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332节

  而且他底气十足!

  开源就是共产。

  这才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窦局长面色微变,在小本本上写下了“共产国际”四个字,郑重其事的说:“周浩然同志,把你‘不破不立’的计划详细说一下。”

  周浩然道:“其实也简单,就是我牵头,号召互联网行业主动放弃知识产权,走上开放、开源的道路。窦局长,我什么水平我心里清楚。硅谷比我强的人,那真是数不胜数。”

  说到这里,他又举了那个例子:“我是一碗水,那美国就是一片大海。我们放弃了一碗水,共享给全世界;就可以引导美国放弃了一片大海。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一碗水换来一片大海!没有了专利壁垒,互联网才能在我们国家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窦局长有些动容,“放弃一棵小树苗,拥有一片大森林,是这个意思吧?”

  “对。”

  “你愿意成为被放弃的那棵树苗?”

  “愿意啊!”周浩然的角度比这位窦局长可高多了,“现在这棵小树苗,是我们国家私有。那片大森林,是美国私有。彼此分享之后,小树苗和大森林都变成了公有,全世界共有。我个人肯定是受到了利益损失,可是对国家、对民族,对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来说,一定是巨大的帮助。”

  窦局长又在小本本上写下了“从私有变公有”这句话。

  这一刻,他的价值信念都有些动摇。

  这哪是什么投降主义?

  分明是共产.主义!

  周浩然笑道:“窦局长,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我就是表个态,我愿意自我牺牲。如果国家还有别的考虑,不同意我的计划,我也接受。那我估计靠着我的知识产权,我以后肯定能赚大钱,就是国家的产业发展可能会错过最好的时机。”

  “行,你等我消息。”窦局长停掉了录音,很受触动,“浩然,你是我见过的最有理想的年轻人!”

  周浩然道:“人生的意义,总不能就只是生存。”

  “对了,我听说你在学校里要申请一个‘校园一卡通’的项目?”

  “嗯。”

  “你的项目吗?”

  “对。”

  “要不……”窦局长觉得这小子真值得扶持,“我帮你申请下,看看能不能申请点国家基金?”

  “不用吧?”

  周浩然不太确定。

第305章 学校也抢单

  周浩然在努力争取。

  一定要当烈士!

  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国内的互联网产业迎来了大爆发似的发展,别说是跟欧洲、韩日这些地方竞争了,哪怕是互联网的诞生地美国,国产互联网也一点不虚!

  甚至在某些方面,国内的互联网产业比美国做的都更好,比硅谷巨头都更有竞争力。

  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在互联网诞生的早期。

  那一批卓越的互联网先驱们,经过了一定的探索、争取和努力,摒弃了过去传统IT产业里的专利体系,形成了一整套的论文开放、技术开源的互联网共享体系。

  甚至,互联网就是一大抄。

  你抄我,我抄你。

  随便来!

  你要是做一款手机,哪怕外观的某个部位跟别人家的手机一样了,都可能遭遇专利侵权,轻则罚款、重则禁售。

  互联网就不一样了。

  只要产品的名字不一样,其他的界面、功能、模块什么的都一模一样,也没人管你。

  摆开架势抄就行了!

  这种近乎纵容的开放做派,让一代互联网人创造了奇迹,完成了只有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技术爆炸”,二十年里彻底颠覆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源头就是90年代末,美国有一批互联网先驱,从学术界蔓延开来的共享精神,进而产生出的论文开放和技术开源潮流。

  没有了专利上的限制。

  那对国内的互联网人来说,就真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十几年时间就有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是大势!

  到了后来,哪怕你的技术有专利,那我也是照抄不误!就比如谷歌搜索和百度搜索,都申请了专利,后来那些搞搜索的,都有在盗用他们的专利,也很难去追究。

  周浩然的专业就是互联网。

  他要是写互联网论文,就算不想放弃知识产权,也没什么用。

  大势起来之后,就没有过去的那种专利保护体系了,全世界都是在盗用的,稍微改几行代码就是新技术了,想维权也没法维权。

  既然这样,还不如早早放弃!

  成为互联网先驱中的一员,混个好名声,以学术的身份入局,号召全球的互联网产业走向开源世界!

