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原因是如今天下初定,各地对陆军的需求大于水师,陆军将领要镇守各处,暂不好抽调,水师将领相对空闲,可先选出一批到咸阳参与学习。
今日是海军学堂开学的日子。
作为大秦第一座海军学堂,又是第一次开学,意义重大,而且又听李念讲过整个世界七成是海洋,要想与其他国邦、民族争雄于世界,海军是重中之重!
始皇对此自然极为上心,亲自主持了本次开学典礼。
参与此次典礼的有始皇、李念、在咸阳的大秦众文武,以及要进入学堂学习的一众学员。
比之于先前那次开学典礼,在人数上少了许多,像大秦诸位公子都不在,学员们的父母亲人也不在。
这些要进入学堂学习的学员也有些特别,不仅有从大秦水师选出的将领,还有一批工匠,都是熟知造船技艺的工匠。
就算提高了海军将领和士兵的素质,但如果造船技术跟不上,也没法到达李念想要的效果。
所以他向始皇提议招一批顶尖的造船工匠到咸阳,与海军将领一起入学。
只有工匠们认识海洋是什么,明白他们造的船要用来做什么,才能更好造出适合的舰船。
且李念要教给他们后世的海洋舰艇知识,也必须得读书识字,懂科学文化,才能更理解李念讲说之物。
依照先前的典礼流程,升国旗、奏国歌,但不同的是在大秦国旗旁边还升起了一面属于大秦海军的旗帜。
始皇帝开始给学员进行开学演讲,他拔出佩戴的宝剑,指向身后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都看着这!”
所有人目光看向地图,始皇道:“李念与朕说,这才是整个世界的全貌,大秦仅为世界之一隅,在大秦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而这更广阔的天地中,七成皆为海洋,陆地不过是浮于其上的岛。”
一些人知道外面世界很大,不只有大秦,但看到这完整版的世界地图,依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外面的世界也忒大了!
“从此图上,可以看到某些从陆上难到达之地,可从海上前往。有人可能在想为何要去这些地方,就一直呆在大秦不好?”
没人回答他的问题,始皇也不需要有人回答,他自问自答道:“这世界并不只有大秦,还有其他国邦、民族,如果我们不去占领这些地方,那他们便会占领!”
“到时,他们通过这些地方的粮食矿藏变得强盛,甚至超过了大秦,就会成为大秦的威胁。”
“朕很欣赏李念的一番话:各个国邦、民族都是世界这片密林中求生的兽群。”
“当两个或几个兽群相遇,往往不会成为朋友,而是先挥动利爪、露出利齿,试探彼此的强度,一旦在试探中发现对方弱小,便会抢其地,夺其食,乃至灭其族。”
“即使某个兽群想安分守己,老实守着自己的地盘不惹事,其他兽群也未必会放过,依旧会过来侵扰试探,一旦看出老实兽群孱弱的本质,更会群起攻之,将老实兽群撕碎。”
“因为对国家和民族,弱小便是罪,落后就要挨打,如果某天没被人打,那只是别人不想打!”
始皇看向下方将要入学的一众海军学员:“诸位是要在这片密林中打别人,还是被别人打?”
学员中的工匠们有些畏缩,不敢回答,但从水师挑选出的将领大声回道:“回陛下,当然是打别人!”
在他们带动下,工匠们也开始回答,最终形成整齐的声音。
“打别人!”
“很好!”
始皇点了点头:“所以,大秦要尽力让自身强大,成为兽王,不要成为其他兽群眼中的猎物,只有大秦打别人,不能别人打大秦!”
“在大秦外,有很多地方都是宝地,其丰饶甚至在大秦之上,此等宝地,岂可轻让与他人,化为他人强盛之助力?尔等能允许?”
众学员齐声道:“不允许!”
“朕也不允许,因而大秦才要在其他国邦、民族未反应过来时,占取先机,就算今时不成,也要为子孙铺路。”
“众位可想日后被人打上国门,父母被杀,妻女受辱?”
尽管李念并未具体讲过后世发生了什么,但以始皇的智慧怎会想不到,必定是给外邦异族打上了国门,欺辱了个狠。
众学员再次齐声:“不想!”
始皇也再次点头:“很好!可这些地方很多在大秦千里万里之外,去了后想占领,占领后想守住,皆不容易,要如何办?”
始皇自问又自答:“唯有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由其在海上为大秦开疆拓土!”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谁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谁就拥有主导整个世界的权力!”
