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扛!”
“扛可以,不准解开。”
“哦哦!”李小洋扛在肩上,雄赳赳的朝前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哥,给我扛一会儿!”李小涛、李小波追着他去了。
周若楠笑盈盈的看着他,“阿娘还在卖菜么?”
“我到那儿,她都收摊了。”李长乐看着穿着浅紫色碎花衬衫的老婆,凑上前小声道,“这件衣服颜色好看,人更好看。”
李小洲接过去说道:“我阿娘最好看!”
“三婶好好看。”李小美附和道。
“别听你阿爸瞎说!”周若楠嗔怪的瞪了李长乐一眼,“林姐对我们送去的干货满意么?”
“满意,又要了几百斤马鲛头,还有紫菜、虾干。”
“紫菜这几天还没出来,只有在村里收了。”
“二嫂说沙基村有种紫菜的,今晚去那边看看,合适的话就找他买,不合适就在村里收。”
“还有两月紫菜就出来了,年底多收一些晒干囤起来,明年卖。”
李长乐点了点头,“这两月只有先买了送过去了,回去跟阿爸说一声,让他找人把晒紫菜的竹扁编好。”
晾晒紫菜要用一种类似于米筛的竹扁,将清洗干净的紫菜平铺在里面,晒干后倒出就是蓬松的一张。
“三叔、三叔!”吃货李小涛跑回来,两眼亮晶晶的看着他,“戏棚前有卖冰水、瓜子、花生、海瓜子还有卖大西瓜的。”
李长乐笑着敲了他脑门一下,“去了就把你拿去换大西瓜吃。”
李小涛指着李小洲,“我大了养不家,把小洲拿去换。”
“我不换大西瓜,小涛哥换!”李小洲连忙抗议。
李长乐忙稳住车龙头,“小心点,等会儿掉沟里了。”
两个大人带着一群吵吵闹闹的孩子到南山,李父他们已经收工回来,在坝子里修补延绳钓,陈永威一边打结一边认真的跟李父学绑吊钩。
周若楠忙放下布包,就去帮李大嫂和李二嫂做饭。
李长乐把东西放好,也去帮着修补延绳钓,将打结的子线一根根剪下来,再用渔线将钓钩绑好,锡皮也包好,将绑好的子线绑在线组上面。
绑好的钓钩下水后必须是立着的,这样的钩子在鱼咬饵后才不会逃脱。
李父说道:“阿乐,你大伯找你借海蜇啊?”
“对,我没同意!”李长乐抬头看向李父,“他又来找你了啊?”
李父点头,“我说,你们的东西我做不了主,让他找你们商量。”
李大伯还说他窝囊,连儿子的东西都做不了主。
“脸皮可真厚!”李长乐把他跟李大伯的对话,跟几人说了一遍,“大哥,吃过饭我们就过去把大缸,全都抬进屋里放着。”
“吃过饭就去。”李大哥说道,“阿乐,要不我们再收一些海蜇回来腌起来慢慢卖?”
那些海蜇早就把本钱赚回来了,家里这些全是挣来的,现在看来,腌海蜇卖,比晒干货还省事。
“我也有这个打算。”李长乐想了一下,“要不我们就在码头立一个收海蜇的牌子,让他们把海蜇送南山来?”
李二哥:“这办法好,立个牌子在那,淘海的看到就会捡了送家来卖了。”
陈永威接过去说道:“跟阿东也说一声,让他帮忙跟淘海的说说。”
“好,就这么决定了。”
李长乐又把沙基村有人被盗的事跟他们说了一下,李二哥点头道,“我们也听说了。”
李父说道:“吃过饭,你们就去老宅把大缸都抬进屋,晚上你们去看戏,我在工地守着。”
李大哥:“好,明晚我看家,你们去看。”
几个人一起干,在吃饭前就把损坏的那组延绳钓修补完工。
吃饭的时候,李母说起了堂妹来找她做会的事,气呼呼的说:“我想着姐妹一场,要是第一年就还给我,就答应给她做了。
人家说我们家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她娘家兄弟姐妹日子都不好过,第六年才还我。一分利息没有,还要六年才还,把我当冤大头咯。”
李长乐:“阿娘,你也是的,直接跟她说家里在建房子,没钱不就行了,还跟她说那么多做啥?”
