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78节

  王建昆表示无线电是个非常好用的东西,他经常跟欧美和东南亚那边的“火腿”联系,还听他们的闲聊,所以对世界几个主要经济发展快速的地方都有所了解,再结合一些新闻报道,可以大致预测其今后的发展。

  小舅听他这一通吹,只觉得这外甥怕不是诸葛亮和墨子的合体,既能制造那些电子和精密机械,又能分析世界形势。

  跟小舅聊了翻世界大势,表示让他抓住机遇,趁着北方大国露出疲态之前派出人手多多挣钱多多购买物资,在大国间互相威慑不敢再大动干戈的时候夺取更多的地盘,如果能夺取一个出海口就更好了。

  小舅被他的这番设想惊住了,他们那批骨干力量也就几百人,训练融合的当地人也才几千人,想夺取出海口那必须一路往南打几百公里,而且越往南政府军的力量就越强大。

  王建昆让他多想想,目标一定要定大一点长远一点,说不定在做的过程中一个个困难就被解决了。

  给小舅灌输了一番远大理想后,王建昆又跟大舅聊了一会。

  大舅现在除了本职工作要忙,其他时间都花在了电子表工厂上。

  小舅派出的代表对内地的关系不是很熟悉,但是他的那个身份很好用,所以大舅带着他跑手续跑了一个多星期。

  目前厂房正在有条不紊的改造,几个主要部门如财务,人事,生产,仓库,采购,技术等部门都在招人,原工厂的一些人正在找关系调走不愿意待在合资厂里。

  不过现在知青回城的很多没有工作,找那些初中或者高中文化的人来培训实习还是找得到的,就是技术方面的人才难找。

  王建昆让大舅不用着急,技术方面王建昆会提供成熟的设备,尽量减少人员的依赖,毕竟刚开始可以造些便宜的电子表锻炼员工,等熟练了再开设新产线,调集操作熟练且细心的人到新产线做功能更好的电子表。

  造出来的简单款可以销往内地,如果压低利润搞批发,销量应该是非常可观的,毕竟现在机械表被称作结婚三大件之一,可见手表的供需是多么失衡。

  而且王建昆设计的简单款造型还是很好的,就是材质全是塑料,质感没有机械表好,但是加了闹铃和秒表功能,相信以其功能和价格,一定会非常畅销。

  跟大舅聊完已经很晚,王建昆盘点了下近期的任务,首先是实验堆要多提炼些燃料球用于其连续试运行。

  接着是扩建基地,制造电子表生产设备。

  还有就是把队里选拔的人带到泗洲镇去培训驾驶船舶,组建航运公司。

  留下的时间王建昆还要分出一小块精力给7大弟子出学习资料,跟他们培养感情。

  另一块就是做高能物理研究了,不过优先级可以往后发一放,有空就观察研究一番,没空也可以不去做,反正这是个长期项目,后期还是要出国去寻找人才和资料,靠他一个人很难做研究。

  把任务做了一些时间分配,在脑海里制作了个日程表防止忘记,毕竟有时候忙起来会忘记时间。

第69章 传习社第一次集体活动

  周六的早上王建昆早早起床去了一趟废品回收站,将运回来积存的稀土矿进行了提炼,并把部分从杜维桥那运回来的铜和锌与稀土矿中的铁合成黄铜板和镀锌铁板。

  然后在箱子上做好标记,发信息让父亲在回程的时候让他来拉回生产队。

  并让他周一的时候把选拔出的8个人带去德兴铜矿的仓库,先在那边住一晚,周二他会去带他们上船学习驾驶和维修知识以及一些服务设施的使用。

  送了两瓶酱菜和一包牛皮糖给叶伟夫妇,对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回收站守着表示感谢。

