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07节

  “虽然我们武器上有优势,但兵力相差悬殊。”

  “真要是被他偷袭,局势会很危险。”

  “他没有这么做,反而提前攻打马穆鲁克,就是想将此事做成事实。”

  朱不置可否,继续问道:“他就不怕我们趁机偷袭他?”

  朱尚回道:“怕,所以我怀疑,他与极西诸国达成了协议,甚至结盟了。”

  “有了极西诸国的支持,他才敢主动出兵。”

  朱质疑道:“你是说,打了几百年仇深似海的基教和伊教,放下仇恨结盟了?”

  朱尚笃定的道:“在生死面前,没有什么仇恨是不能放下的。”

  “大明以无敌之势席卷世界,目前除了黑土大陆,就只剩下欧罗巴这一隅之地还未臣服。”

  大明之所以没动黑土大陆,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暂时顾不上。

  而且这里也没有什么先进文明,不虑会对大明造成威胁,暂时没必要动他们。

  先让他们继续和大猩猩呲牙去吧。

  等将嘴里的肥肉吃完,再去那边也不迟。

  “老师之前说过,当前世界族群虽多,文明却极少。”

  “其中又以华夏、安西、极西三家最盛。”

  “现在安西大部都已经被我们征服,就只剩下奥斯曼和马穆鲁克。”

  “只要他们不傻,都知道该怎么做。”

  “而现在马穆鲁克就成了关键节点。”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大明短期内已经无力在陆地上,进行更大规模扩张。”

  “但无敌的水师,能弥补我们在陆地上的短板。”

  “若给我们拿下这里,就可以利用水师之利四两拨千斤,搅乱整个极西。”

  “所以我猜,他们这次联合的目的,也不是正面与我们决战。”

  “而是占领马穆鲁克掌握运河,让我们无力西进。”

  “之后他们定然会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上寻求与我们对话,让双方和平共处。”

  “暗地里支持奥斯曼与我们对抗,甚至支持安西反对我们的势力,让我们疲于奔命无力西顾。”

  “如此,我们和奥斯曼陷入僵持,他们躲在后面正好渔翁得利。”

  朱依然没有表态,而是继续问道:

  “他们为何不把马穆鲁克也纳入联盟,反而要出兵拿下这里呢?”

  朱尚想了想,说道:“情报太少,我只能根据局势进行推导,不一定准确。”

  朱说道:“没关系,本来就是闲聊。”

  “我已经让柳统领去打探消息,很快就会有确切情报传来。”

  “所以就算你分析错了,也不影响什么。”

  朱尚顾虑尽去,大胆的推测道:“最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马穆鲁克太腐朽了,极西列国认为他们不可信任。”

  “其二,巴耶塞特提出的结盟条件,很可能是帮他吞并马穆鲁克。”

  毕竟巴耶塞特也是雄主,朱尚能想到的,他也能想到。

  西方想让他顶在前面,就必须要给出足够的好处。

  掌握了马穆鲁克,就掌握了东西方贸易咽喉。

  这里不光拥有战略价值,也拥有无与伦比的经济价值。

  到时候奥斯曼才真的是稳坐钓鱼台。

  朱点点头,又问道:“马穆鲁克并非软柿子,他们就这么笃定能速战速决?”

  若战事拖的太久,那就是给大明机会。

  朱尚说道:“很简单,极西诸国和奥斯曼联合演一场戏就可以了。”

  为了抵抗大明即将到来的进攻,马穆鲁克一直在整军备战。

  西方世界也打着抵抗大明的幌子,派出援军驻扎在马穆鲁克附近。

  等奥斯曼国打过来的时候,西方援军从背后偷袭,就能轻松瓦解马穆鲁克军队。

  到时候双方再联合与大明对峙,逼退大明水师。

  甚至不排除发生一些小摩擦。

  虽然大明水师船坚炮利,但丧失了主动权,也很难取得决定性胜利。

  说到这里,朱尚有些苦恼的道:“我的推测有个漏洞,如果找不到合理解释,上面的推测都只能是推测。”

  朱眉头一挑,露出一丝欣慰,嘴里问道:

  “哦,什么漏洞?”

  朱尚回道:“马穆鲁克贵族虽然腐朽,却并不是傻子,不可能不防备极西援军。”

  “那么极西援军和奥斯曼,又是如何瞒天过海,骗过他们的呢?”

  朱大笑道:“哈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是真的看懂了局势。”

  朱尚大喜道:“您也赞同我的推测?”

