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乐上辈子活到六十岁也没听说,哪家会头倒了的,“阿娘和阿爸现在有工钱拿,又没啥花钱的地方,做会赚点利息也不错。”
李二哥撇嘴,“小舅说他们家想做人情会,四百块的会,六年还清,一分利息都没有的那种。”
“啥意思?”李长乐还是第一次听说,还有做人情会的,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六户人家,每家借她四百,一年还一户,六年还清。”
“卧槽!做会的利息本来就很低,还想做人情会,阿娘肯定不同意。”
李长乐想到飞涨的物价,四百块一分利息都没有,最后还的那家岂不是亏死。
“那还用说。”
兄弟俩到了南山,刚到金家门口,就听到陈永威绘声绘色的跟金蝉说,昨天虎鲸找他们帮忙的事,惹得金蝉惊呼不已。
金蝉看到两人过来,红着脸推了陈永威一下,“阿乐哥他们来了。”
陈永威扭头冲他咧嘴笑了起来,“哥,阿堂伯跟大哥在山上石坑捡石头,说是把进去的路铺一下,省得下雨天一脚泥。”
半山有一个打石头留下来的废墟,里面有不少小石块,砌房子没啥用,拉回去铺路正合适。
“黏土够了啊?”
“够了,我拉了几车下来。”
三人一起朝里面走,李长乐看张得金他们快砌到门窗了,看样子最多半月功夫,一层的墙体就能砌好。
李长乐本来想跟他们一起去山上挑石头的吗,李二哥又想起了周队长的话。
“阿乐,你拿上户口本去派出所把持枪证办好,省得以后麻烦。”
“你不说我都忘了。”李长乐回家开门从帐顶上面,拿下那把猎枪,找了根麻袋装好,提着出门,蹬着脚踏车朝金杏灯村走。
过了老爷殿,从小路过去就是长塘,刚到石桥头,就看到李大伯站在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阿乐,大伯刚想去你家,找你帮个小忙。”
李长乐从记事起,就没看到过李大伯,对自己笑得这么和蔼可亲过。
老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看看说些啥?
他捏住刹车,一脚踏在地上,吊儿锒铛的看着他,“找我帮忙,你搞错了吧?”
李大伯上前一步,扶住他脚踏车龙头,“没搞错。听说你前段时间,收了不少海蜇是吧?”
“对,还在缸里腌着呢!”李长乐斜睨着他,“你不会是想帮我销了吧?”
“对!”李大伯笑道,“我跟你大姑合伙开了个干货铺子,十二那天开张,我想去看看你家的海蜇,你阿娘说不卖,我正打算去南山找你。”
“你想买我家的海蜇是帮我忙,你看你,还说的这么客气!”李长乐笑嘻嘻的看着他,“大伯,你打算出多少钱一斤,收我那些海蜇啊?”
李大伯讪笑道:“不是收,是想问你借!”
他在镇上问遍了,品质不怎么好的海蜇都要七八角一斤,好的要一块多,买的多才便宜那么一两角钱。
想起老二家前些日子收了不少海蜇,去二房找老二,话还没说完,就被他老婆一句不卖,给顶出来了。
李长乐身子往后倾了倾,一脸稀奇的看着他,“借海蜇,怎么借?”
“你哥他们收的海蜇还没到,我想问你借五百斤海蜇头,五百斤海蜇皮开张,等他回来腌制好了,一种海蜇给你二十五斤的利息。”
李大伯看着他,一副你捡了大便宜的神情,“就半个月的功夫,你海蜇一斤没少,还白得五十斤海蜇,也就是一家人,我才找你。”
“啧啧啧!”李长乐看着他,指着自己鼻子,“大伯,你看我像个咔胎?”
上午才跟阿清说,李大姑算盘珠子都蹦自己脸上了,没想到还有一个更会算的,三叔说的没错,只管等着看他们唱戏就成。
李大伯笑道:“家里最机灵的就是你了,你要嫌少的话,我一样再加十斤给你。”
“晓得我机灵你还来找我?”李长乐满脸讥讽,“海蜇头一块三一斤,海蜇皮一块一斤,你要就拿钱来买,我欢迎之至,借的话,免谈!”
李大伯的脸一下就沉了下来,“一块三一、一块一,你以为你卖的虾干、鳗鲞啊?”
“只要我乐意,我可以卖一百,你管得着么!”李长乐撂下一句,蹬着脚踏车一溜烟跑了。
李大伯气得冲他背影骂道:“好你个小赤佬,你以为就你一家有海蜇啊!”
李长乐迎着风往前,决定从派出所回去,就喊上李大哥他们回去,把那些海蜇抬屋里放着。
几千斤就是几千块,放外面早晚坏事。
往后走,饭店越来越多,得趁这几月的海蜇潮多收一些海蜇回来,腌起来慢慢卖。
边想边走,不一会儿就到了边防派出所,一个比学校操场还大的大坝子,朝东两层楼房,朝西一排平房,大门口还站着一个背着枪站得笔直的小战士。
李长乐满脸笑容的上前,“同志,周队长在么?我是沙头村的村民,来办持枪证的。”
他想问问周队长,审出昨天那些人,是哪里来的?那条铁皮船有主没主?
“进去靠左手第二间。”小战士说罢,又站得笔直。
“谢谢,谢谢!”李长乐去了那排平房的第二间,到那才晓得不是周队长办公室,而是办证的地方。
把周队长的话跟办证的民警说了,殷勤的递了一支香烟,哪晓得人家不要,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李长乐还以为要被卡呢,哪晓得把枪和户口本给他看过,花了一块钱的工本费,持枪证就到手了。
李长乐揣好证,“警察同志,周队长不在啊?”
