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们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不知道这里面的难度,更是低估了NS方程的复杂性。
因为这款带鸭翼的飞行器的气动外形是比美国的F16还要复杂的,国内能用到的材料也跟美国的不同,发动机的推力和大小更是不一样,所以计算的难度是大大的增加。
他们已经卡在图纸演算这步好几个月了,要不是殷厂长和几个牵头的人坚持要鸭翼,说不定他们已经推倒重来按照F16的样子设计个类似的机型了。
现在有了这个通解方程,他们发现进行演算太方便快捷了,于是他们不再小觑王建昆了,知道这个年轻人在这方面确实是很有本事,把那么复杂的数学难题解决,并且还能给他们讲清楚如何应用在具体的工程问题上,举的那些例子也比较有代表性,让他们可以快速的掌握相关的方法。
“好了,这个通解的应用就讲到这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的吗?没有的话那就结束吧。”
“王建昆同志,你讲得很好,我要向你道歉,之前不应该质疑你。”之前那个在会议开始前质疑王建昆年轻的贺姓老专家向王建昆道歉。
“贺老我可受不住,不需要向我道歉,你之前也没错,按照常理确实不可能有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并且是这么年轻的时候能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我在数学方面确实比较擅长,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完成了大学里的高等数学方面课程的学习了,进入大学后就开始对一些前沿课题进行研究。
这个NS方程通解的证明的前半部分已经在几个月前发表在了美国的一份顶尖数学期刊上,后面我在完成通解的证明后发现如果用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时,能帮助咱们简化计算,加快前沿工程的研究,所以就没有再投往国外,而是在国内的保密刊物上发表。”
王建昆就着这个机会,展示了一下他在数学方面的成就,然后也不忘抬高下自己,借此拉近一下与这些专家的距离。
“原来如此,建昆同志,你很了不起啊,现在的年轻人都向往国外,有什么好东西都急着向外面展示,你能想着为了帮助国内的科研拉近与欧美的距离,选择进行保密刊发,很有觉悟,我的好多学生不如你,待会咱们一起吃饭不,咱们好好聊聊。”
“好啊,我先去下招待所,然后去食堂,我也有些飞行器设计方面的问题想找你谈谈。”
王建昆见贺老抛出了橄榄枝,顺势接过然后提出要跟他讨教下飞行器设计的问题。
“行,我走得慢,先往食堂那边走,在打菜窗口附近的座位再碰头怎么样?”
“可以,那就这么说定了。”
……
“来,建昆,这鸡腿不错,你年轻消耗大,吃了它吧,我年纪大了,吃不下。”贺老夹起一个大鸡腿给王建昆。
“贺老你自己吃啊,你正在研究的关键时候,身体可不能亏空了。”
“没事,这鸡腿是我特意打了给你的,现在咱们的条件好多了,我这还有肉片,够吃的,你吃吧。”
王建昆推辞不过,于是就接下了贺老的鸡腿,王建昆用超能力探查了一下,发现贺老的身体还挺健康的,身体内没有什么病变,就是年纪大了,一些细胞的功能和活力开始下降。
“贺老,你多少岁了啊?看你满头白发,还坚持在科研一线。”
“我已经65岁了,20年前去了一趟农场,蹉跎了10来年,头发也是那时候白的,其实我身体好着呢,头发白是那时候愁的,我当时研究飞机刚有点眉目,就不得不中断,所以就愁白头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参与设计一款新的战斗机,我就是拼了命也要参与,把那段虚度的时间补回来。
当然也有咱们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你在会议室里也看到了,中青年研究员很少,我们这些老家伙也不得不在前面顶一顶,得帮一帮他们,同时也不能让研究停滞,咱们国家已经不能再停下脚步了。”
贺老边吃边说他的经历。
“那你们确实不容易,不过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现在改革开放了,咱们的发展速度正在加速,有你们这些人在一起帮忙发力,我相信咱们的科研成就会越来越大的。”
“是啊,对了建昆,你不是说有些飞行器设计的问题要问吗?晚上你没事的话,咱们找个地方,我给你讲讲。”
“好啊,我晚上没啥事,要不去招待所的小会议室吧,那里条件还可以。”
