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会制造万吨级的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轮。
等到万吨级的船只制造工艺都掌握后,这些技术工人就会一边分享上船记忆,一边调动去缅甸的军用造船厂,制造大型的军舰,潜艇等。
因为民用船的制造工艺跟军用船只的制造工艺区别不是特别的大,工作量最多的就是焊接。
军舰的钢材因为强度更大,厚度也更厚,所以焊接时会更难一些,但是对于技术娴熟的工人来说不是难题。
另外就是钢板的裁切卷曲。
王建昆已经在让新人类工程师在缅北基地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打算制造焊接机器人和三维数控弯板机。
一旦实验有眉目,会送到缅甸的造船厂进行试用,到时候会看情况对国内的造船厂进行技术和设备支持,让国内的造船业的发展完成弯道超车,追上并超越美日韩三国。
王建昆在造船厂仔细的看了一圈后,就默默的离开了,没有再跟潘华回去,而是到广市搭乘航班前往缅甸。
因为统一战争就要打响了,他得去跟全解阵几位首脑会晤,然后到几大洲去搞些事情出来,分散一下几个大国的注意力。
第235章 战前沟通会及一些准备工作
1984年7月28号,王建昆乘坐民航客机到了缅甸的仰光,然后从这里乘坐高速客轮到了缅北基地。
“建昆,快来快来,战前协调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小舅在会议室门口等着他。
“不好意思,路上耽搁了下。”王建昆说道。
他边说边跟小舅往会议室里走去。
会议室里,其他4位全解阵的领导已经落座,另外还有他们各自的机要秘书坐在他们后面。
这次会议是统一全缅的协调会,会议结束之后,战争就随时都有可能打响了。
所以王建昆进去落座后,特意用超能力检查了下,确保没有额外的不明电子设备在会议室里。
“人都到齐了,那全缅统一战役协调会就开始吧,先由军事部门将战争计划说一下。”会议主持人吴努说道。
“大家好,接下来我将计划讲解一遍,计划名称我们取了个简单的名字,就叫做‘统一1984’,具体的内容我一条条的说。
首先是战役发起的大致时间定在9月1号到9月10号之间,这是指野战部队发起打击的时间,而情报战早已开始,特种战将在会议结束之后就开始。
野战部队的打击目标主要是三大城市,曼德勒,内比都和仰光。
空军和导弹部队会在情报人员和特种部队的引导下,对这三大城市的机场,防空雷达,敌军司令部等重大目标进行打击,争取一波打掉敌军的指挥中枢和军政首脑。
然后空降兵部队会先控制曼德勒和仰光的机场以及附近的开阔地带,高空运输飞艇会将野战部队运到这两个地方,其中曼德勒会在24小时之内投放2个重装合成旅,仰光也会在24小时之内投放2个重装合成旅。
之后各留一个重装合成旅驻守这两地,另外的那个重装合成旅会进行摩托化行军,南北对近到内比都会师。
后续的轻步兵师会持续运输到位,接收控制打下来的城市和重要位置。
等完全控制好这3大城市后,其他地方的武装就非常容易收服了。
其中愿意投降的我们接纳,不愿意投降的重拳出击,以特种战为主,空军和导弹部队随时支援,将冒头的逐个打服。
至于战后怎么处理这些地方部队,我这里就不细说了。
以上就是‘统一1984’计划的大致内容,更详细的计划和各武器装备,后勤支援等将由参谋部进行制定,这里就不细说了。”
军事首脑彭声说完后,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会,因为大家都在仔细思考。
“老彭,你这计划里好像没说如果外国干预要怎么应对吧?”小舅岑勇问道。
“我们从各方收集的情报和战场推演,预判几个大国都没有能力来干预我们的计划,美英法三国离这里老远,亚洲地区没有多少能调动的部队,而等他们从本土派来部队,我们都已经把敌军全消灭,现政权早已被我们全解阵取缔了。
至于苏联他们只在越南有海军基地,但是他们主要防的是美国在菲律宾和日本的海军的,万一他们想不开要来咱们这,我们的导弹部队有把握拒敌于海上。”彭声说道
“我来补充一下,我们空军的战斗机已经装备有性能远超美军F14的超音速战斗机,携带的空空导弹和反舰导弹能拒敌于海上。
当然能不跟这几个大国起冲突是最好的,所以我们先前在南美,非洲和欧洲的基地会动一动,搞出点大动静出来,将这几个大国的目光转移一下。”王建昆说道。
之后其他几位首脑陆续提出了一些疑问,彭声都一一做了解答。
之后行政首脑吴努讲了下推翻缅甸南方政权后,全解阵未来的ZZ问题。
未来的缅甸将改名为“缅甸****共和国”,简称还是缅甸。
政治体制参考**的大会制度,各民族有平等的权力,全国各地都将按照省县乡三级政府的架构进行管理,各级主官先期全部由现有的全解阵内部成员充当,进步人士会进入**参政议政。
