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恐怖的是,因为其本国试图重新夺回能源霸权,正对大猫,骆驼等一众传统能源大国,进行无底线打压。
换作以往,这些严重依赖国际贸易生存的国度,在面对全球最强大国家打压时,只能任人宰割。
可如今,一个新的选择摆在眼前,也难怪大户,大猫最后迫不及待投入东大怀抱。
这也是美资在18年以后,对东大恨之入骨的原因之一,因为以往美资享受了20多年的单极世界,任其所取无度的美好快乐时光。
一去不复返。
企图带偏东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就如同当初忽悠竞争对手发展航母一样,当成千上万的航母战斗群,摆在你面前时。
无论你是否承认发展航母理论究竟对不对,你首先得拿出自己能战胜对手的实力,而不是凭借多年积攒的余威,不断进行恫吓。
越是叫的大声,越证明其内部空虚,尤其是向来以谈不拢就打著称的美资,竟第一时间成为乖宝宝代名词时,所有人都应该清楚一个事实。
那就是欧美真的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内,原地踏步梦游,唯一两个有所进步的汉斯,正被美资裹挟着自废武功,原时空别说4.0,都快0.4了。
而另一个则想尽办法装低调,动辄张口就说自己失落三十年的脚盆鸡,摆出一副表面拉偏架,实则两位大哥说的都对态度。
无论哪边企图更进一步,它就装死,大不了鞠躬谢罪嘛,反正口号喊的震天响,一到动真格地步,它比谁都怂的快。
东大原本是在一片漆黑中小心翼翼过河,可谁让青云开了作弊器,还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带着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出门去闯荡。
目前看,一切安好,尤其是通过在海外建立的渠道网络,源源不断传回最真实数据信息,替燕京点亮一个又一个关键行业地图。
让其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欧美实力,原来一切都是骗人的,一帮纸老虎整天张牙舞爪吓唬人。
这也让燕京再无顾忌,大踏步调整自己的发展规划,其已经不再满足与欧萌平分天下的未来三十年战略,而是采取更进一步的主动出击。
试图将美资彻底困死在那一亩三分地,并借美资的手,将欧萌打压拆分的更彻底,尤其是针对欧萌的化工能源,精密机械制造。
进行巧妙布局。
还在二猫家加大投资,准备抢在美资发动之前,把二猫家最重要的工程师,产业技术工人,曾经遗留的科研体系打包带回家。
又积极介入国际能源市场纷争,有意无意借助上世纪在大户家遗留的关系网络,暗中传递友好态度,争取在石油天然气价格长期处于高位的今天。
和大户签订长期稳定的低价格供货合作,比如此时国际油价115美元每桶,东大和大户谈的是45美元。
之所以是这个价格,倒不是东大掏不出钱,而是青云向燕京递交关于配合欧萌,大户打压国际油价,进而打破美资企图重夺国际能源主导,定价权阴谋一揽子方案。
有利可图,有主要推手在前面吸引美资火力,值得干上一笔,况且在国际交流中,脚盆鸡也持类似看法,再加上三哥。
四方简直是一拍即合,美资再强大,也不可能同时面对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四股力量,趁机缓解一下压力,就是燕京现如今的态度。
低油价,最好维持在60美元以下,对国内至关重要的化工能源,纺织行业发展都有好处,与之相关的其它行业也会受益匪浅。
最关键是,低油价会沉重打击美资投入数千亿美元,重点布局企图重夺世界能源主导权,定价权的页岩油行业。
一旦欧萌因此缓过劲来,继续和美资缠斗在一起,就能有效缓解东大身上,被美资强行带来的压力,为自身发展争取时间。
而美资想要报复,第一选择必然是欧萌,这是由现实环境决定的最佳选择,无论美资如何怨恨东大从中作梗,也不可能抛开主要对手,将力量浪费在次要地区。
而作为预选决战地点的二猫,就会察觉面临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在面对东大抛出的橄榄枝时,那些被逼无奈的工程师就会纷纷用脚投票。
哪怕为了家人,孩子有一个更美好未来,他们也会做出正确选择,虽然其中有一部分,会挑选发展更好的欧美作为下一站。
(前提他们能逃开东大资本,青云集团在当地布局控制的力量阻挡,李氏理论,不能为我所用者,能力越大,死的越快。)
可即便如此,剩下的那些人,仍旧能让东大在相关领域完成跨越式发展,毕竟曾经的老大哥,留下来的庞大遗产,蕴含价值无限。
加上欧美原地踏步走二三十年,一来一回,东大等于迎头并肩赶上,从此攻守易位,寇可往,吾亦可往!
在结束湘省当地主要老总的陪同视察工作后,回到住所的李泽华,按照上述思维向海外事业群,下达了收集全球主流企业,构建的产业生态链摸底命令。
主要以沃尔玛自营零售生态链,亚马逊重资产自建物流体系,麦当劳自购物业开店租赁体系的信息收集,解析为主要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李泽华尤其强调了一家企业,那就是做显卡的英伟达。
对于这家企业,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
因为英伟达比英特尔的威胁性,更大!
