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89节

  10月 15日,在波兰统一工人党十三中全会上,雅鲁泽尔斯基重申不准备同团结工会谈判。但波兰政府为改善发展经济的内外环境,决定释放“因犯有反对国家的政治罪行而被判刑的全部犯人”,此举受到美国欢迎,美国取消了对波兰的经济制裁。

  而大赦结束后,团结工会重新活跃起来,并警告波兰当局必须开始就恢复自由工会问题举行谈判,否则将面临工人怠工的局面。

  此时波兰的工人运动非常频繁,而且受到了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支持,这就非常有利于南解阵的成员在这里浑水摸鱼了。

  另外这里靠近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旁边就是加里宁格勒,这里有苏联在波罗的海的重要军港,另外这里离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不足700公里,非常的近,今后有事情发生,可以非常快的进入苏联的核心区。

  加里宁格勒是苏联的军港。

  在历史上,加里宁格勒原本是德国城市柯尼斯堡,二战后苏联将其纳入版图并传给了俄罗斯。

  苏联在消化此地后,在此配置了强大且豪华的海陆空军事力量,加里宁格勒堪称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前线堡垒,波罗的海舰队总部在20世纪50年代就位于此。

  因其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加里宁格勒到现在都不对外国人开放。

  不过这对于王建昆来说不是很难处理,等到新人类在这边站稳脚跟并摸清楚情况后,他有很多办法可以让人进入这个封闭的区域。

  “阿德里安,快点过来把这飞机拖到伪装网下面,马上就要天亮了。”

  “大卫长官,我马上去办。”阿德里安说完就通过脑机芯片命令配给他的几个新人类助手把“雷鸟”拖到早已准备好的伪装网下面去。

  阿德里安,原本是波兰的一名坦克兵,因为在军管期间拒绝上峰的命令开坦克冲向团结工会的游行人群,就被军方勒令退役了。

  退役后的他生活拮据,亲朋好友都对他疏离,因为他被打了异样的标签,靠近他会被被人举报,轻则失去工作或者救济,重则会落得跟他一样的下场。

  那段时间他非常的迷茫,然后打算去投靠团结工会,可是团结工会不信任他,以为他是政府派来打入他们内部的间谍。

  这时来欧洲招募人手已久的南解阵小队找到他,把他招募进入了南解阵成为外围成员,在去年王建昆需要欧洲人种进行基因研究时,阿德里安就作为日尔曼人种被选中送到了缅北的基地。

  王建昆在研究他的基因后没有再管他,而他作为一名曾经的坦克手,因为对苏系坦克的驾驶非常有经验,所以被选中作为南解阵的坦克部队教官。

  后面在进行脑机芯片植入测试时,他有幸成为了第三批成员。

  他在植入脑机芯片后,更加积极的向组织靠拢,他原本是一名无产阶级战士,对一切都无所畏惧的,可是在植入脑机芯片后,他感觉自己的灵魂升华了,原本觉得自己是众叛亲离的弃子,可是在脑机芯片植入并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瞬间感受到了很多的同类,他们都是脑机芯片植入者,可以在近距离用脑机芯片交流,这种交流不需要语言,只要脑海中想就可以了,这让原本口舌笨拙但是有向往能言善辩的他非常高兴。

  后来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觉得他的能力能够胜任欧洲基地的负责人,于是他就被派遣到了老家波兰,随他一同前来的只有6个,主要是因为身份还比较难搞定。

  不过他来了之后,因为了解波兰的基层运作,所以已经搞定了越来越多的身份,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成员会被派遣进来。

  “阿德里安,跟我说说这里的情况吧!”王建昆看着这个大光头说道。

  有了王建昆的提醒,阿德里安才醒悟过来大卫长官没有植入脑机芯片,不能跟他用脑波直接沟通,于是赶紧切换用语言进行汇报。

  他原本只会波兰语和一点简单的俄语,那俄语是进入军队因为要接受俄罗斯那边派来的教官训练而特意学的,主要是一些军事用语和坦克驾驶方面的,不过现在他已经能说中文和英语了,因为他下载了语言包,嘴部肌肉也经常进行锻炼。

