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使在外,主令有所不受”,还是要给使者们一点发挥的空间,只要他们能完成好出使任务,在别国杀人放火、抢王后、制造叛乱,不是啥大问题。
愤怒归愤怒,但现在就是秦人势大,西瓯王平静道:“使者看中了哪几座城?”
屠睢当即报出了几座城名,西瓯王听后摇头:“太多,只能有两座作为贸易之用!”
屠睢也摇头回道:“两座太少,屠某以为四座正好。”
两人像是在菜市场上买菜一般讨价还价,最终商定由西瓯拿出三座于大秦相邻的城池供双方交易所用。
白捡了三座城,屠睢笑道:“大王和诸位放心,三城仍属贵邦,只是因暂用作双方交易,双方才驻军共管。”
信你个鬼,你们秦人有多贪鄙,北方六国尽知,那三座城到了你们秦人嘴里,还吐得出来?
见西瓯王和众头领没有理会他的意思,屠睢又道:“双方既要交易,自然要方便记账结算,交易中当使用我大秦钱币,如何?”
他们之前也商量过这个条件可以答应,用秦人的钱币交易,反正也没大啥问题,就钱币而已,能有啥?
屠睢其实也不太理解出使之前,李念为什么要叮嘱他们,一定要让百越人接受大秦钱币,交易用大秦钱币结算。
但见西瓯人没有任何怀疑地答应下来,屠睢心里也松了口气,接着道:“为保障双方交流方便、互通有无更顺,屠某以为贵邦当有更多通晓我大秦语言文字之人,大王和众位头领可择选一批人到咸阳习大秦语言文字。”
来了,秦人要的“送质子入咸阳”果然来了,他们才不信秦人真的想让他们送人去咸阳学语言文字,这分明是让他们送质子,只是裹上了一个好看的说法。
而且,为什么非要让我们送人去咸阳学你秦的语言文字,不能是你们送人到这学我们的语言文字?
屠睢要是知道他们的想法,定会大呼:天地良心,真没有让你们送质子之意,真的是让你们送人去咸阳学习,虽然我们确实没安好心,但也别把我们想的那么坏。
当然,你们要是真送质子过来,也不是不行,你们自己主动送的,我们可没强迫,不要到处乱传大秦逼人送质子,毁谤大秦清誉!
这一条也被通过,屠睢继续道:“接下来一条是,我等希望派人到贵邦考察,诸位勿要误会,只是派人过来探察有哪些飞禽走兽、树木花草,寻找其中可为大秦和贵邦所用之物。”
“贵邦之地飞禽花草种类繁多,且异于大秦,陛下和李念公子都认为其中必有许多未被发觉的有用之物,所以想派人考察。”
这个条件不在西瓯王和众头领预料之中,但这条件也有损他们的利益,让秦人在他们的土地上跑来跑去,那不是让秦人知道了他们的地理环境?
秦人肯定是怀着这心思,考察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是假,想以此测绘他们的山川地理是真。
见西瓯王和众头领没答应,屠睢也猜到他们的想法:“诸位若不放心,可让人与大秦探察人员同行,如有成果,亦可共享。”
见还是没应声,屠睢笑道:“屠某知诸位之意,这样如何,诸位可划出大秦不可探察地区,大秦在派人探察时,不会前往所划之地?”
这次终于有了回应,西瓯王向其他头领眼神示意。
看到大多数头领点头后,西瓯王道:“可!”
得到了西瓯王同意,屠睢脸上笑意更浓:“为彰显大秦与贵邦建交交好,陛下有令,赠予贵邦两百剂治疟之药。”
就在这时,呼索冷不丁出声:“你们的药未得验证,谁知是否有效?”
确实,现在所谈一切都是虚的,只有等治疟之药验证过后,这些条约才会彻底定下,虽然看秦人的态度,那治疟之药大概是真的。
西瓯王和众头领此刻的心情十分矛盾,既希望秦人掌握的治疟之药是真,又希望秦人掌握的治疟之药是假。
是真,那他们和他们的子女、族人都能少受疟症之祸,但那要出卖利益,受秦人要挟,答应这些屈辱的条件;
而是假,倒是不用受秦人要挟,可疟疾将继续祸害族人,甚至可能祸害到他们身上。
《三体》真好看啊!
第272章 师秦长技以制秦
面对态度不太友善的呼索,屠睢也没太在意,占了人便宜,让人抱怨两句又何妨,脸上笑容照旧:“呼索头领所言甚是,还需验过才能让诸位放心!”
呼索还想说什么,被西瓯王眼神制止,“多谢秦皇赠药,但只两百剂,恐是不够……”
言外之意是想要更多的药,屠睢道:“大王放心,自然不会只有两百剂,但这药,我大秦也制作不易,且贵邦山高路远……”
西瓯王和众头领也听出了屠睢话里的言外之意:药,大秦有,但大秦不是善人,诸位得付出代价才能得到!