  朱摇摇头,说道:“我赞不赞同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必然是你说的那样。”

  “西方列国与奥斯曼结盟,共同对抗我们。”

  “奥斯曼因为地理原因,不得不顶在前方,但他会向西方讨要足够的好处。”

  “西方付出一定代价,却得以躲在安全的后方。”

  “可以说,他们的结盟是各取所需。”

  接着,朱又开始讲起他得出这个结果的缘由:

  “不要把极西列国想的太聪明,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不会联合的。”

  “毕竟我们和他们之间,还隔着一个奥斯曼,他们并未直接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威胁。”

  朱尚不禁点头,他的推测确实有点理想化,将极西列国想的过于理智。

  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人都不可能做到如此理智的。

  极西列国能联合起来,必然出现了意外因素。

  朱接下来的话,也证实了这个推测。

  “这次他们之所以能联合,皆因一个人,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

  “根据我得到的情报,维陶塔斯逃回欧罗巴之后,就一直在游说各国联合对抗大明。”

  “这次的行动,大概率是他穿针引线搞起来的。”

  维陶塔斯,就是当初背刺盟友脱脱迷失,和帖木儿结盟讨伐秦国的那个立陶宛大公。

  虽然他带领的大军尽没,但他本人还是成功逃回极西。

  并且还带回了关于大明的详细情报。

  极西列国能这么快就联合起来,少不了他的推动。

  朱尚了然的道:“如此一切就说的通了。”

  “维陶塔斯必然从脱脱迷失和帖木儿那里,获得了不少关于大明的隐秘信息。”

  “靠着这些情报,他还真有可能游说的动极西列国。”

  朱点头道:“是的,再说说他们是如何算计马穆鲁克的。”

  “你的推测思路上没问题,却忽略了一个群体,鱿人。”

  朱尚恍然大悟,一拍手掌说道:“原来如此,我竟然将他们给忽略了。”

  秦国进入安西后掀起排油风,安西鱿人被迫逃往各个国家。

  其中大部分逃到了奥斯曼和马穆鲁克,至于为啥不逃到欧洲此时欧洲因宗教问题,也同样在排油。

  反而是奥斯曼和马穆鲁克这两个伊教国家,更包容这群异教徒。

  奥斯曼君主巴耶塞特是个英明有为的君主,且国家整体处在上升期,国民还比较积极上进。

  他们接纳鱿人,主要是想利用鱿人的力量,发展自己罢了。

  比如和西方世界贸易,鱿人就是最好的中间人。

  所以在奥斯曼,鱿人依然是最下层群体。

  但在马穆鲁克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国家,整个贵族群体都腐化了。

  鱿人先是帮马穆鲁克贵族经商,替他们赚钱,然后又变着花样的满足他们的各种奢靡欲望。

  很快就获得了马穆鲁克贵族的信任,然后慢慢将手伸向各个地方。

  甚至很多马穆鲁克贵族,直接将政务交给手下的鱿人幕僚处理,自己整日醉生梦死。

  鱿人再次发挥了祖传技能,只用了十几年就成功完成了寄生。

  或许有人要问了,既然他们已经完成寄生,为何要帮助敌人杀死宿主呢?

  很简单,谁都知道马穆鲁克已经命不久矣。

  他们希望通过出卖宿主,获得一定的利益。

  想通一切,朱尚嫌恶的道:“难怪老师如此讨厌鱿人,这个族群真是集齐了人类之恶。”

  朱颔首道:“你明白就好,切记一定不要被鱿人蛊惑了,对他们必须重拳出击。”

  朱尚点点头,然后问道:“如果推测是真的,我们该如何应对?”

  秦国人口本就不多兵力有限,还要分兵镇守各地。

  就这还要得益于大食人、波斯人和库尔德人的帮助,否则根本就无法统治偌大的安西。

  晋国就更别提了,现在还在平息内部反抗势力。

  燕国也同样是汉人太少,身毒人口倒是很多,可他们的战斗力不提也罢。

  目前三国加大明,在安西能出动的兵力,也就四万人左右。

  当然,算上附庸势力的雇佣军,又能凑出十来万。

  用来攻打马穆鲁克,震慑奥斯曼是没问题的。

  可现在要面对的,很可能是奥斯曼和极西列国联军,雇佣军就变得不那么可信了。

  仅靠他们四万人,这仗可不好打。

首节上一节907/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