  不过现在他还是用的波兰语汇报,因为大卫长官是在降落前和刚才沟通时都是用的纯正的波兰官方版本的语言。

  “大卫长官,目前这处山地林场被我们承包了下来,总共有2000亩,带来的10万美金已经用去了5万美金,其中2万用来贿赂这边的计划委员会,2万美金用来承包这片林场,另外1万美金用来购买一些工具比如拖拉机和卡车了,我这还有5万美金作为后续发展的经费,……。”

  阿德里安把他到达这里后做的一些事情分条逐一讲解,王建昆从他的话语里知道目前波兰还是在进行比较严格的计划经济的,所以要想搞一些正规产业几乎不可能,这林场能承包下来除了花了钱贿赂外,主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这里是边境了,人口稀少,交通不是很发达,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如果是在南部一些地方,想承包是几乎不可能了。

  此时的波兰虽然加入了华约很多年,但是作为苏联的卫星国,发展却非常落后,国内的经济几乎被计委完全掌控,如果他们是独立发展还好一点,至少计委会注重国内的民生以及今后的持续发展,但是波兰的计委却完全听命于苏联,国内的经济政策主要考虑的还是给苏联本部做配套。

  而此时苏联对轻工业特别是民用工业的发展非常忽视,只注重重工业发展以及兵器工业发展,这就导致波兰的民众生活水平相较于南部的那些西欧国家差得老远。

  这边虽然是美苏对峙的前线,但是接收西欧和美国的一些信息还是很方便的,特别是北约还在想方设法的进行宣传,这就导致波兰国内对现在的政府非常不满。

  所以除了团结工会这个波兰境内最大的工会组织外,还有大大小小上百个的地方小工会,他们的主要成员是一些国营工厂的工人以及一些农场里的工人,工作之余他们经常聚会,互相交流情报,然后时不时的给工厂或者农场搞一些破坏。

  这里面肯定是有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情报组织在里面支持以及煽动,不然组织度也不可能这么高,那些武器也不是那么容易搞来的。

  等到“雷鸟”被伪装网覆盖好后,王建昆就跟随阿德里安去了林场里的小木屋休息了。

  等到上午9点多,王建昆才把精神恢复,起来后自己动手烤了点面包,就着黄油吃了起来。

  从饮食上就可以看出波兰此时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国内有大量的平原,可是农业产出却要大部分的送往莫斯科去换取工业品,这就导致国内的食品工业比较匮乏,民众经常要为买面包排队,而黄油以及肉类更是抢手货,需要早早排队或者是靠关系才能买到。

  吃完简单的早餐后王建昆出木屋开始巡查这个林场。

  此时还是冬天,气温只有零下5度,外面森林里的积雪还没有消融,人走过去会没过小腿。

  王建昆没有去用阿德里安他们采购来的雪橇,而是自己制造了一个雪地摩托,然后驾驶着它开始巡视整片林场。

  也确实如阿德里安所说,这里人烟稀少,出了这片承包的林场后,其他地方也是森林覆盖,仅有的一条柏油道路也被积雪掩埋了,只有履带式车辆才能通行。

  王建昆在巡视完林场后,还驾驶着雪地摩托沿着掩埋的道路往北探查了一番,发现边防非常松懈,哨所的人都在温暖的岗哨里面,过好久才出来晃悠一下然后就快速的跑里面去取暖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松懈,毕竟北部的立陶宛是苏联的一部分,东北部的白俄罗斯也是苏联的一部分,作为华约成员国的波兰也就没那么上心来防守边境了。

  除了波兰这边,王建昆还小心的越境到了立陶宛和白俄罗斯,发现这两国的边境管理也非常的松懈,岗哨设置得也非常的疏松,稍微受过军事训练并带着好装备的话,很容易就能越过边境了。

