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215节

  “是的!赶紧找找看还有没有?”李长乐乐滋滋的接过两只黄油蟹,给它们开了个单间。

第306章 巧遇

  李长乐几人眼睛都盯着那些青蟹,巴不得它们变身成黄油蟹,结果把所有的螃蟹都绑起来,单间里还住着那四只。

  “没了!有四只也不错!”李长乐觉得有四只也不错,乐呵呵的把螃蟹送到活舱,大伙儿开始分拣别的鱼获。

  分拣完后才发现,这一网的小黄鱼和梅大头收获也不错,各有满满的一筐,这些鱼获晒干后才是鲞头的精品。

  “哈哈哈,看看极品大带鱼!”李长乐提着品相极好的大带鱼,得意的喊几人观看。

  东海带鱼是冷水带鱼,鱼身小而窄,大多身宽多在4~7厘米左右,身长在40~60厘米左右。

  鱼骨细软体肥,背脊上无凸骨,银膜白中稍微带黑色,鳞片很容易脱落,鱼眼通常是黑色的,且黑眼珠小眼白也多。

  南海带鱼一般呈绿色,眼睛更大,黑眼珠也更大,眼白如果是黄色的,大多是进口带鱼。

  外来的带鱼鱼骨和鱼刺都比较硬,鱼肉粗粝,鱼骨粗大,南海带鱼体内还有颗粒状的硬骨,但卖相好,中看不中用。

  他手上这条身宽有他巴掌宽,身宽已远超7厘米、身长有一米多,妥妥的极品带鱼。

  “阿乐叔,放这里来,我这里有十来条这么大的。”王新城笑眯眯的提着竹筐给几人看。

  李父几人伸着脖子看了看,喜笑颜开的说:“阿城手气不错,每次都能翻出好货来。”

  “我也找几条大带鱼出来。”陈永威信心满满的在带鱼堆里翻找起来。

  李二哥越拣越高兴,“这一网带鱼真不错,大带鱼比刚才那网多多了。”

  李大哥从筐里提起一条大带鱼,指着破掉的鱼肚,一脸可惜的说:“就是爆肚的太多,好多银膜都磨掉了,把银膜完整没爆肚的挑出来单放。”

  李长乐点了点头,“拖网捞起来的是这样,要卖相好,还得是延绳钓钓的,还有上次开灯诱鱼捕捞到的带鱼价钱都不错,我们今晚开灯诱鱼咋样?”

  带鱼作为一种深海鱼类,大多出水就已经死掉,而且不少带鱼的鱼鳔也因压力关系而破裂。

  鱼身在渔网中挣扎摩擦,致使银膜斑驳,个别带鱼因爆肚后被积压导致鱼肚也破开,看着其貌不扬,卖相实在欠佳,这种带鱼市场上称之为“网带”。

  与“网带”相对应的,叫“钓带”,就是他们用延绳钓或诱鱼捕捞到的那种,鱼身银膜没有磨损,鱼肚也完好,完整无暇的。

  这种的全都送到酒楼,价钱也比一般的贵一倍。

  “好!”李大哥几人都赞同他的决定。

  李父看着这么肯干的儿子,心里也很高兴,“晚上要开灯诱鱼的话,下午你们就好好歇一会儿,省得把身体熬坏了。”

  李大哥不在意的摆手,“没事,我们轮换休息。”

  中秋一过,接连下几场雨天就凉下来了,风浪频发的九十月就来了,说不定什么时候海上就起风,趁现在的好天气,加油干,起风季休息的时候多的是。

  李二哥笑着冲李父说:“阿爸,我记得以前在生产队捕鱼的时候,有一次回来说,一钩拉起了两条带鱼,你还记得么?”

  “记得,那次是跟你三叔一条船下延绳钓,拉起来才发现带鱼的尾巴上,还咬着一条带鱼,这种的叫一拖二。”

  李父说着笑了起来,“在捕捞队的时候,还听人吹牛说,拉起过十几条咬在一起的。”

  “这牛吹的有点大!”李长乐抓起几只大虾扔进竹筐。

  李父笑着点头,“有的人做事不行,吹牛的本事比谁都大。”

  这一网带鱼最多,估计有一千多斤,极品大带鱼有三十来条,四指宽的四筐,四指以下三指以上的有十五筐,三指到两指的有十筐。

  马鲛鱼有四筐,秋刀鱼两筐,这个时节的秋刀鱼多起来了,往后应该还要多一些。

  还有银鲳、杂七杂八的鱼获也有两筐,这种叫不上名字的鱼类大多不值钱。

  因为好吃的鱼类大家早就记住了,就像带鱼、马鲛还有银鲳这一类的,记不住的都是些口感不好的。

  干了一会儿,肚子又有些饿了。

  李长乐拿了几条鱼身银膜磨损严重的大带鱼,抓起来递给李父,“阿爸,杀了腌起来今晚煎带鱼吃。”