原时空很多人,一直认为英伟达的伟大,在于其是唯一一家坚持研发智能算力芯片,并取得重大突破且成功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可很少有人注意到,早在它在显卡行业站稳脚跟的那天开始,就在布局整体开放式产业生态链建设。
通俗点说可以叫编程生态链,即全球任何一个搞软件研发的从业者,都可以通过购买英伟达显卡,并享受它整个体系带来的便利。
这就是其从06年推广建立的CUDA通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几乎各行各业都可以从中获取额外收益,就相当于谷歌给安卓做的免费开源,瞬间收获大批忠实客户。
再依靠这些客户的不懈努力,从而创造出一个竞争对手无法取代的安卓体系,这就是其核心商业竞争力。
而每一个需要图形加速器处理难题的相关行业从业者,不可能花费巨额成本无限制叠加cpu,但一旦使用英伟达生产的gpu,就能很好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因为全球主流科研从业者,几乎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科研研究,其累积下来的模板和指令,足以让任何一个后来者瞬间找到想要的模板,从而节约大量资金和时间。
这里并不是说cpu功能不够强大,而是指它在特定时间内,无法处理过多的数据,或者通俗点说cpu相当于专业科学家。
但数量太少,且过于珍贵,所以在科研实践中,必须搭配大量科研牛马做重复的计算,测试类工作,这就是gpu的工作内容。
而随着gpu技术的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强大,依靠cuda通用体系笼络越来越多科研从业者的英伟达,也愈发重要起来。
直到人工智能赛道彻底爆发,显卡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提高,而全球90%以上科研工作者,都习惯使用cuda通用平台。
一旦贸然转换,不仅耗时耗力,还会落后于竞争对手,所以英伟达顺利一飞冲天,而amd等显卡企业沦落到无人问津地步。
所以摆在青云面前的破局方法,很简单很粗暴,宁愿多花冤枉钱搞重复建设,也要将大量低端可以取代的算法算力资源,从英伟达体系中剥离出来。
虽然国内gpu行业几乎是个空白,但并不代表青云没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因为英伟达此时并非一家独大,它也有竞争对手,那就是amd和英特尔。
尤其是青云旗下神州电子,取代了连想成为国内最大pc生产制造商,和英特尔,amd建立了广泛合作,现如今青云这个冤大头。
愿意主动出巨资帮助上述两家企业,建立其gpu专属生态链,并拿出全球最大的数据算力应用市场,为其免费建立验证场地。
总之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并在合作过程中建立合资企业,共同设计研发下一代领先gpu产品,也算是为青云正在积极研发,并准备在近期推出的挖矿事业。
及大型游戏端项目(绝地求生)提供显卡算力支持。
在海量的未来显卡订购订单诱惑下,amd扛不住率先妥协,并准备视具体合作进展,向青云转让上两代落后技术。
其实这玩意设计不难,生产端技术含量对青云也不是难题,关键在于整个专利体系的限制,具有先发优势的三家企业,几乎把所有未来发展道路都提前堵死了。
现如今amd率先放开限制,后续接触过程中,英特尔也半推半就打开方便之门,同意和青云进行合股经营。
当然,能赚钱的核心技术想都别想,最多给一些上世纪末的初代,二代产品技术,而且因为无法脱离英特尔技术架构,哪怕青云费尽心思投入巨资研发。
也无法顺利突破其专利壁垒,到头来还是要给英特尔白打工。
殊不知青云压根就没打算走英特尔老路,因为那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和amd合作才是重中之重,体系不是一两天能建立起来的。
但掌握一半区块链货币主导,定价权的青云系,可以通过挖矿,及大型游戏两个业务,慢慢验证专属于自身的显卡发展道路。
同时,公开限制英伟达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包括减少显卡采购量,引导友商尽量减少使用英伟达,搭建的cuda平台进行商业数据模型应用。
从根子上降低英伟达的商业影响力,并配合amd在青云能够影响的范围内,搭建起第二个专属产业生态链,并借鸡下蛋准备随时取代。
这是别无选择的玩法,只能以暴力破局,不用指望敌人在成功后会主动施舍一条活路,多一个amd体系,将来就多一个选择。
只有其内部充满矛盾,青云才能趁乱获利,这就好比谷歌开放安卓,看似是为了避免苹果ios系统一家独大,给了大家更多选择。
可也因此让欧萌的塞班,脚盆鸡的索尼,及三哥,东大家的手机操作系统无疾而终。
但反过来,青云也同样依靠安卓系统成功站稳脚跟,并通过廉价的荣威系列,率先在国内产品中普及了鸿蒙系统,积累了大量核心用户资源,方便后续整体转向。
可以说,任何一款技术产品其本身,无论领先同行多少年,都会因为各种各样原因丧失竞争力。
因为发展到最后,大家选择注定殊归同途,只有率先构建成熟商业应用体系,拉拢绝大部分行业从业者的公司,才能成功笑到最后。
除非出现智能机对按键功能机那样的降维打击,才可能重新定义一个行业,青云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打破欧美大公司的产业生态链!
