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693节

  亏了陈露阳是年轻男大,身体好,负重强。

  这才一路顺着香喷喷河胡同,再次摸到了市工艺技术服务站。

  看到试件,宋主任明显有些嫌弃。

  “毛刺收得不太干净,牙底也虚……”

  陈露阳硬着头皮解释:“这些都是技校学生的手艺。”

  “我们这还是第一轮试制,工艺规程还没完全定住。”

  “我说呢!”宋主任哼了一声。

  “要量产的话,你这批件没法用。”

  “但要说试装嘛……”

  宋主任把推杆、限位环、连接件一一比了比,

  “也不是装不到一块儿。”

  说完,

  宋主任把手里的件往旁边一推,转头冲着车间门口吼了一嗓子:

  “老方、老许,过来一趟,有个活儿看看能不能干!”

  话音刚落,

  陈露阳就听见两个老牛叫似的声音传了过来。

  “咋还有活!”

  “这手里的都干不过来,你还让我们干!”

  “要我说,干脆你穿上工作服,自己来车刀得了!”

  宋主任也不惯着,隔着半个车间就回骂:

  “你们俩少在那跟我唱双簧!”

  “天天嚷嚷手忙,回头数一数,车间里光你们磨茶叶蛋的时间都够车一轴了!”

  不多时,

  陈露阳就看见两个头发半白的老师傅骂骂咧咧的走进来。

  宋主任一指桌上那堆零件:

  “这套试装件,看能不能对起来。”

  老方、老魏一边嘟囔着“哪哪儿都让我们干”,一边一脸嫌弃的看了看桌子上的零件。

  瞟了几眼旁边的图纸之后,两个人戴上老花镜直接就开始干!

  陈露阳站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两双老手在装配台上翻转、比对、试拧。

  推杆本体被稳稳夹在虎钳上,限位环对准接口轻轻推进,连接套筒旋入,手起手落之间一连串工序利落展开。

  换成技校学生做都没法做的东西,

  不到十分钟,就被这俩人玩拼图玩具似的装了出来!

  卧槽……

  牛逼啊!!!

  陈露阳瞪大了眼睛。

  怪不得何大华给自己推荐这个地方,果然卧虎藏龙!

  这俩老师傅手艺相当可以啊!!!

  “你这是啥啊?车上的?”老魏师傅看着手里的成品,开口问道。

  “魏师傅,这是小汽车的制动推杆。”

  陈露阳热情礼貌的回答,神情中充满了对二位师傅的尊重。

  “制动推杆?你弄这干啥?你造车的?”老魏纳闷问道。

  “我不是造车的。”

  陈露阳乐呵呵回答:“我是修车的,但是我老家是造车的。”

  这话一出,宋主任和两个老师傅都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点疑惑。

  看着三个人疑惑的眼神,

  陈露阳笑着补充:“我原来在省机械厂上班,那边是后方制造车的,我们厂出的‘劲霸小轿车’在这边跑着呢,我现在在片儿城负责修这些车。”

  “这批制动推杆,是为了做成通用结构的,能适配不同型号的小汽车。”

  老魏咂了咂嘴,把手里的推杆翻了个面,“你这是打算一个推杆干几种车?”

  “对!”陈露阳连忙点头。

  “现在我们修车最头疼的就是型号不统一,每修一辆车,就得翻一堆图纸、找一堆配件。”

  “要是这批试制件试成功了,今后光这一个制动推杆,就能顶三四个型号。”

  “思路倒是不错。”

  “就是这限位环……你这结构看着利索,但真要压上车,怕是有点卡位。”

  他指了指中段那圈止退环:“这里你看,没倒角,转向力一大,容易顶死。”

  “再说这接口的牙口,你是设计的直螺?这活儿一上车,得受劲受热,你这牙吃得浅了点。”

  “还有这段导口,”老魏凑上来补充。

  “你现在这尺寸,看着松紧合适,其实车厂装配时要带点油污、带点偏角,一卡就废。”

  “导角太短,没缓冲余地。”

  “图纸再往外放两毫米,哪怕多一道斜切,也比到时候撅进车里强。”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跟开门诊似的。

  陈露阳听懵了……

  啥意思?!

  技校一共生产了将近30个零部件,现在光是组装成第一个制动推杆,就被两个师傅发现这么多问题,

  那剩下那些还没装的咋整?

  全废了??!!!

  “魏师傅、方师傅,”陈露阳连忙凑过去,语气里难掩焦急,

  “您看这问题……是大改吗?还是说能改图纸,不至于整批废?”

  老方接过装好的推杆翻了翻,耸耸肩:

  “倒也没说非得全废。”

  “问题说白了,还是图纸上几个细节没收住口。”

  老魏道:“整体没大毛病,意思是对的,就是一些细节太粗糙。”

  “这活儿要是装在样车上,光是止退卡死、导角发涩,就能让整车一动不动。”

  陈露阳目光沉思了。

  这话说得没错。

  零件不是工艺品,装上去了还得经历热胀冷缩、灰尘油污、实地工况……

  这些车间、图纸都模拟不了的东西,

  统统都得靠经验来预判、靠细节来留余。

  “要不这样,图纸我这边马上让人来改。”

  陈露阳定了定神,看向两位师傅,语气真诚道:

  “我们现在手里还有二十多件试件,拜托两位把这些件先都装配一遍。”

  “我们的项目,需要靠拼装数据做反馈样本。哪怕是错的,也要拼出来、量出来、总结出来!”

  “你是说……都拿来装一遍?”老方皱眉。

  “对!”陈露阳一脸坚定。

  零件既然已经造出来了,就断然没有废在旁边的道理。

  只有把问题都暴露出来,才能从中找出问题共性,再反推回设计环节去修!

  “你想整就整。”宋主任的态度很无所谓。

  毕竟人是何大华介绍来的。

  自己怎么也要给何大华一个面子。

第496章 村口卖烀苞米的真诚

  当陈露阳告诉张楠图纸要修改的时候,

  张楠瞳孔一缩,很是自责的来了一句:

  “是我的错,这批件是白弄了。”

  他作为图纸的第一绘制人,每一笔每一个数值都是他日日夜夜思索的结果。

  原本张楠还想着能够一次成功,直接生产。

  哪知道真到了组装实验的时候,还是出现这么多的问题。

  “不白干!”

  陈露阳很是潇洒道:“这批就当成是交学费了。”

  “咱们不可能一次就搞出黄金版结构,

  张楠抿着唇点了点头,仍是难掩懊恼。

  “我以为自己想得够细了……可真到了车上,还是有看不到的地方。”

  “这事儿就是这么回事儿。”陈露阳语气轻松地拍拍他的肩,

  “咱做的是实物件,不是论文模型。”

  “只要还没经历过热、力、油、装配干涉,那它就不算完整的结构。”

  “我已经和宋主任那边说好了。”

  “下次李河他们带着零件,你拿着图纸,跟马师兄和郭师兄带着工艺卡片,一块儿过去。”

  “那边只负责装配,不负责记录。”

  陈露阳补充道,“图纸不用全改,关键的几处地方做个两版对比。”

首节上一节693/7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