“朕希望这个权力是在大秦,而非外邦异族!”
始皇的目光再度落到众学员身上:“尔等是大秦海军学堂第一批学子,也将是大秦海军的奠基人,朕希望尔等在此好生学习,为大秦海军打下牢固的根基!”
始皇看了眼世界地图,又道了句:“李念曾与朕说过,世界可存在日不落之国,望诸位与朕共勉,使大秦也成为日不落之国!”
这话让众学子有些不理解,日不落之国,那是啥?
日是太阳,日不落难道是太阳在那个国家不会落下,怎可能会有这种国家?
虽然不太明白,但皇帝陛下都说让他们好生学习、共勉,众学子再度齐声道:“必不负陛下之望,我等必认真学习!”
待始皇讲话结束,其他大臣随始皇离去,李念、蒙恬、王翦、王贲、尉缭等则留了下来。
王翦、王贲、尉缭等人留下,是想看李念要怎么做,让水师变成海军,同时也想学习了解一番。
他们都是大秦军方大佬,肯定要熟悉大秦的军种,总不能对日后的海军不熟,那还怎么指挥得好?
蒙恬则是因他想成为大秦海军第一任统帅,所以他要跟学员们一起在这学习,连他的吏部左侍郎一职也换成了其他人,好全身心投入学习,学成后好为建设大秦海军出力。
看着台下的学员,李念走上前道:“我叫李念,诸位可能听过我的名字。”
一学员道:“公子名满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这学员说着就要向李念行礼,其他人也蠢蠢欲动。
这位从外貌看起来比他们中很多人都要年轻,可没人敢小觑。
李念摆手制止道:“不必多礼!我先说两件事:一、在此须得守规矩,至于是何规矩,待会儿会发给诸位,并与诸位讲说;”
“二、从今日起,诸位在此学习的所有事宜将由我和蒙将军负责,同时我也负责教授诸位一些课程,诸位若遇到或发现问题,可向我和蒙将军报告。”
讲完这两件事后,李念看了眼身后的教室。
这次开学典礼未在章台宫外,而是在海军学堂内。
李念道:“其实,海军学堂不应设在这,应当设在临近海洋之处,都不近海,如何接触了解海洋?”
但始皇不可能这么做,因为他不可能让李念离开咸阳,去近海地区教学,只能选在咸阳,但等这批学员毕业后,就可往近海地区建设新的海军学堂。
“所以诸位在此学习后,还要到近海地区进行实操演练。”
“海军是一个既重学识基础,也重实践的军种,若不实践,很多东西仅靠从书本上学习,听师者传授,没法更深入了解体会。”
“海洋和江河湖泊大不一样,像海洋之大,便远胜陆地的江河。”
“在江河上航行,如果出现事故,存活下来更容易,可在海上,举目望去皆是无尽海水,一旦发生事故,存活下来就很难。”
“海洋环境较于江河更复杂多变,比如沿海地区的大风,其便是从海上产生,航行于海上时就可能遇到。”
“大风的厉害,诸位中应当有人知晓,其能降下暴雨、拔起大树、摧毁房屋……”
“在陆地上,还能找地方躲一躲,可如果在海上航行时遇到,诸位能躲到哪去?”
“大风的速度可达数百里一个时辰,且影响范围也可达数百里,当船在海上遇到时,诸位认为船能跑得过?”
没人回答,也不需要回答,李念继续道:“海上还有暗礁、冰山等危险,即使在白日间可以看到,可在晚上呢?”
“在大海上航行,不是白天航行,晚上在某个港口停泊休歇,而是晚上也要在海上飘荡,这时若没能发现暗礁、冰山,撞到上面,很可能会船毁人亡。”
“要是在晚上既遇到冰山,又遇见极端天气,更加难逃覆灭!”
“除这些外,在海上辨别方位也不容易,四方皆是水,看起来差不多,怎知道自己现身在何处,朝哪个方向前进是对?”
“要是航行错了方向,同样会死人,因为大海太辽阔,朝着错误的方向航行,可能航行数月也找不到陆地。”
看了看众学员,李念又道:“这并非恐吓诸位,只是讲述一些事实,希望诸位在此认真学习,掌握好关于大海的知识,如此才好在海上生存下来,而不会死亡。”
众学员回道:“我等知公子之意,必会认真学习!”