也正因为青云各子公司,依附于整个青云生态链,最清楚这套体系拥有怎样恐怖的竞争力,才会不惜一切想要肢解竞争对手的生态圈。
这其中,苹果和沃尔玛,麦当劳,可口可乐的生态链最难破解,亚马逊的重资产自建物流,改善网购体验的体系,抛开两国综合实力背书,反而最容易击垮。
因为青云背后有一整个智慧物流配送网络,配合东大近乎于无穷无尽的工业生产能力,只要青云成功走出去,亚马逊的威胁性几乎等同为0。
而英伟达,同样处在这个尴尬的位置,它的cuda通用体系,还未得到行业主流一致认可,青云还有足够的机会扭转这一态势。
别的不知道,总之这一世,老黄是很难穿着皮夹克,享受三万亿的巅峰市值荣光,甚至,他能不能活着见到人工智能大爆发时代。
都要取决于李某人是否愿意给他这个机会,毕竟2012年和2025年的英伟达,完全是两个概念。
青云海外事业群旗下,恰巧有一个专门针对,重要潜在目标的信息收集及行动处,一旦发觉目标有失控迹象,这个部门会毫不犹豫出手……
第646章 ,瓷器与烂石头碰撞
“老大,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给您提。”
一大早,原华中大区总监刘小波跑过来,正巧碰上李泽华还在吃早餐,被招呼坐下后,他欲言又止。
李泽华觉得挺奇怪,“怎么,对调去执掌推广运营部没信心?”
刘小波就笑,“哪能啊,别人不清楚,我还能不知道杨总,王总都是出国受重用嘛,所谓推广运营部的魔咒,骗小孩呢。
承蒙您看重,一路提携,我今后必定在新岗位上尽心尽力,为您和公司多多努力奋斗,争取创造更多价值。”
连续两任推广运营部总裁都被“发配”,其中王成林甚至刚到任,就被打发去海外事业群任副总裁,也难怪公司内外有人说闲话。
不过刘小波显然没在意这些,反而扭捏道:“这不是离任做审查嘛,合规监察部和审计部,查出三笔总计1700万的计划外支出。
我先声明,这件事我完全不知情,更没参与其中,完全是置业公司那边惹出的麻烦。”
“说说怎么回事。”
刘小波将签字审批的文件递交上来,同时面带怒色,“您看,这是置业公司在星城县招投标工业园的项目,中间有段时间未按规定上报支出明细。
还有这,这里,您看就很莫名其妙冒出一笔1300万的额外支出,送审理由也特别奇怪,公司什么时候还有保hu费这个支出项目了?
还有这,去年年底大区要并表提交审核时,才突然冒出来,走的还是子公司特殊申请通道,直接绕开大区,上面都没有我的签字。
我派人查了,置业公司陈伟强陈总也是事后补签,可不知什么原因,这三笔支出款项又并表到了大区账目上,直到这次被合规监察部和审计部的同事调查出来才暴光。”
李泽华敲敲桌子,不悦道:“说重点。”
刘小波不敢再瞒着,老老实实道:“其中最大一笔1300万,是置业公司在星城县工业园区zheng收项目,违规支出的款子,对象是星城本地一家建筑公司。
另外两笔,一笔250万,一笔150万,据置业公司报告,一个是衡南市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支出,一个是宝庆地区新区特殊建设经费。
都走的特殊申请通道,没有经过大区审批,我在想,这里面是不是存在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你等会。”
李泽华掏出手机打出去,“老陈吗,我问你,湘南置业去年的三笔特殊经费,是怎么回事?”
电话那头陈伟强似乎早就知道这回事,一点不惊讶,“老板,您听我解释……”
事情很简单,不管什么项目,总有当地地头蛇闻着味找上门,加之和当地项目指挥部有点不清不楚的联系,连项目总指挥都亲自出面帮忙协调关系。
顺带点明对方背景,大有一副利益均沾,你帮我我帮你的架势,加上项目推进过程中,总难免碰上一些棘手的麻烦,需要有人出面解决问题。
置业公司承接的集团大项目很多,为不耽误工期进而影响集团整体规划,在综合计算评估利益得失后,花钱消灾比正面硬抗划算。
解释一阵后,陈伟强才苦着脸道:“敢进场伸手的背后哪个不是手眼通天,压根不好弄,都是各方面打招呼的熟人,得罪谁都不好办。
加之集团授权置业公司掌握着一笔机动费用,就是专门处理这些见不得光的业务,为了不给老板您和各位投资人,董事添堵。
所以这个事我就没提,不过老板您放心,在每个季度递交的公司季度审计报告里,我有向决策委战略规划办公室,提交文件做详细说明,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绝对不会出现任何中饱私囊的问题。”
“你是不是觉得我很闲,每一件事都需要亲自过问亲自盯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