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93节

  “好,好!”

  刘备大声长笑,上前两步,先是搀扶起周泰,后又搀扶起蒋钦,然后一手一个,握住两人:“备德薄,不意二位壮士不嫌备声微名薄,不远千里,来助刘备,备欣喜不已,如何能见责二君?”

  “明公过誉了。”

  周泰和蒋钦心头热乎乎的,见多了士族大家的冷脸,猝不及防的遇到刘备如此亲近恩遇,一下子都有些适应不了了。

  刘备看了看周泰、蒋钦身后的勇士们,询问道:“幼平,公奕,这些壮士都是汝等同乡吗?”

  周泰和蒋钦对视了一眼,脸色有些泛红。

  这些自然不是什么壮士了,都是些江贼。

  刘备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称呼他们为壮士,显然也是在给周泰、蒋钦脸上贴金。

  “确如明公所言,俱是我等乡人,在乡中为酷吏豪强迫害,不得已出外寻找生路。我二人为明公所辟,也想报效一二,便邀请这些乡人同来,共为明公驱使。”

  “好、好啊!”

  刘备点点头:“此皆是壮士,也是幼平、公奕的一片心意,我当重用之。且让这些壮士一并入城,赐予酒肉,暂且歇息数日。”

  随后又冲着周泰和蒋钦道:“正可在这数日中,为幼平和公奕择一美职,再将这些壮士尽数拨给你们指挥。”

  周泰、蒋钦忍不住又跪倒在地,双目泛红。

  受尽白眼漠视的俩人何时见过刘备这般亲近的,更别说刘备现在的徐州牧身份加持有多厉害了。

  周泰和蒋钦往日里别说和州牧言笑晏晏了,就是连县中大吏也不可得啊。

  “明公恩重如山,泰、钦愿为明公投死!”

  刘封在旁边认真学习,自己老爹这得人的手段真就是混若天成,没有半点演绎的痕迹,如羚羊挂角,毫无痕迹。

  周泰和蒋钦二人,今日一见,已是为刘备所收心。

  只要日后按部就班的安排提拔,以周泰和蒋钦的性格,那必定就是刘家父子的死忠,再不可能背叛的了。

  “何至于此。”

  刘备一手一个,又将两人拉了起来:“幼平,公奕,且随我进城。”

  周泰赶忙拱手说到:“明公,泰等与这些壮士乃是先来,还有一批人在渡口处守护船只。”

  刘备点点头,转头吩咐傅士仁道:“君义,你且安排好这些壮士,给与酒肉,让他们好生休息一番。再派人去渡口处接人,让他们天亮之后,可顺水路来郯城,与前面壮士一并招待。”

  傅士仁赶忙应是。

  刘备这才满意的拉着周泰和蒋钦入城。

  一行人进城之后,正面迎上了关羽、张飞。

  二人将部曲托付给赵云和田豫,然后带着亲兵直驱城门,正巧遇到了刘备等人。

  马上简略叙话,刘备介绍了一下周泰和蒋钦,关羽和张飞便汇入队伍,一同前往州府。

  周泰和蒋钦对视一眼,暗暗咋舌。

  没想到刘使君麾下竟有如此雄武之士,而且还有两位。

  只是他们还没见过赵云,否则就不仅仅是两位了。

  人总是会互相比较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在看见关羽和张飞之前,周泰和蒋钦虽然有些自卑身份低微,却也有些自傲武艺勇猛。

  可看见关羽和张飞之后,这点小骄傲都碎了一地,突然生出一种一无是处的感觉,更对刘备感激涕零了。

  刘备、刘封对此倒是一无所知,一路进了州府,吩咐近侍前往厨房开火,做些热汤饭食,好酒好肉。

  众人在正堂中坐下,刘备兴致勃勃的给关羽和张飞介绍起周泰和蒋钦。

  对于身形健硕,雄武有力的周泰和蒋钦,关、张二人的兴趣却并不浓厚。

  其实刘关张三人里,学历最高的是刘备,但学问最好的却是关羽,因为刘备爱好走犬华服,并不热衷于读书,只是混了个好老师。

  关羽却是勤奋苦读,颇有些手不释卷,在军营中也常有夜读之举,对于春秋、左传都研读很深,江表传曾记载“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可见其用功之深。

