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你下次记得给我们买。”小孩开心的接过一块钱,吆喝哥姐跟他一起去小卖部。
李小青摇头,“我不想去,你给我买个糯米棒冰回来。”
李小慧也跟着摇头,“我也不想去,帮我买一个红豆沙的回来。”
“我也要一个红豆沙的。”李小洋扯着嗓门说道。
“哦哦!”李小涛和李小波一人拉着李小美一只手,跟着李小洲兄弟俩朝村里走。
李小洋拉着李长乐,“三叔,我阿爸说,我们家的大船一次能拖起来一千多斤鱼获啊?”
“对!”李长乐得意的看着他,“机器拉网,不像以前,还要费劲巴拉的拉网。”
“明天回来,我去码头上船看看去。”
“后天吧!我们明早出海,打算在海上住一晚,后天你带着弟妹去码头去看大船。”
“好!”李小洋问清楚了,这才追着李小海几个买棒冰去了。
李父挑着一担青占鱼回来,告诉李长乐,陈会计已经带着小队长来丈量过,他家屋旁那块地基,前后的空地一共有三分二大,下午去镇上办红本。
李长乐拿了五十块钱给他,“阿爸,你跟阿冬伯去办红本的时候,买东西的时候别心疼。”
“我这里有,等办好回来再说!”李父把钱塞回他兜里,“水域给阿水作业的事,我跟他说了。
阿水高兴的不行,让我跟你说,地笼网和罐子他会帮忙看着,还说你们以后不想跑远海的时候,他就把那还给你们作业。”
“好!”
李长乐进屋李母又拿了一个布包给他,“你姐夫带回来的,说是卖了十二只手表出去,加起来一共卖了一千零三十块,剩下的三只等卖了再给你们。”
“没事,放那慢慢卖!”李长乐数了一下,发现钱全都在,“说了给他们提成的,怎么全都拿来了?”
“你姐夫说了,不过就动动嘴皮子的事,怎么好意思要你们的提成。还说,你真要给的话,他就把送他们的手表钱,还有布料啥的都算成钱给你们。”
“姐夫呢?”
“吃过饭跟几个师傅在空屋休息。”李母说道,“你就别硬塞给他们了,一家子算那么清楚做什么?以后他们有难处的时候,你们伸把手就是。”
“晓得了。”李长乐提着包转身,李母又叫住了他。
“你姨娘来帮忙杀鱼的时候跟我说,阿发兄弟昨天为了拆伙的事吵了一架。”
“是阿富不肯拆伙,还是咋了?”
“同意是同意!”李母想到姐妹伤心抹泪的样子,一脸唏嘘的说,“阿富两公婆不同意照阿发入的股子退股,只答应退八成。
阿发同意,阿发老婆不同意,说原价卖都有人要,凭啥亏钱退股?
阿富老婆说,捕鱼开船的活全是她男人干的,阿发啥都不会,天天跟着出海分钱。
阿发问阿富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阿富应他,你本来就啥都不会!兄弟俩就吵起来了。
你姨娘说是阿富老婆挑唆的。要我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公婆都一路货色。”
“等我送货回来去他家看看。”李长乐没想到竟有这种事,还以为葛昌发出海没回来呢!
“吃了饭再去送,你把钱拿去放好,去海边叫阿楠他们回来吃饭。”
一家子坐下吃过饭,李长乐称了皮皮虾虾仁、马鲛头,蹬着三轮去老宅称了两百斤海蜇头,拉着朝下桥走。
经过弄巷时,以前的老邻居都在问他大船的事,李长乐打着哈哈应付过去,走出弄巷,就看到葛昌发跨坐在脚踏车上看着自己。
“我还说,送货回来就去你那找你的。”
葛昌发笑着递了支香烟给他,“我去南山找你,姨娘说你来老宅了。”
李长乐笑道:“有事么,没事一起去下桥?”
