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42节

  这一路,比之前所有的路都更加难走。

  他们要面临的,是八百里的荒漠无人区,中间只有两个补给点。

  食物、饮用水都要精确计算,一个失误可能所有人都要留在这里。

  在沙漠里行走过的人都知道,踩下去还没什么。

  当脚掌想要发力前蹬的时候,沙子会下陷,卸掉一部分的力。

  也就是说,走同样的路要更加的费力气,速度也会降下来。

  身体前倾重心向前会好一点,但也只是好一点。

  总之,现在他们每天行进的速度只有十二三里。

  不过窦大冲也没有催促大家提速,按照这个节奏,也是可以在两个月赶到的。

  更何况又不是军队行军,没有那么严格的日期要求,迟上十天八天问题也不大。

  主要是安全到达。

  大家早就知道,这一路环境会更加恶劣,但真正深入沙漠才知道,比想象的还要差很多。

  一眼望去全是无尽的沙漠。

  偶尔才有几株孤零零的胡杨树,顽强的屹立在那里。

  亦或是红柳树形成的大沙包。

  行走荡起的沙尘,呼吸到嘴里都能感觉到是咸的。

  白天太阳能把人晒死,晚上竟然能感觉到凉意。

  随着时间进入深秋,昼夜温差越来越大。

  白天穿单衣赶路都会出汗,晚上必须裹着被子睡觉。

  如此艰难的旅程,大家也没了说笑的心思,队伍变得沉默了许多。

  但抱怨、牢骚之类的却全都消失了,大家的态度都无比的坚决。

  活着走出去,前往新家园。

  这一路倒也不全是荒漠,有时也会遇到成片成片的红柳群。

  让大家惊讶的是,即便是这种远离人类居住区的地方,依然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有三五口人,在这里放养着几百只羊。

  这些人衣衫破旧、头发凌乱,身上脏的看不到一点肤色,远远望去犹如野人。

  这些百姓也很少见到这么大规模的人群,非常的紧张。

  窦大冲怕引起不必要误会,就让向导前去交流。

  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某个部落贵族的奴隶,被主人安排在这里放牧。

  他们的主人生活在几百里外的城镇,定期派人过来将养肥的羊拉走。

  得知真相,大家都不禁生出同情。

  当初他们也不比这些人强多少,是朝廷一系列变革,将他们变成了人。

  看着若有所思的苟飞跃,祁子和问道:

  “你有什么感悟?”

  苟飞跃说道:“我感受到了安平侯的伟大。”

  祁子和愣了一下,然后笑道:“安平侯乃当世君子也。”

  苟飞跃点点头,又问道:“这种情况,朝廷不管吗?”

  祁子和说道:“当然要管,但还不是时候。”

  “得等到我们这些人全部安定下来,朝廷真正在西域扎住根,才是改变的时候。”

  “我有预感,最多五年朝廷就会动手,到时将会是天翻地覆。”

  苟飞跃郑重的道:“到时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协助朝廷,改变这里的世道。”

  祁子和欣慰的道:“你有这个理想就好啊。”

  本来窦大冲还想买一些羊宰了吃,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

  只是这些奴隶不敢卖,也只能作罢。

  况且他们拿了钱也花不出去。

  最终只能用一些盐和咸菜,从他们手里换了一些水。

  他们的水不是地下水,是夏季洪水过后,在地面形成的涝坝(水坑)。

  人和牲畜共饮一个涝坝里的水,羊粪在水面飘了一层。

  牧羊人习惯了这种生活到还没什么,窦大冲他们实在下不去口。

  不过办法也不是没有,在涝坝旁边挖了一个深坑,通过渗透原理获取了干净的水。

  将大家的水袋都装满,才再次上路。

  一直深入大漠四五百里,都还能见到这种牧羊人。

  虽然很可怜他们的情况,但大家心里都暗暗庆幸。

  还好有这些牧羊人,他们才能及时补充水源。

  虽然水袋里的水原则上够半个月饮用,可变质水实在太难喝,还容易生病。

  路上他们也经过了两个朝廷建立的补给站。

  看环境,最早应该也是牧羊人放牧的地点,被明军打下来改造成了驿站。

  朝廷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小旗(十人)的军队。

  还有配套的抚慰使、军医等,总共二十人。

  这些士兵的俸禄是外面的十倍,只需要在这里干三年就能获得一级勋位,干六年可以获得骑尉身份。

  骑尉,可是阵斩十人才能获得的。

  而且他们的生活并不枯燥,读书娱乐之类的设施也是有的。

  关键是,每个驿站都有四五十个本地妇女,为他们提供服务。

  至于都包含哪些服务,大家都懂。

  当然,她们并不是营妓,而是分配给了具体的个人。

  除了那个士兵,别人不准碰。

  这些女人不是强迫来的,而是自愿过来的。

  跟着明军安全、衣食住行都有保障,还有薪酬可拿。

  还能学习汉话、写汉字,放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要是生了孩子,那就是明人了。

  如果她跟随的士兵服役期满,离开的时候愿意带着她,那她就能一起去中原。

  即便不愿意带着她,靠着这些年积累的钱财,回到家乡也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至于会不会有人因此歧视她们……只能说,西域可没什么贞洁之类的玩意儿。

  相反,因为她们会说汉话,还能受到大家的尊重。

  想嫁人也方便,就冲着会说汉话这一点,就有很多人抢着娶她们。

  只能说,乱世有乱世的标准。

  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活下去。

  伦理道德那一套,得等大家安全了吃饱饭了,才有生存空间。

  朝廷这么干还有个原因,把人留在这里。

  挑选驿站兵的时候,优先挑单身汉,他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人都是有感情的,这群单身汉和这些女人一起生活那么多年,孩子都生出来了。

  五六年后还有几个愿意离开的?

  很多都会选择就地定居,充实西域的汉人人口。

  这些带着勋爵身份的人,就是天然的基层官吏,能协助衙门治理地方。

  朝廷为了增加西域汉人人口,为了稳固西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时间很快就进入了十月底,白天还好,晚上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

  单薄的被褥,已经无法阻挡严寒。

  大家不得不抽出一些时间去捡拾木柴,晚上就围着火堆休息。

  不过还好,此时他们也终于要到达最终目的地了。

  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且末。

第543章 (元旦快乐)

  当他们进入且末的地界,迎面就撞到了几名汉人骑兵。

  这些骑兵别提多开心了:“你们终于来了,可让我们好等啊。”

  窦大冲连忙上前询问,才知道这些是且末驻军派来为他们引路的。

  且末暂时并未设立衙门,朝廷只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千户所,一切事务都由这个千户所管辖。

  他们已经提前为移民建好了基本生活设施,就等着百姓到来了。

  与当地驻军碰面,得知房屋已经盖好,百姓们都发出了欢呼声。

  于是跟随这些士兵一路来到了且末县城。

  看着眼前破破烂烂,只有百十所土坯、泥巴垒的房子,苟飞跃等人目瞪口呆。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就是传说中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且末国的都城?

  白瞎了他们一路上的期待。

  大明偏远地方的山村,估计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吧?

  曾经的王宫倒是挺‘高大’‘繁华’的,用石头垒砌,规模相当于大明的一所三进院子。

  祁子和笑道:“是不是很失望?”

  苟飞跃点头回道:“是的,我知道且末很小,但没想到竟然小到这般程度。”

首节上一节842/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