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当生产队长因为比较忙,也不允许私人上山去抓,所以那些年就没怎么上过山,只在田间地头安装陷阱抓过野兔和野鸡。
现在退休了,他在84年秋季就开始隔三差五的上山去安装陷阱。
王建昆回去的时候,老屋里已经挂了20多张麂子皮了,那些麂子皮都被爷爷用一个个钉在木板上,每张撑开都有大半个人高。
据爷爷讲,那些麂子皮已经有村里经常去浙江温州销货卖货的人定下了,到时候每张3等皮能卖20块,每张2等皮能卖30块。
至于一等皮,那就得50多块了,不过那得是30斤重的大公麂才有可能扒下来这么一张。
现在周边的山上这种大公麂很少见,大部分都是25斤左右重量的。
新屋的厨房里还挂着10多条风干了的麂子后腿,等着过年过节的时候慢慢吃。
王建昆倒是不希望爷爷去爬山了,毕竟早出晚归的,山林里的地形还是很复杂的,万一摔倒了就麻烦了。
所以他回家后就建议爷爷如果能抓到活的,没有什么伤的麂子就留下来养,然后慢慢的将这些野生的麂子驯化,然后在后山搞一块地建个养殖场搞养殖。
现在国内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特别是婺源和饶州地区。
这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对于吃的会越来越讲究的。
如果能把麂子饲养成功,那么今后到不失为家里和村里找了另外一个特色产业。
此时野生麂子肉卖到县里和德兴的一些大饭店,新鲜的不低于5块钱一斤,是猪肉的4倍多。
爷爷听完王建昆的建议后,倒是很快就接受了。
他知道这是最好的方法,山上野生的会越抓越少的。
周边几个村已经有人学着爷爷的方法,到山上去放陷阱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上山,野生麂子的数量将会快速的降低的。
他虽然不靠着卖麂肉和皮子生活,但是其他人可不是这样的。
于是过年期间他就开始缩短了上山的间隔时间,并且每次上山都准备好袋子。
这样遇到活的麂子的概率就会增加。
另外野生麂子是一种很胆小的动物,从陷阱里解出来后,最好是放在不透明的布袋子里背回家。
大年初6的早上,王建昆跟着爷爷上了一趟山。
雪后的山林里,万籁俱寂,只有他们爷孙俩脚踩在枯枝落叶上的声音。
王建昆在进入山林后,就把超能力调用起来,将300米范围内的地面投射到脑海里。
可能是他运气好,在前山的茶树林往上走了100多米,就发现了一只活的母麂子。
它被弹起的木棍和绳子吊在了半空。
由于是后脚踩中的陷阱,所以被吊起来后,前脚只微微搭着点地面,所以这只麂子挣扎起来没什么力。
王建昆跟着爷爷慢慢走近,这只已经被吊在半空中不知道多久的麂子用前脚使劲点着软土。
它显然是很害怕人靠近。
“爷爷,一只活的母麂子。”王建昆说道。
“嗯,看它肚子,很可能是有仔的。”爷爷在3米外观察了一会后说道。
王建昆刚才倒是没注意看这只麂子身体内部的情况。
现在在爷爷这个老猎人的提醒下,动用超能力仔细看了看,发现还真有一只麂崽子在这只母麂的肚子里。
看来爷爷虽然很多年没抓过麂子了,但是之前学的那些还是没忘记的。
“那赶紧解下来,带回去养起来吧,如果能顺利生下来,今后扩大种群就更容易了。”
“嗯,你站那边帮忙,我先用布袋给它罩住再去解,尽量轻点不要伤到它。”爷爷开始指挥王建昆怎么做才能安全的把这只几乎没有什么伤的带崽母麂解离陷阱。
王建昆于是按照爷爷的指示一步步的照做。
整个过程两人都是轻声细语的交流,尽量不发出很大的声音。
大概5分钟不到,王建昆就和爷爷一起把这只麂子安全的装到布袋子里。
然后爷孙俩就快速的往家里赶,暂时没有继续去查看其它陷阱了。
“爷爷,大哥,你们抓到活的麂子了吗?”妹妹香香正在屋门口玩,看到两人扛着布袋回家,就大喊起来。
“小点声,不要把麂子吓死了,这种东西胆子很小的,吓坏了就养不活了。”王建昆连忙让妹妹小声点,合作没必要的话先不要问不要说,等把这只活麂子安顿好再说。
妹妹倒是很听话,知道这活的麂子是很难得的,今后家里可能会大规模的养。
所以她就一路在旁边跟着,没有再开口说话,但是眼睛却一直盯着不时动弹一下的布袋子。
王建昆和爷爷没有进家门,而是直接去了后山一个修建了一小半的临时养殖场。
里面已经用买来的木头搭了3间木房子,每间都在5平米左右。
这个规格的木房子可以养2~4头大麂子,今后如果养殖顺利的话,这个临时养殖场总共可以建30间左右这种木头房,养百来只麂子。
到达临时养殖场后,两人把布袋子先放到地上。
让妹妹去把准备的饮水槽取来,里面倒点盐,再倒点温水把盐粒化开。
等水准备好后,两人才小心的把这只母麂子放出来。
一出袋子,这只麂子就立马站起来,然后往木头房最里面的阴暗角落里跳去。
待发现前面封住后,又掉头往回蹦跳。
接着又发现前面更亮,又掉头往里面跳。
就这样来来回回的蹦跳了7,8次,才终于躲到最里面的角落里不动。
此时爷孙三人已经离开木头房子3米多远,留出了让麂子感觉到安全的空间。
“走吧,不要在这里看着它,它现在非常害怕的,我们在这里它会不吃不喝直到饿死的。”爷爷小声的对王建昆兄妹俩说道。
“妹妹,走,等养熟了你再来看,现在你尽量不要来这里。”王建昆拉着不肯走,还想继续看稀奇的妹妹往养殖场出口走去。
“那我能来帮忙喂草吗?”走出养殖场门口后,妹妹才问道。
“等养熟了才可以,现在麂子会很容易受到惊吓,这段时间就由我一个人去喂,你没开学之前可以帮忙先去割草。”爷爷摸摸妹妹的头说道。
“好吧,那到时候爷爷你一定要让我去看麂子哈!”妹妹有点遗憾的说道。
“好,这只麂子如果这两天没死,能正常吃草的话,用不了多久它就能生一个小麂子了,到时候你可以远远的看一看。”爷爷边走边对妹妹说。
“真的?它会生小宝宝?”妹妹高兴的抓着爷爷的手问道。
“真的,不过得看这两天它吃不吃我投放的草和水,如果不吃草,那就没办法了,它就活不了。”
“那有没有办法让它吃啊?”
