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恪说的话,基本就是最终处置办法,所以他们和家人的命都保住了。
之后两人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许柴佬先起身行礼道:“谢岑兄一直以来的帮助,我愧对兄矣。”
岑信通受了他一礼,说道:“好了,此事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所幸,陈伴读宽仁,放过了我们。”
“只是以后我们兄弟天各一方,不知还能否有相见之日。”
许柴佬愧疚的道:“兄此行务必保重身体,来日方长我们必有再见之日。”
岑信通不置可否,继续说道:“秦国初立,秦王那里急缺人手,我某个一官半职应该不难。”
“倒是你,想好以后怎么办了吗?”
许柴佬叹道:“先去沧海省吧,把陈伴读吩咐之事做好。”
岑信通问道:“以后呢?”
许柴佬听出他话里有话,就问道:“岑兄但有指教不妨直说,你我兄弟无需见外。”
岑信通点点头,说道:“你在大明已经没有出仕的机会了。”
“你出身商贾之家,就算被家族除籍,本也无出仕的机会。”
“是陈伴读一力支持,才让你当上了淡马锡总督。”
“如果你在那里能做出一番成绩,再有陈伴读在朝中支持,或可抹平身份上的缺陷。”
“可惜……”
“现在就算陈伴读依然力挺你都没用了。”
资历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即便是乱世的时候,也同样讲究资历。
只不过,乱世的时候,有真才实学的人晋升更快。
甚至可以在短期内连续升迁。
一个稳定的政权,用人更讲究规则。
大明已经进入二代君主统治时期,用人制度早就已经固定下来。
升迁制度,也有严格的标准。
就算皇帝想提拔一个人,也要按照标准来。
陈景恪迄今为止依然只是太子伴读,当然,他还有个驸马都尉的身份。
以前他是以幕僚的身份存在,给皇帝献计献策的。
在官面上,他的身份依然是驸马都尉、太子伴读,群臣不会说什么。
现在要是让他当六部尚书,乃至内阁学士,都会引起朝野反对。
能力归能力,规矩是规矩。
今天你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破例,明天就会有人以此为幌子滥用亲信。
许柴佬出身商贾之家,且前半辈子都没做过官,几乎没有出仕的可能。
淡马锡属于新得的领土,朝中之人并不是太在乎那里。
再加上陈景恪的支持,才给了他一步登天的机会。
如果他能做出成绩,一切都好说。
别的不说,新设的特区沧海省,绝对有他一席之地。
在沧海省再做出一些成绩,资历方面的短板也能补齐了。
可惜,没有如果。
现在大明官场,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
能去沧海省当个幕僚,还是看在陈景恪的面子上,以及他在淡马锡工作的经历。
这个道理许柴佬自然也懂,就苦笑道:
“可是,现在我还有的选择吗?总不能继续回去经商吧?”
岑信通摇头说道:“商人乃贱业,还不容易脱身怎么能重新回去。”
“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孙计。”
“我的意思是,为何一定要留在大明?藩属国一样可以施展才华。”
许柴佬心中一动,说道:“楚国?”
岑信通颔首道:“难道不可以吗?楚王矢志革新,对你又礼遇有加,你去投奔必获重用。”
许柴佬所有所思的道:“你让我回去祭祀父母,就是为了试探楚王对我的态度对吧?”
岑信通也没有隐瞒,点头说道:
“是的,我一直在关注楚国,知道楚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一直想采用新法。”
“故而让你回去祭祖,以作试探。”
“让你回去祭祖,还有个原因,告诉世人你不忘本。”
“这一点非常重要。”
“平时没有任何用处,关键时刻往往非常致命。”
华夏重祖宗、重礼法、重宗族。
真就是宗族虐我千百遍,我必须待宗族如初恋。
多少人,因为被宗族欺凌,发达后宗族来投奔而不接受,被人弹劾丢官。
当然了,被宗族欺凌除籍,正常情况下就算不相认也没关系。
但如果你能不计前嫌,主动去化解仇怨,大家对你的评价就会高上许多。
越是身处高位,这一点就越重要。
许柴佬虽然是汉人,但自幼生活在南洋对官场的了解不多,并不知道这一点。
岑信通不一样,他很清楚官场的一些潜规则,所以才提议许柴佬去祭拜父母。
可以说,他为了许柴佬是真的操碎了心。
想通了这一切,许柴佬感动的道:“岑兄厚恩……我该如何报答啊。”
岑信通摇摇头,说道:“这些话就莫要说了,还是想想以后的事情吧。”
许柴佬说道:“岑兄都如此为我谋划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待我先去沧海省,将陈伴读吩咐的事情完成就去楚国。”
岑信通欣慰的道:“你能想得通就好,在沧海省的时候也要多和楚王联系。”
许柴佬点点头,突然愧疚的道:“就是愧对陈伴读的信任。”
岑信通正色道:“你去了楚国,才能更好的报答陈伴读。”
许柴佬愣了一下,问道:“此话怎讲?”
岑信通说道:“陈伴读的计划你很清楚,以楚国和淡马锡为核心,控制整个南洋。”
“然后在南洋传播华夏文化,彻底对此地完成同化。”
“你去楚国推行新政,然后和淡马锡配合,完成对南洋的控制。”
“然后利用楚国的强势,在整个南洋推行华夏文化。”
“而且……”
说到这里,他下意识的压低声音道:
“如果我没猜错,大明准备对南洋的蛮夷国动手了。”
许柴佬惊讶的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岑信通说道:“秦王对南洋大族动手,就是信号。”
许柴佬疑惑不已:“这……”
他怎么就没看出来?
岑信通解释道:“你还是不懂大人物的想法,他们从来不会大动干戈的做无用之事。”
“况且陈伴读的计划是同化整个南洋,将南洋大族铲除,谁来执行这个计划?”
许柴佬依然很疑惑:“现在南洋蛮夷在名义上,全部都是大明的藩属,朝廷如何对他们动手?”
岑信通摇头道:“不知道,我手里的信息太少,只能分析出这么多。”
“但朝廷既然这么做了,定然已经有了后手。”
许柴佬点点头,尽管很疑惑,但他并不怀疑岑信通的判断。
如果朝廷真的要对南洋蛮夷国动手,确实是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更何况,楚王本就对他礼遇有加。
直接去当国相啥的就不想了,但定然能获得重用。
而且,吕宋岛本就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虽然大部分熟人都已经没了,可依然有很深的感情在,去那里或许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他点头说道:“此事我会留意,如果朝廷真准备对南洋动手,我定然会做出配合。”
岑信通叮嘱道:“记住要快,必须赶在朝廷动手之前去楚国。”
许柴佬点头道:“我知道了。”
之后两人就开始收拾行李,变卖在大明的家产。
四日后各自的处置结果下来了,许柴佬罢官免职,岑信通全家流放秦国极乐岛。
两人再次去向陈景恪告别,然后就离京各自踏上了新的旅途。
岑信通带着全家先去了泉州,在那里等待了三个多月,然后搭乘朝廷下西洋的舰队出发前往极乐岛。
一路走走停停,用了小半年才到达目的地。
踏上岛屿,他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从环境到动植物,与之前见到过的完全不一样。
但有一点他能肯定,这座岛屿面积不大气候恶劣,根本就不适合建立一个国家。
太上皇和皇帝为何要将秦国建立在这里?
难道真的是流放吗?
岑信通一百个不信。
那么……看了看手里的地图,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小亚细亚以及周边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