  一口气放弃几百篇论文的权益。

  争取把“第一人”的身份争取过来!

  到时候,就不仅是行业的影响力了。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轰轰烈烈的发展,追根溯源都要感谢他在最早期的付出……他为国家科技产业做出的贡献,为国家发展做出的自我牺牲,那就是妥妥的民族英雄。

  有了这样的身份。

  就算他成了大资本家,那也是民族资本家;就算他身边姨太太扎堆,那也是瑕不掩瑜的小问题。

  有了学术上的贡献还不够。

  还要应用起来。

  周浩然正式跟学校申请了“校园一卡通”的项目,去学校里填了表、做了登记,等待初审。过了初审,再做进一步的项目细分,以及经费评估。

  虽然申请人是大一新生。

  不过他现在身份不一般,又有程院长的关照,项目过审只是时间问题。

  却没想到,这个环节出了意外。

  “答辩?一个初审,我还要去答辩?”

  周浩然觉得难以置信。

  “你先坐。”程院长把他叫来了办公室,压了压手,“这事有点复杂了。”

  周浩然很奇怪,“一个校内项目,能有多复杂?”

  程院长道:“有人不同意。”

  “不同意?谁啊?”

  周浩然有点莫名其妙。

  这是得罪人了?

  没道理啊!

  他在学校里,就只跟计算机学院这边接触。近期去美国公费旅游,去了好几位校领导,也是沾他的光呢。

  程院长很无奈的说:“张学真。”

  “谁啊?”周浩然不认识这号人,“张学良家亲戚啊?”

  程院长气道:“人家是副校长!”

  “哦,怪不得连你的面子都不给呢。”周浩然还是不解,“那也没道理啊,我又不认识他,也没得罪过他啊。”

  程院长道:“你是在校本科生,年纪太轻,不符合申请原则……”

  “这算什么理由?”

  周浩然才不信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呢,要是一个普通的本科生去申请学校的科研项目,那大概率会用这样的理由被拒,连答辩的机会都没有。

  可听他不一样啊!

  他是学校教材编委会的成员。

  更有程院长这个大院士的面子在。

  怎么会被拒?

  对方一定是故意的。

  程院长犹豫了一下,说道:“也不是完全否定你,是想请你过去答辩。”

  “答辩?”周浩然都有阴影了,“我水平太高,去答辩我说了一通,评委都听不懂,还是不给我过。我就奇怪了,这个张副校长是干啥的?”

  程院长道:“建筑系的教授。”

  “啥?”周浩然睁大眼睛,“一个建筑系的教授,插手IT领域的项目?老院长,他是你的对头吧?是不是你要晋升副校长了,要抢他的名额?”

  “别乱猜。”程院长对这小子视若子侄,说话也不见外,“跟我没关系。”

  周浩然问:“那怎么回事?你是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啊,还是院士。他一个外院的教授,能管得着计算机的科研项目?就算权力大,也不会伸手这么长吧?行政插手科研,不像话了吧?”

  程院长叹了口气,“刘越华支持他的意见。”

  “哦,他啊!”

  周浩然知道这人,是计算机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也是博导。

  宁元甲就是他的学生。

  周浩然好笑道:“老院长,这么看来这事还是跟你有关啊,是不是你们的权力斗争,波及到我了?”

  “我都这个岁数了,还有什么斗争?”程院长也习惯了这小子不着调的讲话方式,“要不是学校领导不同意,我早就把这个位置让出来了。”

  “那是……”周浩然眯起眼睛,“没得罪人,还没有权力的纠葛,那就是利益了?”

  程院长这下就不说话了。

  周浩然笑道:“真让我猜对了!”

  “对了,我听乔海说,宁元甲想参与你的项目?”

  程院长一下改了话题。

  周浩然不禁吃惊,“跟宁元甲有关?不会吧?”

  程院长道:“你去找他聊聊!”

  周浩然去实验室。

  请人找来了宁元甲。

  说起了这件事。

  “你的导师,是不是跟我有什么误会?”

  周浩然感觉他不是那种心机阴沉的家伙。

首节上一节332/5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