  至于张飞,曾被考证过是书法大家,还精通文化,可最后全部被证伪了。

  张飞的书画乃是后人攀附,而他在阆中大败张之后所书的张飞立马铭,也被现代证伪,乃是明代伪作品。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来,张飞从莽将转为儒将,是从元明开始的。

  而张飞一系列的“作品”,也都是明代所传。

  张飞的儒将身份,实际上就是明粉们给包装出来的。

  历史上,张飞在当时士族的眼里,确实就如刘巴所想的那样,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因此,关羽和张飞的性格,也是刻入骨子里的,很难改变。

  周泰、蒋钦既非名士,又出身江贼,因此不入关羽、张飞之眼,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周泰、蒋钦暗自有些惴惴不安,只看关、张二人与刘备的亲近之意,就知此二人地位非同一般。

  可现在看对方的架势,似乎并不怎么看的上自己,这让初来乍到的周泰和蒋钦如何能自安。

  像是感觉到了周泰和蒋钦的不安,刘备给刘封使了个眼色,开口道:“幼平、公奕,你们可知此人是何人耶?”

  周泰、蒋钦闻言,抬头去看,却正见一个言笑晏晏的少年正看着他们。

  双方对上视线之后,那少年还冲着他们点了点头,以示问候。

  “草民不知。”

  周泰和蒋钦同时摇了摇头,他们先前也有些疑惑,不明白这么一个少年如何会跟在州牧身边。

  刘备此时解惑道:“此人乃是我之长子,单名一个封字。说来也是同们有缘,我能得闻幼平、公奕之名,千里征辟,还是亏了此子力荐呢。”

  周泰和蒋钦顿时大惊,连忙去看刘封,却看见刘封正微笑点头,主动开口道:“曾听人言,九江有两位雄武君子,名为周泰、蒋钦,善水性,懂水文,乃是上佳的水军将领。”

  “故此,封向父亲力荐两位君子,只是州使一去不返,前几日还在同我父谈起此事,正准备加派人手南下,却不想两位君子已至郯城了。”

  周泰和蒋钦俱是惶恐状,一脸愧不敢当。

  刘备却是趁势问道:“幼平、公奕,吾观二君雄武敢战,欲请二君从军,不知汝二人可否愿意?”

  周泰和蒋钦立刻离席拜伏:“今我二人既已追随明公,自当以明公为主,谨听明公安排。”

  “好、好!”

  刘备大喜,略一思考,开口道:“不瞒二位,广陵乃我徐州州郡,却不从州府之命。备添任州牧,自不能放任不管,今明两年,必要让广陵归附。”

  “广陵地处淮南,水网密布,河流众多,大湖林立,非舟船配合,大军很难调动。”

  刘备继续说道:“故此备早有建水师之念,只是一直苦于没有人才。今日幼平、公奕已至,当可辅佐子敬,创立水师。”

  周泰、蒋钦二人一听,顿时大喜。

  这可是草创之功啊,哪怕上面还有一个主官,自己二人也一定能够分润大量的功劳,成为水军的元老重臣。

  这个时代的水军其实是相当重要的,整个淮泗地带有没有船只,完全天差地别。

  机动速度甚至能差上三五倍,至于后勤就更是天壤之别了。

  所以刘封力劝刘备招揽周泰、蒋钦,这两人历史上就是水军悍将,再加上关羽,潘璋,徐盛,刘备军体系中,已经有不少已经成型和将来可以成型的水军大将了。

  “幼平、公奕,汝二人带来的壮士,也可挑拣入选。”

  刘备语重心长道:“不过备欲先提醒汝二人,徐州军连日来都在整顿军纪,若是壮士们愿意从军,备自当厚待,却需严守军纪。若是受不得军纪之苦,也可以发给盘缠,送其归乡。”

  周泰、蒋钦慨然应诺,自觉刘备所给待遇已经极好,两人自是满意之极,而他们带来的江贼心心念念的就是能够有机会转正为州府军队。现在刘备就给了这么个机会,谁要是再敢冒犯军法,自然严惩不贷。

  刘备见两人奉命唯谨的样子,也很高兴,继续说道:“两位初来,不好贸然擢升,暂以曲军候屈居,待水军建成,便可酬功,两位意下如何?”

