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77节

  原来这个工作人员老家是南京的,被派到这边来支援建设港口,后来港口建好,他的儿子找了回老家南京的工作,所以现在他每个月都会回南京一趟。

  他之前坐的公家的客船,速度慢,船舱里的环境也很差,服务态度也非常不好。

  最近半年都是坐的那些私人承包的船,票价低,服务态度好,就是速度还是一样的慢甚至更慢,那些船老板都想装满乘客再开船,所以经常晚点拖时间。

  他发现王建昆这艘船速度蛮快的,停泊时非常灵活,而且是新船,所以速度和服务肯定会好一些,就是不知道价格怎么样。

  王建昆也还没详细了解运输行情,只好道:“同志,我这款船是最新研究出来的,所以速度将是长江里跑的客船的两倍,试运行期间票价就参照江航公司的,但是我们速度会很快。”

  “两倍的速度,那确实蛮快的,跟江航的一个价倒也合理,什么时候开始试运行啊?”

  “预计12月中旬,我们还有一艘在建造收尾阶段,船长和服务员也在培训,所以还要一个月时间。”

  “那这个月我是赶不上了,下个月我就坐你们的船吧,船票怎么买啊?”

  “同志,这些我还没想好,刚开始可能就在码头吆喝,能招呼到多少乘客算多少,之后航班固定后可能会在几个码头处找人代卖船票吧。”

  “这样啊,你们刚起步这样做也可以,江航在长江沿岸几十个码头都有售票的,而且他们还能电报确认船票卖出情况随时增减和通报船只位置。”

  “那他们不跟火车差不多嘛,就是这样要养很多人啊!”

  “是啊,而且还养了很多不干活的闲人,所以他们服务差船票价也降不了,船也没怎么更新。”

  “不提他们了,同志你下个月坐我们的船我给你打半折,到时候还要跟你讨教下客运和货运知识呢。”

  “那就谢谢了,有空找我来聊哈,我在这工作大半辈子,对江上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您谦虚了,到时一定来找您,我镇上还有点事,先去忙了。”

  “好好好,你去忙吧,你这船有人看着,不会有事的。”

