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把剩下的海胆数了一遍,个头最大的还有十二个,五头的有四十六个,七头的有六十三个。
等分拣完,周若楠看到那些响螺和花螺,“阿乐,这次就别吃了,拿去卖钱!”
“花螺拿去卖,响螺先养起来,等明天把肉弄出来后把螺壳给儿子玩。”
李长乐说着又留了些蛤蜊起来,一起倒进装着海水的盆里养着明天吃。
弄到这么多好货,陈永威也大方起来,把黄占和鳓鱼拿出来,“哥,这三条不卖了,留着明早……”
“明早还要去找地笼,几十个笼子总不会全都没了吧?”
“也是哦,我还以为罐子也被冲走了,运道好,全都埋泥沙下面了。”
李长乐笑着点头,“烂黄占有啥吃头,要吃就吃大黄鱼,再次也是鳎鱼皮。”
李母剐了他一眼,“败家子,你还真是啥都下得去嘴,要不要我把海胆留两个给你吃啊?”
李长乐嬉皮笑脸道:“我对这东西不敢兴趣,想吃的话,在海边就吃了,又不是没吃过生海胆。
我现在就想吃大黄鱼,不然等以后贵起来了,像这么大的大黄鱼,吃一嘴都能把人心疼死。”
“做梦!”李母白了他一眼,拿起大黄鱼就往水桶里放,李长乐忙拦下她,“阿娘,这个不送阿东家,明早我送酒楼卖,价钱起码翻两番。”
李母不信,“馋嘴货,你不会是想骗我吧?”
李长乐脱口而出,“骗你狗……”
李父气呼呼的拍了他一下,“混蛋崽子!你是狗生的,你娘老子是什么?”
“嘿嘿!我总不能说我是……”李长乐做了个龟爬的动作。
“不着调的吃柴坯子!”李父拿起拐棍就给了他一下,好笑又好气的看着他,“再瞎说,老子打肿你的嘴。”
李长乐忙往后退了两步,“不说了!”
周若楠三人好笑的看着他耍宝,帮着把渔获往背篓里装,“他爸,我先扶你回去睡觉,我跟他们一起去,等会儿陪阿楠一起回来。”
李父笑着摇头,“你跟着一起去,我白天睡太多,这会儿还不想睡。”
现在连最不争气的老三都醒悟了,等老四转业回来,如果能谋个工作,这个家只会越来越好。
李母嗔怪的瞪了他一眼,“你哪有睡太多,一直在修补渔具,还让我明天去竹林砍几棵毛竹回来,帮阿乐编几个竹筐,放船上用着方便。”
李长乐看了看他的腿,“阿爸,不用费力编竹筐了,我们去买几个橡皮桶回来用着还方便一些。”
“不拿到船上用,家里也可以用的,天天睡了吃,吃了睡,脑袋都睡痛了。”李父想到还要休养几个月,心里就发慌。
“林医生说了,你要不好好养伤的话,以后想干活都干不动。”
“晓得了。”李父看着伤腿,“我很注意的,赶紧养好了,好跟你们一起捕鱼去呢!”
“嗯嗯!”李长乐应下后,把跟陈东讲好的价钱告诉了周若楠。
她和李父、李母惊讶后就剩下开心了,头一次觉得嘴皮子利索也是件好事!
李长乐看着高兴的三人,就跟喝了半斤蜜糖兑老酒,甜滋滋、晕陶陶的。
陈永威提起背篓,“哥,现在就走么?”
“对!”李长乐把头灯递了一盏给他后,看向李父,“阿爸,我们走了。”
“你俩进溶洞后小心点,潜水的时候别带太多渔获。”
“晓得的!”李长乐跟陈永威背着背篓出门朝码头走去。
李母和周若楠帮忙拿着凿子、麻袋那些,看着两人在前面大步走,想着等三轮车骑回家,他们就不用这么费力了。
一行人刚到码头陈东就迎了上来,看到周若楠和李母手里的渔具,笑道:“你俩还要去淘海啊?”
