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个猛士在自己身边,他也能心安许多。
无有独偶,刘繇在这个夜晚也没有睡着,而是站在院中沉思。
此时天气已经变冷,南方虽然好些,但刘繇自己的身体却并不太好。
不多时,就轻声的咳嗽了起来。
他的儿子刘基看见之后,赶忙从屋内取出披风,想要给老爹披上。
刘基是刘繇的嫡长子,母亲是泰山士族嫡女,姿容秀丽。
刘繇自己也颇有风采,因此刘基小小年纪,就生的粉雕玉琢,光看容貌很是可爱。而且此子也很聪慧,五岁开蒙,又从小孝顺,素来是刘繇的心头肉,一直以来都是他炫耀的资本。
可今晚,他突然觉得自己对这儿子的喜爱消退了。
怎么看怎么不爽。
原因自然是很简单,因为刘基的年龄,也就比驻兵厉阳,厉兵秣马的刘封小了一岁而已。
看见刘繇突然甩开了自己递上的披风,刘基显然被自己的父亲给吓到了。
其实刘基也算是不错了,日后深受大魏吴王宠爱,一路擢升,从骠骑将军东曹掾开始,经辅义校尉升至建忠中郎将。
等到孙权被曹魏册封成为吴王后,又给刘基授了大司农,迁郎中令。
最后大魏吴王变成大皇帝之后,刘基更是同丞相顾雍分平尚书事。
这等于是半相了。
只可惜,现在他还是个十二岁的孩童,什么都不懂。
刘繇看着委屈到掉眼泪的刘基,心中长叹一声。
倘使刘封是我子,江东何足平?
感慨片刻后,刘繇转身搀起了刘基的小手,带他回屋了。
毕竟刘封不是自己的儿子,刘基才是。
次日一早,刘封亲自出现在了厉阳水寨,并且下令大军过江。
刘封军士气高涨,贾逵所部作为先锋,在董袭、甘宁,以及厉阳水寨中的小船承载下,第一波五千人(除骑兵营外)全部上船过江。
刘封厉阳水寨到牛渚的距离是是长江下游较窄的地段,而且此处江水平缓,风浪较小,是最适合渡江的三个地段之一。
往下就是江都至丹徒,往上则是皖口到虎林。
这三处是长江下游的南北交锋的必争之地。
只说厉阳这段江面,宽约十二里地,但舟船的速度要远比走路快。
即使满负荷的小船,一个多小时后也已经看见了对岸。
此时的牛渚军营,士卒全部都呆在了营地中,由各级军官安抚。
要不然上百条船只这么大的船队渡江,不可能不引起牛渚守军的防备。
当厉阳船队接近牛渚后,对方水寨打开,却只有三五条小船出来,朝着厉阳船队摇旗,随后引导着船队依次驶入水寨。
等到船只靠岸之后,刘封军部属纷纷登陆,开始在张英部将们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展开接防。
在刘封军登陆了之后,江东军内部才传开了消息。
原来是征南将军刘封过江,前来支援他们了。
牛渚守军们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不但没有哗变,反而士气当即一振。
在刘封到来之前,牛渚守军的士气其实已经相当低迷了。
困守一隅,还东西皆敌,友军貌合神离,上至张英、樊能、于麋,下至士卒小兵,都有无依无靠之感。
因此,众人看见刘封军渡江的第一反应不是戒备,而是大喜。
牛渚防线总共分为两层。
第一线是江防,是建立在牛渚山上的,牛渚矶濒临长江的东岸,而过江的西岸就是横江津和当利口。
而牛渚山位置最为重要,不但是江防所在又有地形优势,而且还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军械物资,是后勤库存所在。
孙策就是迟迟攻不下牛渚矶,才一直无法突破长江防线的。
在原时空中,孙策后来也是靠了周瑜、周尚的偷袭,才前后夹击,攻下了牛渚矶。而牛渚矶一下,横江津和当利口也就无法再坚持,顿时兵败如山倒。
因为牛渚矶是江防第一线,因此刘繇军水寨也正是建立在这里。
刘封军上岸之后,接防了整个牛渚矶,不但控制了江防,也同时控制了牛渚矶上的金库、武库、粮库等各式仓库。
到了这一步,刘繇就是醒觉过来,而且有兵马可以调用,也已经是为时已晚了。
牛渚防线的刘繇军有近两万人,其中半数多一万三千余是精锐,其他六千余是在香草河之战后补充的新兵。
这些兵力被分配在牛渚矶、横江津和当利口三处。
第305章 杯酒释兵权
其中牛渚兵力最多,有万人镇守,当利口和横江津则分别驻扎了五千人。
张英亲自坐镇牛渚,樊能和于麋则分驻当利口和横江津。
贾逵很快就见到了张英,从外表面,张英很符合世人对猛将的幻想。
身材虽然不高,大约六尺半,但整个人却是满脸横肉,臂膀粗大,颇有凶神恶煞之像,和英字当真没多大联系。
不过看见贾逵之后,张英却是脸上带笑。
在听见贾逵已经升为都尉,行校尉时,张英的笑容就更真诚了。
这贾逵看起来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竟然已经行校尉了,怎么看都是心腹爱将的样子啊。
以刘备军人才济济的规模,哪里找不出一个校尉来统军?
能让贾逵以都尉领军,行校尉之权,十成十就是等着贾逵立功扶正了。
这要是没后台……,不,应该说后台如果不是通了天,能这般操作?
