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就打它的价格跳水,新机发布两三个月内大降价,对先买的消费者带来非常不美好体验,微信好歹也有接近两个亿的真实用户。
只要持续性曝光,就能给其品牌价值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另外公司安插进atl能源的人,也汇报了一些关键信息。
你还记得从atl动力科技部门出来的那批人么,他们的集体抱团出走,不可避免给atl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影响。
加上青云动力科技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及其它电子消费品领域的针对性布局,atl能源被迫迎战,我们降价它也降价。
比产业供应链,它也配和整个青云系对打?
这不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提升产能,atl能源管理层使出一系列花招,内部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连最基本的生产效率都无法保证。
简单点说,它已经落入集团的节奏无法脱身,距离崩盘也不会太远,最关键它还是苹果,叁星在国内最大的电池供应商。
长此以往,质量问题将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集团可以利用这个痛点,抓住不放将所有对手纳入打击范围……”
原时空,叁星等一众歪果企业,都将电池生产业务的希望寄托在atl能源上,因为只有后者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供应体系。
工业竞争优势,往往依靠成体系的庞大生产规模取胜,谁的订单越多,谁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效率就越有优势。
何况atl在原时空还能得到宁德新时代能源的技术支持,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叁星等外资都离不开它。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曾毓民是完全脱离atl能源独立出去,在青云的支持下创建新企业,一个atl能源的管理层都没要,想白女票前沿技术,门都没有。
而青云又重点展开竞争,打得atl毫无招架之力,后者被迫跟着投入巨资完善新技术,新生产设备,又大幅度降低员工工资,增加工作时长,以压缩成本提升竞争力。
其每一步都是仓促之间被迫迎战,仿佛无头苍蝇一样毫无发展规划,长此以往,不被拉爆才怪。
作为核心零部件供应方,出现这么大纰漏,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将来,必然发生严重的品牌质量问题,青云自然不会错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原时空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想赚取垄断的超额利润,主动压缩生产成本而造成所谓充dian门事件。)
以叁星的一贯高高在上尿性,搭配脚盆鸡的躬匠精神,再加上青云掌握的舆论渠道,这一世必然给叁星更大的震撼。
而且,李泽华的布局从不仅仅只限于一个方面,就在他视察星城未来工业产业园的同时。
海外青云秘密部门也在积极行动,这一次,他们准备弄的动静有些大,同时在一东一西两个方向上,制造大动静。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格雷格投过来,传递出的各种情报说起,尤其是针对有关播音信息最重要。
青云花费一周时间展开秘密调查,总算弄清楚播音隐匿起来,所谓机头下压系统是怎么一回事。
源头还得从播音最大竞争对手,空中客车推出的a320neo说起,播音当时一看就急了,如果任由竞争对手推出更加经济实惠的产品,而自家没有。
那全球主流航空公司,都会投入空中客车怀抱,这怎么能忍?
于是播音管理层对设计研发团队下达死命令,要求其在六个月内不惜一切代价,研发出与a320neo机型相提媲美的新款飞机。
也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737max系列,可问题是集机械制造之大成于一体的航空魁宝,怎么可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弄出来。
可在业绩与股价挂钩,股价越高管理层收入越高的新zhengce影响下,为了自身收入,播音管理层已陷入彻底疯魔状态。
在他们的强令下,播音设计研发团队无奈之下,只能借用老飞机设计图纸,生搬硬套塞进去新款发动机,而机体和发动机的不匹配。
则为接下来一系列人为制造的灾难埋下伏笔。
最通俗简单说法就是,原有机体太小布局太落后,以至于新款发动机安装必须靠前靠上,才能摆脱明面上的接地隐患,这为新飞机带来飞行稳定性,及省油等优势。
但也会在飞行过程中,带来机体过分上扬的隐患,就是飞着飞着一直向上攀升,为快速通过联邦飞行许可审核,播音特意弄出一套MCAS的系统。
全称是机动特性增强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确保飞机在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时,自动切换成水平面自动配平模式,俗称人机大战或自动坠地系统。
虽然现在距离737max预计交付还有三四年的时间,但并不妨碍青云提前秘密布局,并会想尽办法让棒子,欧洲,东南小岛等一些航司率先采购并投入使用该款飞机。