“嗯!趁今天渔获多,多跑一趟,多淘点渔获回来。”
李长乐和阿威把渔获送到他铺子放下,“阿东,等会儿弄点碎冰给我老婆带回家,那条大黄鱼我留下自己吃了。”
陈东看了李母和周若楠一眼,“乖乖,弄到好货的人口气就是不一样,好几角钱一斤的大黄鱼都舍得吃。”
李长乐得意的痞笑,“那是,又不是只有那些有钱人才会吃,老子也长嘴了的。”
“也对,咱们也有嘴,也该吃点好吃的。”陈东觉得这家伙不愧是二溜子,歪理一套一套的。
“这话我爱听。”李长乐接过周若楠递来的渔具,“我们就先走了,价钱我跟我老婆说过了的,你跟她算账就是。”
陈东笑道:“放心,做生意讲的就是诚信二字,只要我答应你了,哪怕亏本我也会收的。”
李长乐拍拍他肩膀,“小后生好样的!”难怪不得没用几年,就成了沙头村头一份!
第80章 再进溶洞
李长乐和陈永威大步朝山下海边的礁石堆走,一路遇到不少淘海回来的村民。
只见有的喜笑颜开,边走边后悔刚才不小心放跑值钱的海货,有的羡慕的叹气说,早晓得来了连买电池的钱都没挣回来,还不如在家睡觉。
李长乐带着陈永威到了山脚下不远处的礁石堆,穿过石堆进了那个山洞。
陈永威看了一圈说道:“哥,你说的就是这里啊?以前我们躲猫猫都来过,里面啥都没有啊!”
“不是这儿,把东西放这儿,衣服裤子也脱下来放这里,跟我走就是了。”
“山脚这处石滩,我们从小就在这里钻,没看到哪里有溶洞啊?”
“你只管跟我走就是,我敢说溶洞的位置,就算你做梦都想不到。”李长乐扭头得意的看着他,“上次的大米鱼和大花龙就是在洞里抓到的。”
“乖乖,这次我们不要大米鱼,能抓两尾大花龙,就心满意足了。”
“大花龙的价钱可比大米鱼贵多了,你小子还不贪心嘛!”
“嘿嘿!出来淘海的,就没一个人不想淘好货!”
“这倒也是!”
两人提着油布袋,一前一后出了山洞左拐,踩着泥沙滩,沿着崖壁走了三十多米,走到那块从崖壁上凸出来的岩石前停下。
李长乐指着岩石下说道:“就从这里下水,你跟在我后面,下水后我往上游你就往上,我朝哪边拐你就跟着朝哪边。”
“放心,你晓得我憋气的本事。”陈永威说着也把头灯戴上,学着他掏出绳子将袋子绑起来拴在腰间,深吸一口气,跟着他一个猛子扎入水中。
下水后还有鱼儿朝他们游来,陈永威跟着李长乐朝右、往上,感觉过了有两三分钟的样子,然后跟着他浮出水面,发现两人已身处一个溶洞里。
他瞪大眼看着洞里的水坑,怪石嶙峋,以及望不到出口的山洞。
“乖乖隆的咚!这地方你怎么发现的?你要不带我来,还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山底下还有这么个地方!”
李长乐得意的睨了他一眼,“神仙告诉我的呗!”
“吹牛乐!”陈永威笑着朝崖壁走去,看到崖壁上的牡蛎时激动的喊了起来,“我的娘,真是牡蛎,好大好多!”
牡蛎,有的地方叫海蛎还有的叫生蚝!
蛎肉鲜嫩味美,而且营养丰富,还有着“海中牛奶”之美誉。
《本草纲目》里有讲,海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
“我说了吧,大的比脚底板还大,就是价钱太便宜了。”
李长乐问过周若楠,小牡蛎一个才两分钱,大的五分,过半斤的才1角钱一个,一斤以上的才一角五,两斤以上很少有人找到。
虽说便宜但胜在量大,也能挣一笔,但他主要的目标不在牡蛎,而是里面的珍珠。
上辈子药铺里也收牡蛎珠,一钱牡蛎珠能卖到几百块,大都是买给小孩子磨粉去小儿胎毒。
颜色好看,品相极好的,据说高达上千块一粒。
“那没办法,谁让这东西多呢!”陈永威说着又惊喜的喊了起来,“哥,你看还有佛手螺,还全是大货!