李父点头,“就是,家里建房子这么好的推口话,你不用,偏要跟人唧唧歪歪的,你堂妹回娘家,不说你闲话才怪!”
李大哥几人也点头,都觉得今天这事,是李母没处理好。
李母横了李长乐一眼,讪讪的说道:“我还不是想着以前家里难的时候,每次回去她都要在我面前瑟。
说她嫁的好,公爹是大队书记,戴的金手表,穿的是灯芯绒,怎么连建房子的钱,都要做人情会?”
李大嫂觉得自己挺理解婆婆娘的,她以前回去没少被嫁的好的姐妹在自己面前炫耀,每次想到就窝火的不行。
“阿花!”李父看着她说道,“六年期的人情会,你不做答应,老塘岸那边应该也不会说你啥!
但你以后在外面跟人说话的时候,得注意着点,省得给孩子们找麻烦。”
“晓得了!”李母晓得自己理亏,但当时就是忍不住,就多了一句嘴,还刺了她几句。
李父见她应下了,也不再多说:“吃过饭,把阿金叫进来,把东西给他。”
李母高兴的点头,“我还扯了些料子,拿了三顶蚊帐,几把雨伞给阿喜。”
吃过饭,李母叫住了张得金,喜滋滋的将给他们东西递给了他,“阿乐他们得来的,你跟阿喜一人一只。”
张得金也听说几个做粗工的说起过,昨天码头抢东西的事,接过后拿了一只女式的,把男式那只还给李母。
“阿喜早就想要手表了,这些东西和女式手表我就厚着脸皮接着了,我有手表,这只你们拿去卖钱。”
上一章最后一段对话猫改了一下,
第251章 有贼
“一家人还这么客气做啥?”李长乐接过塞进他手里,“姐夫,这种的防水还不用上发条,家里每个人都有,你拿着就是。”
李大哥和李二哥也道:“就是,都是一家人你就别客气了。”
“好,我就不客气了。”张得金喜滋滋的把自己的旧手表取下来,换上新的,“阿乐,这种的价钱可不便宜,你们怎么不拿去卖钱?”
“我们不好在村里卖。”李长乐说着脑子一转,“姐夫,你回去让阿姐在村里问问看,铁力士110块一只,梅花的自动表95,卖一只表给她八块钱的抽头。”
张得金愣了一下,笑道:“村里想买表的多,我回去就跟阿喜说,都是一家人,抽头就算了。”
“抽头必须的,你先让阿姐问问看再说。”
“好,我回去就跟她说。”张得金拿着东西,高兴的告辞。
“阿奶,走了,戏要开场了。”李小洋推着三轮,在外面焦急的催促。
坐在三轮车里的几个小的,也是一脸着急。
李大嫂解下围腰,没好气的剐了他一眼,“催催催,你作业写了没?”
李小洋忙道:“吃饭前就写完了,不信你问小青。”
李小青连忙帮他作证,“阿娘,快点啦,等会儿我们的位置都被人占了。”
“来了!”李大嫂拿了手电,叫上李母和两个妯娌,带着孩子们朝沙基村去了。
李长乐兄弟几个去老宅,把十几口大缸,全都抬进屋子放好。
“大黄在家好好看着。”李长乐轻轻踢了趴在门口的狗子一下,大黄抬头冲他摇了摇尾巴。
小家伙已经长大了不少,天气闷热,不喜欢回狗窝,就喜欢趴在门口。
李长乐哥几个锁好房门,朝弄巷走,巷子里静悄悄的,乘凉的人一个都不见,看样子都去看戏去了。
李长乐拍了陈永威一下,“你家阿蝉呢?”
