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06节

  不过还好,这也是老朱今年最后一次折腾了。

  在处置过理学官吏之后,他就没有再搞什么大动作,而是开始着手梳理被打乱的行政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朱雄英的身影频繁出现,并逐渐主导了这个工作。

  大批太子一系的官吏开始走上台前,并接管关键岗位。

  这个变化太明显了,所有人都知道,太子的时代要来了。

第468章 一些安排

  蒋死了。

  接到消息,陈景恪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一座青楼。

  在这里见到了身体僵硬,脸色青灰的蒋尸体。

  从他的样子,以及喷洒的到处都是的血迹可见,他死前应该剧烈挣扎过。

  房间里还有一个女尸,面容非常平静,似乎还带着笑意。

  “应该是在欢愉无防备之时,被人用发簪刺中颈部大动脉……”

  “一击致命,手法非常娴熟,凶手是练过的。”

  仵作查验过现场之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侯爷,您看这个……”一名锦衣卫捧着几页纸递过来。

  陈景恪一把抢过翻看起来,上面是女尸的遗言:

  她本是官宦之女,小时候被锦衣卫陷害家破人亡。

  她也被卖到妓院,从此沉沦苦海。

  ……

  总之就是,她被转卖了几次之后,就在这座青楼落了脚。

  然后发现,蒋隔一段时间,就会来青楼放松。

  这让她找到了报仇的机会。

  于是就自曝官宦小姐的身份,以此来吸引蒋的注意力。

  蒋果然上当了。

  男人的臭毛病,女人玩多了就喜欢玩点不一样的。

  官宦家沉沦苦海的小姐,别有一番滋味。

  尤其是这个女人还是被自己弄的家破人亡,那感觉就更刺激了。

  所以,他死了。

  看完信,陈景恪脸色铁青:

  “活该。”

  他知道蒋有这样的毛病,尤其是出过任务,必然会来青楼消遣。

  不光是他,这个年代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大多都有这方面的癖好。

  还美其名曰风雅。

  朝廷屡禁不止。

  这次灭孔蒋出力很大,再加上家眷都被送走,于是就习惯性来青楼。

  然后,就被这个女的找到机会给杀了。

  女人杀了他之后,写下遗书就自杀了。

  还希望不要连累其他人,自己就是为了报仇。

  杜同礼小心的接过遗书,翻看几眼之后,马上对属下说道:

  “把这个女人平日里的字拿过来对比一下,看是不是她的亲笔。”

  马上有属下开始翻找比对。

  杜同礼又问陈景恪道:“侯爷,您看太上皇那边……”

  陈景恪寒声道:“查,所有有关系的人全部排查一遍,太上皇那里我自会去说。”

  杜同礼松了口气,连忙道:“是,属下这就派人去查。”

  陈景恪顿了一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好自为之。”

  杜同礼的头不自然的垂了下来,坐在这个位置上,哪有真正干净的。

  正如蒋,忠心吗?

  毫无疑问非常忠诚,可绝不是什么好人。

  这个自杀的女人他查过,经历与遗书上所写基本一致。

  蒋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他会这样死去。

  那么自己呢?

  之后陈景恪入宫,向朱元璋汇报了现场情况。

  朱元璋怒极反笑:“死的真踏酿窝囊,活该。”

  “咱早三令五申,官员不许狎妓,一个个都当耳旁风,现在死在女人肚皮上了吧。”

  脏话都出来了,可见他是多么的愤怒。

  但冷静下来之后,他满脸阴霾的道:“你真相信遗书所言?”

  陈景恪回道:“锦衣卫查清了那女刺客的身份,与遗书大致相同。”

  “与她以往的笔迹作对比,遗书确实为她本人所书写。”

  “而且她也应该没有被胁迫的迹象,否则蒋不可能发现不了。”

  “也就是说,刺杀大概率是她自愿所为。”

  “至于她背后是否有人指使,还有待查证。”

  朱元璋怒道:“咱不是让你给咱分析,咱是问你怎么看。”

  陈景恪说道:“我很想说,这是某些人的报复,但咱们没有证据。”

  “而且我们不但不能将这个疑问公开,还要对外公布,蒋就是被仇家女所杀。”

  别说没有证据,就算是有证据,这事儿也不适宜公开。

  因为一旦公开,君臣之间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怀疑和杀戮。

  “就算咱们的猜测是真的,那些人的目的,也只是杀了蒋为孔家和理学复仇,不会再有其他想法。”

  “事实上,这一点您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否则也不会将蒋的家人全部送走。”

  “只不过蒋死的确实很窝囊,让您有些无法接受。”

  朱元璋依然不能接受这个理由,说道:“不行,必须要查清楚。”

  “不将此事查清楚,咱寝食难安。”

  “查什么查。”却是马娘娘,在朱雄英的搀扶下走了过来。

  蒋死亡的消息传入宫中,朱雄英就意识到不妙,第一时间跑去将马娘娘搬了过来。

  陈景恪连忙过去搀住她另一边。

  马娘娘在老朱旁边坐下,说道:“你还嫌天下不够乱吗?”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你杀伐果决,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也为变革扫清了障碍。”

  “但需知过犹不及。”

  “你天天喊打喊杀,恨不得把人心剖出来看个仔细。”

  “哪个臣子能安心,谁还敢为你效力?”

  老朱被怼的哑口无言。

  换成别人敢这么说,他早翻脸了。

  可马娘娘说,他只能老老实实听着。

  而且还下意识的,把挠痒痒用的玉如意,给揣进了袖子里。

  因为马娘娘是真敢用玉如意砸他。

  上次就砸碎了一个,把他心疼了好久。

  马娘娘继续说道:“如果没有标儿替你收拾烂摊子,六年前大明就乱成一团麻了。”

  “好不容易才有了这大好局面,你又想由着性子来是吧?”

  “也不看看你多大了,还能活几年?”

  “折腾的太狠,有那个时间来收拾烂摊子吗?”

  “你总不会想把一副烂摊子,交到雄英手里吧?”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时间。

  今年老朱已经七十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别看现在身子骨还硬朗,说没那也是眨眼的事情。

  现在应该想着稳定移交权力,而不是由着性子乱来。

  上辈子南北榜案,朱元璋只处置了一两个人,不就是因为这方面的顾虑吗。

  当然,上辈子是因为朱允能力、威望都不足,老朱不得不做出一定妥协。

  给孙子留一个政局相对稳定的大明。

  只可惜,朱允属于飞龙骑脸都能输的典型代表。

  让老朱的所有计划,全都落了空。

  还好最后是朱棣得了天下,也没便宜外人。

  这辈子朱雄英能力、威望都能镇得住场面,他的手段略微激烈了一点。

  七十岁了,还将孔家和理学给摁了下去。

首节上一节706/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