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147节

  这俩无论是谁,都能轻易的把我再揍一顿啊。

  郭贡犹豫道:“使君,我此刻是全无兵马,任城虽小,却也是一国,贡如何能……”

  刘备仁厚的脸上满是真诚:“使君如何全无兵马,您的八千部曲,不尽数在大营之中吗?”

  郭贡愣住了,片刻后恍然,对方这是在许给自己好处啊。

  只要自己肯答应对方的条件,这八千部曲立刻就能还给自己。

  要是自己不答应,那就不好说了。

  郭贡心里犹豫起来,其实任城国确实不怎么难打,大前年青州黄巾军入兖州,横扫整个任城国,连当时的任城国国相郑遂都给杀了。

  要拿下这么一个残破的,且只有四个城市的郡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可兖州刺史曹操真的会装作看不见吗?

  刘备要的就是套一层皮,他也不想和曹操撕破脸,但任城国实在太过重要,不能不拿下,不然就掌握不了水道的优势,鲁国就永远消化不彻底。

  既如此,不如借郭贡之手,表奏任城国相,将任城纳入麾下。

  这样曹操也只能吃个哑巴亏,你要寻仇,也只能找郭贡。

  而曹操就算真要找郭贡寻仇,刘备也可以去帮郭贡啊。

  毕竟刘备又不是为了任城国,就是单纯的看不惯你曹操到处欺凌州郡长官而已,这也很符合刘备的对外形象。

  “郭刺史若是愿行此事,备当铭记在心,日后若有所命,无有不从。”

  刘备这句话显然是在给郭贡担保,如果曹操敢因此打你,我肯定救你。

  听到刘备的这番保证,郭贡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其实任城国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抵抗力量了,被青州黄巾洗劫过一遍,又在陶谦入侵兖州的时候首当其冲,当真是没剩下什么力量了。

  当地的士族豪强都没法自保,逃离了任城,留下的也不过些许县衙底层长吏和普通百姓了。

  “刺史若是愿意为刘使君排忧解难,我鲁国也愿出上一份力气,愿捐粮秣千石,以助军威。”

  陈逸此时也上前凑趣,他倒是看的很清楚,如果郭贡不干的话,那他的鲁国可依然等于孤悬于外。

  不论南北哪条水道被截,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下场。

  因此,陈逸果断站出来,想要出一点力,哪怕不多,但好歹也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果然,听到陈逸还愿意出粮秣,不论是刘备还是郭贡,看他的目光都更温和了。

  郭贡心里也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豫州现在六个郡,汝南、颍川自不用去想,自己倒是能掌控梁国,刘备看样子能控制鲁、沛两国,这样一来,若是自己能够得到刘备的扶持,那自己这个豫州刺史岂不就能坐稳了?

  不对,能够有三国支持,那自己这个刺史甚至未必没有办法换成州牧啊。

  而且只要刘备肯全力支持自己,那曹操、吕布的压力也就不再压迫的自己喘不过气来了。

  想清楚之后,郭贡下了决定:“贡劳师动众,侵扰鲁相,又劳动刘使君来援,本就羞惭自愧。若是能够稍做补偿,也可求得心安。”

  刘备顿时大喜,握住郭贡的手道:“君不负备,备定不负君。”

  随后,刘备将郭贡的八千部曲尽数还给了对方,不但如此,就连军械武器也一并归还,没有半点克扣,甚至还额外赞助了对方一千石粮秣。

  如此一来,又多了两千石军粮,郭贡的行动也就更为有底气了。

  当晚,刘备宴请郭贡、陈逸。

  张飞和臧霸自然在一旁作陪。

  宴至高潮,喝多了刘备拉着臧霸的手一边拍着一边道:“宣高,我夺汝一个开阳,还汝一个郡国,可好?”

  臧霸吓了一跳,酒意都被额头的冷汗给蒸发了一半。

  慌忙离席拜倒:“主公所言,霸愧不敢当。昔日霸独立开阳,不遵州府号令,至今心中羞愧,既感主公宽宏大量,又恨自己昔日所为。自归入主公麾下,霸无一日不以往昔为耻,只愿为主公浴血沙场,以报主公大恩。”

  刘备看到臧霸的反应,知道自己玩大了。

  臧霸会有这个反应,再正常不过了。

  他当时就是割据地方,刘备说夺了对方一个开阳,这不就是翻旧账吗?

  现在又说要还他一个郡国,这在臧霸看来,可不就是赤裸裸的试探?

  虽然刘备的的确确没有这个意思,纯粹就是开心导致喝高了,然后义气劲又上头了,想给臧霸一个惊喜。

  可结果就是玩翻车了。

  历史上,关羽在襄阳的时候,刘备也是这样玩翻车的。

  原本在襄阳,关羽虽然是董督荆州事,但文事需要依赖荆州治中从事的潘,而南郡太守糜芳,也在军事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简单的说,这两个人虽然都是关羽的部下,但同时也是刘备的部下,他们可以对关羽的命令保留一定程度的异议,而关羽拿他们俩是没办法的。

  可偏偏这时候刘备就属于典型的做过头了,直接从益州送来了假节钺,这下子可就炸锅了。

  原本关羽哪怕天天骂糜芳,那也只是同僚关系差,糜芳最多不理你关羽,总不能你还能来咬我吧?

