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69节

  张飞看见陈登起身,赶忙把手里茶碗放下,跟着起身:“都督所言必是对的,飞愚钝,还请都督多多提点,飞感激不尽!”

  陈登大手一摆:“益德将军何出此言,登并非是责怪将军,而是请将军体谅一二,并非人人都如将军这般勇武善战。曹将军虽然有所闪失,可毕竟也是为了大局浴血奋战的。诸将都是为了明公的事业,纵然力有不逮,也不可太过苛责。”

  “都督谬赞,都督谬赞了。”

  得了陈登夸奖,张飞喜不自禁,两只蒲扇大的手掌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对于曹豹的一点儿不悦也都不翼而飞了。

  陈登离开帅帐,带着身后的张飞一同前往迎接曹豹。

  曹豹远远看见陈登,快步上前,一个大礼:“豹临阵失措,险些丧师辱国,蒙都督和益德将军援手,感激不尽。”

  曹豹心里其实是很憋屈的,跟陈登斗了这么久,每每都不是对方对手,只是靠着陶公偏袒才能相持一二。

  现在陶公也走了,刘使君又是陈登的知己,自己也只有死死的抱紧少主的大腿这一条路了。

  可看少主,对这陈元龙也很客气,若是自己和陈登发生冲突,少主定然不悦。

  更何况眼下身在军中,今天又确实是自己临阵失措,险些带坏全局,若是陈登直接砍了自己,少主就算有心救援,那也是鞭长莫及啊。

  想通了之后,曹豹决定负荆请罪,就算不能缓和和陈登之间的关系,也最少要让对方没法借题发挥,直接砍了自己的脑袋。

  “豹已深知今日之罪,恳请都督给末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豹必身先士卒,一雪前耻。”

  曹豹把头深深的低下,他也是要脸面的人,可今天丹阳兵打的真的太丢人了。

  若是今天兵临城下的就他们丹阳兵一家,恐怕现在臧霸都可以在开阳城内庆祝大捷了。

  “将军何出此言。”

  陈登不但没有曹豹想象中的厉声训斥,反而主动出帐迎接,还亲自把他给搀扶了起来。

  “所谓马有失蹄,人有失足,胜负乃是兵家常事,今日丹阳兵确有小挫,可主力却未有丝毫挫折,臧宣高亲临一线,却依旧为我军所阻。本都只看见曹将军驱至一线,力扛宣高,鼓舞士气,硬生生将泰山贼寇的悍不畏死的攻势阻挡下来。”

  “益德将军奔袭敌后,侧击立功,其中也有曹将军你的功勋啊。若不是你在正面牵制了泰山贼寇的大量精兵,他也未必有立功的机会。”

  陈登说着,看向张飞:“益德将军,登之所言,意下如何?”

  张飞本就在后面保持微笑做个背景板,突然被陈登提起,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赶忙附和道:“都督所言,正合俺意!”

  说着,张飞还特地向曹豹抱拳:“曹将军今日辛苦了。”

  曹豹只觉得自己如坠梦中,陈元龙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要知道他在州中的名气可是素来刚强,犯言直谏的。

  他居然会替自己周旋?

  下一刻,陈登的举动更出乎曹豹意料。

  陈登竟然直接握住了曹豹的手:“曹将军,来日还有大战,到时候曹君可为先锋,立功建勋,今日小挫,又何足道哉。”

  曹豹有些感受到陈登的诚意了,猜想着对方这是想借机和自己修好?

  那可真是太好了。

  曹豹心头激动,赶忙又是单膝跪地:“蒙都督亲来抚慰,豹不甚感激。请都督放心,来日再战,豹必斩臧霸首级,献于都督帐下!”

  原本还无所事事的张飞一听这话,顿时急了。

  一对铜铃大眼瞪了起来,想要对着抢功的曹豹破口大骂,却猛的想起刚才陈登的劝谏,硬生生将骂娘的话给咽了回去,然后蹦出来四个字。

  “俺也一样!”

