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7节

  陈群希望能够把刘备拉回豫州,为豫州的士族们看家护院,以待天时。

  进,可助刘备争夺中原,退,可挟刘备投奔真龙。

  双赢。

  刘备在叙话中频频暗示,如果他能够在徐州站稳的话,很欢迎陈群邀请更多的豫州士人来徐州参政。

  往后徐州的发展方向,豫州也是很值得考虑的。

  这些话听的陈群相当动心,回来之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决定写封书信回给父亲,询问父亲的建议,以及乡党的态度。

  ************************************

  曹豹本在军营中整顿部曲,考虑着该分割哪些出去。

  这些天他天天留宿在城外军营中,主要做的就是这项工作。

  话虽然好说,可事确实难做。

  他虽然大气的跟刘封表示,愿意多出一倍的部曲。

  可真到了挑拣兵马的时候,却是各种肉疼,这也不想给,那也不想给。

  硬着头皮拣选了快一周了,才挑选出了一千八百多人。

  距离四千,还差了一大半。

  正挑选的头疼时,贴身随从突然来报,说刘封又下拜帖了,想来拜访他。

  曹豹觉得自己的头更疼了,上一次招待刘封,就亏了四千部曲,这一次又要来,难道又要亏四千部曲不成?

  不过头疼之中,也有一些窃喜。

  他原本还担心刘封过河拆桥,现在看来,对方还是挺看重自己这个岳丈的。

  这不,屁颠颠的又想来打扰自己了,这离上次见面也不过才过了几天而已。

  于是,曹豹直接就答应了下来,让人先去回话。

  随后又看看天色还没黑透,索性直接回了郯城,亲自安排第二天的宴请。

  第二天下午,曹豹静候在家中,等着刘封再次上门。

  刘封也没让曹豹久等,照例是潘璋带着二十名甲士随行护卫。

  当刘封下车的时候,看见曹豹竟然已经等在大门口了。

  刘封自然不敢托大,赶忙上前行礼,却被曹豹上前托住。

  “公子何必多礼,于公,您是公子,我乃使君之臣。于私,你我已是姻亲,何必如此拘礼。”

  曹豹倒是浑不客气,竟然直接拉上了姻亲。

  刘封倒也不介意,或者说曹豹这态度倒是让他更好说话了。

  很快,在曹豹的亲自陪同下,两人来到正堂坐下。

  刘封只是暗示了一下,曹豹就熟悉的让侍女近侍们统统退下。

  “叔父,小子这次前来拜访,是要送一件大功给您。”

  熟悉的开场,熟悉的味道,让曹豹忍不住想捂住虎符。

  “贤……贤侄,叔父已经在拣选部曲,最多再有一旬……不,两旬时间,一定将部曲拣选出来,交给使君。”

  刘封无奈叹气,明明自己是来送功劳的,这曹豹怎么戒心这么重。

  他不得不安抚道:“叔父过虑了,部曲的事我自然信得过叔父,这次前来,确实是有大功想要与叔父共享。”

  看见刘封很是认真的神情,曹豹心里忍不住升起了些许窃喜,难道对方是真来送功劳的?

  反正听听也不妨事,就先看看刘封怎么说的。

  “叔父可知,前日里小侄为父亲献上一计,蒙父亲不弃,决心采纳。”

  刘封故作神秘道:“此计一出,州内定有人灰飞烟灭。”

  曹豹心里咯噔一下,本能的先想到自己,随后才反应过来,自己和刘备都快是姻亲了,刘封更是主动提的亲,而且真要是对付自己,怎么还会跑来如实相告?

  曹豹心里苦笑,都已经放松下来一旬时间了,自己心底里竟然还这么紧张,可见之前刘备给他带来的压力属实也不小。

  谁让刘备战绩亮眼,几个心腹兄弟都那么能打呢?

  看看自己身边,竟无一人是对方数合之敌。

  这怎么能不战战兢兢,生怕刘备火并了自己?

  “哦,不知道贤侄想要拿下的是何人?”

  曹豹捧场的打听起来。

  刘封脸色一正:“正是琅琊臧霸!”

  “嘶,竟是此人!?”

  曹豹大吃一惊:“臧霸昔日引数百壮士前来投奔陶公,此后每战必先,悍勇无比。东武一战,正是臧霸为先锋,率孙观、吴敦、尹礼等人,拣选精锐一千五百人,奋勇当先,冲乱黄巾大阵,这才让陶公大获全胜。

  他也因此积功,被陶公表为骑都尉,驻扎琅琊开阳,形同藩属。”

  “昔日他就有兵马三四千人,经过这几年的经营,恐怕不下万人。”

  曹豹忧心忡忡,主动劝说起刘封来:“我与臧霸共事过一段时间,其人重信义,讲礼数,并非蛮横无知之人。眼下也只是骑墙观望,只要使君能够稳如泰山,其人早晚必定卷旗来降。”

  曹豹这番话很曹豹。

  这人最大的目标,不过是保全现有的权势和财富,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因此,他最想要的是徐州稳定,他的权位稳定。