陈永威憨笑,“她说先去戏棚等我。”
“你俩走快点,都七点多了,第二场都开始了。”李二哥扭头冲两人说道。
李长乐想起以前,“家里二哥的戏瘾最大,我记得阿姐那儿做戏他都去看过。”
“又不止我一个人,我们村好几个一起去的。”李二哥说着又催了催三人。
出村,兄弟几个顺着上次钓龙虾那条沟朝西走,稻田里不时传来一阵的声音,栖息在沟边灌木上的夏蝉在人走近后,依旧放肆的鸣叫个不停。
李长乐用手电扫了扫稻田垄沟,冲李大哥说道:“哥,稻黄的时候,就可以抓田蟹了。”
李大哥扭头看了看田垄,摇头道:“现在少的很,守一晚上,运气好抓个七八斤,运气不好,两三斤,还不如去淘海抓青蟹。”
陈永威接过话头,“我也不喜欢来稻田抓田蟹,主要是蚊子多的要命。”
李二哥还想着那天的脂眼鲱,“就是,来稻田抓田蟹,还不如带上电瓶灯出海捕鱼。”
李长乐巴不得他们愿意晚上出海,高兴的点头,“好啊!明晚早点睡,后天晚上我们就出海试试电瓶灯。”
四人走了大半个小时,看到前面的灯光,远远的就听到了一阵欢快的鼓乐声。
李大哥笑道:“听声音演的是《五女拜寿》。”
“我听也是。”李二哥加快了步伐,“赶紧的,都开场了。”
李长乐忙拉了他一把,“二哥,你先把二嫂叫出来,我们还要去看卖紫菜的!”
“对,正事要紧。”
几人一起去了晒坝戏棚,里面已是人山人海,就连卖小吃的小贩也伸着脖子,两眼紧盯着戏台看。
戏台上,正演到杨三春夫妻拜寿那段,只见杨夫人一脸嫌弃的看着夫妻两人:“拜寿、拜寿,一双空手,成何体统?”
杨三春唱道:“……空手而来有内情。女儿我夜夜千针与万针,为娘寿鞋两双早绣成。只道是千里来把鹅毛送,礼薄情重奉严尊……”
“杨家老太太嫌贫爱富……落难那天有权有势的女儿、女婿一个不收留他们,得亏有仗义的丫鬟,不嫌他们拖累的三春两夫妻……”
看过这场戏的人开始小声剧透起来。
李二哥带着三人一排一排看过去,找到中间的位置,看到李母婆媳几个聚精会神的盯着戏台。
李小洲兄弟几个一眼就看到了几人,挣脱周若楠怀抱就朝外面挤,“阿爸,我口渴。”
大的几个也跟着挤了出来,“阿爸,我们想吃大西瓜。”
李大哥掏了五毛钱出来,递给李小洋,“带好弟妹,别跑丢了。”
“哦哦!”李小洋高兴的带着弟妹跑去买东西吃去了。
李二嫂见他们来了,从里面挤了出来,“我问过大嫂了,她说周先富家在种紫菜,我来的时候问过他老婆,她说买的多五块五一斤。
价钱比我们在礁石上采的要便宜一些,我跟他老婆说好了,等你们来,我就带你们过去看看。”
“好!”李长乐对陈永威和李大哥说道,“你们在这里看戏,我们先去一趟。”
李二嫂冲后排喊了一声,一对中年夫妻走了出来,客气的寒暄了几句后,推着三轮车朝戏棚外面走去。
周先富家就住在沙基村村尾,几人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夫妻俩开门进屋,拉开昏黄的电灯,跟李长乐三人客套了几句,就去拿了几张紫菜放到桌上。
“我家的紫菜镇上有好几家小贩都在我这里拿,采回来的时候,砂子和螺壳那些都抖干净了的,你买了保证满意。”
李长乐记得后世村里那些在滩涂地养殖紫菜的,那些收货的说,紫菜的颜色以紫黑色,有光泽有弹性最佳,褐红次之,明显看出紫色为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