  忙完这些才去学校跟班主任报道,送了他两瓶扬州特产酱菜。

  这次去扬州,他在码头附近买了一些扬州特产回来,酱菜就买了30几瓶,书包里放了几瓶,到时候7个弟子每人送一瓶,这酱菜用来下稀饭挺好吃的。

  牛皮糖也买了好多包,没带到学校,等明天他们去回收站聚餐再给他们。

  早读课后王建昆把酱菜给了同桌俞子润一瓶,又让方贵华拿了5瓶去分。

  吃完早餐后王建昆跑去高二的文科班把酱菜拿给郑倩,她收到后挺高兴的,还问明天去聚餐王建昆还在不在。

  上午的时候王建昆把7个弟子的测试卷批改了一番,几人都挺有进步,之前学习进度落后的俞子润,郎骏建和俞敏都跟上来了。

  王建昆让智子根据每个人的接受能力进行分别指导,尽量按照他们的极限去出资料和题目,到时候高中知识学完了可以边巩固边学习大学知识,他有点迫不及待的希望这几个弟子可以在科研上帮他了。

  其中郎骏建已经表现出了编程方面的天赋,而且对硬件也很感兴趣,到时候可以让他多往这方面学习,有些软件可以让他负责主导编写,再找些高中毕业的人进行培训,可以先组建个软件团队。

  毕竟全靠王建昆敲键盘录入也不是个事,而且软件编写好还是需要不断更新,根据硬件的改变进行调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俞敏在物理和化学方面也挺有天赋,实验室里他也最喜欢做这两类实验,到时候让他往物理化学方向发展,一些新材料新工艺可以让他主导研究。

  其他几人暂时还没表现出什么特别的,还需要再观察了解一番。

  下午王建昆找智子帮忙编写航运公司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流程,主要参考的是江航的一些规范,然后编写了一份船长,大副和服务员各需要做什么的指导手册,等下周二培训他们时交给他们背熟。

