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90节

  等孟昆消化完王建昆给他讲解的“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后,他又接着给他讲解了一番“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

  “在1943年,沃伦麦卡洛克和沃尔特皮茨提出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随后,图灵提出“图灵测试”,设想判断机器是否具有真正智能的测试方法。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术语,标志其成为独立研究领域。此阶段计算机技术进步且有大量研究资金,人工智能取得显著进展。

  随后在1974 - 1980年期间,因为高昂研究成本、实际应用缺乏及过度期待导致的失望,人工智能研究进入停滞状态,被称为“AI冬天”。

  而现在这个阶段,国外已经开放出了一些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模拟人类专家决策过程,为特定任务提供咨询。

  不过目前这些应用的使用成本比较高,可靠性还比较差,应用面非常的狭窄,也正是这个情况,星耀集团希望能抓住国外发展停滞的这个阶段,通过跟国内人才进行合作,一起来开发出能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系统,为科技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王建昆说完喝了口水,让孟昆好好消化消化。

  过了良久,孟昆还是有些迷茫,他现在倒是对人工智能有了一些了解了,可是就是想不出来数学如何在其中起到作用。

  “建昆,我还是不懂数学是怎么应用到人工智能系统的,能跟我仔细讲讲吗?”

  “额,昆哥,明天还要考试,要不明天考完试我带你去那边看看现场吧,现在跟你这样凭空讲很难讲清楚的。”

  “好,那明天考完试咱们一起去。”

  “建昆,能带上我吗?”一旁离他们最近,偷偷听他们谈话的另外一位舍友凑过来问道。

  “对啊建昆,把我也带上吧?咱们都一个宿舍的,有好事不能偷偷的,要分享呀。”其他几个舍友也跑过来说道。

  “啊?你们刚才不是在认真看书的吗?”王建昆没想到几个离得远的,一直拿着书本的舍友居然也一直在听他跟孟昆说话。

  “嘿嘿~,这大一的数学比较简单,我们拿着书看是打发时间,不想这么早睡,建昆,明天带着我们一起去吧,我们都想去看看这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怎么就跟咱们数学有关系了。”

  “好吧,那就明天一起去,考完试在学校南门口集合,不过时间有限,迟到的我可不等哈!”

  “好,那就明天一起在南门口集合。”舍友们齐声回答道。

  王建昆不指望他们都能参与进去,有几个是几个,大一的他们目前学的数学还比较浅,在研究上能发挥的作用还比较有限,不过他们都是各地区的学霸,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万一碰到了那种在这方面特别有天赋的,说不定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了。

  此时星耀集团在BJ正在大肆扩张,因为跟学校的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研究出了21亿次每秒的超级计算机,国家对星耀集团的支持力度那是前所未有的。

  不仅在中关村批了1千多亩地给星耀集团,还批准他们在天津建设独资的个人电脑生产基地,需要多少土地都可以批复,只要按照评估的价格支付给政府就行。

  于是第一批兴建的建筑就有人工智能研究所,占地30多亩,楼高5层,地下1层,目前因为是冬天不好施工,所以人工智能研究所只是一个牌子以及几个集装箱搭建的临时研究场所,里面摆了一些个人电脑以及几台工作站,给郎骏建他们进行前期的验证研究。

  目前国外的人工智能研究主要还是拼计算能力和计算模型,对于一早提出的神经网络没有多少人进行研究,因为这需要硬件方面进行配合。

  可是目前高端的半导体硬件都特别的贵,要让资本家们为了这种目前还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技术而额外投入经费进行新的硬件开发,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王建昆通过智子的信息以及自己在人脑方面的研究,知道纯粹拼计算能力和使用固定模型是死路一条,因为目前的CPU在浮点运算方面比较有优势,但是人工智能不仅仅只是算得快,还需要算得符合人类的需要。

  为了减少国内研究人员在错误的道路上耽误时间,王建昆给星耀集团提供了很多的基础技术,比如神经元芯片,神经网络训练范例。

  目前位于香港的芯片制造厂已经用微米线制作了一批准AI芯片,发到了BJ的人工智能研究所用于前期的探索研究。

  等到这边的人搞懂了什么是神经元和神经网络,以及如何运用神经网络开发人工智能程序后,搞明白这些后,他们可以提出所需要的神经元结构和芯片结构,然后香港的芯片工厂也更新完了生产线,更高集成度的AI芯片就又能生产了。

