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智子给的资料已经可以解决他们大部分疑问了,11月底那次月考,7大弟子都有进步,郑倩巩固了第一名的位置,分数比第二名要高出30多分,只要再坚持下去,把数学和英语的短板补好,清北是完全没问题了。
俞子润和郎骏建还有俞敏因为是后面才加入的,所以11月的月考成绩排名上升的不多,但是他们自己却觉得进步的不容易,因为越是前面的排名越难前进。
方贵华,胡春明和程明还是进步很大,方贵华已经到了年级14名,胡春明是30名,程明是35名。
按照去年考大学的情况,三人已经稳上本科学校了,方贵华上重点大学也比较稳了,因为去年二中考上了60个本科,其中重点本科有23个,所以三人现在对王建昆的话那是深信不疑,对于他交代的实验任务也是非常认真的做。
明天是约好的大家在期末考试前的聚餐和学习交流时间,还有王建昆要把考试后的一些安排征求下他们的意见,看他们是否能够留在实验室帮忙。
元旦第三天出了太阳,下过雪后的天空湛蓝湛蓝的,空气特别清新,王建昆和7个弟子一起去了集市买菜做饭,这次众人决定吃火锅,王建昆已经提前用超能力制造好两个烧木炭的铜火锅了。
每人都分配了一些采买的任务,有去买木炭的,有去买牛羊肉的,猪油和猪大骨的,也有被安排去买蔬菜的,还有就是去买调料的。
9点多钟众人买齐后在东门桥头集合后,一起走路回到废品回收站,一路上都在聊着回家的新闻趣事。
方贵华他们5个浙源公社的现在条件改善了很多,家里一大帮人都在做棉芯,还有胆子大脑子活的去其他公社和隔壁省收棉花。
最远的都去了徽省的休宁,黄山,浙省的衢州,金华等地,他们去的时候会从队里批发几百个打火机,回来的时候收购些棉花和当地特产回来,棉花拿去做棉芯卖给队里,特产则走街串巷卖给一些有钱的人家。
王建昆家就买了两个金华火腿,队里一些挣了钱的也很舍得买了很多吃的用的。
郑倩家王建昆也帮忙了,安排他父亲帮忙在泗洲镇卖票,顺带在码头上卖点小吃什么的,每个月也开始有了稳定的收入,随着航行上船只越来越多,相信她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俞子润不用操心,他爸爸已经算是县里排名前几的干部了。
到了废品回收站的院子,众人分工合作,郎骏建和方贵华负责生火,熬煮锅底料和大骨汤,程明和胡春明两人负责切肉,王建昆和俞敏一起负责腌制,郑倩和俞子润则负责把素菜清洗切好。
腌制羊肉和牛肉的时候王建昆问俞敏今后愿不愿意多花些时间在物理和化学实验上面,每周抽3个晚自习时间,周日也来,晚自习出门的问题可以去找老师申请,说不通的话王建昆可以去帮忙找老师和领导。
俞敏想了下同意了,他上次月考成绩前进到了年级第8名,而且这一个月经过王建昆给的针对性非常强的资料辅导,他觉得高一的知识已经完全没难度了,这次期末考不出意外应该还能再前进两名。
每周花三个晚上来做实验也不算是浪费时间,他肯定是准备高二选理科的,所以来这里做在学校里绝对接触不到的实验,也是一种提前学习。
而且王建昆也不会亏待他,之前和郎骏建一起做的两款软件王建昆检查试用后分别给了20块和16块,抵得上一般人1个月的工资了,而他就是用王建昆提供的电脑敲了十几个小时的键盘而已。
写软件的过程他的数学和英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逻辑思考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现在他学起数学和物理来更得心应手,新知识点掌握得更快,学习效率比之前提高了很多。
王建昆见他答应,接着说了下补助的事情,按照王建昆的试验设计,每完成一个实验制造出相应的样品后,可以获得10块钱的奖励,一般情况一个实验从开始到完成大概需要12个小时,相当于是每周3天加一个周日,可以拿到20块钱。
不过如果做不出来就没有奖励了,只有基本的每项实验1块钱,做不成功如果能够分析出原因,经过改进后再做出来,可以获得之前没做成的奖励叠加。
听到今后的福利这么好,他忙不迭的答应,错过了可没有这好事了。
其他几人听了后都纷纷问王建昆他们怎么安排,他们也想要奖励。
王建昆忙完手头的事情,然后跟他们一个个谈,首先是郎骏建,他现在的编程能力已经不输一些国内专业是计算机的大学生了,因为他们哪有郎骏建这么好的条件。
王建昆给郎骏建说的是按照编程时间和项目完成情况给奖励,基本上是1个小时有效编程会给5毛钱,然后视项目复杂程度不同给对应的完成奖励,比如之前编写的电子表的闹钟软件就奖励了40块钱,还给了5块钱的工时费。
