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101节

  刘封也不去理他们,直接带着周泰、潘璋等人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刘封启程离开了朐县,朝着郯城而去。

  这一次的事情已经功行圆满,晒盐法的流程和制作工艺也已经全部留给了糜甑,是时候该返回郯城了,毕竟那里还有一堆新的事情等着刘封处理呢。

  许勤的手下跟着刘封等人到了朐县城门,看着他们出了城后,立刻赶回王府禀报。

  “你说他们在朐县待了整整半天,等到傍晚时分才离开的?”

  王煜仔细的询问了许勤手下的宾客,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糜子方前几天就离开了,否则倒是可以试试能不能从他这里得到些消息。”

  王煜悄悄松了口气,那涿州子冷声寒语的时候,当真是有些吓人:“算了,也不去理他了,总之他一个涿州人,离开了也就罢了,我王家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

  思考再三,又想到周泰、潘璋等猛士,王煜最终还是打消了半路截杀刘封的念头。

  毕竟王家的精锐部曲也就只有一百来人,平时镇压一下盐工也就算了,真要是对上猛士虎贲,王煜感觉自己这边还是凶多吉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算了。

  王煜并不知道,他这个决定倒是给他自己以及整个王家续命了。

  要是他真敢动手,那刘封估计会非常感激他。

  因为他都不用等到盐田建成,大爆产能,就会因袭击方伯之子而被抄家问罪了。

  去的时候因为绕路考察,所以耽误了不少时间,可回程就快多了,一行人兼程赶路,仅仅四天时间,就回到了郯城。

  这一次刘封出行,整整耗费了大半个月。

  回到郯城之后,刘封让徐盛和潘璋去看看队伍的训练,同时又吩咐周泰和蒋钦回去休息。

  安排妥当后,这才回到州府,先去了祖母和田氏的院子请安。

  这一通奔波,刘封人倒是被晒黑了一些,自然引得祖母和田氏的一番心疼。

  等安抚好祖母和母亲后,刘封自然要去给自己的父亲请安问好了。

  此时,时间已是四月末,天气渐渐转暖,不再如先前那般寒冷起来。

  刘封之前大力开展的屯田,已经有条不紊的进入了春耕最繁忙的时候,等到六、七月秋收的时候,可是能给州中上交三十余万石粮食。

  “父亲,儿回来了。”

  走到正堂前,脱去鞋履上堂,刘封隔了老远,就朝着刘备拜倒行礼。

  “你还知道回来。”

  刘备其实早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对于自己这个宝贝儿子如何会不关心,在刘封他们出发之前,就特地给周泰等四人送去了四套铁制铠甲,以及六匹战马。

  这些东西虽然名为犒赏,是方伯赐给周泰等人的赏赐。

  可实际上,这却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呵护。

  不提战马,光是这四套铁制扎甲,就能让周泰等人化身成为古典时代的坦克。

  以这四人的勇力、武艺和胆魄,足以击溃百人无甲或轻甲部曲。

  这可没有半点吹嘘,像王煜家养的精锐部曲,能够承受百分之十左右的伤亡就已经相当了得了,当然大概率是做不到的。

  一百人的部曲,只要先杀伤了十个人,对方就差不多崩溃了。

  这有难度吗?

  当然有,这可是要杀伤一百人里面的十个人。

  可对于周泰等人来说有难度吗?

  却又没难度了,潘璋当时身着布衣,都斩杀了七个无甲盗匪。

  不可能穿上了铁扎甲的潘璋却反而做不到了。

  潘璋一个人都这么能打,没理由加上周泰、蒋钦、徐盛之后反而不行了吧?

  更别说还特地送上了六匹战马,这不就是让刘封事有不谐,好带着周泰等人一起跑路的吗?