  晚上王建昆例行完成了地下基地的开挖工作,现在每天可以调集200立方的元素了,挖掘速度又快了不少。

  然后把上次提取回来剩下的3公斤铀元素进行再提纯,把铀235的丰度提高到3.5%,然后都装到陶瓷小球里。

  这些燃料球王建昆把其装进了进料设备里,当堆芯里的燃料球消耗得丰度低于1%就装入新的,未反应完的小球回收到下部的收集盒内,等待王建昆的二次提纯。

  周日的上午王建昆去采买了许多食材,有半条猪脊骨用来炖汤,还买了半边猪油等下熬油,油渣用来包饺子。

  面粉还真不好买,在这边主要是吃大米,面粉都是从徽省甚至是更北方运过来,所以粮店一定要王建昆出粮票。

  幸亏他因为经常要外出,找人买了一些全国粮票,本想一次买20斤面粉,粮店居然不肯,说存货不多,要给一些人留着,只能卖他10斤。

  说实话10斤就够他们8个人吃两餐的,都是正在长身体的年纪,所以王建昆又去集市上多买了一些菜比如土豆,大白菜,韭菜等,到时候饺子里多包点馅。

  8点半就陆续有同学过来了,因为王建昆昨天下课时让方贵华发资料时说了今天要一起包饺子,让他们尽量早点来。

  郑倩的母亲因为是北方来的,平时在家会偶尔买些面粉包饺子,所以和面的工作就由她来了,因为其他人包括王建昆都不会。

  虽然王建昆母亲也是北方人,但是小时后条件好,和面和得少,来到王建昆家后因为都是吃大米,买面粉也需要粮票,所以很少做面食,王建昆从小就没见母亲和过面。

  郑倩到了之后先让王建昆帮忙烧热水,因为现在是冬天,直接用冷水会发不起来,必须用温水,和完面还要放到有热水的锅上,让热气保持面团的温度。

  面快和完时俞子润和方贵华他们一起来了,王建昆让他们各自领一项任务,劈柴烧火,洗菜切菜,调馅,榨油,熬骨汤等等。

  准备工作做完后,王建昆让郑倩教大家包饺子,起初包括王建昆都完全不会,郑倩从擀面皮开始教,然后是怎么包。

  后面发现擀面杖只准备了两个,而且有几个人手脚有点笨,擀不来面皮,不是厚了饺子不成型就是薄了搞破饺子皮。

  最后王建昆观察一番决定让擀面皮擀得好的程明和郑倩擀饺子皮,其他6人包括王建昆则一起包。

  当天是小雪节气,但是白天气温还是有10度左右,而且太阳出来后照到身上暖洋洋的非常舒服,众人在院子里边包饺子边聊天。

  “郎骏建,我看你对编程挺喜欢的,要不要多学习锻炼下,今后往这个方向发展发展?”王建昆说道。

  “我倒是挺感兴趣的,但是今后工作分配好吗?我看现在计算机还只有是一些科研机构才会用啊,而且进口的超级贵。”

  “分配问题你不用担心,现在国外的计算机应用已经在蓬勃发展了。咱们国家肯定会跟进的,到时候各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会需要大量懂计算机的人才,你现在就开始准备,水平肯定比那些大学才开始接触计算机的同学快,只要你不断学习进步,到时候毕业了各单位还要来抢你呢。”

  “听你这么一说那还挺好的啊,你给我的那本编程教材我已经看过一遍了,里面的一些练习例子我都可以不看书编写出来。”

  “那看来你还挺有天赋,我再给你一本进阶的教材,你先看着,不懂的地方把问题汇总下给我,我给你讲解下,然后带你做个小项目,让你了解下软件是怎么制作的。”

  “好啊,书在哪呢?”

  “别急啊,等包完饺子拿给你。”

  “建昆,我们也想学软件编程,可以吗?”方贵华和其他几人都问他。

  “这要看天赋和兴趣的,编程的书也给你们看过,你们现在能够不看书写出例题上的程序吗?”几人都摇摇头。

  “那就是了,这样吧,我这有几项涉及多学科的实验要你们做,前期我会给你们一些资料,你们先看先背,周日和寒假你们就到这动手操作,做得好给你们一些补助,过年回家你们也过个富裕年。”

  “好啊,反正回去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做,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还有钱拿。”

  “王建昆,我和郑倩也可以来吗?”

  “你们放假不回家吗?你们两个女生在外面不回去家里人该担心吧?”

  “也是哦,那你给我们俩看看寒假适合做什么吧,不然回家很无聊的。”

  “嗯,你的话我送你一台短波收音机吧,你可以收听英语节目,把英语口语练好,然后再把听到的新闻时事写下来整理出来,开学的时候拿给大家分享怎么样。”

  “好啊好啊,就是我不一定都记得下来啊。”

  “别急啊,我给收音机加个边听边录功能,你写完觉得没把握的再回去听一听。”

  “嗯,你这个好,那什么时候能给我呀?”

  “元旦之后我拿给你吧,现在你还是用这边的这台多练习下,平时多背诵些单词,要做好翻译工作,词汇量可是需要非常多的。”

  “嗯,我现在已经把高一的单词全背完了,正在背高二的。”

  “班长,你都开始背高二的单词啦?这么快,建昆给的学习资料没有这么提前吧?”方贵华问道。

  俞子润听方贵华这么说也看向王建昆。

  “我是根据你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分别给资料的,俞子润英语基础好,而且对这方面有天赋,所以我给他的资料里英语是你们几个里面最快的,就比郑倩的慢一点。”

  “王建昆,那我呢?我英语也不好,最近才开始练听力。”

  “你也别急,我送你一台磁带播放机,先从基础的练起,平时周日你可以找俞子润帮忙练习下听力,你也帮俞子润补习下历史和地理。”

