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秩序未必能阻挡各路野心家,心生窥视同时悄悄越线偷吃;可崩坏的礼仪,失控的jian并,会导致人人自危。
没有规则无视规则突破底线,次数多了谁还会当回事,资源分配核心是相对gong平,一味往自己口袋揣,日子一久谁还肯配合?
分配分配,那也得库房里有源源不断新增的资源才行,按稳定比例收取,让参与各方觉得有利可图,这场游戏才会持久稳定,否则就只能坐吃山空望洋兴叹咯。
不过我这等普通人能顺利走到今天,首先要感谢遇上千百年来少有的好时代,早二十年,这会我早就沉海底,尸骨都化咯……
帮忙瞧瞧这份计划书,从一个消费者和友商角度分析分析,查漏补缺给点意见。”
他自信且毫不避讳的信任,让王建宁一时间感慨万分,很多心里话涌到嗓子眼,又咽回去,想了好一阵以后,觉得不适合由自己说出口,最终苦笑一声。
拿起厚厚一叠文件,仔细翻看起来。
“个性化定制工业产品,这是什么意思?”
“信息化和智能化,与物联网实现有机结合,在无人机器,全自动化设备加持下,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
“4/5g网络对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性……
尤其要注意到花瓣,中兴,大唐,高通,诺基亚等内外电信设备与技术巨头,在未来人类生产生活中,愈发重要的地位……”
越看越胡涂的王建宁,罕见连续问出诸多疑问,可惜李泽华压根没解释,反而让他继续耐心看下去。
待到足足半个小时以后,才点燃一支雪茄,吞云吐雾后,道:“就以你那辆既不防弹,又没智驾设备的劳斯莱斯举例。
经过这次的事,你难道不想弄个防弹玻璃,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哪怕前排两侧车窗不用,后排你经常坐的那一侧,得安排上吧?
而且你车里那块,不知道是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产的老笨显示屏,看个电影还得放碟片,连联网看视频功能都没有。
更别提事发突然时,想召集高管开个远程视频会议,压根不匹配呀,想想,你好歹也是国内前十大富豪,千亿市值上市集团董事长。
难道就这么没牌面,碰上事还得挨个打电话吩咐每个副总,去处理分管的那一摊业务?
碰上大事,还得让所有高管等着你回去拍板?
别逗了,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三五分钟内拿不出初步应对解决方案,管理层从上到下那都是无能,可你敢轻易放手让下面人决策吗?
这时候在车上,有个卫星联网随时随地能召集所有负责人,当面聆听你发言的高科技产品,是不是很值得?”
李泽华不是最好的推销者,不过他明显知道,该如何画饼解决消费者的需求,把握住这一点,推销就成功了一半。
满足需求,新增需求,创造需求,永远都是销售不二法门。
说着,又拿他那台车上丑且笨重,镶嵌式老款车载冰箱举例,打趣道:“现在都2012年下半年,距离玛雅人预测的末日还有四个多月。
可作为你最好的商业伙伴和至交朋友,你竟然让我喝冰镇的矿泉水,别介绍你那破车载冰箱了,连保持常温的功能都没有。
也亏得你好意思提。
外面三十二三度高温,吹着已经略有杂音嗡嗡响的冷气空调,昏昏欲睡就算了,还要喝冰水,你肠胃能健康嘛……”
面对李某人不留余地的贬低,王建宁脑海里就一个念头,特么的,回去就把座驾换了!
换最新款!看谁还敢拿他打趣。
“是不是想着换最新款?”
李泽华嘿嘿笑道:“这就是这份计划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因为有钱任性,我刚才贬低的那些点,你通通可以花钱解决。
毕竟一千多万的豪车都买了,还在乎百八十万的选配?
可你想过没有,如果每个人都能通过私人个性化订制,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工业商品,会发生什么?
