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42节

  否则也不会派晋王负责,晋王朱是什么人大家可太了解了。

  杀起人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让他负责,就是冲着杀人去的。

  还命国子监丈量,这是为了杜绝地方官吏和大户勾结作假啊。

  事情大了啊。

  大家都很清楚,私底下隐藏的人口和土地不在少数。

  这要是查下来,恐怕不少人性命不保。

  但没人敢反对此事。

  盖因掌握人口和土地数据,是很正常的行为。

  谁反对,谁就是心中有鬼。

  不过还好,接下来朱元璋又做了补充:

  “若有隐瞒人口土地者,限期主动上报衙门,可免于处罚。”

  “若被朝廷查出隐瞒不报,严惩不贷。”

  文武百官这才松了口气,还好,皇帝给大家留了余地。

  不过心中难免又有些好奇,这不是皇帝一贯的行事风格啊。

  以前那都是一通杀杀杀,现在竟然肯给人机会了。

  众人立即就想到了朱标。

  莫非是太子求情了?

  想来十有八九是了,除了太子还有谁能劝得动陛下呢。

  皇后倒是也能劝得动,只是她老人家一般是不插手政务的。

  除非是事情闹大了,群臣主动找她求情,她才会出面。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太子了。

  太子殿下果然宽仁啊。

  户部。

  看着正式下发的命令,曾泰叹了口气。

  上次问皇帝要了一大笔钱,帮助国库度过难关,获得了朝野的一致赞同。

  本以为自己可以荣退,没想到啊。

  皇帝突然来这么一手。

  不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都归户部管辖,此次清查必然是以他们为主的。

  而干这个活儿,是会遭人恨的。

  自己想要光荣退休的想法,看来是不可能了。

  邱广安看着自己的上司,心中充满了同情。

  这位尚书的任期,堪称波澜壮阔。

  从他上任,朝廷就开始了接连不断地变革。

  宝钞改革、军改、政改、黄河改道等等,每一样都需要户部配合。

  很多甚至就是户部主持的。

  为了完成这些变革,他可谓是殚精竭虑。

  这三年肉眼可见的苍老了许多。

  虽然大家私下都喊他曾老抠,但心里对他充满了尊敬。

  本以为变革完成,可以缓口气儿了。

  结果皇帝突然又要清查人口和土地,这是要把曾尚书往死里用啊。

  不过想到自己的处境,邱广安心里的同情又变成了苦涩。

  尚书一般都是遥领,负责和皇帝沟通的,真正负责具体工作的是左侍郎。

  所以这三年他的日子也不比曾泰好过。

  这一次清查人口和土地,他也难逃骂名。

  “哎。”想到这里,他也重重叹了口气。

  皇帝真是,好用就往死里用啊。

  就不能换个人吗?

  听到他的叹息声,曾泰忍不住笑了起来:

  “广安呐,年轻人别整天愁眉苦脸的,四十岁的户部左侍郎,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邱广安苦笑道:“您老不也唉声叹气的吗,这感觉屁股下坐着的不是左侍郎椅子,是火山口啊。”

  曾泰意有所指的道:“你真不想背负这个骂名?”

  邱广安心下一喜,说道:“您老有办法?”

  曾泰恢复了户部尚书的从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

  “办法多的是,老夫随便给你指派个差事,就能让你置身事外,但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邱广安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慷慨激昂的说道:

  “正值朝廷用人之际,我岂能因为区区骂名就退缩。”

  “我必将全力辅佐晋王,完成人口和土地的清查工作。”

  曾泰笑道:“这才对吗,陛下雄心勃勃欲要开创盛世,瞻前顾后之人又岂能入得了他的眼。”

  邱广安除了苦笑还是苦笑,想入皇帝的眼,可太难了啊。

  但在骂名和前途之间,他依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曾泰突然感慨道:“我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三年半了。”

  “如果能做满今年,就足足四年半。这在咱们洪武朝,也找不出几个。”

  邱广安恭维道:“此乃尚书能力出众,深得陛下信赖。”

  曾泰摇摇头道:“什么能力出众,不过是陛下看我办事还算尽心,才给予此殊荣罢了。”

  “只可惜我年龄大了,最近总感觉精力不济。”

  “本来想近期请辞的,可陛下要清查人口和土地。”

  “值此关键时刻,我岂能一走了之,只能勉力为之。”

  邱广安有些搞不懂,他为何要没头没尾的这番话。

  可对方是上级,他也不能说什么,只能敷衍道:

  “曾尚书万万不可,户部离不开您啊。”

  曾泰只是笑了笑,没有理会他的话,而是说道:

  “但等到人口和土地清查完,我是定然要请辞的。”

  说到这里,他目光盯着邱广安,说道:

  “我请辞之时,会向陛下举荐你接替我的位置。”

  这也算是官场的规矩,前任如果是荣退,是有资格举荐接班人的。

  当然,仅限于荣退。

  至于皇帝采不采纳,谁都不知道。

  但皇帝定然会将被举荐人,纳入考察名单的。

  这就是机会。

  “谢曾尚书厚爱,下官实不敢当。”

  邱广安心中一喜,但作为政治老鸟,他也提高了警惕。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曾老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曾泰岂能不知道他心中的疑惑,笑道:

  “我也是户部的一份子,户部好了,我就算赋闲在家也有光彩。”

  “你的能力我是认可的,人品也信得过,举荐你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要求,就是希望日后你能照拂一下我的后辈。”

  邱广安自然不会全信他的话,不过也没有在质疑,而是做出一副感激模样道:

  “曾尚书说的哪里话,这三年多亏您关照……”

  “就算你不举荐我,遇到您的后人,能帮的我也一定会帮的。”

  曾泰笑道:“我是信得过广安你的……这次清查人口和土地,会得罪许多人。”

  “但也正是你表现的机会,只有将此事做好了,才更有可能入陛下的眼。”

  邱广安心道,全是废话,这谁不知道。

  话说,这曾老抠不会是给我画大饼,让我往前冲吧?

  曾泰继续说道:“不过骂名背多了,也影响你升迁。”

  “所以这一次你不能太高调。”

  “默默的把事情做了,有什么事情就往我身上推。”

  说到这里,他开玩笑一般道:“你不会认为,我是想抢你的功劳吧?”

  邱广安自然不会这么想,这个功劳可不好领,甚至很多人避之不及。

  曾泰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功劳我领骂名我背,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给你。

  这是标准的扶一程。

  “尚书说笑了,下官怎么会做此想,感谢您都来不及呢。”

  “若有朝一日真能如所想,广安绝不敢忘您的大恩。”

  -----------------

  出了户部衙门,邱广安就约了陈景恪见面,将此事大致讲了一下,并询问他的看法。

  陈景恪哪还不知道对方的意思,就是问自己支不支持此事:

  “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可不好坐啊。”

  “接下来几年面临的情况,会更加的复杂。”

首节上一节242/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