  告别老同志后,王建昆来到买的房子那,发现房东一家已经走了,拿出备用钥匙打开门,发现大部分家具都留着,房间里的床和柜子也都在,到时候去买些生活用品就可以住人了。

  用超能力把房屋检修了一遍,一些漏水和不牢固的地方进行了加固,把家里的电线都改造了下,让其能够给后面山顶上安装的移动基站提供电能。

  因为后面山顶不高,地方也不大,王建昆只好制造了几块小的光伏板用于白天的供电,晚上就要靠从房子内接的电提供能量了。

  把门窗重新锁好后,王建昆回到码头驾船往长江下游开去。

  在安庆附近王建昆也是选了个靠江且极其难登上去的山安装移动基站和供能系统,当晚就在安庆码头歇息了几个小时。

  半夜就出发以最快的25节航速跑了5个多小时,天大亮后王建昆才降低航速到20节,进入京杭大运河是上午9点多。

  在运河里只能缓缓跟着前面的船,9点半的时候终于停靠到了范家镇码头。

  照例是先吊运了个自行车下来,轻车熟路的找到胡跃飞和葛天为,他俩这次各吃下了1万个和5千个打火机,剩下的1万5千个王建昆存放到了葛天为家附近让他帮忙照看。

  当天中午在胡跃飞家做客,这次胡老板不敢托大,喝到一定程度就罢战下桌喝茶了,王建昆也巴不得不喝了,用超能力处理酒精也挺麻烦,二氧化碳冲出来也挺难受的。

  下午3点多胡跃飞缓过劲来,带着王建昆去把房子买下了。

  由于用的美金结算,房东非常满意,所以手续办得也很快,房东也把大部分东西都留下,当天就把钥匙给了他往上海去了。

  当天下午去集市上买来了被褥和一些生活用品,当天晚上王建昆就留在了这座新买的房子里。

  半夜无人的时候先是把家里的电网改造了一番,然后在屋顶上做了个基站天线,把基站按照到房顶。

  因为附近工厂多,公用电网功率都挺大,从家里接电也不会显得用电很多,等今后有时间再找人建个烟囱,到时把天线架设到上面。

第68章 潜航出海及回家

  第二天早上5点多,天蒙蒙亮的时候王建昆就去往码头了,简单吃了点东西就驾船离开扬州。

  在运河里和长江里,王建昆一直在收集铁元素和一些金属元素,他准备造个潜航器出海收集铀元素。

  上次出海被美国海军搅和了,只收集了4公斤的铀元素,用于实验堆做前期实验是够了,但是后续做3兆瓦的反应堆就还不够一次启动的。

  所以趁着来扬州的机会就多收集点回去,不要浪费了来回路上花费的时间。

  在昆山码头,王建昆给C200

  加满了柴油,然后按照智子给的设计图制造潜航器。

  昆山码头是个能停10万吨级货轮的码头,所以码头的水很深,有12米。

  王建昆先是给C200的底仓处开了个能与即将制造的潜航的对接的口子。

  然后从口子外侧开始用超能力调集元素生成潜航器的外壳。

  一般的潜艇制造都是分段的,但王建昆有超能力,可以按照需要随便从哪个位置开始。

  整个单人潜航器的长度是6米,直径是2米,像一根短粗的香肠。

  尾部是7叶螺旋桨,水下潜航时速是20节,潜望镜深度时速是28节,用的是小型高速柴油机。

  因为是单人潜航器,不考虑长久航行,生活设施完全省略,主要是动力系统和油箱,货仓也只有一个不到1立方的空间,用来存放铅罐。

  导航系统也大大简化,这次不考虑去外海深处提取铀了,只要近海深度超过100米就行。

  氧气循环系统也不复杂,制造了几个气体压缩罐,里面会储存一些纯氧,当潜航时释放到出来补充消耗的部分以保持氧气浓度,平时在潜望镜深度航行可以用通气管通气。

  一切准备完成,王建昆打开联通的阀门进入潜航器,断开连接让潜航器沉入江底,他准备先在码头底下测试一下各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此时的长江口水很浑浊,有很多大型货轮进出,搅动着江水底下的泥沙,所以在岸边和船上最多看到3米深,在水底测试倒也不担心被岸边和进出的船看到。

