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城听到呕吐声,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忙回船舱拿了个青桔出来,剥开放在鼻翼下,拿了剩下的桔子去船舷边递给王杰。
“阿杰,闻闻这个就舒服了,你要转移注意力,才会好。”
“嗯!”王杰将桔皮放在鼻翼下,觉得舒服了一些,“你,上次也是…这样的么?”
“这样的我没感觉,上次的海浪跟小山一样高……”
两个小时后,渔船到达海龟岛,李长乐朝昨天下地笼和罐子的水域驶去,在浮标前就提前减速,将渔船停在了浮标附近开始起网。
这一网拉起来后,网袋倒是鼓得挺大的,目测有三千多斤鱼获,一个个都咧着嘴笑得见牙不见眼。
一旁脸色苍白的王杰,见他们高兴的样子,翻涌的肠胃也觉得舒服起来。
李大哥乐呵呵的说道:“看看,还是外海的鱼获多!”
“别看着多,说不准开出来还不如刚才那网。”李长乐一边戴手套一边说道。
“呸呸呸!”李大哥没好气的横了他一眼,“阿乐,你是船老大,说话怎么一点都不注意?”
“大哥,网袋都拉上来了,我说一句也改变不了什么!”李长乐冲王新城挥手,“阿城开网。”
“好嘞!”王新城将网袋解开,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大小小的鱼获涌出网袋,铺满了甲板。
青占、黄占像开会一样聚齐,一眼看去就晓得占了这一网一半斤两,想到一千多斤鱼获才卖几十块,就心塞的不行。
其他的就是皮皮虾、水潺、脂眼鲱、以及一些送人都没人要的杂鱼……
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就是,马鲛鱼、海鲈鱼还有银鲳加起来可能有个千把斤。
李长乐摸着鼻子讪笑,他也没想到这一会这么杂,破纪录的杂,史无前列的杂、真的不如第一网。
李大哥的眼刀无声射向李长乐,想到他是船老大,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拉过竹筐开始分拣鱼获。
这一网,花了两个小时才分拣好,那些送人都没人要的烂杂鱼,留到最后,用洋撬铲起来倒回大海做养料。
十点过几分出发,在海上航行了六个小时,太阳已经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开始西斜下沉。
甲板打扫干净,几人吃了些方糕、包子就开始拉地笼网,争取在太阳下山前,将地笼网和罐子收回。
李大哥用铁钩将浮标勾上船,陈永威拉住渔绳,没费多少力气就把地笼拉出水面,只见一条挂在网眼上的大海鳗,被他这一拉,又掉回了大海。
“卧槽!”陈永威看着到手的海鳗跑了,气急的盯着海鳗沉下的地方看了好几眼,才悻悻的把地笼放在甲板上,接着去拉第二口地笼。
李长乐看到集鱼袋里有两条大鳗鱼,网里好像有海参,刚凑上前,王新城就麻利的提起了地笼网,将鱼获倒进了桶里。
只见水桶里有一条虎鳗、两条七星鳗、一大两小三只青蟹、几只小龙虾,两个大海参和一个已经被咬掉一半的海参。
“东边不亮、西边亮!”
李长乐喜滋滋的将刚从集鱼袋里解放出来,就竖着脑袋想要越狱的虎鳗夹出来,开了一个单间给它住下。
半截海参扔回海里,这家伙的再生能力不是一般厉害,即使是这种半截,在海里也一样能活。
将七星鳗和青蟹弄到活舱,李长乐打了半桶水,王杰好奇的抓起一只海参,还没放到水桶里面,就被滋了一脸海水。
大伙儿见状大笑起来,王杰看着在手里软绵绵的滑唧唧的海参,感觉像抓住了鼻涕虫,忙把它扔进了水桶里面。
第一口地笼里的鱼获收完,李大哥上前提起来笑道:“阿杰来,跟我一起把地笼网收拾干净,叠起来放好。”
“好!”
李长乐和王新城继续收地笼。
第二口地笼比第一口的鱼获还好,不止有海参、海鳗,青蟹,还多了两只小青龙,几只对虾。
陈永威看了看水桶里的鱼获,“哥,如果不是离家太远,其实在这一片放地笼,比吹圆岛还好。”
“不担心人偷省心,但不方便也是最大的麻烦。”
李长乐提起第三口地笼,忽然在里面发现两条石头鱼。
“卧槽,老毒物怎么也进来了?”