  第二天,双方并未再发生战斗。

  徐州军全力修建工事营垒,一副要将开阳围死的模样。

  泰山军也没有再出城野战的心思,正在城内聚拢精壮,拣选入伍,想要扩充部队,然后再同城外的徐州军决一死战。

  可人与人的欢喜是并不相通的。

  当第二天傍晚,城外的徐州军响起了震天的欢呼声,城内的臧霸就心叫不好。

  从县衙出来,臧霸翻身上马直奔城楼。

  站在城头的臧霸看见先后赶到沂水河边,准备渡河的赵云、许耽部五千余人后,就知道事情麻烦大了。

  徐州军竟然还有后援!?

  臧霸整个人都麻木了,只觉得是在做梦。

  因为他怎么算都觉得不对,刘备这才刚刚入住徐州不到半年吧?

  他哪里来的这么多兵马,他哪来的粮草?

  臧霸猛的想起刘备还在屯田,他还特地派遣了细作前往襄贲、兰陵、承县这几座城,的的确确的看见刘备招募流民,开垦田地,这才让他彻底放下心来。

  可眼前的兵马又不会骗人,徐州军几万人已经真真切切的堵到他城门口了。

  当天夜里,臧霸疯了一样催促城内组织精壮,编练成伍,准备草草训练几天之后,就再次出城野战。

  因为他深知坐以待毙,开阳已经没有援军了,城内也没多少粮食了。

  不能击破徐州军,就只有死路一条。

  可没等他来得及完成这一切,第四天中午时分,关羽、鲁肃、章诳所部到达沂水河边的时候,徐州军再次掀起的欢呼声,像是埋葬泰山寇的挽歌。

  臧霸已经彻底沉默,再没有任何破围的想法了。

  对方两万余人的正规军,己方连带青壮也不足七千,这仗是真的没法打了。

  一旦出城野战不利,青壮崩溃倒卷大阵,那时就是一个直接城破的结局。

  是日下午,陈登在开阳城北的平原上列阵,夸兵耀武,气势震天。

  同样是丹阳兵的基础,可关、张、赵三部不论是精气神,还是军纪严整,都已经超过了曹豹、许耽部许多。

  自然被陈登摆在了最前方。

  臧霸站在城墙上,仔细的观看对方军阵,默然良久,长叹一声,下城而去。

  翌日清晨,一骑使节来到城外,请求入城面见臧霸。

  话分两头,刘封这边也已准备出发。

  在出发之前,对徐盛所部的士卒进行了动员。

  在这一个多月的加强训练中,这批丹阳兵最大的提升就是纪律性。

  比起原来,现在的丹阳兵不说脱胎换骨,但真的改变了许多。

  这是刘封、徐盛、潘璋等人一个多月的心血。

  徐盛和潘璋这一点表现的让刘封挺满意的,这两人并不是等到刘封出了结果才来跟风,而是一早就跟着刘封学着做了。

  这说明了徐盛和潘璋是真心折服于刘封,已经到了刘封做什么都会无脑跟风的地步了。

  这种盲从性,在这个时代就是非常高的忠诚度了。

  这次出征,刘封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强调了几点。

  第一点,军纪,骚扰百姓者斩,奸淫妇女者斩,抢劫物品者斩,不从命令者斩。

  第二点,缴获,所有缴获都得上交,严禁私藏,如有发现者斩。

  每战结束之后,可从缴获中拿出部分战利品,奖赏全军将士,有功劳者多得,战死受伤者有额外抚恤。

  这一条和刘封原本的打算有了巨大的变化。

  本来刘封是打算所有缴获上交州府一半,另外一半分成五份,一份奖励有功者,一份为军官所分,一份为抚恤战死受伤者,一份为营库藏,以备不时之需,最后一份全营均分。

  结果他刚把这意思跟徐盛和潘璋说了下,直接就把这两人给吓到了。

  原来东汉州郡士卒待遇极低,根本就没有工资,每个月就发些口粮,大概价值100到120文之间。

  现在州郡不但给士卒每月200文的俸禄,还额外准备武器、铠甲等军械,还管士卒的吃穿住行,现在刘封还打算给奖励,这已经是破天荒的激励了。