“行,我吃完饭回去跟老伴说一声就过来,你先去。”
贺老吃完饭后,提着饭盒就出了食堂,王建昆则在食堂把饭盒洗好放在食堂里的储存室不拿走,然后晃悠着往招待所走去。
远处的几间厂房里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工人在进进出出,那是几个民品车间,虽然订单不多金额不高,但是厂子里还是开了夜班,让工人有活干有基本工资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保住工人的饭碗和他们的手艺。
……
“贺老,你来挺快啊,来,这里有茶叶,咱们边喝茶边聊。”
王建昆到招待所没多久,就等来了贺老,然后带着他去了招待所的一个小会议室,泡上茶然后跟他聊了起来。
“贺老,我被邀请来这里不仅仅是给你们讲解如何应用NS方程的通解的,还将参与到这款战斗机的设计定型中,所以我想先向你了解下你们目前遇到的难点在哪里。”
“哦?建昆你还对飞行器设计有研究?你这是全才啊!”
“不敢当,我脑子比较好用,之前就对飞行器比较感兴趣,所以学了一些皮毛。”
“不要自谦了,之前看你举的那些例子就说明你是有学很多东西的。”
闲谈了一会后,贺老开始给他讲解起132厂设计的这款对标美制F16战斗机的3代机设计初衷和目前遇到的难点。
第214章 超级计算机模拟计算132厂战斗机机设图 上
此时国内的歼8战斗机装备部队还不到3年,但是世界局势发展太快,各种新飞机新战法不断出现,国内的歼8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歼8这款战斗机是一款高空高速截击机,是仿照的米格-21,主要用来对付北方的高空高速轰炸机的。
其研发历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因为当时国内装备的歼-6高空性能有限,中国需要一款高空高速战机,于是在1963年7月,国防部第六研究院技术报告会拉开研发歼-8的序幕,1965年5月17日,总参谋长罗瑞卿批准其战术技术指标和研制任务。
1969年7月5日上午9时,歼8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主要承担制空与拦截任务,基本型装备两台涡喷-7A航空发动机,最大马赫数2.2,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七个外挂点,可使用多种导弹及无制导航弹与火箭。
虽然当时已经试飞成功,但是那段时间国内的军工生产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运动的影响,所以直到1979年12月31日,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才同意歼-8型飞机设计定型,1980年3月2日,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1981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
可是此时的歼8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美国为首的北约已经发展出第三代战斗机,并且已经完成了列装,根据一些机密资料显示,他们还在继续发展第四代战斗机,据说是要具备隐身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于是殷厂长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内的发展情况,要求132厂的研究人员要搞就搞一款对标美制F16的第三代战斗机,不再按照苏系的路子走了。
所以这款新型战斗机就是以F16为蓝本,相关的技战术指标都是对标的美军的。
他们一开始是按照F16进行描图设计的,后面在动力选型时遇到了拦路虎,因为此时国内比较成熟的发动机是歼8上用的涡喷-7A发动机,其推力只有7000千克,单台涡喷不足以推动他们的飞机进行超音速飞行,机动性也会非常不足。
按道理,战斗机要想推力大,航程远,最好的选择是涡扇发动机而不是涡喷发动机,但是国内此时还没有批量制造过一款大推力的可靠的涡扇发动机。
比如在1963年,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研制涡扇- 5发动机,用于改进轰- 5轰炸机,1965年研制成功,但 1973年因轰- 5改进计划撤销而停止实验。