石头鱼属毒鱼族,学名“玫瑰毒“,因其像玫瑰花一样长有刺而得名。
大的也只有三十多厘米,鱼身光滑无鳞,鱼眼长在背部,眼下方有一个深凹,宽扁的大嘴,浑身布满土黄色和橘黄色的瘤状突起物,乍一看,如同一块彩色的石头。
石头鱼把自己伪装成一块石头,趴在海底一动不动,捕食游到它跟前的虾蟹和昆虫。
鱼背上十几根坚硬的背鳍棘刺,能轻易扎透鞋底,一旦被棘刺刺中,毒素会马上侵入人体,轻则造成肿痛,重则可能会造成痉挛和昏厥。
石头鱼虽含有剧毒的毒刺,但因其肉质鲜美,仍逃脱不掉被吃的命运。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石头鱼能够治疗筋骨痛,还有温中补虚的作用。
王新城听后凑上来朝里面看去,李长乐忙出声警示,“阿城小心,这东西毒的不行,千万别去摸它!”
王新城吓得忙缩回了手,“阿乐叔,我认得,这是石头鱼,听说这东西比河豚还毒。”
“河豚要冒死吃,吃这东西不用。它有毒的只是背鳍上的那排硬棘刺和鱼鳍,只要把棘刺剪除,鱼鳍去掉,吃起来味道鲜美还没有小刺。”
“这样子的怎么杀啊?我们以前钓鱼有钓到,都扔回海里了。”
“先放锅里煮开,去掉附着在表皮上东西,然后在鱼肚上切一刀,把鱼皮剥下来,剁成小块用油翻炒几下,加大骨汤炖番茄鲜的掉眉毛。”
李大哥听后好奇的看了他一眼,“阿乐,谁教你的啊?我怎么都没见你做过?”
“在镇上听来的!”
李长乐再次搬出这个借口,将石头鱼用抄网捞起来,掂量了一下,这两条得有四五斤重了。
他上辈子在短视频看后,回港钓了一条石头鱼,学着做了一次,觉得味道的确鲜嫩。
想到度娘说,这东西有生津、润肺的药用功效,还有美容的作用,回去弄了他们尝尝,看看能不能让大哥二哥也白一点。
第362章 回航收货
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所有的地笼拉上船,八十口地笼,收起来四十多个海参,十来只小青龙,鲈鱼、黑鲷、黄翅鱼,石斑鱼一共有一百来斤。
对虾有十来斤,青蟹、梭子蟹、兰花蟹等加起来有七八十斤,海鳗最多,至少有两三百斤。
在这周围放地笼,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想到地笼在水里放的时间太长,来不及收起,里面的鱼获会死掉。
地笼网长时间不捞上岸清理,也会被水草以及海底的泥沙覆盖,捕获不到猎物,几人只得忍痛收回。
收罐子就简单多了,拽住渔绳直接一串串的往上拉,几人分头拿起罐子,把住在里面的八爪鱼、望潮分别往水桶倒。
不想出来要赖在里面的,用长得跟痒痒挠差不多的竹耙扒拉出来。
王杰还是第一次看到用罐子钓鱼的,一脸新奇的拿起罐子忙着掏了起来,连晕船都忘了。
陈永威见从一个罐子里面,就倒了三四只八爪鱼出来,收获比他们第一次,在大礁石那边的海滩放的时候还多,心疼的说道:
“哥,你看这一个就住了三只,比放大礁石海滩的收获还多,要不这些罐子就别收回去了呗!”
李长乐将倒空的罐子一排排码在竹筐里,“不收回去哪行?下半年出海的时间少,总不可能为了这些罐子来一趟吧?”