  要是真说缴获要给一半,估计那些士兵们反而没法相信了,疑神疑鬼了。

  而且即便战后真给了,也会给刘备引来许多麻烦。

  你这给了,其他士卒给不给?

  你给这么多,如果其他士兵也这么要求,那刘备怎么办?

  刘封这才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才修改成现在这样。

  第三点,军功,所有军功,首重服从命令,敢为取首级而乱阵型者斩,所有首级都将平均分配,由后队的无甲辅兵摘取。

  这三点刘封在这一个多月里已经多次强调过了,也把这么规定的原因解释给了众人。

  因此,众人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

  本来还想说一下军功授田,但最终刘封还是没提。

  毕竟这还不够成熟,问题也很多,还得多想想。

  徐盛……其实更应该算刘封所部,出发之后,士气远比曹豹、许耽部要高昂的多,甚至比起关张赵田也尤胜几分。

  光是这一点,如果让刘备看见了,恐怕又会窃喜不已了。

  出发前,刘备亲自来送,特别叮嘱刘封不要忘了,这一路的主将并非是他,而是夏侯博,就连副将也不是他,而是陈到。

  刘封只是个参军,可以提建议,但绝对不允许以公子的身份干预军机。

  对于夏侯博和陈到,刘备可谓是相当放心。

  夏侯博是老人了,跟着他从涿县杀出来的,历经大小数十战,忠心效死,又有将才,是刘备手底下有数的几个得力心腹,仅次于关张。

  虽然能力不如赵云,但在感情上犹有过之。

  傅士仁等人虽然也一样是老兄弟,但比起夏侯博来,确实要差了整整一个档次。

  至于陈到,这是个新人,是刘备在豫州的时候,带着几个游侠儿兄弟前来投奔的。

  此人武艺精纯,力大骁勇,为人沉默寡言,来了不久,就以为人处世深得刘备信任。

  更兼此人还文武双全,已经被刘备在心中列为重点培养的心腹骨干了。

  当然,陈到的这种文武双全,是没法和二爷比的,连子龙也大为不及,顶多是识字罢了。

  可即便这样,在人均胎教毕业的刘备军里,已经可以算是高材生了。

  这一次,刘备为了亲儿子,把两大文武双全的臂膀都给派了出来,还出动了五百亲卫,里面还有整整五十骑骑兵,可见有多重视疼爱刘封。

  更别提刘备在私底下叮嘱了夏侯博和陈到无数次,这次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击败昌,而是保护好刘封。

  一旦事有不谐,立刻带着刘封回来就行。

  夏侯博和陈到虽然不知道后世有个职业叫保姆,但他们却已经非常清楚自己这次任务的定位了。

  刘封一行人在三天后自襄贲出发,直接切角,卡住缯县出兵的干道。

  缯县的昌是第六天才接到消息,得知刘备已经开战,突袭开阳,已经兵临城下。

  昌在历史上和刘备的关系很好,但那是在刘备迁徙州治去下邳,然后把半个东海让给昌之后,双方的交情是从这里开始累积,一直保持的还不错,后来刘备几次回徐州反曹,都有得到昌的呼应。

  也不知道是真心支持刘备还是反感曹操,昌最后造反了整整三次。

  如果不是被于禁找借口给直接砍了,恐怕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

  昌相对于其他几个,和臧霸之间的关系更类似于盟友,而不是上下属。但他和臧霸的感情却并不少,两人都是从战争里走出来的过命交情。

首节上一节69/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