“真的?”李长乐听后也忙走了过去,只见崖壁临水的那面的石缝里,还有长着牡蛎的石缝中,都长了不少佛手螺。
而且这些佛手螺的个头,比后世那些卖几千大洋一斤的精品螺的个头还要大的多。
佛手螺又名龟足,有的地方叫它观音掌,还有的根据它奇特的样貌叫它海鸡脚,狗爪螺,颜色呈黄绿色,远看就像是盖着一层鳞片。
佛手螺喜欢在海岛的礁石峭壁中,或是黑暗的洞穴内,一簇一簇见缝插针的生长,且水质越好,潮越急,长得就越大,也越肥美!
因它长在峭壁礁石缝隙里,而且它的柄部十分敏感且具有伸缩性,一旦感受到外界的触动,就会紧缩于石缝中,增加的采挖的难度。
所以,采挖佛手螺比拆挖别的螺更具危险性。
“哥,这些佛手螺比小岛上的大多了,等我们撬出去,你去跟阿东搞搞价,看看能不能卖到五角一斤?”
“这么大的佛手螺才卖五角一斤,你也太没追求了。”
“那你想卖多少一斤,总不能卖到一块吧?”
“不说一块,送到凤凰酒楼卖个七八角一斤应该没问题。”
“这么多,他们哪里要得完?”
“又没说一次就全部撬出去卖掉,我们先撬一些送出去给坤叔看看,价钱好的话,每天撬一些送去卖给凤凰酒楼卖。”
“哥,你这办法好,到时候就跟家里养的鸡鸭一样,每天都有蛋收。”
“这里有个溶洞的事,千万不能透露出去,如果被人晓得,里面这些东西最多一天就被人全弄光。”
“我晓得的。”陈永威说着指向水坑,“哥,你看里面有青蟹!”
李长乐算了一下时间说道:“咱们先去把水坑摸一遍,然后再来撬牡蛎和佛手螺,一样整它个五六十斤出去看看。”
“哦哦!”陈永威解下腰间的绳子,下水捕捉青蟹去了。
李长乐想到溶洞里石缝多,而且阴暗,水质又很好,可谓是龙虾最喜的环境,说不定还有大花龙,抬脚朝里面那口水坑走去。
大花龙没找到,一眼就发现了一条全身布满黄褐色的斑纹的虎鳗,被头灯光线晃了一下后,飞快的逃入了石缝中。
顾名思义,虎鳗生性凶猛,力气也极大,栖息于海底礁石中,以小鱼小虾八爪鱼等为主食。
哪怕被打伤了,只要有依附物,只要它尾巴一挺,头就像眼镜蛇一样朝上直立,身子蜷成一团,像是被人特意打成索结,拆不开,拉不直。
虎鳗外皮柔滑,肉质细腻少骨刺,味道清香、滋补。
李长乐提着抄网下水,只见水坑里的小鱼四处乱窜,两条黑鲷飞快的游进了石缝里。
“等会儿再来收拾你们。”
他自言自语着走到石缝前,将抄网堵在石缝口子处,低头间又发现,礁石壁上还吸附着几个比小洲拳头还大的海蛎螺。
李长乐拿起钳子对准虎鳗快速夹了下去,那家伙尾巴一摆,对准抄网游了进去。
看着抄网里大约有一米二三长,最粗的部位比自己手臂还粗的虎鳗,咧嘴笑道:“自投罗网的货,还逃个什么劲!”
虎鳗已经落网,李长乐开始掰那些海蛎螺,掰了几下,发现吸附得还挺紧,用些力气才掰下一个放礁石上。
等他把海蛎螺全部掰下来,装进网兜,陈永威也提着网兜就走了过来,“哥,我抓到两只青蟹,一条四五斤重的虎鳗。”
李长乐提起放在礁石边的抄网,乐呵呵的看着他,“我这儿也有一条,大概有六七斤重。”
“哎哟喂,这里还有条黑鲷。”陈永威话音未落已经提着抄网网了过去。
“我下来的时候看到两条,你找出来捞起来。”李长乐留他在那网黑鲷,迈进了最后一个水坑。
灯光照射处,一条鹰鲳鱼和一群小鱼小虾,飞快的朝阴暗的地方逃逸。
鹰鲳嘴巴前端像老鹰一样呈倒勾状,全身呈银白色,又被叫做“银鲳”价钱比白鲳鱼还高。
鹰鲳骨软酥脆,肉质细嫩,无论煎、炸或清蒸都很美味,口感极佳,较白鲳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吃鲳鱼不吐骨的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