他听到今后的项目都有奖励很是开心,基本工时费也不少了,每周日来1天也有差不多5到6块钱了,忙问道后续有什么软件需要开发。
王建昆给了他一个推箱子的游戏软件开发要求,硬件规范已经写好,各硬件模拟接口都给出来了,他只需要按照游戏界面和各关卡的要求写出相应的软件然后调试完成。
这个项目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难的,因为需要涉及到很多东西和变量的调用,还有就是要建立起这个游戏的概念,想好如何去实现画面的变化。
说起来这个软件还是参照的日本人刚开发出来的,目前那边还没有正式推向市场,是彼得在日本的代理人找到的试用版。
彼得一直在帮王建昆收集市面上新出现的电子类元器件和产品,所以这个游戏就被王建昆知道了。
王建昆让智子模拟了下这款游戏,然后在脑海里试玩了下改良后的,王建昆觉得挺解压的,所以决定做个手持版的游戏机,目前就以推箱子游戏主打,后续再看有没有好的创意再做新的手持游戏机。
跟郎骏建讲了半个多小时,还在院子里用现场堆放的箱子做了个第一关的游戏出来跟他示范了一遍,他终于对这个游戏有了直观的概念,之后就是这么去用软件实现了。
然后叫到方贵华,胡春明和程明三人,让他们三按照王建昆给的实验步骤做出相应的产品,然后按照一定的规范写出专利文书和论文交给郑倩和俞子润,让她们两人检查然后翻译。
英文的专利文书和论文就交给俞子润写然后投稿,中文的交给郑倩写然后投稿,论文署名三人商量以谁为一作谁为二作,通讯作者都是王建昆,专利归属于王建昆在香港设立的公司。
每完成一篇论文和相应的专利,会给15到30元不等的奖励,负责翻译和整理的俞子润和郑倩两人也有相应的奖励。
众人对这样的安排都很满意,自从加入传习社后,不仅学习有指导,成绩提高很多,还能学到一些新东西,轻轻松松挣到普通人累死累活才能挣到的钱。
王建昆对他们这么安排也是看在他们学习进度已经很超前了,有余力参与到科研项目上来,王建昆之前设想的做出一些产品然后申请海外专利的事现在可以提上日程。
今后将由他负责提供研究课题和相应的材料和指导,这7大弟子可以帮他分担一些基础研究工作,论文和专利文件可以让今后要专注文科的郑倩和俞子润帮忙,她们也可以学习下写专利和论文的知识,当然今后她们还是要专注于文科的相关学习,方贵华他们今后也要自己学习如何写英文论文和专利。
比如郑倩,王建昆建议她往国际贸易和国际法方面发展,今后改革开放更深入,特别需要懂这方面的人才,到时她愿意到国家机关工作也好,到王建昆的企业工作也好,都会有很好的前途,都可以帮到王建昆。
俞子润则是建议她往翻译和外交方面发展,她现在不仅在听英语广播,还在听日文广播,基本的日文入门是王建昆给她找来的资料,还教她基本的拼读和听写,现在算是入门了。
她在语言这方面的天赋也很好,学得也快,等日语学到一定程度,王建昆打算教她俄语,今后往外交方面发展的话会3门语言应该是基本的要求。
等到11点,腌制的肉都入味了,熬的骨汤和底料也到火候了,众人一起把两个火锅搬到院子的木箱上,然后装入碳火,把底料和骨汤装到铜火锅里。
4人共一个火锅,每人都有个不锈钢的碗筷,这是王建昆用为数不多的镍制造的,方便清洗,省了每次过来聚餐还要带饭盒筷子的麻烦。
羊肉和牛肉都腌制入味了,王建昆放在这的刀也很锋利,所以肉切得很均匀很薄,放到滚烫的火锅里几秒钟捞出来就可以吃了。
几人最近也不少吃肉了,,每次聚会都会买些肉,但是这样自己夹自己涮然后满满一口肉吃到嘴里还是很过瘾的。
5斤多的牛羊肉10多分钟就被8人干完了,众人缓了一会肚子,再把火锅里加了点骨汤进去,接着涮土豆,萝卜,白菜,芹菜等等当季的蔬菜。
吃蔬菜的时候就斯文多了,不再是刚才那种涮好的肉刚送到嘴里,筷子就去夹肉进火锅去涮了,众人围着火锅边吃边聊。
王建昆把他考完试后要去一趟广市的消息说了下,他这次准备去一个星期,8号考完试就会赶去饶州坐当天晚上的火车,9号会到广市。
在那边看下电子表工厂的生产情况,然后看情况去一趟香港,大概16号会回到这边。
到了之后会在这边实验室待3天,20号关闭实验室。
众人也都表示会在考完试后在这边待到20号,郑倩已经和俞子润说好学校放假后到她那住,方贵华他们5个就到王建昆这边的房子住,用箱子拼个大通铺出来,5个人挤挤也睡得下,给叶伟夫妻俩放7天假,等王建昆关闭实验室后再每天白天过来看下情况。
吃到后面最终还是留了很多蔬菜没吃完,王建昆准备留给叶伟夫妻俩,骨汤留着晚上煮面条吃。
