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05节

  不过朱反倒很喜欢这种人。

  有能力,歪心思较少。

  当然,他只是为人纯粹,谁要是把他当傻子,很快就会发现傻子是自己。

  张靖运虽然接了这个任务,可正如他自己所说,杀人容易安民难。

  为了抵御大明,黑的儿火者杀鸡取卵,在本地强征粮草,百姓家家无余粮。

  夏天还好说,大不了吃草,吃树皮草根。

  可冬天就不好办了。

  现在让他去安民,他上哪弄粮食去。

  一路上他都在为此发愁,头发都揪掉好几把。

  直到他来到一座小城池,将这里作威作福的恶霸老爷给杀了。

  去抄恶霸的家的时候,看着圈里的牲畜,粮仓里的粮食,仓库的各种物资,他终于知道问题该怎么解决了。

  不外乎就是劫富济贫。

  黑的儿火者也不敢用强硬手段,去征收权贵、大户的粮食,这是他统治的基础。

  至于恶霸、地痞,这些人社会关系复杂,也有的是办法逃避征收。

  所以他强征的对象,只能是普通百姓。

  所以,这些大户是有存粮的。

  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张靖运就笑了:“我今天也干一回劫富济贫的买卖。”

  于是他每到一地,就先派人打击地痞、恶霸,并让他们指认当地大户为恶。

  然后以此为由,对当地大户进行打击。

  就这么说吧,在这个年代又有几个大户的底子是干净的?

  几乎是一指一个准。

  非但如此,他每抓一个大户,都会鼓励百姓站出来告发。

  没人愿意告发?

  把大户的粮食钱财摆出来,每家每户派人来领。

  现在呢?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依然没有人敢站出来告发。

  张靖运叹道:“百姓宁愿饿死,也不敢站出来告发他们,这些人的凶残可见一斑。”

  于是也不再要求百姓告发,而是直接抄家,然后将财货分给百姓过冬。

  大户死了,东西也拿到手了,百姓们才敢相信,眼前的明军真的是为了救他们。

  再对比之前黑的儿火者对他们的剥削。

  百姓们自然知道该选择谁。

  只是看似简单的几件事情,就让明军收获了民心。

  刚刚占领的这些地方,也迅速的安定下来。

  随着后续行政官吏的到达,一套全新的统治体系被快速建立起来。

  目睹了全过程的张靖运这才明白,为何朱会让他在冬天干这件事情。

  恶劣的天气,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这时候他们是生不起什么反抗之心的。

  任意的善意,都会被他们当成救命稻草抓住不放。

  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与之相对应的,黑的儿火者的日子很不好过。

  他连战连败,物资粮草丢失了大部分。

  好不容易靠着叶尔羌河阻挡住了明军,却又开始为物资发愁。

  他可没有大后方可以提供物资,只能继续搜刮百姓。

  然而此时他还能掌控的区域,也就只剩下差不多四个半县。

  西域地广人稀,这四个半县的总人口加起来才二十万出头。

  且这些人之前已经被他搜刮过一次,这次又能刮出多少油水?

  更何况现在是冬季,百姓仅存的粮食、冬衣等等全都被抢走,自己又怎么活?

  要知道,喀什喀地区冬天也是很冷的,暖和的时候零下五六度,冷的时候能到零下一二十度。

  这种温度,缺衣少食的情况下,百姓几乎活不下来。

  黑的儿火者只能寄希望于,明军会主动撤军,如此他还能重整旗鼓。

  可惜,明军毫无撤退迹象,甚至还修筑了简易房屋,显然是铁了心要和他耗下去。

  没办法,他只能继续去搜刮百姓。

  百姓榨不出油水,连当地大户也不放过。

  一开始劝捐,劝不动就直接抢,此举可以说惹的天怒人怨。

  察合台汗国百年统治笼络的人心一朝丧尽。

  其实黑的儿火者自己也很清楚,他是断无可能打赢的。

  就算这次打赢了,不久之后也会有更多明军过来。

  更何况还有朱在背后虎视眈眈。

  放在以前,他还可以继续往西逃,进入安西之地。

  可是现在这条路也断了。

  他现在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投降的打算。

  “华夏有句话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不想被关在笼子里运送到洛阳,为大明君臣取笑。”

  很快时间进入十二月份,天气愈加寒冷,叶尔羌河开始结冰。

  只不过温度还没到滴水成冰的地步,冰层并不厚。

  黑的儿火者作为本地人,很清楚叶尔羌河不会大面积结冰的。

  就算是结冰的河段,也无法支撑几万大军通行。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派人将部分河段的冰层捣毁。

  并且还派人巡视河面,一旦发现明军有动静,就立即做出针对性反应。

  事实上他想多了,已经知道他困境的朱,根本就没有出兵的打算。

  “耗下去,耗的他人心尽失我们在出手结束一切,免得将来有人怀念他的统治。”

  当然了,朱也没有那么轻松。

  往西域运送军需物资本就困难,冬季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支持他的战略,从河西走廊到高昌再到焉耆、伊丽水,全都动员了起来。

  数十万人为他们运送物资,冻死者数以千计,冻伤者不计其数。

  另有无法计数的物资被浪费在路上,才勉强维持住了前线所需。

  但还是那句话,家底厚可以耗的起,这就是他的资本。

  时间很快来到明昭四年二月,天气逐渐转暖。

  朱趁着这个冬季,完成了对占领区域的统治。

  相反,黑的儿火者这里就是另一幅景象。

  他还能统治的这四个半县,死于冻饿者多达六万余人。

  很多都是一家一家的集体冻死,部分甚至整个村子都没了活人。

  如此惨状,彻底激怒了当地百姓。

  在当地头领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反抗。

  黑的儿火者穷途末路也完全不计后果了,放纵士兵劫掠杀戮,以此来提振军心士气。

  一时间此地化为了人间炼狱。

  朱依然冷眼旁观,甚至他还将部分军队后撤,给黑的儿火者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更放心的去杀戮。

  杨荣很是不解,于是询问为何不趁乱彻底击败黑的儿火者。

  朱说道:“宋朝时期这里就被伊教所入侵,数百年下来这里的人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出身。”

  “他们心里只有伊教和神灵。”

  “我们此时打下这里,又该如何治理?”

  “还不如让黑的儿火者将这里清洗一遍,我们迁徙人口,在废墟上重新建设城池。”

  杨荣恍然大悟,不再有任何疑问。

  大明不光要占据土地,更重要的是传播思想。

  佛道两教,就是大明法定的宗教。

  伊教徒有多狂热,接触过的都知道,想让他们改信是很麻烦的。

  更何况还牵扯到和安西各部族合作的问题。

  如果传出大明在西域屠杀伊教,强迫百姓改信,安西各部族会怎么想?

  现在借助黑的儿火者的手,将这里的人杀的七七八八,就没那么多问题了。

  还能顺便消除察合台汗国的影响力。

  可以想见,等黑的儿火者在这里的所作所为传出去之后,西域人该有多惧怕痛恨他们。

  两厢对比之下,大明可太仁慈了。

  如此一直到四月份,天气变暖人们褪去棉衣,朱终于下令渡河。

  一个冬季收集木料打造的船只,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结果自然是毫无疑问,黑的儿火者兵败自杀。

  朱没有招降,命人将其残部尽数诛杀。

  然后就是招抚百姓,但哪还有什么人可安抚的。

  事后统计这些地方的人口,已经不足万人。

  朱命人将黑的儿火者的暴行传遍全西域。

首节上一节805/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