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111节

  这能削弱对方的力量,增强己方的力量,何乐而不为。

  更重要的是,如果袁术真的插手广陵,而广陵真就倒向了袁术,那也不影响刘备可以转而执行第二个方案,进军鲁沛两个郡国。

  尤其是沛国,人口富庶,土地肥沃,还有铁矿行业煤矿,还是豫州的炼铁中心,价值其实比之广陵,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刘封力荐的必争之地。

  四人一番商议,决心已下。

  可同曹操暗中达成盟约,分割豫州。

  汝南郡、鲁国、沛国归属徐州,颍川、陈国和梁国,则由曹操日后取之。

  不过这只是底线,这一次最多只是回复满宠徐州的态度。

  真要谈的话,曹操得派更为重量级的人物,比如荀、程昱等人前来,才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

  满宠显然还没有这样的资格。

  很快,简雍、孙乾、刘晔等人陆续被召集而来,一人领两县任务,分头出发。

  “子扬,此番任务,唯高邮任务最重,必须拿下,备只能将此重任委托给你,望你能马到功成,不负徐州父老之望。”

  刘备拉着刘晔的手,述说着心中的期许。

  刘晔只觉主君倚重,大任在身,心中生出无限豪情。

  “明公但在郯城安坐,晔此去,必说服高邮县令纳城来投,”

  刘晔这种人才,往往压力越大,越为自信,任务越艰巨,没人敢接受?

  这不恰恰证明了他刘子扬才能卓绝,远超彼辈吗?

  “好!”

  刘备大声喝彩,按着刘晔的手不肯松:“只是子扬也需保重自己,高邮虽重,却不及子扬万一。若是事有不谐,子扬当先自保,再虑其他,备率军于郯城,不日即可拿下。”

  刘晔感激涕零,泣泪告别刘备,在护卫州吏的随从下,南下前往高邮县。

  随后,刘备又以此送走了简雍、孙乾。

  简雍依旧是老样子,放浪不羁,竟然拍着刘备的肩膀让刘备准备好美酒,等他功成回来,要一起痛饮三天。

  刘备自然不会拒绝,老兄弟了,很多话不需要说出口,只是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双方就已经心中明了。

  最后是孙乾,这位郑玄的高徒持礼甚重,而刘备也以礼相待。

  孙乾一板一眼的告别刘备,绕道下邳国,前往东阳县。

  忙完这一切后,刘备正式的将满宠重新请来。

  “使君既已重新传唤外臣,想必是已然有了决定。”

  满宠朝着刘备恭敬礼拜,然后郑重其事道:“望使君能郑重考虑,使兖、徐二州就此化干戈为玉帛。”

  刘备点头回道:“若是孟德真心愿和,备自无不可,只是孟德在徐州烧杀掳掠,大伤徐州士民之心,备甚为烦恼。”

  满宠听话听音,自然听的出刘备话语中的松动,赶忙争取道:“先前徐州战事,涉及我主,外臣不好评判,只是当今之事,尽在堂上诸公。究竟是战是和,难道不是看何种选择对徐州有利吗?”

  “使君,外臣说句冒犯的话,堂上诸君,若是北面而臣,不失为州郡显宦,可使君您呢?您是汉室宗亲,虽然与袁冀州有旧,可您真的能放得下眼下的一切吗?况且袁冀州外宽内忌,性好猜疑而多权变,此非人主之像也。”

  当满宠说到堂上诸君时,周围大部分人都对他怒目而视。

  可满宠丝毫不惧。

  别的不说,光论身材,满宠可是身长八尺,东汉一尺接近24厘米,八尺最少也在一米九以上,妥妥的一个巨人体型。

  这身高,光是威慑力就强的吓人,在场的又都是文士,难怪满宠敢如此肆无忌惮了。

第132章 各方云动

  刘备起身道:“伯宁所言,吾已尽知,汝可回去回复孟德,是战是和,我自观其诚意决断。”

  满宠闻言,心中一松。

  刘备这话,显然是在暗示满宠,曹操若要求和,当展现诚意。

  诚意是什么?

  懂的都懂。

  正事商量完,刘备又开始求贤若渴起来了。

  对于满宠,刘备是相当的欣赏。

  胆气超群,谋略过人,刚正不阿,气宇轩昂。

  这四个词语用在满宠身上是丝毫不过分,而且还少了几个词语,比如外刚内柔,貌直实黠等等。

  不过后面两个词,则需要日久之后才能感受到,不如前面的直观。

  刘备当即吩咐准备宴会,款待满宠。

  席间,还拉着满宠的手,为他逐一介绍徐州重臣,让满伯宁又惊又喜。

  满宠身材高大,一米九二的个头,足足高出刘备半个脑袋。

  可刘备却毫无异样的仰头看他,上一个能如此毫无异色的正是曹操。

  “宠自幼长在豪族,性情直暴顽劣,所幸还知善恶,明事理,晓忠奸,因此得以为郡中征辟,略有薄名。”

  满宠感激莫名,冲着刘备下拜行礼:“不意使君如此恩重,宠愧不敢当。”

  “伯宁何以如此自谦?”