  刚捕捞起来的带鱼,切成寸长一小段,加老酒葱姜、海盐爆腌半小时,捞出来沥干水分,一段一段放入锅里,煎至两面焦黄,那味道想想就流口水。

  李父看着大带鱼想说挑几条小点的,看着晒得满脸通红的三儿,犹豫了一下,咽回到嘴的话,接过鱼朝厨房去了。

  李长乐几个把装好的筐子搬到货舱前,李二哥跳下货舱开始码货。

  陈永威跳下货舱,一阵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卧槽,这么冷啊!”

  “凉快的发抖!”李二哥笑着接过竹筐,分类码在一起。

  李长乐和李大哥用铁钩勾住竹筐,将鱼获放下去。

  船舱里的两人干了一会儿才觉得暖和了一些。

  几十筐鱼获很快就码好,等李二哥和陈永威上了甲板,李长乐将货舱板盖上,在心里估算了一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两网鱼获卖掉,这一趟的本钱就回来了,接下来的捕捞起来的鱼获就全是赚的。

  拖网放下后,大伙儿将甲板清扫冲洗干净,李父已经把饭菜做好。

  一大盆酸菜汤,一大瓷盆煎带鱼,简简单单的两样菜,一人炫了两大碗干饭。

  吃过饭休息了一会儿,李二哥驾驶着渔船掉头往那片有岛礁的海域航行。

  李长乐几人将装着延绳钓的竹筐搬出来,将分拣出来的饵料提出来,团团围坐在一起挂饵。

  原本五组延绳钓加上李玉芳,还有另外两家帮忙加工的延绳钓,现在有十组,一共五百个钩子。

  只要有五成挂钩率,就是五百条鱼获,平均三斤一条,除掉饵料钱,算起来比拖网还划算。

  航行到半途,从对面驶过来一条大约十八九米长的崭新铁皮渔船,那条渔船看到他们过来,远远的就避让到一旁。

  渔船对闯过时,甲板上忽然有人挥舞着小旗子冲他挥舞,渔船也朝他们这边驶来。

  李二哥放缓了速度,等渔船靠近,李长乐才发现竟是老熟人陈阿毛,笑着走到船舷边,扯着嗓门招呼,“陈老大,好巧啊!”

  “阿乐老大,杀甲!”陈阿毛黑黝黝的脸庞笑成一朵花,一手拿着个喇叭筒,一手竖起大拇指,扯着大嗓门冲着李长乐喊。

  李长乐也竖起拇指冲他喊,茫茫大海两条船能遇到,也算得上是一种缘分。

  “我昨天就听说,沙头村的李老大兄弟买了条大钢船,我就想肯定是你兄弟几个。”陈阿毛拿着喇叭筒说道。

  “这船是别人定下的,船东出事没去接船才转让给我的。”李长乐没带喇叭筒,只得扯着嗓门喊,“你啥时候接的船?在哪家船行定的?”

  “海门船行定的船,我跟你一样,昨天试航,今天接船。”陈阿毛说着冲他挥手,“你今天回去么?”

  李长乐摆手,“不回,今晚在前面岛礁停靠。”

  “我打算再朝前面走,今晚就在前面的海域停靠,回来来找你玩。”陈阿毛挥手示意船继续前行。

  “好嘞!”大家都拖着网,李长乐也觉得扯着嗓门吼,嗓子真的遭不住,冲他挥手道别。

  李父看着咧着嘴冲他们挥手的陈阿毛,叹道:“还是年轻人肯干啊,我们这个年纪的渔民,就算挣到钱也舍不得花钱打大铁船,就想着把钱存信用社吃利息。”

  李长乐:“阿爸,钱攒着只会越来越轻,现在两万多能打一条二十多米的大钢船,一条船能用不少年,还能帮我们挣钱。如果把买船的两万多存信用社,过几年可能连船尾巴都买不到。”

  李大哥点头,“也是,刚分下户的那年金灯村那条十来米的大木船,才一千来块就卖给个人,听说现在有人出两千买人家都不卖。”

  李父嗤声道:“金灯那条船是他们村的村干部合伙买的,普通百姓连吃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钞票?