  测试了半小时,王建昆驾驶潜航器到一艘要出海的客轮下面。

  货轮太慢了,所以王建昆等待了好一会选中这艘客轮做掩护,这是为了以防万一被监听声纳听到。

  跟着客轮出了长江口后,王建昆驾驶潜航器加速往东北方的黄海海域开。

  直到用超能力测量到海水深度达到100米了,才转换方向不再往外海开。

  上浮到潜望镜深度,打开通气阀门,新鲜空气来到潜航器,王建昆这时就不用一直关注着内部氧气是否充足了,把精力用于收集铀元素。

  把潜航器速度开到最大的25节,超能力跟渔网捕鱼似的把每个进入网中的铀元素都捕捉进铅罐内。

  每半小时王建昆就驾驶潜航器换个地方,但最外围也没出领海,所以没遇到什么危险。

  就是收集元素时会遇到很多鱼群,还有一些体型非常大的鲸鱼和鲨鱼。

  其中有几条10来米长的鲸鱼可能是觉得王建昆的这台潜航器很像同伴,一直在边上绕着打转,还发出叫声。

  王建昆用声呐记下了这些声音和鲸鱼游动的姿态,等今后遇到监听的船可以发出一样的声音以迷惑对手。

  在昏黄的黄海里,王建昆驾驶潜航器一直收集了12个小时,总共收集到了15公斤的铀元素,比理论上计算的多收集了4公斤,可能是黄海海域铀含量会稍微高一点。

  这些铀元素提炼的铀235应该够实验堆连续工作1个月了,今后如果要启用3兆瓦的反应堆,那么自己得多储备些铀,不然今后高能物理实验需要的巨大能量没地方找寻。

  不过最好的能量来源应该是核聚变,只需要很少的几克氘和氚就可以得到几千度的电能,到时候收集元素就不用花费这么多时间了。

  半夜12点王建昆回到昆山码头,对接上C200后,将15个铅罐转移到了船上,然后带着潜航器往长江上游驶去。

  前行了10多公里,在江边找到一处石头山,用超能力在水底开掘出一个通道,然后在山内部挖了一个100立方的空间,里面做了一个能够停泊潜航器的码头。

  控制潜航器通过水下通道来到山洞内部,停靠上山洞里面的泊位上,下次要出海,就来这边把潜航器带着,就不用再次用超能力制造一遍了。

  回程路上王建昆思考着航运公司的建设和自己今后往来扬州如何更快捷掩蔽的方法。

  航运公司王建昆打算就挂靠到王家生产队,而且主要做私人生意,开出的船票就盖生产队的章,到时候如果有人想拿船票报销就提前解释下,不接受就让他们坐其他公家的船好了。

  自己的船主打一个速度快,别的船往返扬州和湖口镇要4天甚至5天,自己的只要2天,做到朝发夕至和夕发朝至,相信很多赶时间的乘客是愿意来乘坐的。

  到时准备3条C200级的,每天都有船分别从湖口镇或者扬州出发,到达每个长江沿岸大城市的时间都可以比较固定,到时可以在这些沿江城市售卖船票。

  至于在几个大城市怎么售票,王建昆准备找港口的工作人员或者他们的亲戚做船票销售代理,这样一方面促进就业,一方面跟各港口打好关系,毕竟王建昆的船队是在抢江航这类国营航运公司的饭碗。

  航运公司大致就是这么安排,维修点就放在湖口镇,如果遇到大副都解决不了的故障,就让船长及时发信息给王建昆,王建昆再去解决。

  今后还是要找一些懂机械的人来学,其实查建敏就挺好的,不过他现在很得权师傅重用,自己还真不好去挖墙脚。

  往返湖口镇和泗洲镇王建昆准备把实验1号改造下,也改成柴油版的,把货舱加大到能运输80吨的货物,主要是把一些私人从德兴买的贵金属矿运到湖口镇,再转运到C200上。

  而且这样运输,速度不比火车运输慢,价格还比火车运输低,那些老板肯定愿意找王建昆的船运。

  到时候货运就有了保底货源,再到各港口接些散货运输,有吊机搬运也省了很大一笔搬运费。

  至于王建昆自己如何往返县城和泗洲镇,他决定制造一艘快艇,按照从佩里级驱逐舰上找到的一本介绍游艇的杂志上的样子制造。

  杂志上有许多种游艇和快艇,有60多米长的超豪华快艇,10到20多米长的小型游艇长,还有好几种快艇。

  王建昆跟智子沟通交流后,决定制造一款长6米,宽2米左右,外挂一个汽油机的快艇,速度可以飙到40节。

  前舱可以坐8个人或者装1吨重的货物,但是装满人或者货物后,速度就只能到35节左右了,不过这款快艇吃水最多只有90多公分,可以一直开到县城而不用担心搁浅。

  趁着路上没什么事情,王建昆开始收集江底的元素,在中午休息时找到一处没什么船经过的小湾,在里面把快艇制造了出来。

  至于汽油和润滑油,王建昆没提前准备,只好花费精力用超能力制造出来。

  给C200设置成自动驾驶模式,王建昆开着快艇在边上伴随,不时的开到40节的航速测试下快艇。

  边测试边改进,快艇很快就定型了,一路上已经有很多的船看这艘速度飞快的快艇,王建昆于是把快艇挂到C200的后面让它拖着快艇走,他自己则回到了船上休息。

  到了湖口镇,王建昆把C200停靠在租用的码头上,去了买回来的房子看了看,还去买了一些生活用品,今后船队的人可以到这里休息。

  跟那位相熟的老同志打了个招呼,让他帮忙看着C200,他下个星期再带人来。

  然后驾驶快艇往实验1号停泊的洞口赶去。

  来到回湾处的洞口,实验1号还好好的停着,按照路上智子的改造方案,王建昆把实验1号改造成柴油机动力的,改造后的船就称作实验2号,其长度被加长到了20米,主要是加大了前部的船舱,使其可以最大装载80吨货物。

