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种不惧大秦,还自闭警觉,不想和大秦交流的国家,要是历史上的大秦,除了将之捶一顿,还真没啥好办法,但如今的大秦有。
油盐不吃是吧,黄金不要是吧,对大秦警觉是吧,那你们会不会生病,想不想要药物治病呢?
屠睢道:“大王言‘诸物不缺’,依屠某之见,未必,若有药物可治霍乱、疟症,不知还缺否?”
等屠睢的话被转译过去,西瓯王和众头领皆惊,目光全部死死盯在屠睢身上。
其中一人更是以百越语冲屠睢道:“休想欺骗我等,霍乱、疟疾乃神灵播于世间,根本不可治。”
面对这人的质问,屠睢只淡淡回道:“诸位认为不可治,在大秦却未必不可。大秦良医无数,已寻得治疗霍乱、疟疾之法!”
见屠睢淡定自信的态度,西瓯王和头领们反而不淡定了。
难道秦人真的有办法治疗这两种瘟疫?
霍乱就不说了,只要防范好水体和食物污染,一般不常发生,但疟疾却确实在困扰西瓯,毕竟他们生活的这环境就容易被染上。
就算经过多年和疟疾的争斗,他们总结出了一套应对疟疾的方法,但也只是防范疟疾发生,以及发生后如何处理,仍旧不能治疗。
得了疟疾,几乎只有死!
华夏曾是疟疾最为肆虐的国家之一,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的疟疾流行最为严重,而西瓯的国土正好就在其中。
后世都让疟疾肆虐,直到进入近现代后才被控制住,何况此时的西瓯,能控制得住才有鬼。
因此,当听屠睢说大秦可以治疟时,西瓯王和众头领才这般反应,震惊、怀疑。
西瓯王盯着屠睢,十分认真地问道:“真有治疟之法?如何证明?”
屠睢笑道:“自然是有,至于如何证明,在我大秦有句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贵邦定有染上疟疾之人,可让我等为其医治,只要其等得愈,自可证明。”
屠睢又补了一句:“在大王和诸位眼中,疟疾为不治之症,得者唯有一死,何不如让我等为其医治?”
听到屠睢这番话,西瓯王和众头领也不由生出了几分相信,暗道:秦使这般信誓旦旦,难道秦人真掌握了治疗疟疾、霍乱之法?
但这秦使说的对,是真是假,让其等治一治不就可以?
西瓯王道:“贵使所言甚是,然此事若真,大秦为何要帮我等医治疟症?”
西瓯众头领也从秦人可能真有治疟之法的惊讶中回过味。
秦人绝不是什么好人,看看北边被灭的那六个国家就知道,怎么可能好心帮他们治疗疟症?
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美味的烤肉,秦人也不可能这么好心。
既然秦人不可能好心,那肯定是对他们有所图谋!
只是这一次,西瓯王和众头领们再难说出拒绝之言。
因为他们也有可能得疟疾,就算他们不得,他们的亲人、他们的族人呢?
秦人这是精准拿捏住了他们的软肋,抛出了一个他们几乎无法拒绝的诱饵。
屠睢笑道:“方才已与大王说过,皇帝陛下是想与贵邦建交,互通有无,让双方皆能更好。”
“大王和众位头人想必还不信我等有治疗疟疾之法,不如等验证后再谈,如何?”
“可!”
西瓯王点头后又道:“诸位一路过来,必已劳累,我已为诸位安排好休歇之处,请诸位先去歇息。”
屠睢知道西瓯王这是要支开他们,好和西瓯各部落头领商议,便顺着西瓯王之意,带着使团众人退去。
待大秦使团退出大殿后,西瓯王问众头领道:“秦使所言,诸以为如何?”
方才质疑屠睢的那名头领道:“我还是认为秦人想欺骗我们,疟症怎可治愈?我等先祖居于此处时便有疟症,这般多年过去,也无法治疟,秦人如何能有?”
另一头领道:“我倒认为秦人没欺骗我们。如果此为谎言,轻显便可识破,秦人但若不蠢,便不会设此谎言。我更关心此事若真,秦人的图谋!”
这话引得众人皱眉。
有治疟之法是个好消息,能让他们不必再受疟疾祸害,可坏消息是治疗方法在秦人手中,秦人肯定不会让他们轻易得到,必定要付出相应代价。
这名头领又道:“秦人必会以此为要挟,逼迫我等应其所谋,若不应,便不会与我等疟症治法。”
可恶的秦人,居然如此卑鄙,用这种手段拿捏他们,偏偏他们还不好说不。
毕竟生活在这片土地,谁都有可能染上疟疾。
大殿内一阵沉默。
过了好会儿后,一头领眼中凶光一闪,提出了一个办法。
“不若拿下这些秦人,严刑拷打,逼他们交出秘方!”
第266章 目的是撬开百越的国门
西瓯王和其他人都看向说出提议的这位头领:兄弟,你是怎么将这种馊主意说出口的?
没听那秦人使者说,他们是奉秦皇之令出使,代表了秦皇,你提议将秦人使团拿下,严刑拷打,逼他们交出秘方,那不妥妥打秦皇脸?
就算秦皇脾气再好,也受不了吧?
何况听说秦皇的脾气还很不好,到时即使知道他们西瓯不好攻打,也绝对会为了面子出兵。
见这么多人看向他,这名头领给出了他的理由。
他自信满满道:“秦人的确实力不俗,但我等亦不弱。秦与我等相距甚远,途中山高林密,秦军粮草难以运达,且在山林之中,秦军也远不及族中儿郎。秦皇如敢派兵,定让其有来无回!”