“找你说买船的事,路上说也一样。”葛昌发调转车头,蹬着脚踏车跟他并排朝村外骑。
“船阿威开去收地笼去了,等他回来,就带你去看船。”
“行!回去我就把钱给你。”
“我那条船……一共七百二,你就照这个价钱给我就成。”
“阿乐!”葛昌发刹住脚踏车,看着他不知说啥才好。
阿根八百八买下李大哥他们船的事,他也晓得,还以为至少要这个数,没想到……
他想到自己跟大哥合伙干一月功夫,虽说也挣了一些,但买船的钱是他出的大头。
昨天拆伙,闹的脸红脖子粗,最后还是父母出面,自己才拿回九成股子,亲兄弟还不如好哥们。
“卧槽!”李长乐夸张的搓搓手臂,“你这个样子看着老子做什么?老子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放心,老子对你没兴趣!”葛昌发笑着捶了他一下,“谢谢!”
“嘴上说说有毛用,弄点好酒好菜请我搓一顿还差不多。”
“行,等会儿到下桥,买你最喜欢吃的卤鸭给你下酒。”
“那我就不客气了。”
两人说笑着朝下桥赶,交完货,又去了菜场卖卤菜的小摊,买了卤味往回走。
到家李母告诉他,陈永威跟阿城抓了十多只海鸭回来,还捡了半筐鸭蛋回来,这会儿骑着脚踏车,去下桥送鱼获去了。
“骑脚踏车走的啊,那我们在路上怎么没遇到他?”
“他带着阿城一起,可能送他回老塘岸了。”
李长乐拿了柴油机摇把和钥匙,带着葛昌发去码头看过船后,把摇把和钥匙交给他。
“阿发,我们昨天在水路张把老大、老规……这几个证都报名了,给我阿爸也报了,你有空还是去把证考了。”
“你听到啥消息啦?”
“听周队长说,以后要查渔船从业人员的资格证。”
“哦!那我哪天去水路张,找张老板报名,到时候我们一起考。”
两人上岸后,葛昌发拉着他回家,把七百二的船钱给了他,李秀听说李长乐才收了他们七百二时,感激的不行。
“阿发,你去抓一只大公鸡回来,我去码头买点鲜货,晚上请阿乐在家喝酒。”李秀提起菜篮就朝外面走。
“好嘞!”葛昌发应下就朝院里走,李长乐忙拉住他,叫住李秀,“嫂子,我家留了鲜货,阿发买了卤菜,我们说好晚上一起去我家吃。”
“这样啊!”李秀放下菜篮,“那我再抓一只大公鸡,去你家帮着周老师一起做。”
葛昌发笑道:“阿乐,难得铁公鸡大方一次,由她抓去。”
李秀白了他一眼,“铁公鸡那要看是对什么人,你哥嫂那样的,我连鸡屎都舍不得给他们一泡。”
葛昌发听后脸色沉了下来,“别说了,以后少来往就是。”
李秀嗤声,“不给我说,就让你哥嫂像个人,别连兄弟的钱都坑!”
李长乐见两人呛起来了,忙拉住葛昌发,“走了,去我家帮忙干活去。”
葛昌发顺势跟着他往外走,到山脚时,他猛吸两口烟,将烟蒂一脚踩灭,长叹一声,冲李长乐说道:
“阿乐,我哥嫂那样对我,别说阿秀不满,我心里也憋屈。”
李长乐劝道:“算了,都自家兄弟,就像你说的,以后少来往就是。”
“阿秀心里有气,我心里也憋屈的不行!”
葛昌发说道,“我真的羡慕你跟大哥他们,我也想像你们那样,兄弟一起齐心协力挣钱,可就我一个人想,连屁用都没有。
刚开始合伙的半月除了柴油钱,一天一人能分十来块。后来我学着你,找了一处岛屿多的海域作业。
鱼获逐渐多了起来,进入八月后,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两三百块。我心里还高兴,想着照这样下去,到年底就有钱定铁皮船了。
八月初四那天,我大嫂来码头帮忙分拣鱼获,跟我说要拿两样鲜货回娘家。
我让她自己看着拿,结果,她把最好的几条银鲳鱼,还有两条石斑鱼,全都拿走了。
大哥说了她一句,两人在船上就吵起来了,我只能在中间打圆场,让大嫂把鱼获拿走。
隔天,大嫂来帮分拣的时候,又带了几条大带鱼、几只满膏的大青蟹膏走,说是她阿娘身体不舒服,送去给她补补。
一直到前天,前前后后拿走的鱼获加起来有一百来块,大哥除了第一次说过她,后来一句都没说过。
你拿不值钱的海货送父母吃,我没啥好说,每次都挑着好货拿,我看着觉得不对,想说又不晓得该怎么开口?”
