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334节

  斩杀了忠顺王的亲兵马队,那些重甲步卒并没有停下,而是向冲上来的步军营兵丁杀了过去。

  如此残忍血腥的一幕将好些步军营兵丁吓坏了,开始向后退去。

  一些长枪兵不清楚重甲步卒身上重甲的厉害,手持长枪向重甲步卒刺去,企图刺穿重甲步卒的胸膛。

  雪亮的斩马刀再次翻飞,一刀斩断长枪,二刀将长枪兵劈成两半,死的凄惨无比。

  重甲步卒步伐凝重如山,一步一步向步军营兵丁杀去,斩马刀翻飞中,势如摧枯拉朽,将步军营杀得人头滚滚落地,血流成河,步军营的兵丁被杀得胆寒,斗志涣散,四散而逃。

  李虎咽了口唾沫,太残暴了!接着摇了摇头,这些重甲步卒也就欺负欺负没有什么好装备的步军营,若是换成锐士营和边军,可以轻松弄死他们。

  忠顺王脸色惨白,本以为胜利唾手可得,没想到皇帝还藏了一手,步军营的士气溃了,他败了!

  这一刻,恐惧是他心中唯一能够产生的念头。

  震动天地的马蹄声让他回过神来,忠顺王那张脸更白了,锐士营的哨骑终于赶来了!

  逃!

  忠顺王双腿一夹,就在这一瞬间,一支羽箭如闪电般射到,他脖颈一阵剧痛,紧接着吐出鲜血,随即从马上栽下,在地上抽搐了几下,没了声息。

  一箭射穿了忠顺王的咽喉,李虎慢慢收回了弓箭,终于亲手杀了这个老不要脸的,还是如此正大光明,爽!

  望了望那些正在虐杀步军营兵丁的重甲步卒,又望了望不远处的忠靖侯史鼎,他会同意将印玺和调兵金牌给皇后和太子送去吗?应该会默许吧。不管了,先找到二皇子再说。

  想着,李虎翻身上马,向哨营驰去。

第445章 京城戒严

  每到秋冬之际,太子的咳疾必犯,昨夜漠北又送来了急递,直到丑时末才上床歇息,本来就不太好的身子更虚弱了。

  毓庆宫管事太监赵通警告了所有的太监和宫女,今天早上必须安静,除了皇帝的旨意和兵部的急递,任何事情都要过了辰时再禀报。

  天蒙蒙亮了,那些早起当差的太监和宫女一个个都蹑手蹑脚,不敢发出一点声响。就连清扫落叶的太监都不敢用扫帚了,有些蹲在地上拣落叶,有些在接空中的落叶。

  偏在这时,宫门外响起了震天的敲门声!

  那些当值的太监和宫女们都吓懵了,赵通立刻从大殿里走了出来:“怎么回事!说好了太子爷在安歇,这会子不见人!”一边说,一边快步走到宫门边就要自己伸手去开宫门。

  两个当值小太监慌忙奔了过来,将宫门打开。

  “怎么回事?都说了,有事过了辰时......”

  不等宫门开开,赵通就嚷了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跪在石阶上的两个当值太监,刚想开口训斥,却一眼瞅着了一道身影,是皇后娘娘!

  赵通一激灵跪了下来。

  皇后走了进来:“快去叫太子。”

  赵通:“是。”叩了个头,这才起身向寝宫走去。

  背后,皇后喊道:“让太子不要梳洗,立刻来西暖阁。”

  知道这是出事了,赵通不敢耽搁,飞也似的向寝宫跑去......

  太子头上只挽了个发髻,边跑边扣着衣服向西暖阁急来,走到门前停住了脚步,整理好衣服,又缓了口气,这才轻声唤道:“母后......”

  暖阁里传来了皇后的声音:“进来吧。”

  “是。”太子掀开门帘走了进去。

  皇后这时独自一人坐在南面的榻上,榻几上摆着一个用明黄色缎布包着的匣子。

  太子走上前请安,一边说道:“昨儿漠北来了急递,说我军与阿贵的人马发生了冲突......”

  皇后手一抬,止住了他,说道:“漠北的事不急,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说着目光盯向了榻几上的那个包袱:“这是鲁国公派人送来的,打开看看吧。”

  太子:“李虎?他怎么想起给母后送礼呀?”说着解开了包袱。

  一只青铜匣子露了出来,两张盖着鲜红大印的封条交叉封在匣盖上。

  太子微微一愣:“母后没看?”

  皇后没有说话,将一把钥匙递给他。

  太子撕开封条,把匣子打开,一见盒内之物神色陡变,又立刻将盒盖盖上。

  皇后望着他。

  太子声音发颤:“他、他怎么把父、父皇的印玺偷了出来......”

  看着太子的反应,皇后眼里闪过一丝失望,伸手掀开盒盖。

  金灿灿的一条蟠龙,鳞甲微张,双目圆睁,昂首向天,这是正龙!

  金色的正龙卧在金印盒上,金印盒的四方分别还绕着八条行龙!

  这个金印盒内装着大顺的江山,皇帝的印玺!

  这时,皇后从袖中掏出皇帝调兵的金牌,摆在了榻几上。

  太子脑子再不好使,这时也明白西山出事了,皇帝出事了,一时不知怎么开口,只好怔怔地望着皇后。

  皇后从袖中掏出李虎的信:“福王勾结忠顺王谋逆,你父皇中毒后昏迷不醒......”说着,将那封信递给太子。

  太子接过展看,脸色越来越难看了。接着,他把那封信一攥,怒骂道:“这该死的小畜生,他怎么敢!”

