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422节

  贾母偏头望了一眼鸳鸯,佝偻的身子,却逐渐挺拔了起来,连气势都磅礴大气了几分,“这是能让贾家一步登天的东西,再现祖宗的荣耀,你可千万要保存好喽。”

  鸳鸯震惊的无以复加,更不敢触碰那木匣了,“老祖宗,我不敢拿这个东西。”

  贾母叹息着摇摇头,道:“傻孩子,让你拿,你也就拿了。老婆子我既能让你保管此物,而不是大房,二房,便是因为我信得过你。”

  “这种物件,你拿在手里,便是多了一条命,你明不明白?”

  鸳鸯哽咽着摇头,“我不明白,我也不想明白,老祖宗万寿无疆,贾家如今也正如朝阳,都不会有事的。”

  贾母苦笑了声,不再言语,往床上一躺,合衣睡了。

  没多久,床帏中便传出了轻微的鼾声。

  考虑着贾母又折腾了一日,多半是劳神心疲才这么快睡下,鸳鸯便也不在身边等候,落下帷帐遮住月光,轻手轻脚去了她下榻的耳房。

  又是一日的劳碌,鸳鸯一面对镜奁头,一面理着万千思绪。

  她是贾家的家生子,自幼便被养在了内宅,兄长是贾母房里的买办,父母在金陵老宅看房子,可以说是世代为贾家奴仆。

  所以贾家也就是她自家,眼看着这十年来,几位老长辈过世,贾家由门庭若市到无人问津,再时来运转,大姑娘被封贤德妃有今日的鲜花如锦,鸳鸯脑中也似是走马灯一般。

  当然,这一切故事,都逃不过一个中心人物,那便是并非荣国府的岳凌。

  每一次他的到来,都在贾府里掀起了万丈波涛,一开始是他本身,直到现在他都不需要露面,只他府里的一群丫头,便能闹得府里天翻地覆了。

  贾母是打心眼里反感他的。

  鸳鸯眼里,或许是因为岳凌出身贫寒,家中更无高堂,凭着时机步步高升,所以被贾母所不容,与她教养后辈的观念南辕北辙。

  但鸳鸯说不上有多憎恨他,即便贾府一次次的因他而风波不止。

  毕竟京中除了他好色的桃色新闻被人津津乐道的传扬以外,对于岳凌做的那些功绩,没有人能磨灭。

  与贾母恰恰相反,身为最底层身份的鸳鸯,更以为岳凌从并无出身,到今日国公之位,是非常的难能可贵。

  在史书中,白手起家的英杰,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何就不能相容呢?”

  鸳鸯没办法从这方面开解贾母,她的思想早已是根深蒂固了。

  忽而,窗外传来了些许动静,或是鸟鸣或是猫叫,叫的鸳鸯有些心烦意乱。

  “又是哪个可怜的小东西饿肚子了吧。”

  望着窗外月色,鸳鸯又升起了善心,自言自语着。

  披挂了一件外裳,来到茶案边,取了几块糕点包裹在油纸里,便去掉窗闩,推开了个缝隙。

  谁料,下一刻涌入的不是晚风,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忽而撞了进来,如鬼魅一般绕到了她身后,不等她出声呼救时,便已堵住了她的嘴。

  “老实些,别出声,我们不会伤害你的。”

  鸳鸯根本没看清来人的相貌,惊恐之下只能点点头,配合着。

  “姐姐,你拉我一下,这窗棂有点高。”

  “真是没用。”

  身后那人推着鸳鸯来到窗边,伸出一条腿给下面的人搭桥,又将另外一人拉了上来。

  “姐姐?”