  这样一改,船速会有所下降,在回湾里测试了一番,最快速度就只有30节了,不过用于往返泗洲镇到湖口镇这段路已经够用,可以当天跑个来回。

  测试完成后王建昆把快艇拖到实验2号的后面,驾驶它来到泗洲镇码头。

  跟码头的人打听了下码头泊位能否长期租用,码头管理人员看他居然想长租,当然是非常高兴,这里平常就停一下渔船和小货船,收不到多少停船费,现在能有这么一艘货船想长租泊位当然非常高兴。

  还找来的镇上的管理部门开具了正式的租用协议,对于王建昆提出的请人帮忙代卖船票和承揽货运的事情也是满口答应,表示他们会尽快多选出几个人员来,到时让王建昆见见决定最终人选,因为是王建昆付钱,所以他有一定的话语权。

  租好泊位和商谈好船票售卖代理后,王建昆就开着快艇往婺源的临时码头赶去。

  夜色下的王建昆骑着摩托车后面拖着一个两轮车来到地下基地,把铅罐搬运到第四层后,王建昆回到地面蒸了几个馒头当晚饭。

  吃饭时王建昆查看了下文本机,最新的消息是小舅发来的,问王建昆之前说的给他的根据地规划工业生产的事情。

  小舅岑勇由于有了王建昆的资金支持,采买到了足够的食品药品和燃料,在根据地的话语权也增大了很多。

  所以根据地会议上小舅提出了建设五小工业的事情,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所以发信来问王建昆是否有时间来做这件事情。

  因为他知道王建昆要忙着给手表工厂制造精密零件和一些生产设备,所以不知道是否有空。

  其实电子表的设备早已用智子设计完成了,就等第二层建造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制造出来,因为大部分用的是电视机生产线的成熟技术,所以测试将会很快。

  于是回复小舅让他把地形图画出来或者拍照过来,把能挖掘到的矿产也标注下,找个人带到内地寄给他,他会尽快设计出五小工业和水电站的。

  小舅显然是在等他回复,所以信息发过去没多久,小舅就回复了,表示这几天就会把资料准备好送到大舅手里,让他派人带给王建昆。

  后面还聊了下武器装备的事情,小舅表示他们根据地主要是从旁边的几个小国搞的60年代支援过去的武器,很多都比较老旧了,只有零星的买到一些北方大国最新的武器。

  于是王建昆建议他在香港建个机械加工厂和化工厂,王建昆负责提供精密部件,在香港的机械加工厂制造一些精度稍低的部件,到时运输到根据地进行组装。

  弹药就由香港的化工厂合成或者通过其渠道采购基本原料,再运到基地去完成最后几个步骤。

  这样可以先解决掉武器装备不足的隐患,毕竟现在小舅的基地粮食和燃油充足,会让其他武装力量生出歹心。

  等五小工业建设完成,那么基本的轻武器装备和小型火炮甚至小型导弹都可以制造了,只要王建昆提供一些精密部件就行。

  小舅听他这么为他考虑也很高兴,表示会再派出人手去香港建设机械厂和化工厂。

  王建昆还给小舅分析了下香港的局势,表示从改开后,香港就开始去工业化了,那边的很多工厂主都在往深圳特区建设生产厂,所以现在去买一些中等规模的机械厂和化工厂正是时候,而且价格找懂行的还能压下去不少。

  小舅听到王建昆对香港局势还这么了解表示奇怪,问他怎么知道这些的。

首节上一节77/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