“刚才让你放点盐到水里,就是一种方法,野生动物在野外很难吃到盐,如果它尝了下发现水是咸的,应该会喝的,明天我再割点它喜欢吃的草去,如果草也吃的话,那就保准能活下来了。”爷爷说。
王建昆其实是有办法保证这只麂子活下来的,不过暂时他不想动用超能力,所以先让爷爷试下他的办法。
毕竟今后抓到的麂子还是得靠爷爷自己来确保存活。
到了第二天早上,爷爷一大早就去山脚割了点麂子爱吃的草,然后去临时养殖场看那只抓来的麂子。
王建昆其实在头天下午就用超能力远远的观察到,那只麂子已经喝了不少盐水了。
胃里的草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心脏的跳动也平静了下来,应该是接受了所处的环境了。
爷爷早上去喂草的时候也发现水少了很多,排除了蒸发的那点量后,就知道是麂子已经开始喝水了。
于是回来就把好消息告诉了妹妹,让她明后天早上就开始去割草,然后再过个四五天,就可以去养殖场靠近的看了。
接下去的几天里,王建昆天天跟着爷爷上山查看之前布置的陷阱。
可惜运气都不是太好。
有两天上山查看的陷阱都没有麂子,有3天倒是都各自有一只麂子。
但是发现的时候,有两只麂子已经死了好一会了。
有一只因为吊住的是前脚,位置也不是很好,后脚离地很近,那只麂子挣扎得厉害,导致进绳套的那只脚骨头断了。
把它抓到临时养殖场,按照之前那只麂子的驯服方法做了,另外前脚骨头断裂的地方被爷爷用树枝固定了。
但是那只麂子应该是受惊吓太厉害了,在临时养殖场的木头房子里一直蹦蹦跳跳的。
第二天一早,爷爷去看的时候就发现那只麂子已经死了。
王建昆经过这么几天跟着爷爷上山,倒是知道了爷爷大致的布置陷阱的方法和位置寻找的窍门。
麂子这种动物因为胆小,所以它们在山上行走时,一般都是有固定线路的,基本不会无目的的乱走。
所以可以通过找到麂子行走的道路,然后选择必定要落脚的地方放置陷阱,为了提高抓住某条线路上活动的麂子的概率,通常在麂路上会放置3~5个陷阱。
在山林里找麂子经常行走的路是非常困难的,爷爷在整个去年秋天,也只找到10多条,放了50多个陷阱。
这些陷阱分布在前后山各个山腰上,要把所有陷阱看一遍,至少得要4到5天的时间。
爷爷虽然身体没有毛病,但是毕竟年龄在那里,所以看完一遍后都要歇息个2天才能继续上山。
另外冬季下雨下雪的时候也是不能上山的,山路太滑容易摔跤。
所以春节前抓到的麂子都是已经死掉或者半死不活的。
春节后有王建昆陪伴去抓的也只有两只活的,其中一只因为受伤严重还没养活。
王建昆知道这么下去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抓到足够扩大种群的麂子。
于是他让智子设计了一款小巧的警报器。
这款警报器可以与陷阱上的绳子连接。
当麂子或者其他动物落到陷阱里后,绳子会动,然后警报器就会被触发。
它就会发射无线电信号到一个特制的接收器上。
每个警报器都有相应的编号。
只要安装时记住某个编号的警报器放在了哪个山腰的哪个位置,就能第一时间知道有猎物落到陷阱里了。
这样一来,爷爷就不用每天都去爬山查看陷阱了。
只要在家里看着接收器,看是哪个编号的警报器信号传回来,然后快速出发直奔目的地。
这样一来,爷爷可以在麂子落入陷阱2小时内就到达,然后把活着的麂子抓回家。
王建昆想到就做,当天就用家里留存的一些元素制造出了50多个警报器和一台接收器。
他把这套装备交给爷爷,然后和爷爷一起上山把警报器一个个安装到山上的陷阱上。
本来春节过后,爷爷是打算把陷阱一个个回收回来的。
毕竟春季是麂子繁衍的最佳时间,得让母麂子顺利的生下小麂,今后才能源源不断的有野生麂子抓。
但是现在思路转换了,得尽快抓到足够数量的麂子来繁衍训化。
而王建昆提供的这种电子警报器一看就非常靠谱,所以爷爷就没急着回收之前安放的陷阱。
警报器安放之后的短短3天,就有4次警报响起。
王建昆陪着爷爷一起冒着春雨上山,顺利的抓回了3只活麂子,至于为什么是3只不是4只,那是因为有一只在他们到达之前就挣脱了绳子逃跑了,应该是绳子收紧的位置不好没有抓牢。
那3只活麂子有1只大公麂,称了一下将近28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