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42节

  在一支北上琅琊,前往开阳县城的糜家的商队里,多出了两个壮汉,以及一个少年。

  没错,刘封在得到刘备的应允之后,混进了糜家的商队,前往开阳主持收粮工作了。

  不过刘备也态度强硬地把徐盛和潘璋给安排了进来。

  潘璋是贴身护卫,徐盛是琅琊地头蛇,还都兼具过人勇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手。

  至于商队名义上的主持人,则是糜家的一个老商贾,也姓糜,单名一个路字。

  说起来,糜路还是糜竺的长辈,和糜竺父亲糜甑同辈,年龄还要长上不少。

  和糜甑一样,糜路也已经退休荣养好几年了。

  只是这一次任务重要,需要的人必须靠谱,而且时间又很仓促,糜甑特地把他请了出来,让他带队陪同刘封行动。

  郯城距离开阳实在不远。

  只是几天功夫,商队就到了中间的即丘县。

  在这里,刘封等人停留了两天,收购粮食。

  这里是臧霸的地盘,他表举吴敦为即丘县令,统兵千人驻扎此处。

  糜家的关系网确实厉害,只是两天时间,就已经把即丘县内的粮食储备情况摸得一干二净。

  果然如刘封所猜测的那样,即丘县内已经没剩什么存粮,民间粮食也已经见底,而府库里的粮食也大半运往开阳。

  可见臧霸早做了准备,一旦刘备真要和他撕破脸,吴敦肯定会直接放弃即丘县,带着兵马退往开阳汇合,与前者一同守卫开阳。

  刘封再一次确定了自己的计划精髓所在,那就是开头行动一定要快,一定不能放跑了吴敦。

  其他人随他们去,因为他们根本来不及进入开阳。

  另一方面,整个琅琊臧霸的布防里,只有吴敦孤悬于外,又是臧霸的心腹重将,拿下他应当是一个不错的筹码。

  更有利的一点是,即丘城中没有存粮,吴敦就是想守也守不了,到时候要么投降,要么突围,只能速战速决,也不耽误后续行动的时间。

  离开即丘县之后,又走了三天,看见了位于沂水之畔的开阳县城。

  开阳县城墙高大,引沂水为护城河,堪称城高壕深,易守难攻,历来是琅琊国国都所在。

  琅琊由国改郡后,也一直都是郡治所在。

  只是这里被臧霸窃据,新任太守萧建才不得不跑去莒县就任。

  可见萧建和臧霸之间的仇恨可不小,臧霸也是欺人过甚,就这关系,还敢派人去找萧建借钱借粮,真正是狂妄之极。

  臧霸虽然是贼寇出身,也没有太大的野心,但他却很有能力,不但治军严整,将一伙原本贼寇一般的义军整治的像模像样,竟然能保持着不错的军纪,而且还有治理地方的能力。

  开阳县地处交通要道,也没经历过战火,因此比起州府郯城来,竟然不遑多让,在人气上还要高出一头。

  这里往来的商贾很多,南来北往的商贾,只要走的是徐州沿海这条官道,就必然会路过开阳。

  在郯城县,到处还有难民。

  可这里却热闹鲜活了许多,尤其是商业,更是繁盛。

  也正是商税不俗,让臧霸仅仅一两年的时间,就积攒下了不俗的钱财,竟然想要购置战马,组建骑兵了。

  不过这样也好,刘封他们的收粮队伍混在里面,就变得毫不起眼了。

  在熟悉的客栈落脚,糜家的伙计们开始外出收集情报。

  刘封特地叮嘱,让他们记得收取一下泰山贼二代们的情报,比如臧霸之子臧艾,孙观之子孙毓等人的情况。

  很快,情报源源不断的被汇总到客栈。

  正如刘封猜想的那般,年龄大的臧霸之子臧艾已经开始出来做事,臧艾现任开阳县主簿。

  另外,臧霸想要筹钱买马的事情,在开阳竟然已经不是秘密。

  这因为臧霸不但去找萧建借钱借粮了,就是在这开阳城中的豪强人家,也都被臧霸上门借钱。

  看着这些汇总之后的情报,刘封慢慢的勾勒出了一个补充计划。

  如果这补充计划大获成功,那将会大大加快吞并臧霸的时间,并减少己方的伤亡。

  即便这计划不成功,那也最多就是白跑了一次开阳,如果算上现在收集到的这些情报,那连白跑都算不上了。

  “糜老,麻烦您下个帖子给臧主簿,就说我们糜家今晚请他吃饭,顺便谈谈生意。”

  敲定计划之后,刘封开始了行动。

  他的第一步,就是接触臧艾。

  糜路是整个商队里唯一知道刘封真实身份的人,他笑呵呵地答应了一声,随后推辞了一句:“您可太客气了,叫我老糜,老路都可以,唯独糜老,老头子可受不起啊。”

  “糜老,是您老太客气了。”

  刘封笑着解释道:“现在我可是糜家后辈子弟,出来历练的,主事的可是您。平时就要习惯,免得临时失口,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糜路听了这解释,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去下帖的小厮回来了,说臧艾已经答应下来,一个时辰后就来赴宴。