  刘备将他扶起,叹息道:“备只恨遇伯宁晚矣,不能得伯宁常伴左右,耳提面命,此备之大憾也。”

  满宠只觉得人有点轻飘飘的,他真没想到刘备会如此推崇于他。

  最早之前,满宠其实对刘备并不重视,只觉得刘备不过是一略有背景,拜得名师的北地武夫。

  就连对刘备产生好奇,也是源于二征徐州之后,自家主君偶尔开始会怒斥刘备背恩忘义,狼子野心。

  后来听说刘备不自量力,居然去了徐州,满宠倒是觉得挺符合刘备的见识的。

  边疆武夫何曾有过这样的机遇,不知进退才是常理。

  可当刘备入主徐州之后,再传来的消息可就完全超出他满伯宁的想象了。

  等到曹操请他出马,出使徐州的时候,满宠已经完全忘记先前如何看待刘备的了,他仔细的收集了刘备的情报,然后日夜研读,并根据刘备的性格特征做准备,决定如何说服对方的方案。

  毕竟满伯宁这个人,藏在刚强外表下面的,则是柔软的身段。

  刚正不阿是满伯宁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只不过这一点还需要一些运气。

  就拿满宠的嫡孙满长武来讲,他最后的结局就很难看。

  当时曹魏皇帝曹髦造反,他守护皇宫正门,拒绝了司马干和王羡的直入。

  司马干还好,本身就是满长武的姑父,并没有多想,在司马昭面前如实汇报了情况。

  可王羡却是个小人,就因为被拒绝入宫,他就深深的嫉恨起满长武了不惜贿赂司马昭身边的近侍进献谗言。

  于是,满长武被小人所诬陷,成了阶下囚,被拷问致死不说,还连累了自己的父亲被剥夺爵位,贬为庶人。

  这就是典型的没能玩好平衡,以至于身死道消,家族爵位也被剥夺。

  因为满长武不知道自己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得罪了司马昭了。

  因此,满宠的能力之强,其实是非常罕见的。

  而满宠本身,也是一个极其自傲的人。

  可即便如此,在受到刘备如此礼遇的这一刻,满宠终究还是被感动了。心里也想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何自己主君对刘备是如此的念念不忘了。

  刘使君,能得人效死也。

  当满伯宁在刘备处乐不思兖的时候,程昱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梁国首都睢阳县。

  豫州刺史郭贡正在此处办公。

  郭贡此人,乃是颍川名士之族郭姓子弟,与郭图、郭嘉皆是同族。

  以三互法来说,郭贡是不能担任豫州刺史的。

  只是李、郭汜为了能够制衡袁术,扩大对豫州的影响力,才将豫州刺史之职,拜除给了豫州本地名士郭贡。

  郭贡此人也确实非泛泛之辈,单骑入主豫州之后,就在梁国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庞大军队。

  这些军队中,除了少量的郡卒外,其余都是本地的豪强士族贡献出来的部曲、僮仆。

  只这一点,就已经说明郭贡至少在名声方面,确实在豫州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先前吕布背刺曹操的时候,郭贡其实也去凑了热闹,带领一万多大军直接杀到了鄄城城下。

  其实从这个位置来说,要说郭贡和张邈、陈宫他们不是一路的,这怎么也不可能。

  要知道梁国和东郡鄄城之间,可是隔着陈留郡和定陶国的。

  而这两个地方,都在吕布集团的掌控中。

  陈留根本就是张邈的老巢,如何能借道给郭贡一万多人的大军北上?

  这显然是有着盟约关系的,只是最后因为郭贡和陈宫之间被荀抓住了破绽,打了个时间差,竟真说退了豫州军。

  否则等到随后的陈宫军杀到,鄄城能不能守住还真要打个问号了。

  郭贡退军之后,重新缩回了梁国。

  郭贡虽然名为豫州刺史,可他真能管辖的也只有梁国一国,况且郭贡也仅仅只是豫州刺史,而非豫州牧。

  程昱进了睢阳之后,直接去府衙求见郭贡。

  程昱此次前来,不但带了曹操的名帖,还有荀的名帖。

  因此很快,郭贡就召见了他。

  郭贡是个有些古板的名士,在他看来,眼前这个瘦高使者不过是一无名之辈,也只有曹操这样的宦官之后,才会提拔这种人。

  也不知这程昱何德何能,竟能担任东平国相,曹孟德当真不懂用人。

  不过即便郭贡心中不怎么待见程昱,但他表面上还是施行礼节,问候了程昱的身体近况后,才转入正题。

  “尊使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赐教?”

  程昱何等人精,已经敏锐的察觉到郭贡对自己有看法。

  于是,他果断做出调整,低眉顺眼道:“郭使君于我兖州有大恩,我等铭记在心,不敢或忘,何以言赐教?不过是我主新知了些许消息,深恐郭使君不知,为人所乘,特遣我而来。”

  果然,看见程昱低眉顺眼的伏低做小,郭贡态度开始变得缓和起来。

  “尊使何出此言,先前之事,不过为小人挑唆,险些铸成大错。幸有荀文若连夜来说,使得我得悉真相,退兵自是顺理成章,也算不得恩情。”

  程昱看见郭贡态度软化,心中鄙夷,这等沽名钓誉之辈,竟也能聚万人之众而任重一方,大汉确实是气数已尽。

  “使君为人谦和,施恩不望报,自然是道德高尚,既如此,我等也当见贤思齐,不让使君专美于前也。”

  郭贡闻言,心中很是高兴,抚须颔首:“尊使言过了。”

  程昱觉得总算是把郭贡给哄开心了,火候也差不多到了,于是直入主题:“我主近日探得徐州牧刘备想要染指贵州鲁、沛两国,重立陶恭祖昔日所立之陈为沛国相。显然将要不利于使君您啊。我主获悉之后,便立刻招我出使,来告知使君此事。”

  “什么?”

首节上一节111/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