  这份礼物也是相当之重,不论是铁扎甲还是战马,在现在这个世道,可不仅仅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刘封眨巴着眼睛,大拍马屁道:“父亲这是什么话,孩儿这次出门,对父亲日思夜想,只恨不能肋生双翼,好尽快飞回父亲身边尽孝。”

  “行了行了,我可不吃你这套。”

  刘备嘴上说着不吃这一套,可脸上的表情却是生动了起来:“接下来的日子你可别再乱跑了。袁本初和曹孟德都送信过来,要派遣使节来我这里商讨要事。据他们估算,使节也就是这几天快到了,你正好可以做做准备。”

  “另外再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也要开始动员,准备南下广陵了。”

  刘备说到这里,瞳孔里满是遐想,显然已经做起了一统徐州的美梦。

  “父亲,可别高兴的太早了。”

  刘封忍不住泼上了些冷水:“我总觉得曹兖州和后将军不会那么好说话,就看着我们南下广陵。就算他们真的腾不出手,也必然会想办法阻拦我们。”

  刘封继续问道:“这些日子,寿春和鄄城的细作可有消息回来?”

  刘备叹息一声,想做点事情是真的难啊。

  听到刘封的问题,刘备摇了摇头:“倒是没有消息,曹操那边正和吕布激战,听说刚刚赢了一场胜仗,围点打援,击破了吕布的万人生力军,可谓是曹操的一场大胜,斩首数千级。”

  提到曹操,刘备心里还是有些害怕。

  他先前被曹操揍的太狠了,都快有心理阴影了。

  输给袁谭,他不怕,因为那是兵力、物资上的劣势,再加上田楷的胡乱指挥。

  可输给曹操确实真的伤到刘备了,当时他可是以逸待劳,还有兵力优势的。

  刘备当时是想借着城下反击,小胜一场,可结果却愣是被对方按着脑袋暴揍,给正面击溃了。

  刘封砸吧着嘴巴,摇了摇头:“总觉得曹操、袁术他们都太老实了,就连袁绍也老实的过分。这就让人很不踏实。”

  刘备一听,眼中闪过警惕,仔细询问道:“那封儿觉得他们会做些什么?”

  “应该做不了什么。”

  刘封仔细的盘算过了一遍:“有粮食的袁术无兵可调,有兵力的曹操却没粮食。总不能袁术还能和曹操结盟,给他送去粮食吧?”

  说到这里,刘封自己就先笑了,且不说袁术、曹操仇深似海,前者就是后者一路撵去扬州的。

  只看袁绍的脸面,曹操也不可能背弃自己的本初大哥,去投奔冢中枯骨。

  随后,刘备问起了刘封这次东行的结果。

  刘封带着些许炫耀的心情报告道:“我大汉百姓,人均一年需吃6斤盐(现代人均吃盐5公斤,等于汉代20斤),一石一百二十斤,眼下徐州除去彭城国外,还剩一百六十万人,一年需要八万石盐。假使每石盐征盐税百钱,那一年收入高达八百万钱。这还仅仅只是盐税部分的收入,如果能够推广榷盐法,把食盐的生产和批发拿到手里,每年可入上亿钱。

  至于销售和流通,最好还是交给商人来办。

  一来避免官营机构臃肿,导致成本剧增,白养一群闲人从中贪污纳垢。

  二来也可以分出一部分利润给民间,增加商业的活跃度,使得政府能够增加税收。

  第三点,就是事实证明了,除了完全放弃盐税以外,这种官民合营的经营结构,无疑是最佳的方式了。

  自刘晏改革盐法之后,便开始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延续。

  一听说每年最少能有八百万钱的收入,多的话甚至可达上亿钱,这可把刘备给馋哭了。

  他立刻关心起盐政的进度,听说盐田才刚刚开始建设,最快开始起效也需要数个月。以后还需要不断的增加产能,扩大盐田的规模,最终可能需要几年后,才能达到年入亿钱的规模后,明显的有些失望。

  “父亲,即便每年能有千万收入,也将大大增加我州中的收入。”