  糜老告退一声,下去准备晚宴。

  刘封则在房间中继续推敲着计划的细节,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修改的地方。

  很快,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臧艾已经到了楼下。

  透过窗户,刘封能清晰地看到楼下的情景。

  臧艾是个身材中等,一脸书生气的青年,年龄大概在二十出头。

  他所乘坐的牛车一路缓行过来,也没有跋扈高调的行为,从外观上来看,几乎认不出这位是开阳土皇帝家的公子。

  这也难怪,这位臧艾在历史上可是臧霸的嫡长子,在臧霸死后,继承了前者的爵位,受封良成侯。

  魏书记载这位少以才理著称,初为黄门郎,历任郡守,官至青州刺史、少府。

  可想而知,这位不论是名声,才学,还是能力品德,都算是不错的,没有辱没臧霸的威名。

  只是,根据整个三国,尤其是曹魏的历史规律,这个时代发家的绝大部分家族,第一代都是能力、品德、才学兼具的。

  等第二代的时候,就很可能只有一、两项了。

  到了第三代的时候,很可能就什么都不剩下了,甚至还倒欠品德分。

  求各位大大追读,月票,打赏支持,感激不尽,谢谢!

第71章 互惠互利 【求追读!】

  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读!】

  臧艾的儿子臧权嗣就是其中典型之一,这人后来因为想要当上九卿,不惜巴结朝臣权贵,将自己老爹,也就是臧艾最喜欢的侍妾送与邓。

  这个邓是当时执掌曹魏大权的大将军曹爽的亲信,东汉名将邓禹的后人,与何晏、丁谧两人一起号为台中三狗。

  可见这名声有多烂了。

  因此,臧权嗣为求官而赠父爱姬的事情,当时可是震惊了整个洛阳城,一时传为“美谈”。

  现在的臧艾自然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大孝子,居然在自己死后还要再送自己一顶帽子,生怕自己在地底下脑袋凉。

  臧艾此时正与糜路有说有笑,俩人竟然还是旧识。

  很快,屋外传来了声音。

  今天,整个客栈都让糜家给包了下来,设宴的地点也在二楼。

  刘封就在宴会的包间内等候着,屋门打开时,他起身相迎。

  臧艾一进屋,就看见刘封,他惊讶的望向糜路,没想到屋里居然还有其他人。

  糜路笑着解释道:“臧主簿,这位是我家小少爷糜封,今次乃是家中安排,随老夫出来历练的。”

  臧艾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先前便听说糜老你已归家荣养,还奇怪这次商队主事为何是你,原来是被糜老家主委以重任了啊。”

  陪着家中嫡系少爷出来经商,这确确实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不是极受信任,能力又强的老人,是不可能得到这样的重用的。

  刘封有些低调地问候了臧艾,然后两边入座。

  臧艾看起来文气十足,有些儒生的派头,听其谈吐,也是挺有能力,想做实事的好官吏。

  要是可能的话,刘封其实也挺想招揽臧艾的,毕竟以他的能力,当个县令也是绰绰有余了。

  只可惜,这一次刘封是要对付臧艾的父亲臧霸,而且臧艾还得成为这把插入臧霸心脏的利刃。

  双方客套了一番,然后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开始进入了正题。

  糜路首先开口,引出话题:“臧主簿,老夫听说骑都尉在筹集资金?”

  臧艾点了点头,这是全开阳都知道的事情,也不用保密。

  “不错,确实如此。”

  臧艾神情淡然,居然坦然直白道:“即便现在,我家的筹款依旧不足,糜老既然也已经知道此事了,不知糜家是否愿意卖个人情?”

  糜老闻言,笑而不语,望向了一边的刘封。

  臧艾这时也顺着糜老的目光,转向刘封。

  感受到两人目光的刘封,脸上露出一丝紧张,却强自镇定的模样,朝着臧艾开口道:“主簿既然有事,我糜家自然愿意帮忙,只是我糜家也有件事,想请主簿帮忙,不知主簿意下如何?”

  臧艾愣了愣,心里一番思索。

  听刘封话里的意思,似乎是想要和自己达成什么交易。

  想到家中烦躁的父亲,臧艾决定先听听刘封的意见。

  得到臧艾的允许,刘封顿时露出激动的神情:“主簿,既然骑都尉缺钱,而糜家恰好缺粮,主簿为何不说动骑都尉将多余的粮食出售给我糜家呢?”

  “贵府要买粮?”

  臧艾诧异道:“东海糜家如何突然缺粮了?”

  “并非是我糜家缺粮,乃是方伯缺粮了。”

  刘封解释道:“刘使君就任方伯之后,就想要教民屯田,只是缺少粮食和种子。故此,州府此刻正在筹粮。”

  “您也知道,我家家主正在州府中担任别驾,之前陶公屯田,我家家主也是大力支持。眼下自然被刘使君委以重任,实在是不得不为之。”

  臧艾明白过来,原来糜家又干老本行了,出钱出粮出力气,换州中美职。

  这事几年前糜家就干过,自己父亲被拜为骑都尉时,糜家也送了一份重礼过来。

  现在替州府筹粮,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随即,臧艾又想起前几天收到的情报。

  在情报里,刘备确实想要大规模进行屯田,并且已经开始了行动。

  糜家、下邳国都开始筹措资源,送往郯城。

  按照这情况来看,这老糜的话还算可靠。

  “主簿,我家愿为粮食出高价,你看这个数字怎么样。”

  刘封给出的价格相当具有诱惑力,2倍的价格别说是现在,就是夏收前那最青黄不接的时间点上,都卖不到这个价格。

首节上一节42/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