  而王建昆给郎骏建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的第一个目标是用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程序在国际象棋上打败当前世界第一的人类。

  一旦达成了这个目标,就说明了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初步应用到各领域了。

  第二天下午考完试,舍友们都非常积极,跑着来到了清华大学的南门口,王建昆带着他们来到了中关村大街上的人工智能临时研究所。

  “哇,建昆,这么多电脑啊,还有这大柜子,不会是超级计算机吧?”孟昆他们进入研究所后,看到里面摆放的设备,惊呼道。

  “这柜子是中型计算机,算力在1千万次每秒,那些个人电脑的算力在150万次每秒,不过这些计算机都是用来写程序以及做一些模拟的,真正的人工智能计算在另外一个保密的地方,只有加入的正式研究人员才能接触到。”

  “啊?这么高级的计算机还不是人工智能计算设备啊?要怎么样才能成为正式研究员啊?”孟昆问道。

  “这就需要经过一系列考核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种技术的,现在我先用这里的计算机给你们演示一下数学如何在人工智能上进行应用的,时间有限,我只举几个例子哈,有兴趣的可以明后天来跟这边的负责人签正式的研究协议,然后先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再进行考核。”

  于是接下来的1个小时,王建昆给舍友们演示了下代数在算法设计和程序逻辑中的应用,微积分在图形处理和物理模拟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舍友们没想到自己学的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上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应用,然后纷纷表示都想来试一试。

  王建昆于是把他们的信息都记下然后交给了这里的值班人员,告诉他们明天来这边进行正式登记,如果寒假不回家,可以在这边进行学习,回家的就年后再来也没关系。

  几个舍友中孟昆和另外一个家里条件比较艰苦的在了解到这边的补贴每天有5块钱后,都决定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在这边一边学习一边挣下学期的生活费,后续如果能考核通过的话,说不定还能给家里寄钱回去,另外3个舍友则打算年后早点来,这个寒假还是先回去一趟,如果不是自己买票很难买到,他们都想延后几天回去。

  现在郎骏建和他们系的同学有的开始参与21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组装,有的开始参与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有的则和他一起参与到了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来了。

  而王建昆的所在的数学系也将开始参与到人工智能的研发上来,相信有这么多聪明大脑的加入,人工智能的研究一定能突飞猛进。

第201章 准备采购运10机体,用来当做航天飞机的运载平台

  “爸,妈,小妹,我在这,行李都拿下车了吗?”王建昆买了站台票,带着两个已经有合法身份的新人类来火车站接父母亲和小妹。

  “都拿下车了,这次就来几天,没带多少行李,就这两个拉杆箱就够装了。”父亲拉着两个银灰色的铝制拉杆箱说道。

  现在老家县城的拉杆箱工厂还只能造帆布拉杆箱,这种铝制的还只有广市和深圳的两家工厂能造,那里可以买到从苏联和美国等地进口的铝锭,做出来的拉杆箱成品主要还是用来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县城工厂制造的拉杆箱则主要用于出口到东南亚和拉美,南部非洲等国家;不过国内也有少量的销售,王建昆在火车站等人时也看到过一些旅客用拉杆箱了。

  “爸,把行李给这两个人吧,他们是星耀集团的员工,我把他们叫来帮忙拿行李。”

  父亲看王建昆身后站着的两个人走过了伸手准备接过行李箱,他说了下王建昆太高调了,但是还是把拉杆箱给了那两个人。

  “哥,到BJ好远啊,我都坐累了,又累又饿,咱们能先吃饭吗?”小妹说道。

  小妹穿着一身得体的红色羽绒服,拉着母亲的手一摇一摇的,母亲在给她缕头上的头发,应该是在车上靠久了显得很凌乱了。

  “走吧,咱们先出站,到家安顿好再去吃好吃的。”