1964年,中国开始研制完全自主设计的加力式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涡扇- 6,不过 1982年因配套项目歼- 9和强- 6停止而被迫中止。
所以这款仿制美军F16战斗机的新飞机被迫只能用涡喷,然后寄希望于后续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能研制成功。
既然发动机最好的选择就是涡喷-7A,那么要想有高速和高机动,那么就只能是在机体设计上想办法了。
于是鸭翼设计就进入了此时的132厂飞机设计师的眼里。
然后经过初步的论证,确信鸭翼的存在可以增加飞机的升力和降低阻力,使飞机在空中更加灵活。
在空战中,机动性至关重要,鸭翼布局可让飞机更易进行高速转弯和急速爬升,飞行员能更好地应对敌人进攻。
另外还能节省发动机推力,采用鸭翼布局的战机非常适合超音速飞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发动机的推力,对于发动机性能相对较弱的情况,是一种有效的弥补方式。
在发动机性能未达顶尖水平时,通过鸭翼布局优化了飞行性能。
“建昆,我们这么固执的要鸭翼,也是被发动机逼得没办法,咱们国内的高端制造能力还非常欠缺,就是给一台美制的F100PW发动机给我们仿制,咱们都没那个能力制造出来,所以现在能马上见效的就是改变机体设计,采用控制难度更大的鸭翼来弥补发动机的短板了。”
贺老絮絮叨叨的跟王建昆说了好久,把他们为什么这么坚决的选择鸭翼,即使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也不改变这一设计理念的原因。
“贺老,原因我大致明白了,今天我给你们讲解的NS方程通解在工程上的应用,应该能够帮助你们大大简化计算,效率应该会加快很多倍的。
不过贺老,你应该知道咱们国内现在已经研制出来了21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了吧,如果咱们能在超级计算机跑一跑,进行几次模拟演算,我相信咱们的设计定型应该能加快不少。”
“超级计算机,我倒是看到过新闻上有报道,不过我听说那超级计算机一台的成本就要好几亿啊,咱们132厂可用不起这种计算机。”
“贺老,好几亿是对外宣传的说法,其实真正对国内的科研院所的销售价格只有8千多万,目前已经有好几个单位比如气象局,水利局等都购买了一台了,咱们如果买不起的话,跟这些购买了的单位协调下,看能不能空出一些机时和算力出来,咱们把设计图放到超级计算机上模拟试一试。”
“啊?对内售价才8千多万人民币?那确实便宜了很多,可是这笔钱咱们厂里还是拿不出来,另外去别的单位借用超级计算机,应该很难吧?”
“应该不是很难,军工系统内应该也装备了超级计算机的,那家星耀集团有销售过一批超级计算机用到的芯片和电子元件给国内,应该是军工系统买去组装超级计算机了,你可以让殷厂长去跟上级部门了解下。”
“哦?军工系统自己买零件去组装超级计算机?这不可能吧,超级计算机很复杂,他们有这个能力去组装吗?”
“相关设计图纸应该有提供给军工系统的,星耀集团在跟清华大学合作完成这款21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研制后,就把相应的图纸和程序交给国内的一些部门了,他们按照图纸组装应该不成问题。”
“是这样啊!那我把这情况跟老殷说说,我居然不知道这些情况,建昆,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我啊,我是清华的学生啊,研制超级计算机时我同学就有参与,另外我亲戚就有在星耀集团工作,所以我对这些情况掌握得比较清楚。”
“也是哈!建昆,那我就先去找殷厂长了,让他去找找上面,协调下超级计算机的资源。”
“好,那贺老再见。”
……
“老殷,你知道那21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不?”
“贺老,这么晚了你还来找我,超级计算机,你说的是几个月前报纸上说的那什么星耀集团和清华大学合作研究出来的超级计算机?”
“没错,今天给我们讲课的王建昆同志说,如果咱们的设计能用超级计算机模拟计算下,就能比较快的完成设计定型了,你能不能去协调下,找找上级部门,让咱们用下这超级计算机。”
“贺老,你可太高看我了,这超级计算机可不便宜,报纸上说要好几亿一台呢,买了的单位怎么可能会借给我们用。”
“那王建昆说了报纸上是夸张的说法,实际上卖给国内的只要8千多万人民币,还有我从他口里知道个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什么消息?”
