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04节

  没多久平安京内火光四起。

  至于城防,此时哪里还有城防。

  可大明也没有攻城,就这样不停的进行火炮攻击。

  城内的人终于受不了,想要派人出来谈判。

  刘楚才将使者射杀,这才派人攻城。

  城墙轻易被拿下,随后大军入城。

  除了极少数还在负隅顽抗,日本军队开始集体放下兵器投降。

  各家权贵纷纷投降,并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后小松头上。

  我们早就想投了,是他一直阻挠,我们也没有办法。

  然而刘楚才却根本就没有理会他们,下令大军屠城三日不封刀。

  三日后平安京化为废墟。

  后小松及其他天皇家族成员,全部被杀。

  只有长庆的儿子,被勒令出家的行悟法亲王幸免于难,随后不久被送往洛阳。

  平安京被屠的消息传出,整个日本都震惊了。

  包括已经投降的宇都宫氏等家族,都恐惧的浑身颤抖。

  之前大明手段虽然狠辣,却从来没有做过屠城的事情。

  一度让他们忘记了战争的恐怖。

  现在大明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这就是反抗的下场。

  屠城确实很有用,原本还想待价而沽的各势力顿时就怂了,纷纷选择了投降。

  但也有很多家族选择了负隅顽抗,结果自然毫不意外。

  尽灭之。

  即便如此,明军也用了四个月时间,才彻底拿下日本全境。

  明军兵力有限,为了更快的拿下全境,就连部分水师都弃船上岸了。

  这就导致对日本的海上封锁出现了漏洞,大批不愿意归附大明的人乘船逃走。

  这些人的逃跑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北上去苦寒之地,二是南下去南洋。

  从日本南下去南洋,就必须要路过琉球群岛。

  然后,琉球王国就遭了劫难。

  琉球王国这会儿总人口才十余万,分布在好些个岛屿上。

  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很少与外界接触,基本没有什么正规军队。

  也就国王手里有几千青壮充当士兵。

  这些士兵勉强人手一件兵器,至于盔甲只有部分将领才有,战斗力自不用提。

  至于生活在小岛上的人,连军队都没有,只有部落首领和维护治安的人员。

  那些日本人虽然是逃难的,可对于琉球王国来说,依然是一股不可抵挡的强大力量。

  最先是周围的小岛被劫掠。

  琉球国王得知消息大惊,一边固守主岛屿,一边派人去向明军求救。

  然而还不等他们找到明军,一支六千多人组成的逃难队伍就来到了这里。

  他们登上岛屿大肆劫掠,甚至还攻下了琉球王宫,将琉球国世代积累的财富席卷而空。

  非但如此,他们还丧心病狂的将琉球王全族屠灭,之后才心满意足的逃离。

  等明朝援军到达,也只能帮忙收尸。

  至此,琉球国也名存实亡。

第521章 安西战略成

  就在明军远征日本的时候,西域攻略也同步在进行。

  明昭三年夏,平息了已占领区域的叛乱,并配合朝廷初步完成屯田建设之后。

  朱对察合台汗国的大本营喀什喀发动了进攻,黑的儿火者也集结所有兵力展开抗击。

  明军主力势如破竹,三战三捷击破了察合台汗国的防线。

  黑的儿火者率领最后精锐退至叶尔羌河畔,意图据河而守。

  明军缺乏船只渡河,一时间也无可奈何。

  朱只能命人收集木头造船。

  但因为气候原因,这里缺少大型树木,往往要跑几十里才能收集到一些。

  就这么一耽搁,时间来到了十一月底,天气逐渐转冷。

  不少人劝朱退兵,喀什喀的冬天太冷了,实在不适宜作战。

  朱却说道:“以前我们远征总是在冬季撤退,一是气候寒冷不宜作战。”

  “二是路远补给不易,而敌人却能轻易获得补给。”

  “长期对峙于我方不利。”

  “但这次不同,我们虽是远道而来,却准备充分后勤有保障,棉衣、粮草充足。”

  “察合台军虽然是本地人,但他们接连丢失城池和土地,补给已然困难,过冬的物资反不如我们充足。”

  “现在主客异形,我们岂能就此退走,给他重整旗鼓的机会。”

  众人仔细一想确实如此,再也没有人提退兵的事情。

  张靖运坐在人群后面,也是一脸恍然大悟,学到了学到了。

  等大家都离开,他也跟在后面准备往外走。

  哪知刚走到门口就被朱给喊住了:

  “张靖运,你留一下。”

  张靖运连忙道:“大王,我最近可没犯事儿。”

  朱板着脸道:“你是没犯事,但你爷爷写信威胁我,你说我该怎么处罚你?”

  张靖运一脸不爽的道:“这老头,等他死了我不给他哭坟。”

  朱顿时绷不住了,哭笑不得的道:“混账小子,这话可不能乱说。”

  然后他正色道:“有个任务交给你。”

  张靖运一听不是收拾自己,还有任务,大喜道:

  “有什么脏活累活您尽管交给我,保证给您干的漂漂亮亮的。”

  朱训斥道:“别嬉皮笑脸的,这次是正事。”

  张靖运马上立正站好,目光看向朱似乎在说,我已经站正了你说正事吧。

  朱没理他,径直说道:“我们新打下来的那些土地,没有来得及治理,百姓流离失所惶恐不安。”

  “如果就此不管,这个冬天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你带人回头去绥靖地方,那些土匪、恶霸、地痞统统除掉,保护百姓的安全。”

  “同时也要想办法帮助百姓熬过冬天。”

  张靖运一脸苦相:“大王,让我杀人我在行,让我安抚百姓实在为难人啊。”

  朱说道:“别给我装傻充愣,你爷爷精通军政,我不信他只教了你用兵。”

  张靖运:“……”

  我踏酿的最后悔的就是成为张定边的孙子。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百姓缺的是粮食,我上哪变出粮食来啊。”

  朱在主位上坐下,优哉游哉的道:“那是你的事情,我不管。”

  张靖运不服气的道:“您这是……”

  朱打断他,伸手指着外面道:“滚。”

  张靖运扭头就跑:“好嘞。”

  看着他的背影,朱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小子有点憨,但是真有本事,交给他的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

  本来以为这是个军事天才,后来派他去某个屯田所坐镇。

  没想到他竟然将那个屯田所,管理的井井有条。

  这就不能用天赋来解释了。

  打仗这玩意儿,有时候确实不需要系统培训,只要天赋够高,多打几仗就能成名将了。

  但行政不行,这玩意儿经验比天赋更重要。

  纵使是诸葛亮那样的行政天才,如果不经过学习,也比不过系统培训出来的庸才。

  张靖运能将屯田所治理好,就说明他是经过培训的。

  问他是跟谁学的,答案永远都是,跟爷爷在庙里学的。

  朱就以为他是哪个隐世高人调教出来的。

  毕竟乱世才结束没多少年,民间确实隐藏着许多高人。

  而且这些高人往往藏身在道观或者寺庙里。

  张靖运的爷爷完全符合这个标准。

  直到洛阳那边传来消息他才知道,这小子确实是隐世高人调教出来的,还是个大大的高人。

  张定边的亲孙子,将老张的本事学了个七七八八。

  只是他学的都是理论,缺少实践机会。

  后来参军,迅速将军事理论和实践结合,脱颖而出。

  去了屯田所,又完成了一次蜕变。

  这也是朱让他执行这次任务的原因。

  只是这小子从小生活在庙里,再加上老张的过度保护,心思比较纯粹。

  又比较调皮,整日和老张对着干,养成了现在这么个性格。

首节上一节804/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