  为此,让他向刘备输诚都行。

  故此,他也不想刘备大动干戈,直接起兵去火并臧霸,甚至刘封可以断定,曹豹这番话真是肺腑之言,而且还是在为刘备着想。

  不过刘封可不想就这么发展下去:“叔父,臧宣高盘踞琅琊,地处要害,又不肯为我父所用,委实不能留他。

  这一次动兵,最少也要让他效忠我父。

  至于其他的,还请叔父先听我计如何,若是计策实不可行,小侄自然也不会强求。”

  曹豹听了这话,重新坐定,静待刘封开口。

  接下来,刘封将他对臧霸势力的分析托盘而出,随后又拿出了臧宣高控制的开阳地盘的产量数据,最后再将釜底抽薪之计托盘而出。

  曹豹听的一愣一愣,脸色不断变化。

第63章 下邳国相

  等他听到釜底抽薪的断粮之计时,曹豹都觉得自己腿肚子有点抽筋了。

  眼前这小子不过才堪堪十岁,竟然能想出这么阴狠歹毒,却又如此巧夺天工的计谋。

  曹豹脸色一会红一会青,既后怕着对方的诡计,又窃喜自己是这小家伙的准岳丈了,回头又担心起刘封上门别是又有什么企图了。

  一时之间,曹豹只觉得屁股下面多了个火炉,那滚烫的滋味,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那……那贤侄,此事既然已得使君首肯,叔父又有什么能帮你的呢?”

  刘封闻言,大为不解:“叔父何出此言?”

  “小侄此策得父亲首肯之后,便是第一个想到了叔父,欲使叔父一同参与此事,好为我父和州中立下一份大功,难道叔父不愿意吗?”

  刘封满脸诧异,用一种怀疑的目光看着曹豹:“莫非叔父不愿意为我父效力……”

  “绝无可能!”

  曹豹厉声喝止,义正辞严道:“豹非不识好歹之人,蒙使君和公子愿与我家联姻,此恩豹感激涕零,愿为使君和公子效犬马之劳。”

  “那就好。”

  刘封露出一个感动的笑容:“小侄还以为贸然为叔父谋取建功立业的机会,会让叔父怪罪小侄太过多事了。”

  你确实有些多事。

  曹豹好容易才将这话憋住,没有脱口而出。

  “叔父,请您万勿轻视此事。”

  刘封神情又转为严肃:“此事若成,叔父在其中立下战功,我父即可为叔父谋求转任,不论是广陵郡太守,还是下邳国国相,都大有可能啊。”

  嘶……

  曹豹动心了。

  虽然中郎将和国相、郡守都是两千石。

  严格的说,中郎将名义上的地位还稍稍高了点,因为在和平年代,只有中央才有中郎将这种高级将官。

  州府根本不配有中郎将,也无权任命中郎将。

  所以中郎将的含金量,可不是普通的国相、郡国太守能碰瓷的。

  可曹豹这个中郎将是个什么货色,他自己还能不知道吗?

  这可是陶谦给他自表的,说白了就是自娱自乐,连徐州本地人内心里都是不认的。

  这中郎将完全是靠那两万丹阳兵的支持,才能戴在曹豹的头上。

  因此,曹豹本心还是非常虚的,既想换个实权官位,又生怕丢了兵权。

  进退维谷这四个字,形容曹豹的处境再恰当不过,也是他愿意对刘备低头的根本原因之一。

  刘备是现任州牧,只要刘备愿意承认曹豹的中郎将身份,哪怕曹豹手底下的丹阳兵全跑了,那他也依旧能保有中郎将的待遇。

  其他人不行,因为他们的承诺没有这样的效力。

  现在刘封居然说要让他转任下邳国国相或是广陵郡太守,这可就更有诱惑力了。

  “贤侄,刘使君当真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刘封毫不犹豫的重重点头:“叔父,您对我父子投之以木桃,我父子又何吝啬报以琼瑶?”

  “事成之后,国相、郡守可任由叔父择一!”

  刘封还煞有其事的补充道:“以小侄浅见,叔父当选下邳国相更为稳妥。”

  曹豹来了好奇心,他原本以为刘备更希望他去广陵,好为他抵挡袁术。

  没想到刘封居然说刘备更希望他去下邳,这让他不由好奇的问道:“哦,这是为何?”

  刘封一脸正气的反问了一句:“叔父缘何明知故问?”

  曹豹一脸懵逼,我怎么就明知故问了。

  刘封继续说到:“下邳乃是陈功曹家乡,陈功曹乃是我父心腹智囊。”

  曹豹点点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刘封接着话锋一转:“叔父乃我徐州重将,你我俩家,联姻在即,叔父必然也是我父亲信心腹,又是军方大将。我父与我言道,希望叔父能与陈功曹早日化解旧怨,同心协力,襄助我父,守护徐州父老。”

  曹豹眼睛瞪的大大的,甚至连嘴巴都无意识的张开。

首节上一节37/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