  因为时间的关系王建昆没有特别深入那两个国家,只查看了20公里左右就回来了。

  回来后他立即投入到了基地的建设之中。

  因为目前这里的发展还比较受到限制,所以基地主要是给新人类成员休息以及训练用,另外也制造了一个小型的枪械加工厂,基本的机床都有,小型的子弹生产线也有一套,不同尺寸的模具都准备了,到时候后续的新人类来了可以从这边的工厂买或者抢一些原材料,然后就可以到基地里生产枪支弹药了,生产出来的枪支弹药除了自用,最大的用途就是支持这边的地下武装以及工会了。

  能源的话只有一台3兆瓦的气冷核反应堆以及预备的100万千瓦时的超级石墨烯电池,核燃料球也从阿根廷那边带来了,只有一台反应堆用的话可以用好几年了。

  派往这边的新人类成员前期的主要工作是获得合法的身份,然后扩大林场或者农场,另外额外的才是获取这边的情报以及进入这边的基层部门。

  因为从苏联目前的表现以及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力量增长情况看,苏联要被他们彻底搞垮还要好几年。

  不过王建昆希望有他的介入后,这个时间能缩短一些。

  此时的缅北正在快速的进行工业化建设,一边生产大量的武器弹药支持波斯对抗巴比伦,一边生产众多的机电设备销往国内,现在除了香港的公司在往国内销售机床外,缅北也开始生产机床了,然后从云南入境销往国内的西南西北等地。

  另外缅北也从国内采购越来越多的原材料,比如大量的生铁及其他的有色金属。

  这一来一往,缅北和国内的双双获利,国内不用再用外汇就能购买先进的机电设备,用原材料出口就可以换来了,不足的部分还能用人民币购买。

  而星系公司获得这些人民币后又大举进行投资国内,比如深圳就在建一个大型的机电产业园,里面将生产众多的先进机电设备,连最先进的纳米级光刻机都在规划中了,

  一旦建设完成投产,国内的经济发展将又会迈上一个大台阶。

  其实这些先进产品原本是日韩美德等国家打算过几年再陆续开放销售给国内的,现在王建昆参与进来后,就没有这些国家什么事了。

  “阿德里安,我要离开了,你要按照我们商定下来的方案严格执行,当然如果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也要及时传递出消息给总部,我以及组织会想办法来处理的。”

  王建昆在离开前特意交代了阿德里安一番,因为这处基地是相对比较危险的,此时的苏联和华约对地方的控制力还比较强,如果发现了肯定会引起他们的特别关注,甚至很可能顺藤摸瓜找到南解阵。

  当然王建昆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地下基地彻底暴露了,那么那台先进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氦气气冷反应堆以及那些石墨烯电池都将被地下的巨量炸药炸毁。

  “大卫长官,请放心,我以及这些忠诚下属一定誓死保卫基地的安全,绝对不让外人知道这里的秘密。”

  “好,我们果然没看错你,前期可以慢一点,等到咱们的人员熟悉了,并基本控制了这附近的基层后,再进行更积极的行动。”

  “明白了长官,一路顺风。”

  告别了阿德里安后,王建昆在夜色中起航,驾驶着“雷鸟”一路往BJ赶去。

第200章 人工智能研究布局

  1984年1月16号凌晨,王建昆驾驶着“雷鸟”号高超音速飞行器横跨欧亚大陆,来到了BJ燕山边缘的一处小型基地。

  这里的地下经过几个月的建设,规模已经比较庞大了,他平时一有空就用超能力进行挖掘,每次都把当天调动元素的能力用得差不多才停手。不过目前这里的人员还是比较少的,王建昆暂时只是把这里当做他远行的出发地和返回地。

  降落后的他赶紧抓紧时间休息,因为横跨欧亚大陆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因为航程已经超过“雷鸟”号的最大飞行距离,所以中途他不得不在3万米的高空中用超能力捕捉尾气转化成燃料,这消耗了他很多的精力。