毫不夸张说一句,只要这份计划做成功,从此全球任意一家经济体,都将不再是东大的对手,因为毫无核心竞争力可言的大众产能。
会连同它们那可笑而落后的传统设备技术,一块被扫进垃圾堆。
好比买一台车,选中后,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配任何一种他想要的功能,零部件,甚至技术再先进一些,连外观。
发动机马力(新能源电池容量和输出功率),乃至座椅高度厚度,是否带加热制冷,凡是你能想象到的单独拆分服务。
通通可以做到按需生产,未来只需要提前生产各种型号车架,大部分通用零部件,然后等着顾客下单组装。
再按他的特殊需求喷漆,加载各项功能,按需收费即可……
真正意义上可以做到,一家车企,一个型号,一个主流框架,其它所有功能任意填充,在确保车标车身外观突出价值感的同时。
尽最大可能让消费者享受上di式贴心服务,一辆由消费者亲身参与设计生产出来的车,就如同他的孩子一样。
既满足现实需求,又增加精神娱乐享受,最关键是它的价格低廉,足以确保照顾到每一个阶层,你说这种定制化工业赋能。
未来,有谁能够与我们竞争?!
没有!
一个都没有,只要东大能在任意单独制造业领域,按照计划完成目标,我们就将彻底引领未来工业生产力发展方向。
同时将所有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王建宁到此时基本看懂他的思路,张大嘴震惊道:“这不可能!”
对处在2012年的人来说,哪怕他家财万贯,也很难想象按需求定制化个性生产工业品时代,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因为在过去二十年的全球化贸易经济时代,优先满足大众的基本需求,是所有企业生存壮大不二法门,我生产什么,你就得买什么。
挑三拣四,出门左拐,好走不送。
因为大家都在比拼生产成本和技术优势,产品的社会需求属性决定,企业只有大规模生产常规需求品时,才能大幅度压缩生产成本。
经济社会才会自发形成,以该需求为核心的设计研发,销售,物流运输,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完整渠道,如此构成一个逻辑自洽行业。
产生此类新消费需求的个人或公司,面对已经成熟的行业,几乎没有太多话语权,要么选择低质量低价格的傻大粗。
要么选择高价格高质量先进技术的高精尖。
定制化工业通俗点说,就是让奔驰s级可以搭载大众普通车的内置,然后卖e级的价格,纯卖标和面子,让爱慕虚荣,或生意人花最低的成本享受最佳服务。
或大众普通车搭载s级内饰零部件,先进技术和各项保障功能,让性格内敛,不喜张扬的人保持低调的同时,尽享奢华。
让购买衣物鞋袜的消费者,可以在选定款式后,按喜好增加图案,装饰,更好的打扮自己,当然,不想多花钱也有海量大批量生产的基础款式,可供选择。
差异个性化超额满足需求的例子,在现实商业社会实践中,成功几率远高于毫无特色,千篇一律,纯粹拼价格的企业。
比如河底捞的极致服务,胖西来的以人为本,还有某域稍微改改,不懂行还以为是跑车款呢,说白了都是在打市场差异化竞争。
而这份东大十五年制造业发展目标规划,就是旨在通过三步走战略,将整个东大工业体系,发展成为区别于全球制造业的“另类”。
不仅要数量规模,要求在技术质量上迎头赶上的同时,还要在直面消费者的大宗商品业务服务上,做足文章,以差异化订制服务。
去拼掉西方占据技术优势的同类产品,挤占它们的生存空间,打掉它们的超额利润,用令人窒息的庞大产能和廉价成本,逐步占据全球主要市场!
这就是李泽华心心念念的弯道超车计划,因为在诸多工业领域,东西方差距仍旧很明显,即使没了原时空那些拖后腿的存在。
这一世东大基本能顺利在2013/14年,预期按计划完成初步产业升级,可整体技术水平还停留在欧美1990-1999年阶段。
除极个别领域突飞猛进,整体落后十年以上,虽然欧美因为去gong业化,这十年基本停滞不前,可依靠过去二百年工业时代累积。
其构筑的庞大专利体系,基础和前沿科技储备深厚,牢牢锁死后发经济体突围道路,东大一旦壮大到无法继续装大白兔的地步。
必然遭致各方,不怀好意的恶性竞争与打压!
所以要发展不要对kang,竭力避免撕破脸的同时,还要为东大制造争取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工业发展不仅需要原材料,还需要稳定消费市场。
海量的产能,需要稳定收益反哺,才能形成正循环,赚回来的钱再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压缩成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良技术。
促进整个行业,整个制造业体系稳步向前。
何况东大的整体逆向研发能力非常强大,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后,先努力学习吸收,再拆分研究,不断寻找替代超越的可能。
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前世如何不再提,这一世13/14年完成初步产业升级,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后,也许两三年,或许三四年。
吸收进来的先进产能,基本可以做到全盘复制并成功升级换代,到15/16年,东大各产业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必然出现井喷。
届时,原地踏步十几年的欧美各主要经济体,将第一次领教到什么叫做东方式的震撼,如同浩瀚大海一浪接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无穷无尽,无法阻挡!