看看自己,自掏腰包,自带兵马,为刘繇浴血苦战,到如今连个中郎将都没能混上。
“想不到贾校尉年纪竟如此之轻,显是征南将军麾下爱将,张英很是艳羡啊。”
张英走到贾逵身边,态度很是恭敬,他堂堂一个资深校尉,居然隐隐有以贾逵都尉为马首是瞻的味道。
贾逵的生性也是十分刚强的,要不然也不至于明知不敌,还死死的阻挡在郭援之前。
要不是有人救了他,贾逵就死在郭援的手里了,三代忠良就此断绝,再也没有了灭魏毁晋的成就。
不过贾逵的刚强是外柔内刚,他对于平民很是怜惜。
贾逵在曹魏政权中从来没有走到过核心位置上,哪怕他在曹丕登基的过程中出了大力气,但他仍旧不被曹丕所喜欢。
曹丕登基之后没几天,就把他一脚踹去了豫州当刺史。
如果是东汉时代,豫州刺史那可是天下第一等的封疆大吏。
但在曹魏,豫州刺史简直是擦屁股用的。
天下三大战区,雍凉战区对抗季汉不提,曹魏和东吴的两大战区分别在合肥和襄阳。
豫州就挨着这两个战区,颍川靠着南阳、襄阳,汝南靠着寿春、合肥。
兵力全都集中在了襄阳和寿春,豫州要兵没兵,要钱没钱,粮食还得拼命供给前面的两大战区。
从这里就能看出曹丕有多讨厌贾逵了,哪怕酬功,也给了这么个尴尬位置,这是故意恶心谁呢。
但即便如此,贾逵依旧每到一任,就深耕地方,组织百姓大兴水利,勤垦桑农,可谓是做实事的典范。
贾逵的这一点相当受刘封欣赏和喜爱,任何一个肯做实事,愿做实事,能做实事的人,都是值得钦佩和爱惜的。
面对张英的示好,贾逵虽然没有拒绝,但却保留了几分距离,满满的都是贾逵式傲慢。
这种自我感觉给人留有余地,是贾逵日后得罪各路神仙的招牌举动。
张英此时就很不快,觉得贾逵是在敷衍自己。
可形势比人强,对方明显是刘封身边的心腹爱将,张英自衬惹不起,也只能讪笑着跟在贾逵身边,帮着对方接管牛渚防御。
随后牛渚矶的换防成功之后,董袭、甘宁的水师再度立岸,带着张英水军一起前往厉阳水寨,接应下一批的渡江部队。
很快,第二批部队渡过了长江,开始登岸。
贾逵原本并不在意,可当他看到船头一人后,立刻脸色大变,赶忙朝着那艘船只所在的位置奔去。
张英这会儿正跟在贾逵身边,看见他突然跑了起来,虽不明就里,却也跟着跑了起来。
等到张英追上贾逵时,只见先前这个有些傲气的年轻都尉正低着脑袋,脸上都挂满了崇敬,正跟在一个少年身边。
而在这个少年的另外一边,一个身材健硕,面相轻剽悍勇的青年。
这面相凶悍骁勇的青年宛若一只斗鸡,眼睛吊的老高,恨不能用眼角看人似的。同这青年将校一比,贾都尉立刻就显得和蔼可亲起来了。
张英浑身一个激灵,马上醒悟到眼前这少年可不就是征南将军刘封吗?
也只有是他,才能让贾都尉这样桀骜不驯的人如此老实的跟在身边。
张英赶忙迎了上去,隔了老远就单膝跪地,参见道:“卑职横江校尉张英,参见征南将军。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行全礼。”
张英猜的不错,来人正是刘封。
其实按照刘封的本意,第一批过江就想过来了。
可出于自身和大军安全考虑,他不得不按捺住心头的焦急,等到了第二批过来。
这一次上岸的是潘璋所部,眼角看人的自然也是刘封的心腹亲将潘璋了。
当然,潘璋的高傲只会留给外人,对着刘封却是行令禁止,异常顺从。
张英突然从旁冲出来,刘封身后的许褚第一时间就冲了出来,将刘封护在身后,而潘璋也是挡在了刘封的身前,深怕对方藏有弓弩。
只有贾逵看的目瞪口呆,认出了对方的身份,却不知道这家伙想要干什么。
等到张英单膝跪地,冲着刘封大声呼喊问候。
众人这才意识到对方只是想要请安问好。
刘封哭笑不得,幸好张英隔了老远就行礼了,以示对自己的尊敬。
要是再离的近一些,恐怕这会儿脖子应该在许褚的手里捏着了。
“主公,此人乃是牛渚矶守将张英。”
贾逵赶忙在刘封的身边解释起来:“其人颇为配合我部,应该只是想要晋见主公的无心之失。”
贾逵毕竟是贾逵,外冷内热,虽然看不惯张英的做派,但在张英惹了麻烦之后,还是不惜为其解释疏通。
刘封却是笑着摆了摆手:“梁道无须解释,张英之名,我也素有听闻。”
随后,刘封轻轻推开许褚和潘璋,朝着张英走去。
别看张英长的五大三粗的,但刘封如今也身手不错,还真未必会害怕对方。
感受到刘封靠近,张英把头低的更低了,以至于额头都快要贴上地面了。
“张校尉乃是功臣,何须如此屈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