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835节

  要么妥协,要么接受全方位打压后,被收购!

  让李泽华非常不乐意一点,就是辛辛苦苦发展出来的市场资源和渠道,白白给花瓣使用不提,想寻求技术扶持,入股一块发财。

  还不给面子?

  那凭啥带你一块玩。

  感受到合作伙伴身上的杀意,王建宁苦笑一声,“花瓣的日子要难过咯。”

  竟一点也没怀疑,青云是否能够轻松拿捏花瓣,一点,都没有!

  因为此时的青云,产业生态链均衡发展,齐头并进,首轮半导体,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光刻机,芯片设计研发生产引入计划。

  均已初步顺利完成,放眼全球或许还尚处在二流靠上,但在国内同行面前,简直强大到可怕!

第689章 ,花瓣入局产业谈判

  此时的花瓣,还未察觉到致命危机即将降临。

  它还沉浸在国内和海外市场需求,双重爆发的美好喜悦中,定单拿到手软,净利润节节攀升,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致命诱惑。

  如果没有意外,依靠外部市场兴起赚取超额利润,尝到科技赋能甜头的花瓣,将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并硬顶压力艰难前行。

  同时有了更多选择,它试图重拾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业务,说起来花瓣电子产品旗舰系列,发展比青云熊猫,荣耀系列还要早一些。

  因为管理层无法下定决心,集中资源优先发展核心产品,才导致在11/12年度,在国内电子产品消费领域,花瓣逐渐掉队。

  可如今在棒子,脚盆鸡电子产品不退也得退的大环境下,青云电子凭空捡漏,俨然成为非苹果ios系统的另一大王牌厂商。

  这其中固然有青云熊猫,荣耀系列技术处于领先,产品设计令人眼前一亮,线上线下销售售后服务渠道完善,广宣投入巨大等优势。

  还有叁星,索尼,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竞争对手,或因为经济体之间竞争加剧,互相出台限制zheng策,被迫逐步退出市场。

  或因为技术研发进度跟不上主流,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被主动淘汰出局因素影响。

  剩下htc,花瓣,中兴,粗粮(连想手机业务已被粗粮全盘接受,目前和英特尔积极合作)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与青云同台竞技。

  以至于外资让出的大片市场,一大块都被青云笑纳,根据11年全国智能手机出货占比数据显示,在750-5000元的价格区间内。

  (750元以下,充斥着各种杂牌,以及青云代工生产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半智能机系列,故而未纳入统计。)

  青云凭借荣威全年3050万部(不包括海外市场出货量,下同),荣耀920万部,及熊猫那可以忽略不计的39.1万部,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生产销售商(半智能非全屏触摸版也被纳入统计,诺基亚受青云代工生产影响,成功登顶)。

  而2012年一二季度,青云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其第二代仍旧定价799的荣威系列,当之无愧成为全球最畅销单品。

  同时受东大和东南亚经济高速增长,消费能力暴增影响,荣威手机半年销量突破2500万部,全年有望突破6000万部(下半年发第三代,新品冲量)。

  荣耀系列同样以半年超600万部的优异成绩,在中端消费链占据一定优势。

  增量变化最大的无疑是熊猫高端系列,原本销售价在3500元以上的同类型,基本属于诺基亚,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

  随着智能手机崛起,苹果和叁星后来居上,不断抢占传统手机制造商市场份额,到11/12年,已经彻底甩开其它所有竞争对手。

  包括东大市场在内,两家公司都分别占据高端市场第一和第二的宝座,htc和熊猫,魅族,及其它品牌只能吃点边边角角市场。

  可随着棒子受美资影响转向,有了更多选择的东大,没有如原时空那样尽力挽留,更别提开出丰厚条件试图挽回。

  在青云的默默推动下,往往棒子相关行业刚提出在东大削减投资,逐步转移产能,东大这边就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提前布局将相关领域的竞品企业引入产业链,以抵消棒子企业离开带来的额外损失,既然有替代品,东大也不惯着。

  三番五次交谈谈不拢以后,索性对凡是能够替代,哪怕技术差一些也能接受的行业,一律朝着实现彻底国产化目标前进。

  一旦开了头,后边就刹不住车。

  既然翻脸,对棒子在国内有超额利润的产业,不想走也得赶走,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哦,我需要的你不给,紧缺的你搬走。

  还想留下高利润产业在这长期赚钱,比如叁星,在青云引入脚盆鸡东芝和索尼等企业的闪存,储存及半导体,光刻机技术后。

  哪怕还处在技术吸收阶段,产品良品率不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阶段,也得把赚钱还要当大爷的叁星赶出去,其电子产品首当其冲被针对调查。