众人懂了这名头领之意:他们这对秦来说难以攻伐,就算他们杀了那些秦人,确确实实打了秦皇的脸,秦皇也未必会派兵。
即使秦皇一怒之下派兵,以他们的实力,也不一定是秦人笑到最后。
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西瓯王和其他头领也有这想法:
承认大秦有实力,但不觉得秦有多可怕,更不认为他们打不赢秦人。
当然,这指的是在他们自家地盘上和秦人进行丛林作战,依靠在丛林生活狩猎的丰富经验击败秦人。
历史上的事实也和他们想的差不多,尽管大秦最终占领了这片土地,却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为了征战百越,屠睢战死,伏尸流血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凿灵渠,甚至在占领后,也深陷在这片泥潭,不得不让任嚣、赵佗带着几十万秦军镇守在这。
这里成了大秦的一坨臭狗屎,偏偏为了抢夺这坨狗屎花费了巨大代价,导致想丢舍不得,可不丢,那就得继续花费代价维持。
最终,始皇帝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毕竟这坨粘手的臭狗屎是他派人抢回来的,那怎么办?
只好留着了,反正也能算作他的武功。
于是乎,百越之地变成了大秦版帝国的泥潭!
这名头领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很快被人反驳。
另一西瓯部落头领道:“呼索之言有理,然我等能想到之事,秦人便不会想到?”
提议的那名头领没能立即理解,皱眉道:“壑老所言何意?”
壑老道:“秦使既然敢让我等知晓他们有治疗疟症之法,怎可能不提前做好防备?所以,即使我等拿下他们,只怕也拷问不出什么。”
叫作“呼索”的西瓯头领又道:“只要行事迅速,趁秦人不备,将其等拿下,如何能问不出来?”
对啊,只要在秦人准备的手段发作之前,将秦人拿下,然后严刑拷问不就成了?
壑老摇了摇头,严肃地问出了一个问题:“假如这些秦人也不知道治法,拿下他们又能怎样?”
听到这话,呼索笑道:“怎可能不知?若他们中无人知道治法,那秦使怎敢那般信誓旦旦?还要让我等亲眼所见!”
但他笑了,西瓯王和其他一些头领却没笑,反而若有所思,呼索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
不会吧,秦人这么卑鄙,竟然派了一群不懂治疟之法的人过来?
这摆明是不想让他们得到治法,从而好逼迫他们,让他们不得不答应秦人开出的种种条件。
呼索重重地呼了两口气,他感到十分憋闷,偏偏他还没法将这种憋闷发泄出去。
其他人也一样,这种被秦人掐住脖子的感觉,着实难受。
大殿又陷入沉默。
他们现在总算清楚了秦人这趟过来要用的手段:不出兵,但用一种更卑鄙的手段。
这些北人果然卑鄙奸诈,有种就派兵来战啊,用这种手段算什么本事?
用治疟之法限制百越,逼百越答应大秦的一些条件,是大秦对百越制定的外交策略。
这也是屠睢等人出使百越更晚的原因大秦的医者验证李念所说的治疟之法需要时间。
百越和匈奴不同。
匈奴被李牧打怕了,而且常年被东胡、月氏欺辱,高层的狼性早就被磨没了。
因此,匈奴可通过向其展示强大,以及用大家都是华夏家人来拉拢影响,然而百越……
大秦跟他谈大家都是华夏兄弟,他会斜眼瞅两下大秦,然后反问:你丫谁啊,谁跟你是兄弟?别来套近乎,一边儿玩去,我不想当你哥,也不想当你弟,除非你认我当爹,倒可以考虑考虑……
如果大秦采用利诱,腐蚀百越高层,也很难做到。
因为这些百越高层相当自闭,咱这物产丰富、能吃饱穿暖,你们秦人的东西虽好,但咱不稀罕。
至于大秦用威逼的方式,百越人更不会在意。
其他人怕你大秦,认为你大秦是虎狼,但咱可不怕,咱在山林里打的就是虎狼,百越大舞台,有种你就来。
这小玩意儿,既不能利诱,也不好威逼,还不能用大义说动。
但百越也有弱点,百越之地常发的疟疾便是其中之一。
这方法卑鄙是卑鄙了点,但好用就行,只要能撬开百越封闭的国门,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许久,西瓯王道:“当如壑老所言,这些秦人应是带了治疟药物,却不知治疟秘方。即使其中有秦人医者随行,恐也不知药物究竟如何制作。”
一头领问道:“可秦人如此作为,就不怕其等所带药物治不好疟疾?我等可否通过药物知晓秘方?”
西瓯王还未说话,另一头领代为答道:“其等当然不怕,疟症本就是不治之症,治不好又能如何?”
“且秦人也不需将所有得疟之人全部治好,只需治好其中部分,让我等知道他们有治疟秘法即可。”
是啊,秦人根本不是过来帮他们治疗疟疾的,而是向他们证明其等有治疟秘方,因此无须治好所有病人,十人中能治好一两人都行。
代为回答的头领又道:“通过药物知晓秘方,甚难!”
“且不说我等与秦人饮食用药有差,便是秦地所生药草也和我等不同,秦地长有的某些药草,我等这却未必有,更何况成药手法不同,药效也不一样。”
第267章 秦人会提出的条件
秦人和他们文化习俗不一样,行医用药自然不相同,双方所认识的药材当然也有差别,如何好分别秦人医者在药物中用了哪些药材?
而且,地域不同,动植物也不一样。秦地有的药材,他们这里未必有。
秦人的治疟药物中要是有秦地才出产的药材,那他们能分辨得出来?
听完这名头领的话,众人对秦人卑鄙的印象又深了一层。
哪个混蛋秦人想出的这种手段?
这时,呼索又出声道:“难道我等要任由秦人要挟?什么也做不了?”
他很不甘心,其他人也是一样,但不甘心也没办法,除非他们愿意放弃治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