  “好啊,俞子润,我们周日都来这边吧,咱们互相帮助。”两人商量好今后的安排,在一边说起悄悄话了。

  把7大弟子今后一段时间的进阶任务都大致安排好,王建昆也松了口气,毕竟他们这么信任他。

  10斤的面粉发酵后有很多,包到11点才包了大半,王建昆让包得慢的郎俊建和胡春明去煮饺子,其他人继续包。

  因为锅不是很大,饺子包得也挺大的,所以一锅只能煮30多个。

  煮完一锅王建昆让众人先分了3,4个吃,然后接着煮下一锅。

  饺子是白菜猪肉加油渣馅,众人吃完几个还意犹未尽,让郎俊建和胡春明赶紧煮。

  就这样边吃边包,10斤面粉包完后就剩下120多个饺子了,其他的全部进了众人的肚子里。

  包完的饺子就在室外阴凉处先放着,等傍晚的时候再煮来当晚饭,不够就再蒸点米饭就酱菜吃。

  吃饱了饺子之后,俞子润和郑倩两人到一边的墙根下去听广播了,此时对应的是美国的半夜,有午夜新闻。

  俞子润大致听得懂一些,边听边写,郑倩则很难听懂。

  但是王建昆建议她还是多听听,找找那种感觉,再看一看俞子润写出来的中文对照回想,建立起听感。

  王建昆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软件编程教材,之前的那本是给初学者入门用的,对于天赋好理解能力强的人是完全可以自学的,但是学会了也只能说是对编程有基本了解,让他上手做出能够运用的软件还是力有不逮的。

  因为软件是要在硬件平台上运行,那就必须对硬件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还必须有人带着做几个项目,做完一整个开发项目才能算是出师了。

  郎俊建显然天赋是很好的,基础的程序语言掌握的都挺好,还能够举一反三。

  其实编写软件就跟写文章是很相似的,软件是告诉计算机要做什么,怎么做,是一套跟计算机硬件对话的文本。

  掌握了基本的程序这一短语,再把他们组合起来就是软件了。

  王建昆先给郎俊建讲解了软件的一些基本知识,然后带着他做一个最基本的电子表的软件。

  电脑上已经被王建昆安装了电子表的模拟硬件,他一步步的讲解如何设计软件框架,如何设置基本函数,如何编写各框架的功能程序,编写完如何调试等等。

  还拿出一个空白的没有烧录程序的电子表,教他如何烧录程序。

  这一套流程做完,王建昆给郎俊建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重新编写一次,不要照抄王建昆的范例,可以翻书参考。

  然后再编写个闹钟软件,王建昆把闹钟的要求写明,如何调用电子表已有的硬件也教了一遍,其他的就让他去摸索。

  还拿了7个空白的电子表给他,告诉他什么时候编写好了软件再把软件录入进去,这些电子表就能用,到时候7个弟子也能一人分一个能用的电子表,不然就只能拿着不能显示时间的电子表当摆设。

  在旁边一直看着的俞敏华问道:“真的吗,编写好软件烧录进去就送给我们每人一个手表?建昆,这要好多钱的吧?”

  “这种电子表成本倒是不贵,其中的技术贵,没看到写软件要用到这么贵的电脑吗?不过我不差这些电子表,只希望你们都能学到知识和技术,到时候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那我可以一起参与编写软件吗?我把那本基础编程的书都学会了,就是练习得少。”

  “嗯,你我本打算让你去另一个项目,不过你学得快,可以先到郎俊建这个项目,不过你去独立做个秒表功能的软件,到时候电子表也可以当秒表了。”

  “好啊,听你的,我先学下这本软件编程的书,再看看郎俊建怎么编写的,我在边上先用纸写,再录入到电脑里测试。”

  “你能想到这个办法也挺好,今年就先这样,明年我在让我亲戚多买几台电脑过来,到时候你们可得多帮忙带几个徒弟。”

  “好,没问题,这是应该的。”郎俊建和俞敏华两人同声说道。

  此时方贵华和胡春明,程明三人正在外面的马路上学骑摩托车,方贵华已经学会了,由他来教王建昆也放心。

首节上一节78/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