
其次,星展银行,大华银行只是八家承销商和做市交易商之二,哪怕加上一直想挤进来的高盛,摩根大通,全到了它们也就40%的量。
就按刚才这位行长的说法,未来两年内最好预期出现,也就是总规模两万亿软妹币,好,40%就是八千亿,合一千多亿美元。
可我想问问,它们凭什么把市场流动性全部抽干拿去做外汇?万一中途出任何岔子,谁来负责,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最坏结果出现,高盛都要赔的倾家荡产。
我不信高盛敢赔上自己的所有一切,就为了那一瞬间汇率波动,撑死了它能赚个百亿美元,赔则血本无归,谁敢这样玩?”
李泽华冷笑道:“更别提高盛能不能进场还要我们这边同意,它们能新增两个位置,我们同样可以再新增内部通道,按照和谈成的协议。
这一点可以确保我们始终掌握主动权!
再者星展和大华,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通过其结算的软妹币总额,按规定是要汇入中概股市场公共账户,它们无权使用。
总不能说在同一时间,几千亿软妹币全部卖出股份换成现金吧?
也得有人能接得下这么大盘口才行,所以理论上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最后,青云已经和其它七家签订补充条款,各家关于集中使用账面存续软妹币的共同协议……”
协议内容很简单,因为软妹币出去玩经过层层审批,所以在中概股谈判刚开始,青云和友商都向上争取了特殊豁免。
即软妹币通过公开合法渠道参与中概股交易后,原则上不再轻易回来,哪怕用户a卖了十万软妹币股票,并提现到账国内账户。
在央行的结算体系内,这十万额度也只能用记账形式继续挂靠,其额度本身还是出去的状况,这就相当于中概股有一万亿流动市值。
且必须是经过机构或散户公开买入,并持续发生交易或持有状态的市值,那么就有同等规模软妹币,存续于海外金融结算体系内。
这笔钱,青云并不准备任由其闲置,而是用来支持借美元偿还软妹币计划,并得到央行,财政口的支持。
简单说就是计划一旦开始,很容易被美资记恨上,从而会使用各种手段进行干扰,而且由于缺乏内部法lv支持,青云也不好明着来。
索性用存放于中概股市场的资金,暗度陈仓支持大计划顺利推进,借美元给第三方是真金白银支出,可对方怎么拥有同等规模软妹币呢?
合作交易又不是一开始就能迅速建立互信,况且第三方家里也未必就有大量廉价,且具备竞争力的原材料资源。
就算有,也未必掌握在当地集团或东大资本手里,比如马来亚就是类似情况,很多关键资源掌握在鱿太资本手中,想要顺利谈妥合作,很难!
这就导致借入美元,偿还软妹币的计划一开始就不顺利。
青云左思右想之下,索性利用微支付平台优势,直接贷款软妹币给有需要的用户(企业为主),后者拿到软妹币后,再和国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当地企业有了软妹币,就能从东大企业进口设备和技术,并在当地建立自己的初步加工工业体系,从而创造出具备竞争力的商品。
反过来出口海外市场,赚取包括软妹币,美元在内的多种外汇。
(就算当地缺乏这种认知,大规模出海的东大资本,也能套层皮冒充当地企业,在当地开展类似经济手段。)
通过外贸建立联系后,再一点点扩展双边合作规模,东大人口众多,其实对当地许多资源都垂涎三尺,就算关键的铜,铁,金银,农业资源被外资垄断。
或因为价格因素不具备竞争优势,或因为其他因素不具备出口资格,可总有一些不是外资控制的资源可以用来交易。
只要互惠互信关系建立起来,东大的工业品就能源源不断进入该国市场,再配合提前出海的各大集团在当地建立的经济影响力。
久而久之,目标第三方手里,不就有足够多的软妹币(或美元等其它外汇)了嘛?
届时债务到期后,目标国获得了初级加工工业体系,顺利偿还了所有外债,而市场又因为对等合作对东大资本放开。
最关键是后续工业化升级,还需要源源不断从东大采购设备和技术,这就是影响力,一旦翻脸,对方成体系更换付出的成本大到没人能接受。
所以只要踏出第一步并形成一定规模,后续谁说了算一目了然。
最关键东大无需担心亲手培养出一个竞争对手,因为东南亚没有一个地区,具备东大这样得天独厚的全工业体系底蕴。
再加上转移过程中人为把控,基本可以保证大方向上,不会发生太多偏差。
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分工转移是必然,随着整体工业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淘汰产能落后的项目。
就比如拆船工业,以及垃圾处理行业等等(有兴趣可以查,2016年以前,东大是全球最大有du有害垃圾处理地。)
这些都需要相应市场提前承接,否则需求还在,可成本太高,很容易把整个行业带进沟里,届时不是偷工减料,就是互相糊弄。
借美元,偿还软妹币的核心,在于目标国要有解决东大现实需求的能力,并承担消耗一部分东大工业品消费的能力,否则做了白做。
而一切前提,首先要让它们拥有软妹币(购买力),当然,直接给美元也行,可当地通常情况下负债累累,压根没能力完成支付。
(单纯的以货抵债无法直接惠及大多数人,所以没办法持久。)
东大直接给呢,又因为需要谈的事项太多,很容易遭来鱿太资本干涉影响,变数太多反而不利。
青云和四大集团出面谈,反而更高效,更容易达成合作。
也不是没人质疑,比如国资委一位副总忍不住皱眉,“如果钱出去了,合作最终没谈成怎么办?”
“银行放贷也有坏债率,青云和四大集团只负责给钱,并从整体上保证收益率可控,但具体到每一笔是否都能顺利收回,那谁也不敢打包票。”
李泽华嘴上是这么说,可心里却想着委托都督府培训的那些人,数量么,不是很多,两年内能到三十万人就撑死了。
届时他们将在青云软件提供的翻译工具支持下,开始深入亚非拉市场,进行广泛商业布局,期间也少不了携带无人机进行实地勘测。
谁家有矿,谁家有资源,实在不行还能种地出粮换软妹币嘛,届时青云将掌握第一手核心资料,如果大家都按游戏规则玩,那就是皆大欢喜一起发财。
可谁要玩阴的,勘测用的无人机,种地打农药的小玩意,也不介意摇身一变,装点大家喜闻乐见的轰隆隆,将一切试图毁约想占便宜的家伙,送去地狱。
青云就是家单纯的商业集团,只对背后投资人负责,谁让他们亏钱,他们就不开心,李某人不想自己负责,那就只好把找麻烦的送下去,以彻底解决麻烦咯。
当然,表面上还是摆出一副老老实实模样,张口闭口整体收益率不会受影响,最后还要把审核监督的quanbing上交,以换取各方同意。
果不其然,一听不用负责,还能掌握最终决策,几家与会的国有大行立马换了立场,改成一边倒支持。
主持会议的副总也松了口气,总结发言道:“……总体上处于可控状态,这非常好……
只不过我看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李董你可以进一步优化合作细节,譬如禁止luo做空方面增加限制。
不能仅凭一纸银行间拆借合同,就可以堂而皇之调用数额庞大的软妹币,进行投机获利。
我看银行业要参与国际软妹币定价,先必须证明自己事实上拥有那么多软妹币才行……”
李泽华认真思索一阵,才道:“您老看问题真是见微知著,回去我立即让人起草相关议题,届时还请老总您多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