李念点了点头,接着道:“可能有人在想为何会有工匠也作为学子进入海军学堂?”
确实有人在想这个问题:这些造船工匠也跑来海军学堂学习,他们不是只要负责造船就行了?
李念道:“海军是一个技术兵种,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技术,自然也包括关于船只的技术。”
“海上航行时,诸位能栖身的‘陆地’只有乘坐的舰船,若诸位不了解它,那在发现危险时,又如何保护好这片‘陆地’?”
“没保护好的后果,想必不用我多说……”
确实不用多说,保护不好船只,那在大海上只有一个结果,船只沉没,他们死亡!
“这便是让工匠作为学子进入海军学堂的主要原因之一,让诸位向他们交流学习,更了解船只,遭遇危险时,能更有办法处理。”
“另一主要原因是,海军并不只和乘坐舰船在海上航行的官兵有关,也和制造舰船的工匠有关。”
“如果造船的工匠不了解海洋的环境,不知道怎么根据海洋的环境造出更好的舰船,那诸位乘坐他们所造的船出海,可会放心?”
“因而,诸位工匠也同样得到此学习,了解与大海和海军有关的学识,方好提升技艺,造出更安全可靠的舰船在海上航行。”
来自大秦水师的学员看了看那些明显是工匠的学员,眼神似乎在说:‘好好学,学好后好好造船,弟兄们以后的命可就在你们手上!’
李念继续道:“诸位想真正航行于大海,大概要等很久,但等的这段时间也正是诸位学习、打好根基之时。”
虽建立了海军学堂,但和马上就能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海军还差得远,而且李念也并不想大秦立刻花太多力量投入到海军建设上。
如今天下一统不久,大秦还需要休养生息。
但海军学堂是可以建立的,可以先培养起一部分人才,将一些准备工作提前做起来,不至于事到临头要用时,才急急忙忙去做。
以科学技术发展来比较便是,先打好理论基础,再想办法实际应用,不能等需要应用时,再去研究理论。
大秦这第一所海军学堂还真是如此,这批人先从这要学习的是各种理论知识,之后才是实操演练。
至于正式在海上航行,那得等更久。
第284章 匈奴“留学生”到(二合一)
在讲完大海很危险,他们为何需要认真学习掌握很多知识技术后,李念道:“诸位若有问题,也可举手询问!”
迟疑了下,有一些学员举起了手,李念点了一人,道:“你有何问题?”
这名学员问道:“公子,何为日不落之国?”
此问一出,不仅其他学员看向李念,连留下来的王翦、蒙恬等人也看了过来,显然他们也想知道何为日不落之国。
李念道:“日不落之国,顾名思义,便是太阳永远不会从这个国家的疆土上落下!”
尉缭惊奇道:“缭信尚书所言,然这如何可能?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往复,为众所周知之理,可依尚书之意,这昼夜岂不是没了交替,这与我等所见不符!”
李念笑着回道:“日不落之国是‘太阳永远不会从这个国家的疆土上落下’,而不是‘太阳永远不会从这个国家所有疆土上落下’。”
没等他们理解这句话,李念看向一众学员,又道:“这个问题,诸位今后在此会学到,但既然诸位想知道,便与诸位提前讲一讲。将日、月、地三星模型搬来!”
在郭典带人去搬模型时,李念继续对学员们道:“‘太阳永远不会从这个国家的疆土上落下’指的是无论白昼,还是黑夜,这个国家总有疆土照耀在太阳之下。即使有一些国土处于夜晚,但也有另外的国土正在白昼!”
虽然听懂了李念话里的意思,但不少学员还是感到惊异,有些不能理解,咋可能有地方是夜晚,有地方却是白天呢?
一个身为工匠的学员问了出来:“公子,天下不该是一同亮,一同黑的吗?”
王翦、蒙恬、尉缭等人若有所思,虽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但已逐渐明白过来,此必与世界是颗球有关也!
李念道:“在很多人的感觉中,天下各地似乎该是一同亮,一同黑,甚至将之当作为常识,但常识有时并不可靠,可能是错的。世界各处并不是同一时为白昼,又同一时为黑夜。”
模型还未搬来,李念指向后方的世界地图,指着北美那片地,道:“大秦现为白昼,诸位以为这块地方是白昼,还是黑夜?”
这位既然这么问,那答案肯定和他们平常所以为的不一样,王贲道:“尚书之意是那里此时是夜晚?”
李念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