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345节

  “大部分吧。”周浩然有着代差的优势,哪怕很多领域他不太精通,也足以在当下这个时代给学术行业里指点江山,“互联网是我最擅长的领域。”

  刘岩教授笑道:“要不等一会儿那个创业明星演讲完了,我帮你介绍下,你们聊聊?”

  “不麻烦你了。”

  周浩然没什么兴趣。

  刘岩教授很是热情,好心推荐道:“还是聊聊吧,你对互联网这么了解,说不定能得到他的认可,有机会加入他的创业团队呢!”

  “啊?”

  周浩然微微一愣。

  这才明白现阶段大家的普遍心态,连计算机行业的资深教授都是如此。

  像周浩然这样连续写出了许多篇顶级论文的学术明星,根本就不够看。在创业明星面前,只有凑上去给人家打工当小弟的份儿。

  九十年代初,国内兴起了一股学术热。

  可到了现在,学术热潮急转直下。

  已经没人在乎学术了。

  创业才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刘岩教授今年五十多岁,他很欣赏周浩然这个年轻人,所以也是好心好意的想给他创造一个机会,“那就这么定了!等中午吧,你复审结束了,他的演讲也结束了,你们见一面!”

  周浩然盛情难却。

  有些哭笑不得。

  眼下这个年代,谁有资格在互联网领域里在他面前充老大?

  哪怕是谷歌的那两个创始人,也得是他的小弟!

  要按照他的搜索思想去开发搜索技术。

  接下来,复审。

  这就顺利多了。

  中科院的两个专家提了几个很刁钻的问题,周浩然一通论述,把在场的所有评委都说的晕头转向。

  周浩然知道这所谓的复审,就是个形式。

  他早就拿到领导批条了。

  所以在复审现场,周浩然就大放厥词起来:“过几年,我争取要拿下图灵奖。但我不能只做理论,还要在实践方面有一些成绩。‘校园一卡通’,就是我送给国内高校的一个礼物。”

  这话说完,“周浩然”的名字就算是彻底传遍了国内IT行业的学术圈。

  此前,大家只是通过论文了解他。

  知道他是复旦大学出来的一个天才少年。

  整体感觉太模糊。

  多少有些不真实。

  这才发现,原来是个有冲劲爱吹牛的小孩儿!

  现在真实了!

  ……

  复审结束,周浩然想溜。

  却被刘岩教授给拉住了,“走,去吃饭!”

  “去哪啊?”

  周浩然很不情愿。

  刘岩教授笑道:“去食堂吧,我们这些搞科研的,也没钱去贵的地方。走吧,人在那边都等着了,好几位校领导也都在作陪呢。”

  周浩然面色微变,低声道:“刘教授,这人来头很大?”

  “嗯,麻省理工的博士毕业。”

  “不是,我是说……他很有背景?”

  “没有吧?”刘岩教授略微想了一下,“没有,就是普通人家。”

  周浩然很吃惊的说:“一个创业的小年轻,值得好几位校领导作陪?”

  “啊?”

  刘岩教授似乎很难接受他的说法。

  猛然间就反应过来。

  周浩然这小子是从海港来的,属于“边缘地带”。

  海港虽然是大都市,但海港的核心产业是金融和贸易,海港的时尚风气是都市白领,而不是自主创业……首都完全相反,尤其是中关村,尤其是首都的大学生!

  如果说自由民主是八十年代大学生的憧憬,那创业奋斗就是九十年代这些首都大学生的理想主义。

  刘岩教授语重心长的说:“小周,你这么有才华,去复旦可惜了,你应该来首都读书的。”

  周浩然笑哈哈的说:“我家就在海港,离家近。”

  “有机会,应该多往首都跑一跑,多来清华做一些学术交流。这边的科技气氛,远不是海港那边能比的。一个小小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在海港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这边,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信仰。”

  刘岩教授拍拍他的肩膀,大力邀请。

  “嗯,还真是。”

  周浩然马上就感受到了清华和复旦的差距。

  在清华,一个不知名的创业项目,创始人成了大学生们追逐的创业明星。中午吃顿饭,连校领导都出来作陪,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欢迎。

  复旦……

  这就很讽刺了。

  周浩然要做一个“校园一卡通”的项目,这不比一个莫名其妙的互联网创业项目更有意义?却受到了校领导的处处刁难。

  别说给他欢迎和支持了,都在处处拖后腿,为了一点个人利益在扼杀科技。

  两边对科技的态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很快,两人就去了第七食堂。

  也就是玉树园餐厅。

  这个食堂有多个包厢,还有大包厢,适合对公接待。

  周浩然跟着刘岩教授一起过去。

  就发现包厢里已经有很多人了。

  有的人,一看就是校领导,坐姿和气度就很有风范。

  再看坐在中间那人……

  穿着笔挺的西装,应该就是所谓的创业明星了。

  挺年轻。

  很瘦。

  像个瘦猴。

  只是这长相……

  “我靠!”

  周浩然不禁睁大眼睛。

  这就是那个在清华大学里呼风唤雨的创业明星啊?

  这不是老张嘛!

  张朝洋!

第317章 免费打工很荣幸

  既然是老张,那就太熟了。

  行业里的老好人嘛。

  尤其在互联网初期,堪称江湖里的“及时雨”,有点像是带头大哥,很多后来的互联网大佬,要么在他手底下工作过,要么曾视他为偶像听过他的讲座。

  虽然网易、新浪都是跟搜狐并列的门户网,但这俩创始人不是一个级别的。老张是麻省理工回来的博士,那俩都是土包子,毫无明星光环。

  海港欠缺创业氛围。

  首都就不一样了,那真是给了老张一种前呼后拥的明星待遇。

  周浩然甚至能感觉到,这哥们整个人都是飘着的。

  坐在正位上,跟校领导推杯换盏。

  还真像个人物!

  周浩然这种小年轻,只能在坐在末席,人家连看都不看一眼。

  还是一位校领导给了机会。

  他以为这是清华本校的学生呢,是刘岩教授有意引荐的得意门生。

  就很主动的问起:“这位同学是?”

  刘岩教授马上道:“哦,这是周浩然,精通互联网!”

  “哦?懂互联网?”张朝洋放下酒杯,红光满面,眼神瞥了周浩然一眼,有意考教他,“都懂什么啊,来说说看。”

  “也不是太懂。”

  周浩然看他那高高在上的样子,就很不喜欢,才懒得搭话呢。

  这人啊,还真需要社会来打磨。

  这会儿的老张,好似被明星光环冲昏了头脑。

  刘岩教授面色微变,连忙道:“他这人平时太谦虚了,其实他很精通互联网,在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过很多互联网的相关论文,在学术领域里很有影响力。”

  “写过论文?”

  张朝洋并没有因此触动。

  周浩然笑笑,“侥幸写过几篇。”

  张朝洋“嗯”了一声,点了点头,“学术和商用,这是两码事。在硅谷,那些做互联网的都是一群年轻的小孩儿,做学术的进不了这个圈。”

  然后,他就伸出了两个手指,晃了晃:“这是两条平行线,不挨着!”

  “对,对。”

  周浩然附和着,他说啥是啥,懒得去争辩。

  刘岩教授以为他是怯场了,就有些恨铁不成钢,“查尔斯,他可不仅是学术方面强,应用方面也很有能力。最近在申请一个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呢!”

首节上一节345/5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