届时,一场针对两地研发顶尖工程师清除计划,也将相应投入最后执行阶段,其将配合诱发疾病造成突然意外,以及各种其它意外定点清除集团竞争对手的科研能力。
而趁着拿捏住贝莱德集团动手的致命证据把柄,青云集团潜伏在海外的秘密棋子,也在同一时间针对对手,展开一系列对等报复手段。
比如那位纽约联邦储蓄银行的汤米先生,就在位于蒙大拿的自家农场庄园内的卧室里,一觉醒来看到自己平时最喜欢的一条爱犬,摆在他的床头。
只不过是分离状态,有些残忍,却很直观告诉他,有些事绝对不能超越底线,这只是个简单的问候,一旦再试图超越底线。
那么下次,他将在睡梦中直接被人干掉。
青云不是没能力直接弄掉他,而是无法承担这么做的后果,因为此时东大的产业升级尚未完成,许多必要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还需要对外购置。
此时彻底翻脸,吃亏的还是自己。
所以出手才会相对克制。
不过对其他经手参与人员,青云可就没这么好的态度,除格雷格特别标注可以拉拢的潜在对象,其余人员,不是在睡梦中突发疾病离世。
就是在下班途中,突遭车祸,或遭遇不那么白的哥们biubiubiu问候,总之所有知情或参与者,都在同一时间发生意外。
青云还在行动中,将一些顽固不化,对东大资本抱有强烈敌意的对手纳入报复行动,趁机将其一网打尽。
汤米一系贵为美联储的影子股东,掌握的资源可以说无穷无尽,可当面对被抓住自身致命把柄的对手反击时,只能被迫咽下苦果。
谁让青云系背后站着整个东大呢,面对私下传递过来的威胁,被拿捏痛脚的汤米,只能暂时选择忍气吞声,丝毫不敢做出半点不理智行为。
毕竟大家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最重要一条,就是禁止掌握庞大资源的幕后大人物,进行针对同层次大人物的直接毁灭行动。
别管这条适不适用于新崛起的青云系,总之汤米的行为确实过线,如果放任不管,两边都掌握着富可敌国的资源与财富。
随便丢一些出来,都能搅的所有人不得安宁,俗话说掌握的资源越多,越恐惧死亡,手下人的生命,在他们这个层次眼中,无非是一串数字而已。
随便丢掉一些完全无所谓,因为只要有充足资源,就能无限制复制培养源源不断的可用人才,或许会因为感情因素心疼一会。
但绝对不会比他们自己的性命更重要!
汤米也懂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在收到青云最直接简单问候后,他通过特殊渠道给青云传递出和解的信号。
作为青云停止报复行动的回报,他愿意主动出面,帮助青云获取一些正遭受严格审查的技术,设备,哪怕这些玩意能帮助青云迅速完成产业升级,也无所谓。
毕竟将来的事大家一起扛,而现在青云的报复,全集中在他一家身上,压力太大,他扛不起啊。
且不说青云旗下超过五分之一的雇员,来自五军都督府,其中不乏最优秀的特zhongbu队出身,当这些最擅长突袭的人员。
搭配几乎不受限制的无人机体系时,那无孔不入的渗透突袭能力,足以让所有人为之胆寒。
就表面上突破规则底线(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被人拿捏住确切证据)的后果,也不是汤米可以轻易承担的。
东大这边趁机开出一系列条件,在得到初步满足后,选择见好就收。
青云也不是头铁娃,欧美始终是别人的地盘,哪怕有传统资本的配合,做的太过也容易被针对,于是在拿到好处后,立马继续选择潜伏。
但同时也没闲着,正好借格雷格,豪斯等人透露出来的秘密信息,在整个东南亚,掀起清除竞争对手的计划。
凡是未来可能影响泡沫化,有可能阻止青云实现战略目标的对手,无论他曾经地位有多么显赫,无论他外部关系有多么稳固。
无论背后曾经站着香江资本,代英资本,还是美资脚盆鸡人,总之借着这场千载难逢机会,一一清理掉。
两台随时准备引爆的危化物车辆,直接对李泽华本人下手的踩线行为,以及粤东某村供出来的东南亚关系网。
里面随便沾染上一件,就是身死族灭的结局,东南亚这方小池塘,终归养不出真龙来,哪怕再顶尖的家族,放眼全球,也只配称作二流。
它们的背后,或许站着这样那样的大人物,可现在通通没用,谁也无法阻挡东大资本,和当地顶尖集团的合力发动。
在绝对碾压的力量下,无数人几乎没做出任何反应,就被连根拔起,事先通过工作签证等合法手段进入当地的青云系力量。
在本地地头蛇的配合下,借助通讯设备暗藏的后门,直接锁定绝大多数目标,然后发起突然袭击,一举将曾经阻挠青云系扩张的势力,一网打尽。
连李家坡文莱等小地方,都罕见的主动站出来予以配合,因为任谁都知道,青云系旗下掌握的微信科技,微支付,以及青云联合集团(快递外卖网约车)的发展。
已经将这些本土大集团彻底绑上战车,所有人核心利益一致,跟着东大资本继续走下去,大家都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往后,东大以东南亚为基本盘,对海外持续扩张,随着东大资本的核心力量增强,在这股称霸shi界东风笼罩下的东南亚顶尖集团。
不管是凭实力硬吃,还是被东大资本当成千金买马骨的幸运儿,终归要拿到远超眼下的资源,进而成功跳出小水塘,从此江海广阔,任其畅游。
所以,谁在这个至关重要的蜕变阶段,对李泽华出手,想要毁坏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谁就是它们共同的敌人。
哪怕暹罗王室,都乖乖予以配合,因为鱿太资本时时刻刻想要吞掉王室,几百亿美元资产。
而青云一来,仅见面礼就是未来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各类资源股份,及核心产业的话语权,就冲这一点,只要青云不妄图取代它。
暹罗王室就必然坚定的选择站在青云身后,对它所有的决策摇旗呐喊。
而青云付出的,仅仅是未来潜在收益的一部分,这部分利益想要兑现,就离不开大家共同努力,这就是典型的花你钱,办你事。
最后还要你感恩戴德!