下午王建昆拿出准备好的资料,先把任务分配好,首先是俞敏的物理和化学综合研究项目,王建昆给的课题是LED制备。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了绿光和红光LED,蓝光LED则一直没有突破,所以想得到白光LED就没办法了,因为白光一般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蓝光LED没有被发明出来,就无法大规模将红光和绿光运用到照明和其他场所上。
其实王建昆已经用超能力制备出蓝光LED了,但是如何工业化合成需要摸索,大规模制备和实验室制备也有所不同,所以交给俞敏让他帮忙把实验室制备跑通。
相关的材料,理论知识,实验基本方法和设备都准备好了,只要俞敏能够按部就班,一项项材料按照不同的组合试验过去,肯定可以复现出王建昆用超能力合成出来的蓝光LED。
不过一开始王建昆没让俞敏上那么大的难度,给了他绿光和红光的制造方法和材料,先让他复现出来,然后再去制备蓝光的。
期间如果有什么超出王建昆设想之外的发现和现象也让他记录下来,说不定就是一种新的发明和新的有用物质。
然后带着方贵华,胡春明和程明三人学习使用新到的一批设备。
比如小型机床,小型注塑机,电焊枪等等,这些主要是用于设计游戏机的外壳和相关的功能按键,制作出来后还要进行试用看是否让人感到舒适。
基本的电路板王建昆会让智子设计几套,然后让他们按照图纸焊接测试,再和外壳组装到一起。
期间会产生很多专利,这些都会到国外进行专利申请,国内就申请一些比较重要的,其他的没必要,因为大家都不会重视,想要起诉他们都不一定做得到。
郑倩和俞子润两人一直在旁边听着,虽然对具体的东西听不太懂,但是知道了王建昆是要他们做什么东西。
然后王建昆拿了两册资料给她俩,一册是讲专利书然后书写,一册是讲论文写作规范的,两册资料后面都附带了多篇范例,让她们可以作为参考。
这些资料也是托彼得和大舅收集来,然后经过王建昆的整理再拿出来给她俩。
傍晚的时候8人用剩下的骨汤做了一大锅面条,唏哩呼噜吃完后众人才往学校里走去。
此时8人手上都带着一块电子表,这款表的硬件是王建昆用超能力制造的,软件则都是让郎骏建和俞敏两人编写的,除了显示时间,还有秒表,计时器,闹钟,日历还有星期的功能,比机械表强大很多。
这次期末考试结束,王建昆就要去广市帮电子表工厂提高10微米光刻机和蚀刻机的良品率,让这款多功能的电子表能够低成本量产。
第74章 星耀电子
周一和周二两天老师主要是让学生们复习,所以王建昆的7大弟子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接下去的考试。
按照智子对他们每个人的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诊断,王建昆给他们临时发放了考前复习资料,争取让他们这次期末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
王建昆在复习和考试期间在为去广市做准备。
首先是地下基地第二层已经挖掘好,第一层也开挖了一半,目前地下基地的空间很空旷,除了第四层的实验堆和储能设备,还有第三层制造了几台云室和一套D型粒子加速器,其他设备都搬到废品回收站去了。
三兆瓦的反应堆王建昆打算明年再来制造,在此之前还是要在地下挖掘一个储热的蓄水池,把废热导入蓄水池内,然后再挖通与乐安江的连接管道,定期换水把废热传递出去。
因为实验堆一个多月的发电和散发热量,导致储能设备一直满电,后面发出来的电王建昆尽量多的安装照明灯,还把通风设施加强了,后面几天就不得不把实验堆关了,不然发出来的电用不掉,反应堆会越来越热出现堆芯融化的风险。
而且下雪那几天王建昆观察了下,通风口处雪完全停不住,落下来就化掉,跟周围落满雪的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风口幸亏是在山顶附近,山后面这条路也很少有人走,所以被发现的概率很小,但是不把废热通过其他方式排出,迟早会被发现异常的。
等把第一层打通后王建昆就准备往地下深处开挖,挖掘蓄水池的同时也开挖个环形管道,准备用于制造环形粒子加速器。
因为三兆瓦反应堆发出来的电每小时就有2400多度,没有一个耗电大户使用,那么造多大的储能设备都不好使。
而环形粒子加速器是个耗电大户,维持其轨道磁场需要很多电能,然后要保持低温也需要耗费很多电能,加速粒子和各种设备运行也需要很多电能,跟反应堆配套使用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目前就用实验堆先用着,等自己把前置工作都准备好,拿到更多的加速器资料再来建造。