  此时大一上学期还有2门课没考,明天考完他们就放假可以离校了,王建昆的分身在这20多天里没有露出破绽,参加的考试也几乎全部满分完成了。

  王建昆醒来后,在基地里查看了分身在这些天里传递回来的记忆情况,他重点记录了一些比较特别的场景,然后其他记忆就全部以画面和文字的形式投射到了脑海里。

  一直到当天下午,王建昆才回到清华园把分身替换回来,然后回到宿舍开始正常的大学生活。

  “建昆,你真不跟我们一起回婺源吗?”当天晚上方贵华和其他几位清华的老乡跑到他宿舍再次来跟他确认寒假回家的事情。

  “嗯,我要等我妹妹,然后带她看看BJ,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回去,你们就先回去吧,离家小半年了。”

  “你还让妹妹寒假来BJ玩啊,真好,我弟弟妹妹也想来玩,可是家里条件还一般,大人也抽不出时间。”俞敏说道。

  “对啊,寒假的票更难买吧,幸好咱们回去有学生会帮忙统一买票,不然咱们自己去买不知道要排多久的队。”程明说道。

  “听说吴萧义这次坐飞机回去,不用跟咱们一样挤火车挤30多个小时。”郎骏建说道。

  王建昆在欧洲时就收到过分身的简报,里面提到了吴萧义来找他,问要不要也给他搞张回老家的飞机票,可以从BJ直飞洪都,然后在洪都坐火车到饶州,这样当天就能到婺源,不用去挤火车了。

  王建昆的分身按照之前的预定方案告诉吴萧义不需要,他要等家人来BJ玩一趟再回家,于是吴萧义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听说他老爸高升到饶州当市长去了,能搞来飞机票也不奇怪。”消息灵通的胡春明说道。

  “是啊,这两年咱们县在他老爸的领导下,发展得是越来越快了,听说上个月咱们县已经能造摩托车了,比那嘉陵的摩托车还要好一些。”程明说道。

  王建昆倒是没想到老乡们对老家的消息也这么灵通,他到BJ后都减少了用文本机跟家里联系的次数,每次收发消息还特意跑到基地去。这里是首都,学校离办公机关以及一些重要的科研院所都很近,所以异常的未备案的短波通信极有可能被监听到。

  现在数字信号的应用在各大国基本都有落地,在星洲集团的跨越式技术下,各国对于数字信号的研究都加快了,所以国内肯定对于数字加密有研究了,王建昆不敢去赌国内有没有能力破译他在这边的通信。

  所以现在他在跟海外以及国内进行保密通信时,都是回到基地,那里有他不辞辛苦打通的一条光纤通信线路,发射和接收端都在远离BJ和天津的渤海湾的一个小岛上,信号到了那边的岛上就可以通过沿海的通信网传递到远处了。通过这种复杂的方式可以最大的限度保持他目前的对外通信秘密。

  接下去几个老乡在他宿舍里又聊了好一会才回去,不聊太晚那是因为明天还有最后几门考试,他们虽然有王建昆的指导,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但是王建昆宿舍的其他同学已经有点不高兴了。

  “建昆,你老乡还真多啊,听你们说话的口音,都是一个县的啊?”宿舍长孟昆见王建昆的同学都离开后,问王建昆。

  “是的啊,都是我们一个县的,我们这届考得比较好,来清华的比较多。”

  “那你们高中教学水平很好啊,我们高中就我一个考上了清华,另外一个考上了人大,其他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学校,所以来了清华我都遇不到老乡,因为前几届更是一个都没有考上BJ的学校。”

  “哈哈~,那挺惨的,不过应该会越来越好的,你就盼着你的学弟学妹们多考几个吧!”