不过青云比鱿太资本要好一些,因为它画的大饼又香又甜,大家按出力多少分着吃,最关键还能快速兑现大饼……
第645章 ,掌控未来逆转生死
“产业园区做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后湘省多了个经济发展引擎,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这些人的名字也会被反复提及。”
湘省的大老总兴致很高,亲自带着李泽华一行人,在预定设想的产业园区整整逛了一圈,最后动情道:“尤其是你提出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
很有提前预见性,随着bali协定和布达佩斯约定达成,碳中和指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青云的立足点选的很好啊,哪怕产业链没做起来。
以后仅凭每年出售的新能源和碳中和积分,都能在本地形成养活几十万人的产业链,这才是千金不换的核心竞争力啊。”
大老总说这话时,感慨于青云的投资前瞻性,毕竟这岁月,连国有企业想顺利拿到发改委批复文件,都十分困难。
可青云提前布局相关产业,提前抢在一窝蜂上马前,占据最好先发位置,以至于发改委在行业标准选定上,都着重强调青云重要性。
有了这个认证,青云投资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顺理成章入选国家第一批重点扶持名单,仅首批0几率政策性扶持贷款,就高达40多亿。
更别提后续的政策利好,返税及其它补贴,活该青云拿到手软。
湘省,徽省及秦,西域,川,粤等地也相应凭借青云提前布局的产业链,拿到高出平均水准,一大截的额外产业扶持大礼包。
面对凭空新增多出来的几十万人就业岗位和税收,尝到甜头的各省喜笑颜开,纷纷出手重点加码,想要吸引青云将相关产业重点投资留在本省。
而没有从中获益的其它省分,也在抓紧推出本省代表性企业,参与新行业份额竞争,毕竟谁都不想在新一轮变ge中掉队。
不过李泽华对此心知肚明,看似打着绿色清洁能源,动辄为全人类未来考虑,可欧美以不到全球20%人口占据了44%碳排放指标。
给剩余人口8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只留下56%指标,这种披着正确旗帜,暗中谋划限制后发国家发展工业之事实的规则,迟早有一天会被欧美抛弃。
究其原因,无非是制定规则者,从未打算被共同制定的规则限制,一旦发觉现行规则无法满足其利益,必然翻脸无情。
之所以有碳中和,碳排放的指标分配,无非是恐惧东大,三哥,桑巴等国度发展太快,影响欧美的传统利益。
工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是能源,在烧开水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尾气数量多寡,则代表一个国家工业发展实力,限制碳排放就是遏制住其未来。
可惜欧美注定作茧自缚,因为当一个新兴的全产业链高度工业化国家,开始全面转向新行业后,其爆发出来的潜力必然震惊世界。
尤其本行业还没有出现传统行业中,欧美百年积累的优势企业,连个天花板限制都没有,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君不见原时空碳中和发展十来年后,东大凭借一己之力,吃下新能源90%以上新增市场份额,以至于欧美相关产业狂吼产能过剩。
可一看全球市场缺口,哪来的产业过剩,无非是担心东大企业垄断整个行业,打又打不过,只能气急败坏掀桌子耍无赖罢了。
所以,欧美弄布达佩斯协议,搞巴黎协定,归根结底是因为在传统行业,面临的东大资本竞争压力太大,刻意抛出新能源缓解压力。
想要借机带偏东大未来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已,当勤劳刻苦的东大人,硬生生走通整条产业链后,这帮人立即反悔不玩了。
可新能源硬生生催熟的产业链,爆发出来的恐怖产能却不会因此消失,有些事并不是说欧美不承认,不接纳,就会马上消失不见。
这也是欧美的惯用手段之一,代英尤其轻车熟路,好比一战前,因为无法维持海军对汉斯的优势,就抛弃老式战列舰。
搞出了个统一主炮口径的无畏舰,结果险些让汉斯逆风翻盘。
等到一战结束后,代英又提出航空母舰作战理论,结果在远东被脚盆鸡运用航母航空力量打个半死。
这次,它们又妄图利用优势地位,迫使后发国家坐下来发展新行业,还想耍老一套,偏偏碰上一个恐怖潜力,正在缓慢兑现的强大经济体。
美资忙着打压汉斯猫,却忽略在地球的另一边,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产业工人接受过人均最基础素质教育洗礼的庞大经济体,正在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