全解阵将大量吸纳原政府控制区的进步人士,经过考察合格后,会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分批次进行脑机芯片植入。
今后所有的政府主要成员都将要进行脑机芯片植入,确保完全忠诚于全解阵。
吴努讲解完成后,财政主官奈温也讲解起战前的财政安排和战后的中央财政如何进行。
战前的全解阵实行的是全计划经济,境内的规模以上工农业和大型商业都是全解阵组织直接管理,只有一些小规模的手工艺和工商业是个人和集团在经营。
但是全国统一后,这种组织形式有点臃肿了,不符合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根据这些年的实践和各大国的经济考察情报,今后政府将主要控制大型农场,电力,铁路,大型钢铁,大型矿场等基础工业,其他工业将允许个体和集体进行经营。
并且统一之后3个月年内将完成货币改革,原政府发行的货币将被新发行的货币取代。
对此奈温希望王建昆主导的部门能尽快提供一套货币印刷设备和相应的原料制造设备,同时确保印刷出来的纸币既能有效防伪,又能耐用耐保存。
王建昆表示会后他就会着手进行准备,争取一周之内拿出全套的技术和设备出来给即将组建的造币厂。
军事,政治,经济三大方面都进行了汇报和沟通,因为内容非常的多,所以会议一直持续到了晚上8点多钟,期间的吃饭休息都是在会议室里进行。
王建昆在会上也大致讲解了下他即将在其他几个基地进行的活动情况,让几个首脑心中有数。
开完会后,王建昆回到宁迪本的基地,开始按照之前会议上制定的计划进行一系列产品的制造工作。
首先是那套纸币印刷设备和相应的纸张油墨制造设备,他花费了大概3天时间就完成了实验。
因为最终的纸币版面还没确认,王建昆按照奈温提供的大致要求进行了一番版面设计,主要是参考了美钞的形势。
因为美钞非常的厚实,而且还很耐潮湿,缅甸这地方多雨水,防潮非常的重要。
然后他考虑到可能的大国干涉,制造出了大量的电子战设备,打算等到统一战役打响后,对全缅主要大城市和各战略要点进行全频段干扰,确保在战役发起的前期,国外势力接收不到任何详细的信息,另外这些电子战设备也可以在未来的战场上发挥极大的作用。
至于武器弹药的制造工作,已经不需要王建昆的超能力参与了,DD-300短程地地导弹,K-3防空导弹,155火炮和炮弹等都有各自的兵工厂进行制造。
飞机和备用发动机在上半年也已经陆续制造出来了,飞行员也经过了3个多月的实机训练。
钢铁也已经足够统一之战使用,未来统一之后也不怕封锁,因为光高亚钢铁城这一个地方,已经能月产钢铁300万吨。
能源方面,他制造出了20多台300兆瓦级的氦气气冷核反应堆,铀矿也储备足够1年使用的量,并且位于非洲的基地还在源源不断的运输过来,所以能源中的电力也不再短缺。
唯一顾虑的就是石油了,缅甸这地方目前还没有石油产出,中东的波斯倒是有丰富的石油,现在每个月都有10多艘万吨游轮运输原油到缅北来储备,不过万一未来海上被封锁,可能会有一段时间比较紧缺。
不过王建昆能确信海上的封锁不可能持久,因为全解阵是有能够克制海上军舰的武器的,不希望军舰遭受重大损失的可不敢硬顶着。
王建昆在缅北待了10多天,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后,开始出发前往非洲基地,准备从那里开始搞事情,为统一战役打掩护。
第236章 武装反抗种族隔离政策的第一枪打响
非洲地区本身的文明发展程度比较低,所以当欧洲的白色人种开始大航海后,就不断的遭受欧洲人的掠夺。
一开始主要是掠夺黄金,白银,宝石,象牙和各种珍惜动植物,欧洲白人也没有深入内陆地区。
但是当欧洲人在北美殖民地开始大开发之后,开启了大棕的贩奴活动,将非洲的大量青壮年贩运到美洲的农场去种植棉花。
等工业革命进入内燃机时代后,非洲大陆迎来了更加黑暗的历史,欧洲殖民者开始在这些地方进行了更残酷的统治,并且方式方法也更加的隐蔽。
在文化上,开始对大量的当地人进行文化洗脑,并且将他们的语言都变成了英法德等语言。
在经济上更是完全依附于宗主国,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的货币都是宗主国的货币。
即使到了二战之后,欧洲的力量被极大的削弱,非洲大陆纷纷独立,但是这些独立国家还是深刻的受到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的影响。
比如到了80年代,非洲大陆的主要语言还是英语,法语,德语。
他们自己国家发行的货币甚至都还是由原来的宗主国印刷并代为发行。
所以此刻这非洲大陆虽然明面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独立,并且在联合国有了自己的席位,他们在一些国际事项上还是能投上一票的。
但是也仅仅就这样了,他们的经济都非常的脆弱,还在不断的被欧美等大国吸血。