承平已久积重难返,深陷资本传媒编织美梦中,深信不疑之余,选择自废武功的各主要经济体,哪怕立即做出反应也来不及了。
想要重启本国产业链,受制于高昂人工成本,缺少必要上下游配套企业,又没有充足产业工人,凭什么争?
哪怕外来技术人员能弥补差距,可重启产业链巨大成本,高昂生产成本和消费市场怎么解决,面对物美价廉且海量的竞品,如何顺利突围?
所以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选择纯技术输出,用积累的资本优势扶持第三方,试图冲击,乃至取代东大工业体系超强竞争力。
比如老墨,三哥,印尼,安南等等,原时空都接受了不少欧美技术,资金转移,一定程度上干扰东大制造业突围进程。
所以才有这份分三步走,每步五年,整体十五年的东大制造业发展规划,除强调整体产业链的技术,规模,成本,发展方向外。
再加上定制化工业(对标汉斯智能工业4.0版本),用差异化定制服务弥补技术差距,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强大的物联网。
为无人化智能机器提供托底保障,将整个世界经济社会,用定制服务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起来。
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总之绝不给欧美企业转移技术的空间,面对后发可能威胁东大的潜在对手。
在一开始就玩针对性布局,比如见效快的电子产业,汽车代工,初级机械制造,纺织工业等,它们一起步,立即用海量物美价廉竞品冲击其消费市场。
随后用定制化工业生产,抢夺其高利润市场份额,哪怕产品存在技术差异,可只要不存在代差,东大定制化制造就不存在输!
价格低廉,质量相差无几(整体),功能全面赶超,按消费者真正需求私人订制,售后服务远超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
怎么输!
面对高中低端压倒性优势,近距离窒息式全面围剿,初期投入巨大,要量没量,要市场没市场,连维持最低运转的资源都没有。
还指望通过技术和消费市场转移,赚取超额利润,弥补缺失短板,填补基础投入空白的后发经济体,拿什么来突围,靠ai发电吗?
比交不起高昂电费,导致制造业生产成本激增,丧失竞争力更恐怖的是,连投资电力资源,保障电力供应的钱都特么都没有。
一旦初期巨额投资打水漂,短视的资本,无论如何都没有勇气再来一次,届时只要东大稍微放开市场,记吃不记打的资本必将再次涌入……
“奔驰新能源可以在辽省落户,借助这里留下的良好产业链基础,大量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廉价人工成本,和相对便利交通基础。
逐步发展智能定制化工业……
从长远来看,仅此一项业务,未来就可以为东北增加每年数千亿经济规模,带动上下游数千家企业,帮助上百万人解决就业问题。
由此新增的税收,地方消费能力,会让各行各业因此受益无穷,以及通过实践得出的关键结论,也能为青云增加关键话语权。”
李泽华说出这番话时,指着文件中花瓣的名字,“最关键是通过引导大势,青云的手可以伸进花瓣。
甚至可以控股中兴,加上诺基亚的亚洲业务,和其开放的技术专利库,青云在电信通讯行业成功立足。
在上面如此重视的当下,青云可以名正言顺进军电信通讯业务,花瓣要么接受青云入股,成为可以影响其战略决策的关键股东。
要么接受来自青云系的全面封锁限制,我宁愿用中兴的基本盘,慢慢研究吸收诺基亚和朗讯的技术,稍晚一些向海外市场扩张。
也绝不会接受花瓣游离在青云体系之外,再建一个物联网和智能工业体系,绝不接受!
亲手培养最大的竞争对手,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
我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鱿太资本集团,合则两利放任对手壮大,不如我一家通吃,让对手无路可走!
等它衰败时,再顺势吞并过来好咯。”
王建宁很清楚青云和花瓣那些恩恩怨怨,说白了,两家都是技术研发型企业,又都在电信通讯行业,电子产品行业抢食吃。
矛盾自然少不了,偏偏花瓣进场早,累积的技术优势比青云强大,迫使后者不得有求于花瓣,想入股又被毫不犹豫拒绝。
花瓣特殊的99.9%全员持股模式,隔绝外来窥视的同时,也断绝了和强大者形成战略同盟的可能,它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
而现在,青云来了,一切必须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