  刘封赶忙给刘备打气,毕竟他还有事情要求着自己老爹。

  刘备一想也是,自己府库里都快空荡荡的了,每年多入千万也是极好的。

  “只是,此事还需要父亲帮忙。”

  刘封图穷匕见道:“父亲有所不知,孩儿这次走访了地方,发现沿海地带的豪强士族都有煮盐的行径,而且还借助自身的权势垄断地方,雇佣大批的农人为盐工,为自己煮盐谋取暴利。随后又以得来的财货豢养打手,以招募更多的盐工。”

  刘备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以他的敏感性,自然不难听出问题所在。

  恰好刘封在这时也补充道:“父亲,这些盐工成群结队,少的千余,多则万人,本身因为从事煮盐活动,就有着一定的纪律性和配合队,若是再有打手居中组织,这可就是一支随时能拉起来打仗的乡兵了啊。”

  刘备阴着脸点了点头,显然他也想到了这点。

  “那封儿你有什么想法?”

  “恳请父亲让孩儿再编一部,日后可驻防朐县。”

  刘封心中盘算,郁洲山岛那边至少得半年到一年,才需要考虑到正规军的驻防,在此之前,糜家的家丁就足以解决任何威胁了。

  毕竟朐县最大的豪强就是糜家。

  别人拉的队伍,算上盐丁也不过千人,糜家可是光自己家的僮仆就能随便拉出来大几千啊。

  若是算上糜家的盐丁,上万人都轻而易举,想想都让人害怕。

  不过好在糜家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暂时无须担心。

  刘备沉思了片刻,便点了点头:“徐盛所部已经扩编为两千人,既然如此,那就让子敬挂一水军校尉的衔,以周泰、蒋钦为守别部司马,代为编练水军一千人,从征广陵。等拿下广陵之后,再以军功提拔他们为别部司马,统带水军,暂都划归你账下。”

  听完刘备的安排,刘封有些窃喜,这已经达到他的最低标准了。

  只是他还想再还个价。

  刘封小心翼翼的试探道:“父亲,孩儿还有个请求,想请您恩准。”

  刘备眉头一挑,现如今他也已经有不少经验了,但凡刘封特别礼貌乖巧的时候,就一定有他非常想要的东西。

  这一次都用到请求,恩准这样的词汇了,看来自己这好大儿所谋不小。

  “吾儿可先说来听听。”

  刘备既然已经察觉到了,自然也就有了防备之心,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否则事后反悔的话,他这做爹的尊严何在。

  刘封讪笑着还想继续设套:“父亲,孩儿只是想跟您求一个人而已,您只是举手之劳。”

  刘备依旧不吃这一套,逼问道:“是何人耶?”

  看出刘备是坚决不肯上套了,刘封也只能无奈坦白:“儿子想求太史子义。”

  “太史子义?”

  “正是,儿子听闻太史子义弓马娴熟,昔日单人一骑,在数万黄巾围城之下,来取自如,射的黄巾不敢追他,只能任凭其人自便。”

  刘封目露艳羡:“此真大丈夫是也。”

第125章 曹操和吕布的威胁

  此时细数刘封手下军将,陆有徐盛、潘璋,水有周泰,蒋钦,只是欠缺骑兵。

  赵三叔、田四叔自然是相当好的人选,只是现在刘封的地位还不够,况且刘备也不一定肯放人,这都是有感情的。

  既然如此,那刘封就干脆把主意打到太史子义的头上。

  要知道这一位可是神射手,擅骑战,有大局观,能统大军独当一面,性格沉稳又重情义,日后更还自学成才,成了有名的山地名将,当真是不可多得的良将。

  这样的一个人,刘封自然想早早的扒拉进自己的盘子里。

  至于太史慈壮年而亡的情况,一来那是因为在气候恶劣的豫章丛林,疫病横行,二来也是跟着刘繇那几年,受苦受累了。

  有华佗在,再加上自己的开挂,刘封有信心能改变太史慈壮年而亡的悲惨境遇。

首节上一节101/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