  那时候真的穷啊,阿乐卖给阿发那条船,我跟你阿娘把亲戚都借遍了,你小舅也帮着借了一些,才把那条小船买下来。”

  李父和李大哥想起以前日子,看看脚下的大船,感觉像在做梦。

  渔船拖着网回到岛礁那片海域,李长乐让李二哥先不忙起网,绕着海岛将几筐延绳钓放下海,这才准备起网。

  “二哥,起网喽!”李长乐到驾驶台冲李二哥喊了一声。

  大伙儿各就各位,站在那看着网袋被慢慢拖上甲板。

  看着被鱼获涨得大大的网袋,李大哥心情有些激动,“还是大船好啊,这一网,小船要拖四五趟。”

  “刚才那两网一网比一网好,这网看样子也不错。”

  “网袋看着鼓鼓囊囊的,就是不晓得里面有没有大货?”

  李长乐上前查看一番后将将网袋解开,十几条拖着尾巴的黄貂鱼,从袋口滑了出来。

第307章 第一钩

  “阿乐别动!”李大哥一把将他拉到一旁,“这是黄貂鱼,这种的鱼尾巴上的棘刺有毒,被它刺中可不得了。”

  李长乐笑着点头,“我晓得这种鱼有毒。”

  黄貂鱼学名赤,鱼和鲨鱼是近亲,都是属于软骨鱼类。

  一、二虎、三沙毛、四臭肚……说的就是这种鱼。

  黄貂鱼鱼体扁平,外形与鳐鱼相似,但它背鳍和尾鳍更加发达,细长如鞭的鱼尾,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具有极强的毒性的倒生棘刺。

  如果不小心被这种棘刺刺中,拔出时倒刺会使皮肤组织严重裂伤,尾刺毒腺分泌的毒液则使人产生剧痛、烧灼感,继而全身阵痛、痉挛,重则导致死亡。

  “哥,上次我在海底看到跟这个不一样,上次那条比这些大多了。”陈永威一脸后怕的指着黄貂鱼,“这种的可能是刚生出来的鱼仔。”

  李大哥笑道:“这种鱼跟人一样,有的个头大,有的个头小,大的有一百多斤,小的才十几斤。”

  李二哥嫌弃的撇嘴,“老虎鱼的棘刺也有毒,人家值钱啊!这东西又毒又不值钱,清除毒刺还要忙半天。”

  “你还嫌弃上了!”李父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值钱不值钱都是海龙爷赐于我们的,赶紧收拾了,放活舱养起来。”

  李二哥讪笑着点头,拿起鱼刀说道:“阿乐,你们分拣别的鱼获,我跟大哥收拾。”

  “让阿乐他们学着干,大船捕捞到带毒刺的鱼获多。”李父说着踩住一条黄貂鱼,示范给李长乐几人看,还叮嘱他们把棘刺清除干净,别让毒刺留在鱼身。

  李长乐拿着剪子,假模假样的跟他后面学他的样子,小心地剪断尾部毒刺,清除干净后扔进活舱。

  十几条黄貂鱼的毒刺没用多少功夫就清除干净,李大哥启动绞盘,将网袋里剩下的鱼获倒出。

  两个大响螺从里面滚了出来,接着又是两个黄喔喔的大螺。

  “卧槽,大黄螺,这可是好东西。”李长乐捡起一个,激动的冲几人说道。

  李二哥睨了他一眼,“你还想开个火龙珠出来啊?”

  “别做梦了,以前我们在南岸的大船上,也捞过不少大黄螺起来,没开出来一颗火龙珠来。”

  “我们运道好,说不定两个就开出来了。”李长乐喜滋滋的将大黄螺放水桶里,打算等忙完了再开出来看看。

  大黄螺又叫椰子螺,价值极高的美乐珠就出自这种海螺的体内,美乐珠十分罕见,收藏价值高。

  担心鱼获里面还有黄貂鱼,李长乐几人分拣鱼获的时候,就小心多了。

  李大哥扭头见王新城光着手在分拣鱼获,“阿城,赶紧把手套戴上,万一遇到有毒刺的鱼获,也能抵挡一下。”

  “胶手套戴着不怎么透气,我手爱出汗,我就取下来了。”王新城说着忙把手套从裤兜里掏出来戴上,

  “以后干活得习惯把手套戴上,贪图方便早晚吃亏。”李长乐说着将一条黄貂鱼,从鱼山里扒拉出来。

  “晓得了!”王新城红着脸应下。

  这一网的虾蟹不多,马鲛鱼、海鲈鱼和比目鱼比较多,三四十斤重的大海鲈和马鲛鱼就有十多条。

  三四斤到七八斤的占大多数,一共分拣出来三十多筐,比目鱼有十多筐,丑不拉几的鱼也有两筐。

  墨鱼、鱿鱼、水潺和皮皮虾各有两筐,其他就是些杂鱼。

  忙完后,已经快三点了,几人已经接连干了七八个小时,这会儿也有些累了,将甲板收拾干净后,找了个避风的位置抛锚,准备休息两个钟头再去收延绳钓。

  李父说自己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让他们去休息,自己值守。

首节上一节215/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