  周泰、蒋钦几乎快抑制不住心里的喜色了,只觉得自己这新主上真乃宽宏大气之主。

  来的路上,周泰和蒋钦就讨论过许多次,都觉得能得一屯长便已知足。

  反正自己有勇力,又敢战,迟早也能积功而进身。

  却不想刘备直接给他们提了一阶,升任了曲军候,更许下军司马的奖赏。

  周泰、蒋钦喜不自禁,只恨不能立刻上阵杀敌,好让明公见识一下自己的忠贞勇敢,以报答刘备的赏识知遇之恩。

  随后,等周泰、蒋钦用过饭食,刘备亲自将他们送去下榻之处,这才离开。

  周泰、蒋钦两人虽是兴奋之极,可身体上确实已经疲惫不堪,闲聊几句刘备礼贤下士,不以家门而轻视两人,让两人都觉得这次来对了。

  可笑先前还觉得州使们是袁术设置的骗局,想要诱杀他们。

  现在想想,当真是可笑之极。

  两人隐隐也有些后怕,幸好当时没一刀把那几个州使、州吏给宰了,否则自己以后就只能继续当江贼了。

第119章 天赐良港

  “两位壮士休息的可好?”

  一大早,周泰和蒋钦刚起来,就听说刘封已经在院子里等他们很久了。

  两人大吃一惊,赶忙走了出来。

  却看见刘封笑吟吟的站在院外,身后几个近侍都端着漆盘,里面盛放着两套锦袍,马靴。

  周泰、蒋钦赶忙上前行礼,却被刘封伸手拦住,笑吟吟的解释道:“我昨夜观察了两位壮士的身材甚是魁梧,衣履却是脏破,显是连日赶路所致。故此,今日一早,我准备了两套锦袍马靴,供两位壮士换用。”

  周泰、蒋钦二人哪里见过这等贵人,赶忙又想要道谢,却还是被拦住。

  “两位壮士莫要客气,实是有事相求。”

  刘封对着一脸疑惑的周泰、蒋钦说道:“小子不才,在我父处领了个差事,要前往海边为港口选址。听闻周、蒋两位壮士对水事很是精通,便想要请动两位帮忙,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周泰和蒋钦听了之后,同时犹豫了起来。

  片刻后,周泰开口道:“公子恩重,我等本该为您效劳,只是昨日里明公已经安排下任务,我等分身乏术啊。”

  虽然被周泰婉拒,但刘封却没有不开心,相反,周泰和蒋钦的稳重任事,让他很是欣赏。

  “原来如此,两位壮士大可放心,我已从我父处求得准许,这也算是两位的新任务。”

  刘封这话一出,周泰和蒋钦自然不会再有二话,立刻表示愿以刘封马首是瞻。

  刘封客气一番,请两人换上锦袍,好好休息几天,挑选人手。

  三日之后,刘封带着徐盛、潘璋,周泰、蒋钦四人,并两队甲士悄悄的离开了郯城,往东而去。

  之前臧霸购买辽东战马的事情,给刘封提了个醒。

  如果能有一个优良港口的话,那徐州就可以把贸易线路直接打通到辽东,也可以从海上绕行青州、冀州和扬州。

  汉代的航海业其实已经相当发达,能够熟练运用横隔舱的造船结构,无论在省力高效以及速度方向等把握上,都有新的突破,集中体现于风帆、橹、舵、锚的广泛使用上。

  除了龙骨技术还没有诞生,这项技术在中国一直要到宋朝时才被发明,至于西方,那更要到元朝时期了。

  刘封只要将龙骨技术拿出来,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大大提升海船进程,使得海洋运输、贸易成为现实。

  另外,寻找港口的同时,刘封还在要考察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榷盐。

  当初刘备刚刚入主徐州,又是弱势州牧,实在经不起风浪。一个风吹草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都是刘封父子都赌不起的。

  因此,刘封选择拿出冰糖和雪盐来和糜家做生意,而没有选择晒盐法。

  不过随着时局的变化,刘备在徐州已经站稳了脚跟,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考虑盐业的利益了。

首节上一节93/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