  皇后:“好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赶紧将禁军的兵权拿到手。该怎么做,不需要我教你吧?”

  太子:“母后放心,儿臣知道怎么做。”

  皇后点了点头:“除了禁军,你还要立刻控制南北镇抚司和五城兵马司,将京城的兵权全部握在手中。”

  太子:“是。”

  皇后:“还有,拿到兵权后,立刻召内阁几位老大人进宫,让他们拟旨,会集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九城戒严,城内文武官员不准出城。外省进京官员,一律留在潞河驿候旨。除了内阁,你父皇中毒昏迷的事情绝对不能传出去!”

  太子郑重地点了点头。

  皇后:“戴权也送来了一封信,他怀疑这件事与太上皇有关连......”

  太子默了一下:“没有证据?”

  皇后:“没有证据。”

  太子有些为难了:“大顺以孝治天下......”

  皇后想了一想:“把慈宁宫所有的太监全部换了,从司礼监另外派二十名太监去,叫他们严密看守太上皇。”

  太子又犹豫了,说道:“这恐怕不太好吧。”

  皇后有些不满地盯着他:“是名声脸面重要还是性命重要?”

  太子低下了头。

  皇后轻哼一声:“那些腐儒的话听听就行了,夸夸其谈于治国无用。明白吗?”

  “儿臣明白。”太子答着,心里却默了一默。

  皇后突然想起:“立刻派人将老三从皇陵带回来!”

  ......................

  皇帝还在西山狩猎,京城却戒了严,这让京城百姓陷入恐慌,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朝廷规定,内阁大臣昼夜轮替值班,随时以供召对,处理紧急公文。

  昨夜恰好是贾敬在内阁值夜。

  平日里热闹非凡的大街上,只有几个行色匆匆的行人,街道两旁的店铺也都关上了门。

  贾敬放下轿帘,轻叹了口气,人算不如天算,让太上皇那个老东西躲了过去。不过这老东西肯定还会出手,那时就是他的死期!

  转眼,三年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也该让太上皇这个真正的凶手下去陪他了。

  嗯,该给贾蓉纳一房妾室了,不然要真出了什么意外,宁国府就绝嗣了。

  皇帝给了秦氏名分,却不允许秦氏诞下子嗣。子嗣?

  想着,贾敬目光一闪,福王死了,只剩下了太子、皇太孙和康王、安王,太上皇和康王都不是省油的灯,若是他们都死了,这皇位岂不是落到了安王的头上?若是安王坐上奉天殿那个位置,贾家......

  贾敬长舒了一口气,平复了心中的思绪,接着又冷哼了一声,心道:王氏也是凶手,这三年却连一句忏悔的话也没说过。这个自私自利的蠢妇,到现在还时不时利用德妃和安王的身份在荣国府搞事情。

  若是安王继承了皇位,还不得翻了天!这个蠢妇留着终究是个祸害,得想个法子处理掉!

  想到这里,贾敬慢慢闭上了眼睛。

第446章 损失惨重

  与京城一样,此时的西山营地也是一团乱麻。

  按照惯例,皇帝出宫狩猎要带着皇室宗亲、勋贵和六部九卿文官,此次有五十多名朝廷重臣随从狩猎,只有工部尚书、礼部右侍郎和大理寺右丞等十余人侥幸活了下来。

  好在内阁几位大学士和兵部、户部正副堂官留在京城辅佐太子,不然大顺朝这架巨大的机器就停止运转了。

  叛乱从三更开始,重甲步卒击溃步军营是四更末,收拾战局已是卯时,离天亮不远了。

  “咔嚓”一声,李虎的靴子踩在一根烧焦的木棍上,目光飞快地扫视了一圈,到处一片狼籍。

  这时,王耀祖挎着刀大步向李虎走来。

  走到面前,王耀祖向李虎禀道:“大帅,找到孔庆祥了。这小子命大,还吊着一口气......”

  李虎着实惊喜,笑问道:“人在哪里?”

  王耀祖:“送皇帐那边的太医院值房了。”

  李虎:“走,看看去。”

  王耀祖:“大帅......”

  “怎么了?”李虎停住了脚步。

  王耀祖:“......发现了王礼的尸体。”

  李虎微微一怔,王礼死了?王子腾绝后了!

  王大牛鼻孔里哼了一声,道:“王子腾在河南杀了那么多无辜的老百姓,这就是报应!”

  李虎瞪了他一眼,接着心中一叹,王子腾年将半百,也算是老年丧独子,也不知他会是什么反应。

  他突然又想起了在家养病的王仁,这狗东西命真大!当真是祸害遗千年哪!

  想着,李虎摇了摇头,大步向皇帐那边走去。

  王耀祖跟了上去,一边走一边说道:“查清楚了,是忠顺王下令杀了福王......”

  李虎的脚步一下停了,有些不相信:“没搞错?”

  王耀祖:“据忠顺王的亲兵说,是护卫队长挑唆的......忠顺王也想坐上奉天殿那把椅子。”

  王大牛又说话了:“就他也配!一个只知道吃酒玩戏子的废物,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李虎懒得说他,又迈开了脚步。

  太医院值房前的空地上摆满了盖着白布的尸体,从四品以上的官员和皇室宗亲勋贵几乎都在这里了,还有少部分没有找到的,估计也已经凉了。

  勋贵和武将几乎被一锅端了,六部九卿衙门也要大换血,希望太子不要将重要的职位交给那群腐儒,否则......

  想到这里,李虎无声地叹了口气,走进了大帐。

首节上一节334/3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