  东大衙门给出的解决方案很简单,要么将搬走的其它产业链搬回来,大家继续愉快合作,这个叁星一家做不到,没得谈。

  那好,请叁星把核心产业链搬迁到国内,并按要求分享基础技术,在国内产业链研发的新技术,双方按出资比例共享成果。

  这个叁星刚开始也不同意,可看在日益增长的高额利润面前,愿意做出一定妥协,但提出的额外限制颇多,说白了就是想拖延时间。

  东大这边也不惯着,当即出手还以颜色,所以叁星最近在国内的日子很难过,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被瞅准机会的青云熊猫抢夺一大块。

  凭空出现的消费市场确实香,熊猫在技术,产品设计没有大突破的前提下,销量暴增70%以上,国内出货量有望达到全年65-70万部,虽然距离苹果还有很大距离。

  但架不住高端产品利润丰厚,卖一部零售价超四千元的熊猫手机,给企业创造的利润,竟超过一百部荣威手机。

  尝到甜头的青云电子,当即加大投入,掀起新一轮针对叁星的蚕食计划,这一幕,也同样被国内同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尤其是花瓣电子业务负责人承东先,羡慕到眼珠子都红了,当即让人弄出一份市场前景数据报告,游说董事会加大旗舰版研发投资。

  意图和青云电子展开竞争,争夺国产高端智能机市场份额!

  可惜,就当任花瓣和承东先,就计划可行性,和集团资源倾斜展开热烈讨论时。

  青云针对花瓣全方位围剿行动,以迫使它成为青云体系最重要补充一环的计划,正在积极布局进行中……

  不过在此之前,青云还需要将环渤海经济带建设,铜期货金融战等难题先解决掉。

  前者还是比较容易推进,毕竟上层已经通过大调整,明确表明鼎力支持态度。

  大老总看到青云提交的十五年制造业发展战略,及国产奔驰新能源,环渤海光伏产业落地实施计划,电解铝,特种钢。

  以及其他诸多产业链,集中落户推进项目计划书后,满意点头,赞赏道:“非常不错,按照这份计划,新兴产业在辽冀鲁等地集中落地。

  未来十到十五年内,环渤海经济带必将迎来再次崛起,保持长期兴盛,如果当地能抓住有利局势奋起直追,大有可为。

  即便追赶不上优势明显的长三角经济带,最起码也能极大拉近距离,搞好了和珠三角经济圈并驾齐驱不在话下。”

  看得出来,大老总对环渤海经济发展的前景期望值很高,也再次肯定了青云为首的民营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不过在夸奖之余,大老总还是隐晦不着痕迹的传递出,青云应当在资源分配力度上,适当倾斜给两座关键城市的想法。

  燕京作为东大最重要的城市功能区,其战略地位独领风骚,青云知趣的将半导体,光刻机芯片制造等高科技产业链集中落户于此。

  仅第一期投资就高达150亿美元以上,里子面子全有,上面非常满意。

  可津市呢?

  那么大一座城市,在涉及东大未来十五年智能制造规划,青云新一轮产业投资的计划书中,竟然神奇的消失了?

  这都不是投资多少的问题,而是在整个计划中甚至一次都没提过,不知情的还以为东大没有这座城市呢。

  由此可见之前发生的铜储备消失事件,有多么恶劣,以至于让整个青云系内部憋着一口气,宁愿削减全部投资,也不愿意继续与之打交道。

  “不要小家子气嘛,要向前看,15万吨铜不翼而飞的事,津海肯定要拿出一个让上层,让青云,让各方都满意的答复。

  不然别说青云不乐意,就是我们,也绝不可能答应!”

  大老总对一切了若指掌,当即给他做工作,又拿奉天发生的事,给他做参考,“知道你有顾虑,有看法,前来奉天谈合作的其它企业。

  也大多持着类似想法,认为纯粹就是弟方上某些人,吃xiang太难看。

  如果是单独一个人这么想,或许说是他个人有问题,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且避之不及,只能说问题真的存在,而且非常严重。

  已经到了影响经济发展大局的地步,所以借着机械设备加工厂的事,我们下定决心,非得从上到下逐一考察过关不可。

  该换换,该处理处理,绝不手软。

  你不也是在看到积极的正面转变之后,才拿出这份计划书的嘛,正说明我们做的对,为经济大环境保驾护航,剔除不利因素影响……”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李泽华听得直冒冷汗,其实事情发展已经超出他的预期,短短两天内,上面拿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

  不仅将一位封jiang提前调整,等待他的结局并没有想象中美好,顺带还带走更多相关人员,可以说一个小小机械加工厂,搅动了无数人的未来前途。

  事态走到如今这步,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表态道:“感谢您和xx的无私照顾,我个人坚决表示认同和服从……”