这让西瓯王和众头领心中十分憋气,他们都决定答应那些屈辱的条件,秦人竟然还不满足,还想索取更多。
一名头领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制作不易,山高路险,何不将制药之法授于我等,让我等自行制药?此既省了贵国制药之功,贵国也不必再长途送药,我等也有了药,岂不妙哉?”
明眼人都知道这建议只有秦人脑抽了才会答应,秦人怎可能会把制药秘方交给他们?
但试试又不会少块肉,西瓯王和其他都领都看向屠睢,看这位秦使会怎么回答。
众目睽睽下,屠睢毫不紧张,看了眼提出建议的西瓯头领,摇头道:“非不愿教授给诸位,实在是……”
说到这,他看向西瓯王,“大王,请恕屠某不敬,以屠某之见,就算将秘方交给诸位,诸位也制不出来!”
尽管屠睢说这话时并没仰着头,但西瓯王和众头领感觉屠睢是仰着鼻孔在冲他们说话,有一种莫名的优越,以及对他们的鄙视。
仿佛仰着鼻孔,眼睛朝上,用手指指着他们鼻子说:大秦,行;你们,不行!
觉得被屠睢瞧不起的呼索脾气一下上来了,“秦使好大的口气,此药莫非只有你们秦人能制,其他人都不能制?秦使可敢把秘方拿来,我倒要看看究竟能不能制?”
屠睢的目光落到呼索身上,一时也分不清此人是因真的愤怒才说出这番话,还是想故意想趁机激将他。
但在他面前玩兵法,这些人恐怕不知道他的本职是啥,屠睢指了指摆在桌上的显微镜,“诸位可能制出此物?”
呼索的一腔愤怒顿时被卡住,尽管不太愿意承认,但呼索明白他们制不出这显微宝镜。
“哼,给我等时间,定能制出同等宝镜。何况,制药和这宝镜有何关系?”
见呼索嘴硬,屠睢问道:“那诸位要用多久才能制出宝镜?这般宝镜,我大秦若想制,一天能做出上百台,诸位可能制出?且谁说制药和宝镜无关?制药时常须以宝镜观察,其中精细远超诸位所想,稍有差池,便会制药不成。”
呼索还想说话,又被西瓯王制止,他们也明白这些是推脱之言,或许是真,或许是假,但都代表秦人不会将治疟之法交给他们,只会卖现成的药给他们,给他们套上一副绳索。
这种被人要挟的感觉不好受,可谁让他们技术落后,还有求于秦人,直接向秦人索要秘方不可行,那就只有利用秦人让他们送质子到咸阳时,让这些人在咸阳设法拿到秦人的秘方。
多送些人过去,让他们带上黄金美女,引诱秦人的高官或医者,利用他们拿到秦人的先进工艺及秘方,反正绝对不能长久受秦人要挟,那太危险!
‘要是秦人能主动教授那些先进的工艺,多好!’
西瓯王暗叹一声,他清楚自己这想法不靠谱,秦人怎可能会不防范他们,将先进的东西教给他们?
必然是只教他们语言文字,不会涉及如治疟之法、制作这显微宝镜的秘术,既然秦人不教,那就只能去偷了。
没办法,就秦人今日这番表现,让他感觉到了和秦的差距,生出了危机感,若再这般闭塞保守,不去追赶,早晚要被秦人灭掉。
到时和秦人商议一下,看能否多派些人去秦地,大不了其等在秦地的花销都由他们自己出,再多给秦人些好处。
多去些人,才更有机会拿到秦人的好东西,此之谓:师秦长技以制秦。
要是李念知道西瓯王的想法,定会惊喜,这西瓯王颇有觉悟,送来这么多可作为殖人素材的越人不说,还主动承担留秦花销,当授大秦和平奖。
此事暂且按下,西瓯王问出了一个问题:“敢问贵使之后可还要出使?”众头领也看了过来。
屠睢想了想,才明白了西瓯王问这话的意图,这是问他还会不会出使其他百越部族,然后要么设法破坏,要么想从中捞取些好处。
百越虽在后世被认为同是古越族,但这时的他们自己可不是这么想,如果好处能独占,当然不想分给四周的“兄弟”们,就算没有好处,能坑上周边的“兄弟”们一把,那也是极好。
不怕兄弟过得苦,就怕兄弟开路虎,何况这些“兄弟”还不太熟,甚至曾互相打生打死过。
这帮子秦人确实不是东西,要挟他们,可也带来了一定的益处,像那治疟之物,如果可以,当然是他们独享,其他百越“兄弟”们都不要有。
屠睢回道:“当然,此乃陛下于我等旨意,不可违也!大王提及此事,是为何意?”
西瓯王道:“自然不是想阻止贵使继续出使,只是想问贵使可否将治疟之药专予我等?”