  于是王建昆带着一家人七拐八拐的出了火车站,然后上了一辆进口的7座商务车。

  现在的车站比去年开学来时安全多了,抢劫的情况是看不到了,偷盗的倒是还偶尔有发生。

  因为近些年治安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高层开始对治安问题特别重视,

  这场行动开展得雷厉风行。各地迅速行动,对辖区内的违法犯罪分子展开全面清剿。例如在沈阳,

  王建昆从报纸上看到以及在街面上行走时听到了一些关于这场行动的消息,这次行动是非常果断的,所以现在大街上和一些公共的室内场所是比较安全的。

  商务车载着王建昆一家来到了位于HD区与西城区交界的一处四合院,这处四合院是王建昆去年就让马清扬物色到并买下来的,买下来后他出了大价钱请比较专业的人进行了加固和修缮,后面他入住后还用超能力进行了一些改造,所以住在这里是非常舒适和安全的。

  “哥,这院子好大啊,就是太空了点,哇,后面还有小院,哥,这房子多大啊?”小妹进了院门后就惊呼不断。

  老家的房子虽然相比其他人家来说是比较大了,但是徽派建筑在建筑面积上跟BJ的四合院比还是差远了,而且这里的建筑风格还是古代的形式,所有房间都是单层的,就是层高会高一些有5米多。

  “这院子总共有3进,占地面积960多平,房间总共有17间,咱们的正房在最后面,我带你去。”

  王建昆父母亲上次来时看过这房子,不过那时候还没有装修,原主人维护得很一般,所以当时看着面积虽然很大,但是却非常破败,一点都没有现在这样美观大气。

  院子里的地面铺着防滑的地砖,角落里的几盆耐寒绿植在寒风中静静伫立,叶子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静谧。

  王建昆带着家人先参观了一下前院,然后带着他们再向里走,经过二门,便来到了第二进院,这里是四合院的核心区域。

  正房高大而威严,青瓦上堆积着些许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窗边挂着的红灯笼,为这清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正房两边的耳房,门窗紧闭,好似在保存着屋内的温暖。东西厢房相对而立,房前的廊道上摆放着几把藤椅,想象着夏日里在此乘凉该是多么惬意。

  中间的庭院里,石桌石凳上也落满了雪,仿佛在等待着主人来此闲坐聊天。

  穿过正房旁的狭小通道,来到第三进院,后罩房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这里的私密性最强,虽在冬日,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

  整个四合院在冬季的氛围中,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又现代的气息,古老的主体框架与现代化的设施完美融合,让人既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又享受到了现代生活的便利。

  带着家人简单的参观完后,王建昆把他们安置在正房,此时地暖早已开启,调温系统是王建昆用超能力改造过的,所以锅炉烧热后全屋很快就热起来了,小妹进屋后就感到一阵热气,连忙把羽绒服脱掉,父母亲进来一会后也感觉到很热,于是也把厚重的外套脱掉了。

  王建昆让他们先洗漱一下,然后再带他们去吃好吃的。

  “哥,我们好了,赶紧出发吧,你刚才不是说带我们去吃好吃的吗?”

  “好,我已经预定了东来顺的羊肉火锅,咱们今天就去那吃。”

  “火锅,是什么样的啊?”

  妹妹长这么大没吃过火锅,南方现在几乎没有火锅这种烹饪方法,所以她不知道。

  “到了你就知道了,反正很好吃就是了。”

  于是王建昆开车带着家人来到东来顺,找到店长核对了下座机号,然后在店长的带路下来到了预留的包厢。

  这家东来顺火锅店现在可是非常火爆,此时还没到饭点,大厅就有好几桌人落座了,包厢更是早早的被人预定了。

  其实这东来顺原名是叫“丁记羊肉铺”,由丁德山先生在BJ的东安门内大街创建,那时候还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丁德山的羊肉铺因其选材上乘,烹饪技艺精湛,逐渐受到当地居民喜爱。

  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丁德山的儿子丁福亭接手产业,对店铺进行装修和升级,正式更名为“东来顺羊肉馆”,他继承父亲烹饪技艺,引入新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使东来顺名声逐渐传播开来。

  母亲以前小时候还来这边吃过,所以这次来还蛮有感触的,她一边给小妹讲着如何调味,如何涮肉等等,王建昆则给父亲涮肉配调料。

  一家人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顿火锅吃得那是肚子溜圆。

  吃完后王建昆带着家人在大街上逛了逛消消食,太阳西斜时又带着他们去了天安门看了看。

  “哥,明天再带我来看下升国旗好不好?”

  冬季的天安门安静肃穆,行人已经很少了,妹妹看完一圈后对王建昆说道。

  “好啊,不过你可要早点起来,晚了可看不到了。”

  “那是多早啊?”