好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非洲本地人有很多人才开阔了眼界,知道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因此独立后的这些国家求新求变,极力摆脱原宗主国的束缚。
比如二战之后,这些国家纷纷向美苏中三大国靠拢,希望得到这三个五常国家的帮助,带着他们进入现代化。
不过美苏两国跟原来的欧洲国家没什么不同,都是把这些非洲国家当做廉价原材料的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根本没想着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提高本国的工业化水平。
只有中国是尽心尽力的帮助非洲国家。
比如在1976年已经建成通车的坦赞铁路。
在60年代那个国内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中国提供无息贷款并派遣5万工人建设,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非常有限,为了修建铁路,很多修路工人长眠于非洲大陆。
另外还进行了医疗援助,农业援助,教育与培训。
到目前为止,王建昆从公开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已经有1.6万人次医护人员来到非洲大陆进行医疗援助,诊治患者上亿人次。
农业方面,把国内的很多优良种子带到非洲大陆,教会当地人进行种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修建水坝沟渠等灌溉设施等等。
所以王建昆派遣到非洲负责莫桑比克主基地发展建设和对外交流的负责人是黄色人种。
王建昆将他取名叫郑禾,与七下西洋并到达过非洲大陆的航海家郑和同音。
另外莫桑比克基地中,黄色人种占了一半,黑色和白色人种各占四分之一。
黄种人在基地主要负责建设和跟周边的部落打好关系,黑色和白色人种则负责安保与武力清除敌对势力。
当然派遣到这个基地的所有人都下载了葡萄牙语记忆包,因为莫桑比克在历史上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境内的大部分人都说葡萄牙语。
莫桑比克的独立时间非常的晚,一直到1975年,莫桑比克解放阵线(FRELIMO)领导独立战争胜利,才正式脱离葡萄牙独立,成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因此2年前,王建昆和小舅派人到非洲摸排考察后,才决定把主基地放在莫桑比克这个独立不久,国内还非常混乱的国家。
因为只有这样,基地的发展才会少很多的掣肘。
王建昆到达莫桑比克主基地时已经是8月12号,距离基地正式开始建设已经两年,其发展变化是非常的大。
首先是占地面积已经扩大到2000多平方公里,大概是一个长50公里,宽40公里的长方形。
当然为了迷惑外界,基地的边境区域要么是农场和牧场,要么就是森林和沼泽,并且不惜耗费人力物力修建了3人高的铁丝网,每隔一两公里就修建一个哨塔,长期派人监视边境地带,防止外人进入。
基地中心已经建成了一个中型的机场,占地50平方公里,有两条跑道,其中一条长达7千米,另外一条长达5千米,今后超大型飞行器都可以在这里起飞。
地堡式机库也建设了30多个,能停放下F14那样的重型战斗机,地上带顶棚的机库也有50多个,能容纳更大型的飞机停放。
目前这些机库里停放着苏系和美系的多种飞机,基地的新人类飞行员会开着不同的飞机进行飞行训练和巡逻。
另外农场用的农业飞机也有,主要是低速螺旋桨飞机,用来给农场和牧场施肥打药,同时也兼顾巡视基地。
苏系和美系飞机虽然外形跟苏联和美国的一样,但是内部已经有非常大的变化,首先是发动机的推力普遍更大,另外航电和雷达也进行了加强,采用了最先进的芯片和有源相控阵雷达,并且还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支持,能够进行全天候作战。
除了机场外,还有多处军营和战车训练场。
里面有当前美苏的多种坦克和装甲车,都是王建昆在缅北基地制造后,通过高空飞艇空运过来的。
目前10多个战斗小分队已经进行了半年多的训练,基本做到了美苏两国的训练手册要求的那些科目。
王建昆在基地负责人郑禾的陪同下,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大略巡查了一遍基地,做到心中有数后,开始了他的战斗部署。
为了吸引欧洲几个强国特别是英法的注意力,必须在这两个国家特别重视的地方搞点大动静出来。
其中位于莫桑比克西南部的南非,就是一个很好的动手地点。
南非是英国在非洲一个最重要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