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为东大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就这,东大都扛不住每年额外几千亿美元的成本增长,就更别提因为欧债危机被打的奄奄一息的欧萌经济体了,脚盆鸡也卯足劲,想要把工业生产成本降下来。
再不降,全世界工业消费品市场,就得被东大资本席卷一空。
要不说华尔街倒霉催的呢,它想硬吃欧萌回血,企图用能源价格摧毁欧萌工业基础,却硬生生催熟另一个更恐怖的对手。
现如今欧萌扛不住了,想要掀桌子,华尔街就必须做出一定妥协,可把原油价格降下来,又要面对另一个崛起的经济巨人。
真是一根筋两头堵,无论美资怎么做,都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继续维持高油价,欧萌经济崩盘之前,一定带着美资一块死。
放松价格管控,东大简直要笑死,因为不仅做空能大赚一笔,保守点估计都是千亿美元收益,降下来的油价反过来摊平工业生产成本。
更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东大出品,将瞬间席卷全球!
第754章 ,釜底抽薪避无可避
此时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
无论是交易所,还是一级承销商。
都察觉到情况不对。
可是华尔街还是低估了抱团打上门对手们的实力,这是因为作为全球最重要能源交易市场控制权,并不完全在美资手里握着。
比如纽约,伦敦,瑞士,新加坡,香江,乃至于东京,法兰克福,巴黎,魔都都有各自的一级承销权限。
它们既是美资掌握的全球最大能源期货交易市场的分销商,又是本经济体的直接交易商,平时虽然也会参与美资控制的场内交易。
可更多时候,分布在全球的一级交易商,都有自己的交易平台,客户,机构,基金通过各自所在区域的交易商下单。
理论上应该汇总到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平台,可实际上中途被截留了。
因为能源市场这块的蛋糕太大,哪怕是实力最强大的美资,也不敢公然全部吃下,所以各方都拿到了一定话语权。
当然前提是这部份话语权依托于美元霸权才能实现,毕竟美元挂钩能源等大宗商品,才是美资称霸世界的核心基础。
石油美元可不是白叫的。
但同时美资的霸权也需要全球资本认可信服,这就需要进行广泛利益分配交换,最起码要让主要经济体不站出来反对才行。
所以当全球各地开始共同做空原油时,它们首要通道是在美利坚本土之外,这就给华尔街造成一种错觉,雷声大雨点小。
因为直接参与美利坚能源市场交易的资金量,还不足以逆转整个局势,双方现在正打的难解难分。
可等收盘最后公开数据一汇总,他们发现不对劲了。
怎么全球各地的主流交易商,金融机构,银行团怎么都在卖出做空呢?
它们的内部买入做多订单哪里去了?
“除非它们截留的内部订单一汇总,发现其中卖出做空的订单规模,已经远远超出风险管控范围。
迫不得已拿到纽约来进行对冲风险。”
纽约储备银行董事长汤米神情严肃的提出一个设想,“根据现在出手的机构名单来看,买入前三分别是伦敦能源交易所。
新加坡能源交易所,香江能源交易所。
前十大席位中还有东大魔都期货,脚盆鸡东京期货,欧萌瑞士期货,白象孟买期货,欧萌的法兰克福,巴黎交易所。。
各位,这些意味着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
众人皆沉默不语,在消化其中揭露的爆炸性内幕。
那就是以前在金融市场买入卖出的主力,基本都是各家投行,银行,基金,了不起冒出个某经济体主权基金,看好或看空未来趋势。
比如之前大户的主权基金,就授权高盛和摩根,以及美洲银行,对能源市场投资超过500亿美元,整体做多,目前盈利非常可观。
可从来没有一次前十大交易商中九个席位,都是各经济体期货交易所的事,这意味着全球市场突然发生大转变。
一位来自普林斯顿的金融学教授声音都带着几分恐惧,“事情正在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我们或许错误估计了形势,平时一级交易商基本不和纽约交易所发生直接交易,因为这意味着需要付出一大笔佣金支出。
正常情况下,比如伦敦,收取100桶买多订单,同样也会收到100桶卖出订单,哪怕偶尔某一侧交易多出一部分,它们也能通过浮动保证金制度。
确保交易双方都有足够多的保证金,存放在交易所的监管账户中,如此一来,无论哪一方获胜,它们都能从头吃到尾。
毕竟佣金收入是每个交易所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它们不可能将核心资源交给华尔街。
可现在,它们竟然光明正大出现在,卖出做空的一方主要成交席位上,则意味着一个恐怖的事实。
那就是它们在接到100桶买多订单时,接到了500,甚至1000桶卖出做空订单。
同样以伦敦交易所为例,正常情况下它每天能源交易额持仓在50万手左右。
(包括二级经销商不进场发生交易,但参与最后结算的订单,不包括黑色资金的场外直接对赌和协议订单,总之很复杂)。
哪怕算上场外订单,也不会超过100万手,也就是每天约几十亿美元的保证金交易(不算杠杆的本金),要造成如此大规模单边碾压。
迫使伦敦交易所不得不在纽约,卖空7万手订单来平衡对冲风险的资金量,得有多大?”