  鸳鸯心思百转,没想到房里竟然进了两个女飞贼,着实罕见。

  可再一细想,近来府上没进什么身份不明的人,所以大概率这两个定然是混在定国公府的队伍里进来的。

  鸳鸯不自觉吞了吞口水,撇了眼内房,为贾母担忧起来。

  邢岫烟也爬了进来,在房中找起了绳索。

  一节节绳子绕过鸳鸯的腿弯、细腰、捆住肩头再从腋下绑过,勒到胸前,最后在脖颈后打了个结,鸳鸯便就被捆在了房柱上。

  “你这捆绑的手法还真不错。”妙玉惊叹。

  邢岫烟尴尬道:“毕竟我们当时也被绑过嘛……自己无聊时拆解了下,不自觉就绑成这样了……”

  鸳鸯只觉得十分羞辱,本来她就穿得薄薄一层衣裳,被绳子捆住之后,更凸显前后的身材了。

  不过,根据这两人宛若女采花贼的作风,她便更确信是定国公府上的人了。

  “我们不会伤你,你但你要配合我们,问什么便答什么,问过我们就走,你且当我们没来过。否则的话,便将你交给我们家大人,我家大人的手段有多狠辣,你根本想象不到!”

  邢岫烟装出一副凶狠的模样警告着,鸳鸯连连点头配合。

  这时候,她才上前将碎布从鸳鸯口中除去了,只不过妙玉手上还拿着锋利的头钗,比划在她的脖子上。

  “咳咳。”轻咳了几声,鸳鸯恳请道:“你们问便是,不可惊扰到老祖宗。”

  妙玉和邢岫烟相视一眼,倒觉得这鸳鸯接受度是真的高,竟然只震惊了那么一会儿,就这么配合起来了,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危,甚至还为贾母担忧起来了。

  邢岫烟抽了抽嘴角,以为这妙玉做事太顾前不顾后了,这会儿究竟要问什么,还得她来好好想一想。

  倒也不能都怪妙玉,谁又能想到鸳鸯这么配合呢?

  “近来,史老夫人可委托你做了什么隐匿之事?”

  邢岫烟略微沉吟,既然鸳鸯这么配合,便决定直接些。

  “何为隐匿之事?”

  “就是不足为外人知晓的事,仅有你二人知晓。”

  鸳鸯内心一颤,思虑着是不是贾母所筹划着什么,其实岳凌已经了如指掌了。

  但她不能确定那里面是什么物件,贾母更是说的云里雾里,所以便先按兵不动,否认道:“并没有,近来老祖宗在佛堂内修养,少理府里的事,更没什么事交代给我做了。”

  妙玉却接过话茬,将钗子再推近了几分,冷声道:“从实招来,你以为我们无缘无故的就会寻到你身上吗?”

  鸳鸯抿了抿唇,缄口不答,一副甘愿受死的模样,二人还真拿她没办法。

  妙玉只好又将鸳鸯的嘴堵上,唤道:“你来看着她,我去找。”

  坐来了妙玉身边,看着妙玉翻箱倒柜,邢岫烟好声相劝道:“我们知道你对贾府忠心耿耿,但你总得知道,如今贾府走得是一条不归路,你若还是愚忠,便只会让贾府在这条路走得更远,下场更惨。”

  “倘若你手上有什么物件,提早交出来,也能让我家大人,治你们个认罪认罚,宽宏处置,你可明白这道理?”

  ……

  荣禧堂,耳房内,

  王夫人的脚步临近,屋内的事态更为迫切了。

  秦可卿眉头轻蹙,这会儿她不能贸然阻拦,否则意图就太过明显了,定然瞒不过王夫人这老狐狸。

  所以她只是笑容如初,与旁人一般抬眼看着。

  幸而,在王夫人即将入门的一刻,门先是从里面打开了。

  几个小丫头结伴走出来,让出一条路来,便能看到探春正在书案上,泼墨挥毫,快速书写着什么。

  “太太回来了,这里面着实少了好几套戏服,我正列着单字,要她们去定国公府去一下。”

  王夫人不自然的抬眼看了下书架高处,木匣原封不动的摆放着,除了书案上动了笔墨,一切如旧。

  即便有所怀疑,如今也不是发难的时候,王夫人也只好笑笑道:“有劳你了,这般精明,若是能在府里管家,还不知我得轻松了多少去。”

  纸对折几次,探春便收入了袖中,携着晴雯也一并出了门。

  秦可卿才适时站起身来,“已是入夜,虽不尽兴,却也不能耽搁了明早的大事。若是你们还对那事感兴趣,有机会往丰雪阁上走一走,报我的名字便能领一套小册讲解和一套成衣,小小心意,不必客气,我们就先回去歇息了……”

第441章 万事俱备

  “秦姑娘你方才说的事,当真?”