“你个老殷,我都坐了好一会了,怎么没看到你泡杯茶水。”
“怪我怪我,茶水这就来,我刚烧开了水,马上给你泡茶,你赶紧说。”殷厂长拍了下脑袋,抱歉的对贺老说,然后赶紧去把热水瓶拿来,给贺老泡茶。
贺老接过殷厂长泡的茶,小心的吹了吹,轻轻的眄了两口滚烫的茶水。
“那王建昆说,咱们军工系统可能组装好了超级计算机,数量可能不止一台,咱们也是军工厂,归军工部门管着,现在咱们需要用到超级计算机来加快研究进度,应该能申请到超级计算机的使用权限吧?”
“咱们军工部门自己组装超级计算机?听着怎么这么不靠谱啊,咱们军工系统内好像没有研究超级计算机的项目啊,怎么就自己组装出那种每秒21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呢?”
“这是王建昆亲口说的,他说他亲戚有在那星耀集团工作,这星耀集团研制成功后,把图纸都给了咱们国内的一些部门了,另外咱们军工系统还向星耀集团买了好多的芯片和电子元件,都是能用来组装超级计算机的,所以我觉得这消息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这样啊,嗯,现在是8点多,我找人打听打听,看看咱们系统内是不是真的有这种超级计算机,贺老,你先回去,有确切消息了我再跟你说。”
“你要不现在就打电话问问?我回去也睡不着,不管结果好坏,先打听下。”
“好吧,那你等会。”
殷厂长拿贺老的赖皮没办法,只好马上就打电话打听情况。
“喂,老丁啊,我老殷,殷凯,方便说话吗?”
“喂~,老殷啊,好久没听到你声音了,一时没反应过来,说话方便,你说。”
“是这样的,听说你到军总部负责后勤了,你知道咱们系统内的超级计算机的建造进度吗?”
“嘿~,好你个老殷,你消息够灵通啊,怎么,你也来申请超级计算机的使用啦?告诉你,得排队。”
殷厂长听电话里这么说,悬着的心放下了,这老丁话里的意思就是军工系统内确实有制造出了那21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于是跟在一旁旁听的贺老点点头,表示确实有超级计算机。
“老丁啊,咱们什么关系啊,能让老哥我插个队不,我们也不用多久,3到5天就够了。”
“你这老殷,去了厂里就知道要要要,你不知道超级计算机的使用是按小时甚至分钟算的吗?哪里是你这种按天要的。
既然你知道消息了,那就赶紧打申请,完了再赶紧派人来学习下怎么使用,告诉你哈,最多使用10小时,多了就等下一轮,现在好多单位和研究项目在申请了,你提报晚了就只能排后面了。”
“别啊,老丁,看在以前的情分上,给我们个长一点的时间,还有就是能不能帮忙插个队,帮我们的申请排前面?”
“时间上我可做不了主,是超级计算机管委会负责审核项目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后再分配机时的,不过我可以帮你尽量往前面排。”
“那就多谢了,我这有好酒,有空咱们好好喝一杯。”
“你这酒窝可难喝到,咱们相隔几千公里,我可没这么长的嘴来喝,好了,闲话不多说,你赶紧写申请吧,格式我待会传真给你,你记得查收,申请也传真给我,我帮你往前排排。”
“那可太感谢了,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殷厂长等到电话里出现嘟嘟嘟的忙音才挂断电话。
“贺老,还真让王建昆说中了,咱们系统里确实有超级计算机,好多单位和团队都收到消息在打使用申请了,今天要不是王建昆告诉咱们,咱们还傻乎乎的在用纸笔和那几台老掉牙的计算机演算呢。”
“啊?那老殷,咱们赶紧打申请啊,晚了就又要等好久了。”
“嗯,我在等我以前的同学发申请书的格式传真来,诺,传真机有消息在打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