  “那还是挺难的,我们西北内陆本来就条件差,现在改革开放,我们那跟东西部的差距就更大了,想上好学校也更难,我能考上主要还是靠自己,老师们在高二后几乎教不了我什么了,我都是自学的。”孟昆自傲的说道。

  “那你就学好后报答下家乡,把你培养出来挺不容易。”

  “难啊!我当时报专业也不是很懂,小时候经常看到关于陈景润的报道,说他这个数学家如何如何厉害,为国争光什么的,我当时脑子一热,想着我数学成绩还行,就报了数学系,想着今后也能研究出世界难题,也为国争光,没想到进了学校学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数学要想取得巨大的成绩太难了,我都不知道现在学的对今后有什么用。”孟昆看王建昆愿意倾听,于是絮絮叨叨的说了下他进数学系的原因以及现在的迷茫。

  王建昆因为跟孟昆一个宿舍,平时上课也经常坐他旁边,他的作业情况以及小测验情况都有了解,知道他脑子虽然好用,但是还是受制于以前的封闭式思维,觉得一切都有标准答案,所以在数学方面想要有突破性的理论研究是比较难的,但是他在应用数学方面应该是有优势的。

  于是他建议孟昆道:“昆哥,你知道计算机吧?你不如把方向专注于数学应用,跟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说不定能更快的出成果,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甚至世界其他国家在这一块也才刚开始没多久。”

  “数学与计算机结合起来研究?你说的是咱们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研究出来的那种超级计算机?我现在可没有那个能力接触到这种超级设备啊,学校里现在都没那个能力买下一台。”孟昆说道。

  “你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啊,不可能一上来就用到超级计算机的,比如个人计算机上就可以应用到很多数学,你如果想的话,我可以帮忙介绍下。”

  王建昆知道目前郎骏建在人工智能研究上已经遇到很多瓶颈了,这些瓶颈主要在数据分析、数据训练和评估方面,这需要一位非常懂数学的人参与进来,他自己倒是有这个能力,但是他要忙的事情太多,没那个精力去帮郎骏建,而且后续随着人工智能在工业和社会领域用的越来越多,需要的人才也就更多,所以不可能只靠他和郎骏建两人就把人工智能研究透彻。

  “建昆,那太感谢你了,不过个人计算机还是很贵的吧?我去用费用高不高啊?”孟昆家条件可能比较一般,平时花销还是很节省的,吃饭也很少打肉菜,所以对于计算机这种动辄上万的设备有点畏惧。

  “昆哥你别担心,你这种高材生能够去那搞研究,他们不仅不收你钱,还会视情况给你一些交通补贴和伙食补贴呢。”

  “这么好?建昆,快跟我说说是哪里。”孟昆听到王建昆这么说,眼睛瞬间亮了,拉着王建昆的手激动的说道。

  “昆哥放松点,你抓太紧了。”

  “哈哈~,不好意思建昆,我太高兴了,你快说说到底是哪个单位这么好,他们会要我不?”孟昆讪笑的挪开抓王建昆的手,但是还是靠近他小声的问道。

  “是一家叫做星耀集团的港资企业,他们在BJ有一个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正在招募有能力的人加入进去,地点就在中关村大街上。”

  “啊?就是那个跟咱们信息与电子科学系共同研究出超级计算机的那家港资公司?还有人工智能是什么啊,我不懂啊,我只对数学比较懂。”

  人工智能这个词孟昆显然没听过,或者听过了没留下印象,此时国内对人工智能有了解的可能不超过20个,所以孟昆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于是王建昆给他进行了一番科普。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是在 1956年由人类神经科学家约翰麦卡锡首次提出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之所以被称为‘人工智能’,是因为它是由人类创造和控制的,“人工”二字表明了人类对新科技的掌控,强调了人类对科技的责任。

  人工智能可以拥有知识表示和推理能力、自主决策能力(包括智能规划和协调能力)、自然语言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能力、计算机视觉和对象识别能力、动监控和故障诊断能力等,这些能力使得它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参与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自动驾驶等。”

首节上一节189/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