  “大概4点就要起来,那边不好停车,所以得走一大段路,你起得来吗?”

  “起得来,妈,如果我没醒你记得叫醒我。”妹妹怕自己睡沉过去,转头让母亲到时候把她叫起来。

  “好,不过你明天早上可别闹脾气,之前在家里叫你早起吃早饭都拖拖拉拉的赖床,有时候还发脾气,明天你自己不起来我可不会拖你起来哈!”

  “不会,你记得叫我就好,我一定起来。”

  当天晚上一家人在四合院的厨房里做了一顿简单的晚饭,因为中午吃了很多羊肉,晚上就吃清淡点,母亲擀了点面条,然后炒了两个蔬菜打发了。

  第二天妹妹还真的克服了赖床,母亲一叫她就起来了,王建昆于是带着妹妹和父亲两人去看升国旗,母亲则打算睡个回笼觉然后给他们准备早点。

  冬季的BJ清晨,出来看升国旗的人比较少,所以王建昆他们虽然到得晚,但是还是找到了靠前的好位置,可以清楚的看到国旗护卫队护送着国旗从金水桥上走来,然后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把国旗升起。

  王建昆虽然来看过几次升国旗了,但是每次都还会被这雄壮的国歌声所打动。

  看完升国旗后,王建昆带着父女俩慢慢往回走,妹妹可能是起太早,然后又走了好远的路,一回到四合院就跑去补觉了,父亲则去帮母亲看着炉灶,母亲在做包子,需要人帮忙看着火候。

  其实现在街面上已经有好多家早点铺子了,卖包子馒头,花卷油条,豆汁焦圈的都有,甚至BJ这里比较少见的肉夹馍都开始有摊子在做了,不过母亲看着整洁大气的厨房,觉得不用下太浪费了,而且外面买的她觉得有些不卫生,所以坚持要在家里开火做饭吃。

  接下来的3天里,王建昆带着妹妹和父母亲去看了很多的景点,远的地方到了山海关和八达岭长城,近的地方到了故宫,天坛,最后又到了王府井大街上的BJ百货大楼去买了很多特产。

  然后在1月25号这天,王建昆让星耀集团的两名新人类员工送他们去往BJ机场乘坐飞机。

  “哥,咱们真的坐飞机回家啊,这也太棒了。”妹妹一早听到坐飞机回去就非常的高兴,上了车后还不停的问,害怕王建昆是在跟他说笑的。

  “真的坐飞机回去,中午咱们就能到洪都,然后晚上就到婺源县城了,再过几天就过年了,所以坐飞机回去能快一点赶回家。”

  “耶,哥你太厉害了,以后我来BJ也能坐飞机来吗?坐火车太慢太累了。”妹妹进一步问道。

  “你学习好,在家表现好的话,以后暑假和寒假都可以坐飞机来。”王建昆回道。

  原本这次来BJ也是打算让父母亲带着妹妹坐飞机的,飞机票可以让星耀集团出面,可是时间赶不上,现在洪都到BJ的往返航班极少,妹妹放假也晚,如果要等航班的话,那在BJ就待不了2天就要赶航班回去了。

  目前国内的民航航行和航班极少,上座率也不高,在几年前,只有因公需要且达到一定级别才能够坐飞机出行,这几年改革开放,民航开始对普通人开放,但是还是需要有工作证明以及一些隐性的条件,不过真出得起钱的话,那些规定倒是都可以绕过的,王建昆就是用的星耀集团的关系来购买的飞机票。

  这趟航班是由伊尔18D飞机执飞,伊尔 18飞机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设计的四发涡轮螺旋桨短程客机,于 1957年首次飞行。伊尔 18D是其改进型,载客 65人,最大航程 9000公里。

  伊尔 18飞机性能在当时较为先进,能适应各种气候和地形条件,也可在较短跑道起降,安全性和舒适性得到好评。

  它曾被广泛应用,不仅是苏联民航主力客机,还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 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陆续购买过 20架,作为军队和民航使用,是 60年代中国民航主力机型之一。

  目前这架飞机已经服役多年了,看起来有点老旧,王建昆不放心安全,于是在上机前用超能力进行了一番检查,不过他没有发现有什么安全隐患,飞机各关键零部件还是正常的。

首节上一节190/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