  由于秦可卿刚刚的描述太过惟妙惟俏,让周遭还年轻的管家媳妇,大丫鬟都听得入迷,不禁趁着秦可卿脚还没踏过门槛,追问个明白。

  便见得秦可卿莞尔回首,眨了个媚眼,道:“自然,大家尽管去便是了。”

  众人大喜过望,起身送秦可卿等出了门。

  下人们不等主子的话,更没有主子的吩咐,便插嘴做事,已然是一种失态了。

  王夫人又十分看重礼数这点,便愈发介怀了。

  还没等这些心腹之人重新落座,王夫人便迫不及待的追问她们怎就被秦可卿笼络成了这副模样。

  “你们刚刚是聊了什么事?”

  众人讪讪笑着,却也不好出言解释。

  直到王夫人看向彩云彩霞,才从她们口中得知了些许消息。

  原是秦可卿在房里开起了大讲堂,绘声绘色讲述起了各种术法,实在是闻所未闻,令人咂舌。

  听得沉迷修佛的王夫人,都不禁再起春心,面红耳赤。

  两个未经人事的丫鬟,更是羞臊不堪,每当说到关键处,便就磕磕绊绊,更撩拨了王夫人的兴致。

  “行了行了,休要再胡言乱语了。”

  王夫人眉间频皱,又看向一旁的管家媳妇,“你们来说说,去丰字号拿的是什么物件?”

  ……

  门外,经历过惊心肉跳的潜伏之后,众女尽皆吐了口气。

  待回房寻到三春旧时住处时,锁好了门窗,才敢与探春过问是否有得手。

  秦可卿坐在中央,望着探春从怀里取出一方对着多次的宣纸,眸眼微微发亮。

  晴雯倒是在一旁大口大口的喘着气,任两个戏班的小丫鬟左右松着肩膀。

  “可卿姐姐,你都不知道当时有多惊险。二太太都进门来了,我们才发觉那木匣内有玄机。”

  喜欢吃瓜的姑娘们又都凑来了晴雯身边,急声问道:“怎么了,怎么了?”

  晴雯幽幽开道:“当时,三姑娘要再将木匣取下来,用针挑开里面的夹层,就是有这一方纸。”

  “而后,便听着二太太在外面唤门了。情急之下,三姐姐只得将桌上的纸折叠后塞回了夹层里,把里面本来有的纸,摊平在这桌面上,可是将我们唬了一跳。若是二太太再往里面走几步,怕是就能瞧出端倪来了。”

  “三姑娘还真是艺高人胆大。”

  众女一听,都以为是惊险不已,连连点头。

  秦可卿在一旁捂嘴笑道:“怕什么,就算是被看见了,大不了也是寻老爷来收场罢了。”

  这么一听,也都以为有几分道理,她们本就不必怕贾府什么。

  探春却摇了摇头道:“这是侯爷给我们的考验,只能靠我们自己来解决,若是再寻侯爷出面,岂非与琏哥儿他们这些不成气候的人,并无两样了?”

  “老祖宗三番五次提起,往后侯爷的路不平坦,我想除去林姐姐,宝姐姐,总也有我们做事的机会。若不能这回将事情理顺,我等便也没脸面只借着侯爷和林姐姐的怜悯在府上做事。”

  探春左右看了看姊妹,一言不发的迎春、惜春,皆是默默的牵起了她的手。

  身后站着一排小丫鬟,也不自觉的抚上了探春的肩头,似是在安抚她,也似是在给予她鼓励。

  “往前便是一条不归路了,但这也是我们选的路,便由我们自己做主!”

  “好!”

  ……

首节上一节422/4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