陈永威想想还真是,“那明年再送到这边来放。”
“好,明年再放。”李长乐看了一下橡皮桶,“回去把送玉芳那做的延绳钓拿回来。
再去张家埠头找他们做一个收延绳钓的绞盘,以后多下几组延绳钓,应该比下地笼的效益好。”
李大哥接过话头,“阿乐,下月就要用上粘网了,这次回去就把粘网泡好,绑上我们家的浮球,省得要用的时候,啥都没弄好。”
“上次买的粘网不少,我看家里剩的浮球也不够用,回去还得买浮球。”
“阿香今早来家跟我说,她家的粘网是用进口尼龙丝织的,让我们以后去她家定,价钱保证比镇上的便宜。”
“回去看看质量到底怎么样,可以的话以后就在她家定。”
粘网有的地方称作丝网,用的是一种透明的丝状尼龙丝编织而成,因为是透明的隐蔽性也较强。
鱼一旦碰到粘网上,鱼身上鳞片,鱼鳍、鱼鳃很容易卡在网眼里面,且越挣扎卡的越紧,想要逃脱很难。
但损耗较大,有时候一天就要换好几张,几十张也用不了多久。
粘网有浮粘网,沉粘网、单层粘网、三层粘网之分,淡水区域捕捞作业大多都是用浮网。
海洋捕捞用的都是沉网,这种网专捕中底层鱼类和螃蟹之类。
单层粘网只有一层网面,价钱也较便宜,三层粘网是用两层大眼外网、一层小眼内网合制而成,且内网长,外网短,价钱也较之更贵。
但三层粘网的捕鱼效果更好,这种网下水后,内网松弛,外网紧,只要大鱼沾上渔网,就不容易挣脱。
粘网的网眼也分大小,不同的网眼用来捕捞不同大小的鱼类,从两指并宽大小的网眼起,到五指大小的都有。
这年头的海洋资源丰富,李长乐买的全是四指到五指宽的三层粘网,专门捕捞大鱼。
天黑前,总算把八组罐子全都收到甲板上,潮水也开始往上涨了。
这次捕的八爪鱼把大的那口橡皮桶都快装满,望潮也有一两百只。
活干完,陈永威几人收拾甲板,李长乐抓了些望潮出来交给王新城清洗,他去厨房焖米饭。
船上的米不知什么时候,被换成了刚打的新米,晚稻的稻米比早稻软糯味道也更好。
米饭焖好后,将咸菜切细用猪油细翻炒几下,加水煮一盆虾米盐菜汤,再炒一盆小炒肉。
王新城将做好的饭菜端到甲板上,李长乐将肥美的望潮倒进开水里滚了几滚,见八只肥胖的爪子就像花瓣一样盛开就起锅。
倒了些酱油醋在碗里,捧到甲板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就开吃。
李二哥刨了一大口米饭,嚼了两下说道:“还是晚稻好吃!”
李长乐点头,“明年我不想种早稻,省得双抢的时候累得连气都喘不过来。”
李大哥抬头说道:“不种早稻,就少一季的收成,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到时候差的就更多了。”
“姐夫他们村稻田多,回去跟他说一声,多买一些晚稻明年吃。”
“把田地荒着买粮食吃?”李大哥说着瞪了他一眼,“田地空着不种稻谷,就算娘爸不骂你,村里人也要戳你脊梁骨。”
“不种稻谷种雪菜,芥菜晒菜干卖,卖的钱拿来买米更加省事。”
“花头!”李二哥也瞪了他一眼,“哪年的双抢你帮着干完了的,每次都是干个把小时就撒尿拉屎,一去就是大半天。”
“我哥就是这样,每次干农活就偷懒耍滑的,今年还是第一次跟着把稻谷收完。”
“来来来,吃望潮,配上晚米,正宗的鲜的掉眉毛。”
李长乐笑着夹起一个又鲜又肥的望潮,放在酱醋碗里滚上一圈,吃起来脆爽弹牙,鲜的掉眉毛。
“馋嘴猫!”李大哥笑骂。
吃饱喝足后,几人休息了一会儿,对讲机里传来陈阿毛的呼叫声。
“阿乐老大,我准备回航了,你们现在在哪儿?”
“我们在上次停靠的海域,准备休息一会儿就返航。”
“我在沙头村码头等你,除了墨鱼、黄鱼、海鳗、鹰抓虾、大虾、皮皮虾还要别的鲜货么?”
“六两以下的小银鲳有的话,给我十来筐。”
“行,我都给你挑出来,咱们沙头村码头见!”
“好嘞!”李长乐放下对讲机,抬手看了看时间,冲几人挥手,“出发。”
“我去开船。”李大哥起身去了驾驶室,启动了机器,操控着船舵调头朝虎子岛方向缓行。
李长乐几人将渔网放下海,回船舱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