“周队长忙,你有事可以去找教导员。”
“没什么大事,我就是想问问,我上次跟领导拍的照片,什么时候拿得到?”
“等他回来我帮你问问。”
“谢谢、谢谢!我下次再来。”
李长乐感激的道谢后,出去蹬着脚踏车往回走,远远看到有挎斗摩托朝这边驶来,伸着脖子看了看,顿时高兴的像是看到老情人,欢喜的朝骑车的周队长挥手。
周朝军见他高兴的样子,不由得也笑了,“证办好了啊?”
“办好了!”李长乐笑着递了一支香烟过去,“那几个家伙招了没?我的铁皮船有指望么?”
“你这家伙!”周朝军虚点了他几下,“你们也够猛的,脑袋上的头皮都给人搞掉几块。
肩胛骨被刀刺了一个大窟窿,还有两个昨晚就发烧了,这会儿还在打点滴呢!”
“肯定是跳海逃跑的三个,他们想劫持两个渔民,我哥和邹老大见他们被打得昏迷不醒,一时激愤才动的手。”
李长乐一脸害怕的看着他,“不会抓我们吧?”
周队长见状,一脸认真的说道:“怎么可能?你们帮着抓劫匪,我们还抓你们,那不成了保护劫匪么?”
李长乐点头如捣蒜,“你说的对,我们是见义勇为,应该颁奖,鼓励大家多做好事。”
现在是不会,以后就会,赔一大笔钱不说,搞不好还得进去蹲几年。
“那几人的事,你就别打听了,等我们问清楚了,该告诉你们的会告诉你们,船的事,我帮你留意着,你等我消息。”
“谢谢周队!”李长乐感激的说道,“等我阿弟转业回来,你要不嫌弃的话,我让他去你手下干。”
周队长笑道:“我上次就听陈会计说你家是军属,你弟弟是什么兵种?”
“海军!”李长乐笑得一脸骄傲,“我阿弟在部队很优秀的,还得过奖。”
周队长笑道:“海军不错,但边防派出所是军籍,我建议他转业回来去海事局,去那儿专对口,转业的时候可以跟他提一下。”
“谢谢周队指点!”李长乐活了两辈子,到今天才弄清楚边防派出所是军籍,尬笑着道谢。
第250章 滑头的家伙
周队长跟李长乐接触了两次,觉得他虽说有些滑头,但明事理,不像有的村民胡搅蛮缠,而且对兄弟也不错,也愿意提点他几句。
“照片的事,我帮你问过刘干事,他说已经寄出去两三天了,可能就这两天就到。”
“你这么忙,真的太麻烦你了。”
“路上遇到,顺口的问了一句。”周朝军说罢冲他摆摆手,驾驶着摩托走了。
李长乐等摩托走远,才跨上脚踏车往回走,进村路过石桥,看到背着书包的小孩,三五成群的朝这边走,拐弯朝学校骑去。
过桥就看到陈会计站在大队办公室门口,冲他招手,“阿乐,照片到了。”
“这么快!”李长乐笑着上前接过,拆开一看里面有四张照片。
两张他和陈永威还有领导合影的,还有两张是王支书、陈会计加上周队长和那个刘干事一起合影的。
“你们的也收到啦?”
陈会计笑着点头,“收到了,我装相框里挂大队办公室了。”
“我回去也弄个相框装着挂起来。”
“对,好好挂起来。”陈会计指着他肩上背着的猎枪,“好小子,舍得下本钱,这次立了大功,又找人要啥奖励了?”
“看你老人家说的!”李长乐打着哈哈,“我是那么功利的人么?”
陈会计虚点他几下,“你就没打铁皮船的主意?”
“没逃过你老的火眼金睛。”李长乐讪笑,“我跟周队长说了,拿钱买不白要。”说着又问,“你老觉得那船是他们的,还是抢来的?”
“我觉得抢来的可能性大。”陈会计说道,“这种船只要找到苦主家人,一般都会退还给人家。”
“应该的。”李长乐想到那几人的口音,“我哥说,那几个劫匪的口音,像是隔壁省的。”
“那八成就是抢来的。”陈会计说着叹了一口气,“旧时大船出海捕捞,遇到风暴没了的人占极少数,大多是人祸没了的。
出海请船工一定要谨慎,一定要事先打听清楚,找知根知底、品行好的,不然,茫茫大海,人咋没了的都不晓得。”
“谢谢阿冬伯指点。”
陈会计白了他一眼,“嘴上谢有个屁用,中秋节抓两只海鸭子回来下酒。”
“这个简单,明天出海就给你抓去。”
“还有,昨晚沙基村有人家的脚踏车被偷走了,你们晚上得留个人在工地上看着才行。”
“卧槽!咋每次做戏、放电影,就有人被偷?”
“还不就那几个滥赌,手脚不干净的杂碎,自己小心点,别全都跑了。”
“对头!”
李长乐跟陈会计道别后,还没到学校门口,就看到周若楠带着一群孩子朝小路那边走。
“小海,小洲!”
“阿爸!(三叔)”
几个孩子扭头欢呼着朝他跑,最先跑到的李小洋问:“今晚去沙基村看戏去不?我让我表哥帮我们占位置了。”
“去!”李长乐笑着点头,“赶紧带着弟妹回家写作业。”
李小洲扒拉着脚踏车后座,“阿爸,我要坐车车!”
“三叔,我也要坐。”李小美拉着他裤管说道。
“好,都坐。”李长乐放下枪,把小的两个抱到前杠坐好,李小海也爬到了后座。
“卧槽!”李小洋一把抱起猎枪,“三叔,把枪给我扛一会儿!”
“麻布袋包着,有啥好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