  事情有利有弊,本地大调整后,再上来的那些人因祸得福,要承青云一份情,换成其它集团可能未必扛得住反噬。

  毕竟青云掀桌子做法,很招人忌讳,可在无法直接动青云的前提下,又从中持续受益,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懂得该如何配合,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或许其中有极个别人心有不甘,可面对一个无法撼动的庞然大物,一个掌握重新洗牌资源,关键时候真敢掀桌子的对手。

  任何人企图针对的阴谋诡计,都必须三思而后行,别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一旦被青云发现并重点针对,个体绝对扛不住,整体也未必愿意出面抗。

  有这个活生生例子在,各方以后想伸手都必须要谨慎一些,青云在环渤海经济带的投资,算是彻底站稳脚跟,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投入产出即可。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稳定收益源源不断注入,双方之间的关系必将更加趋于稳固,毕竟没人会拿前途随便开玩笑。

  理清思路,没了后顾之忧的李泽华再次解释道:

  “……津海的问题相对有些复杂,倒不是说集团不愿意投,而是对城市发展定位产生些许疑惑,譬如投资大,见效快的化工能源集群产业。

  以及利用原有摩托罗拉产业链,改造成生产家电,汽车产业所需中低端芯片业务,还有船舶制造,之前公司都做过详细调研,制定大量投资计划。

  可津海方面似乎兴趣不大,所以在和环渤海其它经济城市接触过程中,秦皇dao,旅顺,威hai烟tai相继开出更具吸引力条件。

  不瞒您说,从我内心来讲,依托燕京和环渤海副中心区位优势,无论是我个人还是集团,都更倾向于在津海扩大投资。

  可15万吨铜,始终是隔在双方中间无法绕开的心结,影响很坏,并且津海开出的条件,从配套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各方面,都不具备优势。

  如果您不提,化工能源产业集群,将在旅顺,秦皇dao,烟tai三地落户;而中低端芯片业务,也会由燕京,鲁省黄岛承接。

  至于船舶制造,集团更倾向于在旅顺,威hai现有规模上扩大生产,并在黄岛,秦皇dao等地另起炉灶……”

  大老总详细询问了各地招商引资开出的条件细节,又和津海方面开出的条款一一对照,很明显,津海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并不积极。

  虽然竞争城市开出的条件很丰厚,其中有些确实踩线wei规,比如零利率贴息,三年全免,建设用di费用全免,三通一平全部由弟方承担等等。

  但眼下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工作都差不多,狼多肉少才是常态,一个好项目往往十几座城市一拥而上,最终花落谁家,全凭开出的条件是否能够真正打动企业。

  哪怕是国企央企,也有业务型盈利要求,能节约成本增加利润,为什么不选择条件最好的那个呢。

  企业投资落户和找对象也没多大区别,谁不喜欢白富美/高富帅,如果对方还温柔体贴,任由索取,是个人都会沉沦其中不可自拔。

  津海就是太高估自己的区位优势,以为很多项目非当地不可,殊不知卖方市场时代已经过去,尤其是青云拿出的这份15年发展规划。

  已经开始玩起私人订制,一旦初步取得成功,利润率和竞争力必然飙升,区位优势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只要都沿海有港口。

  依托当地健全产业集群规模,能顺利把产品运输到全球各地,些许运输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海运大宗商品价格极其低廉)。

  青云在综合各地开出的条件后,迟迟得不到津海方面让步,早有转移投资打算,恰好又闹出15万吨铜的事,当即顺水推舟。

  只是站在大老总的把控全局立场上,因为看问题角度不同,他必须一碗水端平,比如黑吉两地,大规模发展外向型制造业不现实。

  可针对解决内需的特色农业,手工业,食品加工和旅游业,以及青云提出的直播带货业务等产业,两个地区着实收获一大批资源。

  津海是环渤海经济带门户,是燕京前出海洋最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如果任由它掉队不管,对未来北方经济整体规划建设十分不利。

  所以大老总有必要亲自过问,在充分征询已经赴燕京,工作的另一位大老总意见后,他亲自出面和李泽华谈。

  后者不能不给这个面子,在综合考量利弊后做出相应妥协,答应将一部分化工能源,和中低端芯片业务,晶圆厂业务放在津海。

  后续视当地配合程度,考虑是否加大投资规模。

  “在商言商,企业要利润才能生存,要超额利润才能发展的更踏实,青云农业在东北,预估每年亏损额度在500亿元以上。

  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也不会让你吃亏,相应的配套税收减免和补贴力度,会在九月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出台一应措施进行帮扶。”

  大老总的话语铿锵有力,大手一挥道:“15万吨铜的事,上面也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至于产业集群落户津海条件,我会亲自督促他们拿出更积极态度,不敢说一定让青云完全满意,可基本满足需求还是没有问题。”

  有了大老总亲口承诺,李泽华放下心来,当即做出表态,表示坚决服从,随后,幕僚长适时插话进来,咨询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

首节上一节835/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