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大明钉在安西的钉子,必须先将其拔除。”
“否则,他必会趁我们支援察合台时,在背后骚扰我们。”
“至于察合台汗国……大明需要时间消化吐鲁番等地,今年无力再发动战争。”
“我们趁这个时间,先打败秦国,再回头与朱决战。”
-----------------
秦国。
看着手里关于此战的情报,朱也不得不叹道:
“小瞧了帖木儿啊。”
李芳脸色更加凝重,问道:“帖木儿有没有下一步动作?”
柳芸娘回道:“有,他正在金帐汗国征召军队,下一步就是对我们用兵。”
这一点朱早就预料到了,所以大家并不觉得奇怪。
但心情依然变得更加沉重。
朱放下情报,问道:“金帐汗国乱了这么多年,帖木儿强行征召青壮粮草,应该不容易吧?”
柳芸娘道:“大王英明,金帐汗国上下怨声载道,只是不敢忤逆帖木儿的意思。”
朱点点头,说道:“所以,我们真正要面对的,只有帖木儿的二十万人和维陶塔斯的四万人。”
“我们拥有四万步骑兵,最近又征召了两万青壮。”
“正所谓一汉当五胡,六比二十四,优势在我们啊。”
李芳:“……”
您是不是太有自信了?
“帖木儿大军携大胜之威,士气正盛,恐怕不好对付。”
柳芸娘却非常的认可,认真的说道:
“他们士气高涨是真,然连番征战将士们已是疲惫。”
“现在又要千里跋涉来征讨我们,这一路走来再高的士气也被磨平了。”
“而我们却是以逸待劳,是占有极大优势的。”
徐膺绪也赞同的道:“我们没有退路,将士们是抱着必死决心作战的。”
“此消彼长之下,以一当五并非不可能。”
李芳摇摇头,说道:“我自然希望将士们能以一当五,然此战非同小可,切不可掉以轻心。”
朱颔首道:“李相国提醒的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我们还是以弱击强。”
徐膺绪也点点头,他自然知道有信心可以,却不能盲目。
帖木儿不管怎么说,那都是实打实的四十万大军。
秦国没有容错率,败了就是亡国。
见他们如此,李芳也稍稍放下心来。
他倒不是非要唱反调,而是有时候必须有人唱反调,现在他就在扮演这个角色。
而且他也只是在私下唱反调,出了这个门面对大众,他也同样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
区区帖木儿而已,弹指可灭。
朱又问道:“波斯人和大食人有什么反应?”
柳芸娘回道:“大食各部落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就组建了联军,要配合我们作战。”
“波斯人内部又出现了分歧,依然是萨菲教团的那些余孽生事。”
“阿扎萨正借此机会清除反对派。”
李芳不满的道:“上次就让他趁机将那些人全部灭掉,他优柔寡断不同意,现在果然又反受其乱。”
柳芸娘更了解情况,替阿扎萨解释道:
“波斯分裂数百年内部派系众多,阿扎萨也不能为所欲为。”
“集权的事情,也只能缓缓图之。”
“经过这几次大的变故,他也成功将最大的几个反对派弹压了下去。”
“相信经过这一次,他将成为真正的波斯君主。”
“以他对大明的亲善,不用担心波斯再生出反复。”
李芳冷哼一声,道:“但愿如此。”
柳芸娘只是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朱假装什么都没看到,说道:
“芸娘你继续收集情报,不只是帖木儿的,周围所有势力的情报都要随时掌握。”
“对了,我之前让你留意忽格鲁特,与他建立联系了吗?”
第487章 王者之师
脱脱迷失战败被虐杀,尸体也被分而食之。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安西。
这自然是帖木儿有意为之,就是要震慑安西诸部。
效果确实很好,原本蠢蠢欲动的各部族,都老实了起来。
尤其是内部各势力,纷纷赞颂帖木儿的伟大。
帖木儿重新成为了那个威震天下的安西霸主。
但没过多久,又一个消息传出,帖木儿发四十万大军征讨秦国。
他还令沿途各部准备粮草物资,以供大军所用。
违令者,灭族。
沿途各部叫苦不迭,四十万大军过境,他们这些部族还能有好?
很多部落开始迁徙,避开这一战。
有些部落自认为有实力,或者与帖木儿汗国比较亲近,选择配合帖木儿。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很多部落却选择举族迁往秦国控制区域。
非但如此,有些部族主动派出军队,请求配合秦国作战。
这些军队多则几千人,少则几百人。
最少的一个部落,甚至只派来了几十人。
不是他们不想多派人,而是他们部落总共也才几百人,这几十人已经是最精锐的青壮了。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别说是阿扎萨、白袍子王爷们,就连朱自己都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
但只有一个人,却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那就是原穆札法尔国的国主沙曼苏尔,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大笑道:
“秦王法令严明,对各部族一视同仁……为混乱的安西带来了秩序,此乃王者之风也。”
“各部归附正是民心所向。”
然后他又对自己的部族说道:
“那些真正的异族都知道该依附谁,我们作为华夏后裔,难道还不如异族吗?”
于是,原本还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的穆扎法尔国遗民,终于统一了思想。
为秦国而战。
柳芸娘也很快就带回了详细的情报:
“这些人是真心归附大王的。”
朱不解的道:“为何?”
柳芸娘表情有些怪异,说道:“他们说大王仁慈,善待各部族。”
“帖木儿残暴不仁……他们不想再被帖木儿统治,愿意为秦国而战,结束帖木儿的暴政。”
一旁的李芳嘴巴张了又张,什么意思?我耳朵聋了?
朱?仁慈?
这踏马……那些人是不是对仁慈有什么误会?
朱自己也是哑然失笑,说道:“仁慈?我对待敌人的手段,他们不知道吗?”
柳芸娘回道:“但您不会无缘无故的消灭某个部落,更不会欺凌弱小。”
“以前安西是弱肉强食,小部落就活该被欺凌。”
“您来了以后,虽然剥夺了各部族一定的权力,却也给予了他们保护。”
“您制定了规则,他们被欺负,有了哭诉的地方……”
“这些都是归附部落亲口告诉我的,在这个时候来归附,可见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李芳不禁有些愣神,秦国竟然这么伟大?
可他们做的这些,不是华夏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情吗?
和大明比起来,他们做的实在是不值一提。
竟然让安西各部族视为救世主了?
朱也同样陷入了沉默。
轻徭薄赋被赞颂他能理解。
可他为了中央集权,为了更好的统治这里,而制定的一些‘苛刻’的制度。
竟然也被这里的人视为仁政?
这时,他不禁想起了陈景恪制定的宗藩制度。
说实话,虽然他是大明亲王,依然认为新宗藩制度有些苛刻。
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对藩属国进行全方位的束缚。
可现在,他却有了更深的认识。
束缚虽然会限制藩属国的发展,可同样也是在保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