感谢友友净蓝打赏支持!谢谢!
第303章 只能各凭良心
“亲兄弟明算帐,这有什么不好开口的?”李长乐觉得葛昌发的处事方法也有问题。
“我回家想想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去大哥家找他,想跟他说这事。”
葛昌发沉声道,“我刚开口,我大嫂就说,那些鱼获本来就是我大哥捕捞起来的,我不过就是在船上帮忙打打下手,分一半给我,已是仁至义尽。
我一气之下提出拆伙,我大哥说谁提出拆伙谁退出,最后我们吵了一架,我少拿一成钱退出。”
李长乐听他说完,“阿发,我觉得不管是跟兄弟还是朋友,我们只能做到问心无愧,别的只能各凭良心。”
他觉得李母没说错,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葛昌富也觉得那些钱都是他挣的,阿发只是帮他打打下手,分一半给他太亏,才会放任他老婆做那些事。
“阿乐,我心里明白,大哥见那片水域的鱼口一天比一天好,跟我大嫂唱双簧,想把我踢出去单干。现在我退出,我做到问心无愧,是他们对不起我。”
李长乐拍拍他肩膀,两人一起回了南山。
到家,陈永威已经从下桥回来,跟他一同到的还有李长喜母子四个,还带来了定做的方糕。
兄弟家第一次买大船,夫妻俩都很重视,一早就去做糕饼的店铺,定做了方糕送回娘家以示祝贺。
周若楠妯娌几个把方糕装铜盘里,分给邻居和亲朋好友,一般一家两双,图个高兴、喜庆吉利。
方糕是用糯米和晚米按比例泡发磨粉后制作而成,两块一双,作为庆祝的点心,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白色糕点上,印着祝福的话语。
凉冷后的方糕跟年糕一样有点硬邦邦的,上饭甑蒸热就变得绵软,口感甜而不腻。
陈永威掏出卖鱼获的钱给他,“哥,罐子收获不错,一百多斤八爪鱼、望潮有六七十只。
地笼网不怎么好,收到两个海参,还有些虾蟹,一共卖了八十七块。”
李长乐接过钱,“船我已经交给阿发了,等会儿分钱。”
陈永威点点头,“哥,我跟阿城去吹圆岛收地笼的时候,看到有两个男的在那抓海鸭。
我们撒了几网,送了二三十只海鸭到虎子岛,那座岛比吹圆岛大多了,上面还有几个大水坑,啥时候有空上去抽水坑去?”
“行,过段时间去看看,那些海鸭在岛上安家没?”李长乐进屋把钱放好,又去找李长喜,打算把说好的抽成给她。
李长喜嗔怪的把钱塞还给他,“拿我当外人是吧?要不我把手表钱,还有布料那些的钱也都算给你们。”
李长乐见她这样说,只得作罢,想着过段时间把收录机,或是电视机给她一台补偿他们。
晚上,陈家、葛家都去了南山凹,李家摆了三桌,把李三叔、李长水兄妹、金老头一家、还有陈会计请到家里庆祝明天接大船。
李阿四的腿还不能走,许仙梅三天两头没在家,全靠李长水兄妹伺候,或许是良心发现,李阿四现在偶尔也会帮李玉芳绑绑吊钩,织地笼网网片、应应梭线。
翌日凌晨,周若楠婆媳将两块袁大头放大锅里面,煮了一锅“银汤”装进锡制的银壶里,带到船上驱邪取正。
吃过早饭,陈永威祖孙也来了,一家子把两担细篾篓搬到板车上面,里面装着祭船要用的碗头,香烛、纸钱,老酒、蜡台、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