声音不大,但殿内的西瓯头领们都听清了,“专予”的意思,不就是不将治疟之药给其他部族,只给他们。
但王这提议挺好,倘若只有他们有治疟之药,而其他百越部族没有,此消彼长之下,其他部族会越来越弱。
只是这提议,秦人恐怕不会答应,秦人肯定是想从所有百越部族获得好处,给所有部族套上缰绳。
屠睢拒绝了西瓯王的提议,“我等此番出使,是要同各部建交,使大家和睦相处,皆能更好,不能仅限于大王和诸位,因而大王之意,恕屠某无法应下,但……”
仅专于和西瓯建交,对大秦有好处,但坏处更多,从整体战略上不符合大秦的利益。
一个强大的百越部族或部族联盟对大秦都不是有利的,最好让这些百越部族互相竞争撕咬起来。
第273章 来给大秦当狗吧!
可是要怎么让百越部族乱起来呢?
部族会互相撕咬,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利益;二、仇恨;三、高层人物突然头脑不正常。
出于利益,即看中了某样或某几样东西,譬如一片山林、一条河,属于对方的或者双方共同发现但无主的,想归为己有。
这种情况下,双方会互相撕咬。
出于仇恨,因某些事导致双方有仇怨,彼此相看两厌,都想打对方一顿,只要被某些事一挑拨,双方就会激烈地“问候”彼此。
至于高层人物头脑不正常,这也有可能,人类并非绝对理智的生物,指不定哪天脑子一抽,就生出个想法,然后和人起了纠纷。
因为大秦的存在,如今的百越部族间虽存在矛盾,有时还会干上两下,但总体来说,都属于小打小闹,有限制的交手。
大秦可不想看到这个局面,百越部族怎么能团结呢?肯定是越乱越好,仇恨越深越好,打得越惨烈越好。
可想让百越各部高层脑子犯病,哪得碰运气,直接挑拨百越各部,传出去也不太符合大秦想要向各国树立的“秦大善人”形象。
尽管善人形象只是层皮,但有这层皮总比没有好,直接承认自己是虎狼,那多吓人?
人鹰酱都从不说自己是世界头号流氓,甭管鹰酱干了多少坏事,但人至少在大多时候衣冠楚楚,是个文明鹰!
在这三个方法中,唯有“利益”是目前的大秦最好用来挑拨百越各部族的,而如何以利益挑拨……
屠睢话里拒绝了西瓯王的提议,可一个“但”作为转折,西瓯王和众头领都知道事还没完。
“大王所言无非是担心治疟之药不足,无法让贵邦子民皆能用到,大王当真忧国忧民,屠某佩服。”
拍了一记西瓯王的马屁后,屠睢又道:“对于此,大秦也有考虑,然治疟之药,大秦目前也无法无限产出,因而这数额分配,便须得好生计较。”
初闻,有人没听出屠睢话中之意,可等明白过来,心中一惊,秦人不仅是要将治疟之药作为要挟他们的武器,更要变成饵,让诸多百越部族争抢!
偏偏这饵,他们还很难不抢,毕竟数额就那么多,有定量,别的部族如果多了,那相对的,我们部族能拿到的肯定就少了。
其实,最好的分配方式是按各部族人口数量来定,然而谁不想多吃多占呢?
这计策太狠了,必会造成百越各部无法同心协力,甚至会因为彼此间的竞争、抢夺而产生仇恨。
想要破除秦人的这条计策,却根本做不到。
因为要想破除,对他们而言只有两个办法:一、所有百越部族都拒用秦人的治疟之药;二、所有百越部族彼此不竞争,将秦人提供的药物按合适的方式分配。
然而想要做到这两个办法,都需做到一件事百越各大部族,无论是西瓯、骆越,还是南越、闽越,必须联合起来,同心协力,共同进退,不能各自为政,单独找秦人交易。
但这件事几乎不可能做到,一是有些部族间存在仇怨,不可能联合。
仇恨是种很奇妙的东西,我可以过不好,但要是能让你也过不好,那我过不好就不算什么,甚至可以一起“同归于尽”;
二是就算有的部族能主动遵守不和秦人单独交易,可另外的部族呢?他们会不会背着联盟和秦人偷偷交易?
老老实实遵守盟约只会吃亏,而违背盟约和秦人偷偷交易却能得到好处,没几个会想做老实人。
昔日六国组织联军伐秦也是如此,都不想当老实人吃亏,都只想拿好处,联军怎可能不破裂?
后来,以袁绍为首,一众诸侯讨董也是一样,如袁绍、袁术这等都是想拿讨董的名声,根本不想出力,能成功才有鬼。
西瓯王和一些头领很快想到了这些,对秦人的忌惮更加浓烈,他们原以为看清了秦人的意图,秦人以治疟之药是想要挟他们,给他们脖子套上绳索,没想到秦人还有这般深的谋划。
如果可以,他们现在就想把这些秦人请出去,再也不和秦人打交道,封闭边境,禁制任何一个秦人过境,但显然是不可以。
要是早前没接受秦人来使的请求,不知道秦人说的这些,那该多好……
尽管那样做,后患也很多,可不知即无忧,便不会陷在秦人编织的这张网里!
不过秦人给了他们一个选择,西瓯王敏锐读出了屠睢话中隐藏的含义:帮我们大秦做事,可以分润一部分好处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