第一天和第二天考试的晚上王建昆驾驶快艇去了泗洲镇,还跟船去了湖口镇看了下航运队的人员精神状态。
发现他们都还干得很起劲,对于跟着他们培训的人也能够好好的教。
王建昆给航运队的待遇是很高的,基本工资就有60元,每周可以休息1天,还有相应的提成,综合下来每个月船长可以拿到150元,大副可以拿到120元,服务员可以拿到100元,比在打火机工厂的好多了。
而且今年帮忙培训新人也有另外一份补贴,按照培训教程,两个月培训出来可以获得60元的补贴,相当于每月30元,所以目前这些人干得很起劲。
受培训的人也很认真,因为如果培训完成考核合格后就可以正式上岗了,到时候也能拿这么高的工资。
而且这批新人大部分都是附近几个生产队的,老早就很羡慕王家生产队的人能够每个月领工钱了,而且是比公社干部每月工资还高的工钱,现在有这么个机会,肯定是不想错过的,所以培训时格外认真。
王建昆看完后放心不少,虽然每天这些船长都要通过文本机把一天的工作简报发给王建昆,但是文字信息总会有些修饰,现在的无线通信还不好支持视频传输,所以偶尔还是需要到湖口这个站点来看看。
移动通信系统王建昆已经做了一次升级,可以支持语音通信了,但是王建昆暂时没打算在国内运用,而是发给了小舅8台基站和相应的控制中心设备,让他先在根据地进行试用。
因为他那边多山,所以地盘虽然不大,还是安装了8套基站,使其能够覆盖根据地全境及相邻的几个势力范围。
电源当然是用的太阳能和相应的储能系统,可以保证通信24小时不会中断,而且有数字加密,外人没有拿到秘钥想破解是非常难的。
设备发过去已经20多天,据小舅讲已经全部安装完毕,试用后非常好,问王建昆技术是哪来的,比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还要好用。
王建昆让他不用关心技术来源,这套设备是给他试用的,让他帮忙测试,相关的问题要及时用短波电台及时发送,王建昆才能进行改进。
由于有即时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小舅已经指挥根据地的人打退了一次有预谋的联合进犯,南边靠近政府军的三个势力勾结在一起准备发动一场元旦攻势。
有了即时通信系统,小舅与基地的军事指挥官及时发现了来犯之敌的数量,装备还有前进线路,所以很快的挫败了来犯之敌,还顺势攻入了对方的地盘,把其中一股势力灭掉并抢占了其地盘。
另外两股势力看情形不对立马派人谈判,最后赔款并让出了和政府军接壤的水道,小舅的根据地今后将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物资,除了要经过政府军控制的水道,其他势力将不能再阻止了。
11月份的时候王建昆就给小舅那发去了3个水电站建设图纸,还在12月初为其提供了很多建设工具和设备,比如300KW的水轮机4台,200KW的水轮机6台,相应的变压器王建昆准备发部分零部件到香港,在香港组装再让小舅运回去安装。
其他的电线,开关,电灯等就在东南亚采购,目前东南亚正在接收美国和日本转移过来的工业产能,所以一些基本的机电设备还是可以采购到的,价格也不是很贵。
目前水电站正在开挖土方,等建成最快也要半年多,这还是因为王建昆的建设方案尽量借用地势,土方量和浇筑量最小化才能达到。
至于建设更大的水电站目前没这个能力,正在建设的总共2.4兆瓦的发电功率已经够前期的发展需要了,等其根据地内的五小工业初步建成,再进行更进一步的建设,到时能够调用的人力物力将是现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王建昆对小舅在缅北的根据地规划是前3年安心建设,发展生产力和军力,期间慢慢蚕食周边势力的地盘和人口,然后发动大规模攻势全面占领缅北密支那部分,再看周边大国的反应。
按照王建昆的推算,那时候正是美国对苏联最后发动攻势的时候,肯定抽不出手来插手南亚腹地的事情。
到时候跟国内做好沟通,再看情况沿着河流往南发展,打通入海口后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在印度洋上,王建昆将让小舅寻机占领或者购买租用一些岛屿,到时候可以建设海军,甚至可以作为今后发射火箭的基地。
最后一天的考试是1982年1月8号星期五,当天下午考完试后王建昆就骑上摩托车往饶州赶去,乘当晚7点多的火车去广市。
这次是程兴帮忙买的软卧,因为是单独一个人出发,所以就没有奢侈的再包一个包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