  我好歹也是主君的外戚,曾经的大股东啊。

  所以哪怕关羽天天威胁要砍了你糜芳,但糜芳只会觉得你尽管威胁,认真一刹那都是我糜芳胆小怕事。

  糜芳是绝对不会担心自己生命安全的。

  可有了假节钺,那可就真不一样了。

  从法理上来说,没有假节钺,关羽敢杀糜芳,就要做好给糜芳殉葬的思想准备,因为这是属于擅杀。

  可有了假节钺,那关羽杀糜芳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别说糜芳,整个荆州上下他都可以杀,包括潘、博士仁。

  这局面就失衡了。

  可偏偏关羽的性格极其傲气,他还当众说回去就砍了你糜芳。

  其实关羽这话更多的是吓唬,他要真想砍了糜芳,还用等回去?

  可架不住糜芳信了啊,他屁股下面可是脏的狠。

  再加上刘备在湘水之盟里犯下的许多错误,最终酿成了荆州之变。

  本质上,作为派系领袖的刘备,他的责任其实才是最大的。

  此时,刘备顾不得周围郭贡、陈逸等人奇怪的视线,只是着急起身,脑海中担心可别伤了自己心腹重将的心了。

  他赶忙起身将臧霸搀扶了起来,然后握着对方的手道:“宣高,何至于此。汝之心,备尽知也。宣高忠义之人,如何能是高官厚禄所能动摇的。”

  “不过宣高,任城乃是联通鲁国与我徐州的交通要道,需一重将镇守,方可令我放心。”

  刘备耐着性子给臧霸解释了一番:“郭刺史欲表奏一人,镇守任城,却奈何麾下无人,只能求贤于我,我思前想后,唯有宣高可担此重任,故此出言相戏,乃是备失言。”

  “宣高,备当自罚三杯。”

  说完,刘备当着臧霸的面连干了三杯酒水。

  直到刘备喝完了之后,臧霸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刘备是真为自己找了个郡守的位置。

  这一时之间,他五感交杂,对刘备也又是感激,又是钦佩。

  要知道刘备的兄弟,嫡系中的嫡系张飞张翼德可还坐在一旁呢,他都没当上郡守,自己就先一步当上了?

  对此,刘备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任城这个地方,位置关键,非常要紧,张飞性格粗疏,又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贸然启用,一旦出了问题,那可是要毁掉大局的。

  相反,臧霸这人沉着稳重,有着丰富的独当一面的经验,本就是徐州重将,用他更能够取悦丹阳、泰山二军的旧部人心。

  简直是一举多得。

  最重要的是,臧霸有足够的能力守卫任城,以后甚至还能成为威胁曹操腹部的一柄尖刀。

  既如此,自己为何不敢放权?

  除此以外,刘备还有个想法,想要将老兄弟田豫拜为鲁国都尉,驻扎鲁县,掌控鲁国兵马。

  如此一来,鲁国和任城遥相呼应,彼此可以往来支援,更加固若金汤了。

  回头再将云长拜为沛国都尉,掌管沛国军事,如此一来,三地与徐州融为一体,军事上互为犄角,又有郭贡在外预警,西北自可无忧也。

  先前来时,封儿还说豫州不可得。

  只是他也不曾想到此事竟然如此顺利,郭贡不但全无怨念,竟然还愿意改弦易辙,为我所用,这应该大大出乎了封儿所料吧。

  如今看来,这豫州已有半数江山归入我囊中,只是确实有一隐患,兵力已不足敷用。

  待到秋收之后,必要扩军一两万,否则徐州恐无可用之兵了。

  刘备虽然得意,但他也知道此时问题很多。

  别的不说,就光说沛国,他就算扶持陈重返相县,其实能够掌控的也只是和丰县之间的这一块,下面的涡水流域和上面的谯县周围,那十多个县根本就不会听从沛国郡府的命令。

  尤其是涡水流域那八九个县,早就被袁术吃的稳稳的了,想要夺回来,不出兵是毫无可能的。

  如此一来,其实自己能占的沛国地盘只有区区五个县,甚至还不足沛国总郡县数字的四分之一。

  “霸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臧霸反应过来,眼眶有些微红。

  他确实从心底里对刘备服气了,既感念对方仁慈,又佩服对方的能力。

  当初在琅琊,换臧霸自己可没把握一旬日内就能横扫开阳的。

  而投降刘备之后,又备受恩遇,从无二待,现在还比关羽张飞更早的出任郡国太守,这份恩重,当真只能以死相报了。

  臧霸本身就是游侠脾气,性格里也是推崇忠义的。

  曹操活着的时候,他为了义气,保护了曹操指名要杀的人,这是他性格中的气字。

  当时他可是已经被曹操打怕了,可还是硬着头皮请求刘备帮忙代为斡旋,最后成功的保住了朋友的性命。

  曹操死的时候,他看破了曹丕在玩云梦泽之计,但他依旧束手待擒,而没有做任何反抗,这是他性格中的忠字。

  臧霸一生都没有太大的野心,想寻求的也只是一位明主而已。

  在认定刘备是明主后,臧霸便以臣下自居,心中有些担心往日的龌龊,暗中下定决心,要用功勋来博取刘备的信任。

  却不想刘备早已经如此信任他了,这怎么能叫臧霸不感激涕零呢。

  这一刻,臧霸只觉得刘备完美的符合了他的期盼。

第159章 伯符定策

  商议已定,两日后,郭贡带着剩下的八千部曲,开始回军。

  郭贡带领的豫州州兵回军速度很快,只是方向上选择比较独特。

  他并没有从原路返回,而是取道任城国,打算走水路经泗水回梁国。

  此时的任城国内并没有国相,说来也巧合,任城国这个地方和刘备还真挺有缘分的。

  除了地理上的不可或缺外,任城国最近的一任国相,正是刘备父子望眼欲穿的荀攸。

  当日,荀攸在长安参与了谋杀董卓的行动,结果被人告发而被捕入狱。

  当时同谋的何与荀攸一起入狱,可何心理素质实在是太差了,竟然忧惧自杀。

首节上一节147/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