在他的讲解下,众人立即认识到问题严重性。
9个大交易商集体涌入纽约做空,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全世界主流券商,交易平台,金融机构已经被人挤兑爆了,做多的人远远跟不上做空规模。
交易所为了避免过多损失,迫不得已亲自下场降低风险。
“可它们降低了风险,岂不是把全局风险堆砌在我们身上了?”
有人想通了一切,当即怒不可遏,“这帮该死的金融蛀虫,小偷,简直各个该死!
我们必须想办法遏制它们的行为,避免危机进一步蔓延。”
现在就是傻子也看出来事情不对劲了,因为任意单一经济体,都没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在全球所有金融机构同时发动进攻。
哪怕有,美资控股的那些也能及时传递情报,可事情发生这么久,什么有用的情况都没传回来,还不足以证明一切吗?
能让全球主流交易所,一块涌入纽约亲自下场做空,还不是因为之前原材料期货战争的结局,美资拔网线吓怕了单个金融机构?
人家担心这次美资再来一次,所以索性让交易所直接出面打擂台,美资敢偷偷摸摸黑掉单个金融机构的钱。
可是打死它都不敢明着黑各大交易所的钱。
一旦真这么干了,所有人一块死呗,谁都不是傻子,美资要是真这么玩,赤果果的掀桌子耍赖不认账,那美元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为交易所又不止原油一个项目,它拿出来的钱虽然是投资者寄存在交易所的保证金,可问题交易所需要对它们的本金安全负责啊!
一旦美资掀桌子赖账,这笔钱拿不回去,各大交易所的信用瞬间破产,由此会冲击其它一切正在交易的品种,比如原材料,工业品。
农产品,总之工业社会所能用到的一切,合法生产出来的一切,都能在期货交易所找到对手盘,而交易所本身是没多少钱的。
包括大分销商所需的资金都是银行负责授信,保证金什么的都是投资人自有资金,加上金融机构托底的杠杆,才动辄弄出几万亿几十万亿的交易额度。
其真实规模没那么大,比如伦敦能源期货交易所,只要在美利坚被扣押200亿美元资金,就会陷入流动性危机,再一挤兑立马破产。
届时不仅原油期货市场保不住,连带被冲击的其它品种全部得报销,依靠交易所存在的各大金融机构,投行,券商,也会跟着一块玩完。
就有这么夸张,因为交易所所有资金加一块不会超过几百亿美元,而其掌握的期货,期权及其它金融衍生品,动辄价值几万亿美元市值。
真出事,谁也扛不起责任。
所以各经济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坐视自家交易所出问题,届时必然亲自出面,对纽交所,芝加哥交易所进行疯狂施压。
甚至它们可以为此动用最后手段。
而美资只要走到这一步,无论最终胜负如何,都会丧失其最重要的金融霸权,由此带崩美元的世界霸权。
这就是青云系和各方金融机构商量半年,专门针对美资做出来的无解圈套。
它们并不直接介入美资内部交易市场,而是通过在本国交易所,不断加大做空力度,迫使本国经济体出面去美资做空。
而提前打好招呼,协调利益的交易所,自然不会拒绝送上门来的利益,毕竟每一张空单都是钱啊!
来者不拒的后果就是空单暴增,本经济体市场吃不下,拿去美资做空对冲风险就成为必然。
而美资要维持高油价,就必须不断买入,这就给海量空单提供了消化市场。
期货交易,说白了就是比拼资金量的资本零和游戏,没有什么基本面可言,谁掌握的资金量和场外资源多,谁就能赢。
现在摆在美资面前就两条路。
第一,继续什么都不管,空单来多少吃多少,然后按老一套迫使产油国降低产量,人为创造供求紧张关系。
产量低,需求大,价格自然要往上涨。
可现在是冬季需求旺盛季节,产油经济体疯了,才会替美资火中取栗,这万一冒出点大动静,比如那些用不起高价格天然气取暖,加不起油的消费者。
举着牌牌上街上溜达几圈,各经济体日子还过不过了?
换成以前,美资还能通过拉拢盟友,协调利益一块把事态平息下来,大家有利可图,被骂几句也就算了,扛过去了不起丢几块肉。
可赚回来的利益,却是支出的好几倍,权衡利弊后自然愿意配合。
但现在这架势,大家抱团来找美资算总账,它们能听美资招呼才怪。
而得不到切实保障的产油国,但凡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降低产能,配合美资抬价,那注定死的老惨了。
大家一时半会拿美资没办法,还收拾不了大户和大猫,委国等这些中小经济体?
原油这张牌打烂了,就别怪大家合起伙来,将产油国对外投资来个一锅端,然后发出各种制裁,保证让产油经济体未来十年没好日子过。
美资再牛,也不可能包赔损失,说不定还会跟着一块进来趁火打劫,产油国再傻,也不可能和全世界对着干。
这就让美资很难办,降低产能抬价不行。
就只剩下第二条路。
那就是拿出真金白银,涌入各经济体交易所,直接从源头解决问题,大家不是要做空吗,那它就做多,最后凭借资金体量优势硬生生夺回主动权。
可问题美资再强大,也不可能同时针对那么经济体一起出手,何况它有钱,别人也有钱。
而且客场作战,规则解释权在对手手里,万一来个追加保证金,去杠杆怎么办?
动辄每家几百亿美元的持仓规模,就是花旗摩根把兜里最后一块钢拿出来,也不够补保证金缺额。
其中还有东大这种进入容易,出来难的封闭市场,让跨国企业用软妹币交易也不行啊,一旦查出来照样被收拾。
最关键是,美资还不敢擅自修改本国交易所的规则,有鉴于上次原材料期货最后阶段的操作,各经济体已经和美资做过一场。
打的挺凶,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可到底是美资理亏,为了增强信用,华尔街已经在几个关键点做出让步,以换取主流金融机构继续参与美资市场交易。
所以这次临时修改规则都不可能做到。
“那能怎么办?”
汤米急坏了,“如果不拿出真金白银投资各经济体的期货交易,那么全球主要交易市场,都会出现恐怖的市场倒挂。
这又会进一步刺激全球主要资金继续做空原油,届时哪怕我们拿出一万亿美元的本金,也不可能打的过所有人。”
大摩根这时候也顾不上历来保持的最后出场,一锤定音身份,直接开口道:“它们手里并没有足够多的原油储备。
只要抓住每个月的交割期,还是能够扳回一局。”
很快就有人反驳,“那平时呢?要知道一个月有20多个交易日,难道我们先亏20天,再用最后几天拉回来?”
这简直是笑话,因为能源期货这玩意,谁都清楚,一旦一方占据绝对优势,且背后投资逻辑清晰,那么处于观望状态的国际热钱。
就会毫不犹豫下场痛打落水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