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135节

  正在王贲想问原因时,郭典已带人将模型搬了过来,这是李念做的一套用来讲解四季、昼夜等变化的模型。

  众人的目光集中到模型上,王翦、蒙恬等人见过地球仪,可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地球、月亮及太阳的模型。

  王翦、蒙恬等人眼中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和他们猜想的一样,世界能同时存在白昼和黑夜,和世界的形状有关。

  只是,天上的明月也是球,太阳也是球?月竟这般小,太阳竟如此大?

  李念道:“我等皆知晓世间有白昼黑夜之分,是因太阳东升西落,那太阳究竟是如何东升西落?”

  “此为太阳,此为月,此为我等所在世界,也即我等脚下之大地及大海总和。三者皆浮于宇宙虚空之中,太阳将光照到我等所在之世界,才有了白昼。诸位可试想有光亮从此发出,照向这里!”

  众人随李念的话想象起来,这并不难想象,可这有问题。

  尉缭在自己脑中想了一番,发现了这个问题:“光自太阳发出,照于我等世界,然其只能照到一面,如此岂非我等世界一面永恒为白昼,一面永恒为黑夜?”

  这不符合现实所看到的现象:昼夜是交替的,不存在永恒的昼或者夜!

  李念笑道:“尉侍郎会有此念,是认为我等世界、月和太阳在宇宙中皆不动,然而实际上它们一直在运动,从远古至今皆在,譬如我等所在世界便在自我旋转……”

  说着,李念转了一下地球模型,尉缭立刻便明白了,如果代表他们所在世界的这颗球转起来,那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都有了解释。

  因为世界本身在旋转,所以太阳看起来在东升西落,这也导致太阳的光辉不会一直照在世界某一片地区,而是不断在改变。

  王翦、蒙恬、尉缭等人此刻也明白了何为日不落之国,不是太阳一直照在某个地方不落下,而是因世界在进行这种旋转,让一直有土地照耀在阳光下,获得了这些土地的国家便可称为“日不落之国”!

  尽管不是所有国土一直被阳光照耀,但这也很不得了,想要做到此事,得在世界各地都有国土,方能使太阳在国土上永不落。

  难怪陛下想要让大秦成为日不落之国,这绝对是整个世界都前所未有的伟业!

  一想到能参与建立一个日不落之国,王翦体内的血也热了起来,有种回到壮年时的感觉。

  但对学员们来说,这一切太匪夷所思了,世界是颗球已经很奇异,居然还在旋转,这也太惊人了……

  这么转,怎么没将他们甩下去,他们为啥没一丝感觉?

  一学员举手后问道:“公子之意是我等所在是颗球,还在不停旋转,我等为何未有感觉,也不曾从上落下?”

  李念道:“世界是颗球,有不少方法可验证,最直观的办法肯定是到宇宙中观看,但此法如今做不到,以后或有可能。”

  “二是环球大航行,既然世界是颗球,也即以任何一处为起点,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只要一直走,最终都能回到起点;三是在海边选一高处望海上的船只,最好是带帆的船。”

  “若世界非球,而是块平地,那我等能看到船会在视线中变小,最终超过视线能看到距离消失,但不会有其他变化。”

  “可世界是球,便不一样,船只要是远去,我等会看到船身会先消失,接着再是帆,船只靠近的情况则相反,帆先出现于视线,之后才是船身。”

  细细一想,大多人都明白了李念的意思,好像是这样,李念又道:“陛下已派人验证,确实如此!”

  李念没说谎,始皇帝还真派人到海边验证过了,哪怕是帝皇,也想直到自己所在的世界是颗球,还是平地!

  何况,这验证也不需要费多少人力物力。

  一听英明伟大的皇帝陛下已经派人验证过,众人再无怀疑,皇帝陛下都认为世界是颗球,那世界就是颗球!

  “至于我等为何没从球上落下,是因这颗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拉住了我们,这种力量,我们很难感觉到,却无时无刻不在。”

  “树叶落地、水向东流、石头抛向天空最终仍会落于地面,都是因这种无形之力。”

  这个解释好像也挺合理,未想平日见惯了的这些现象竟蕴藏这等道理,不过正因见惯了,认为这些皆理所应当,便难去多想。

  也唯有李念公子这等人物才会去想吧,难怪人家能得陛下器重,赐公子出身,还在称帝大典上宣布将女儿赐嫁于其。

  那可是陛下的称帝大典,大秦开天辟地、前所未有的盛事,陛下竟会选择在那时给李念公子赐婚,唯有极为器重,才会如此做!

  “再说为何感觉不到世界在旋转,那是因我等也在随之而动,世界好比一辆巨大无比的马车,我等坐于其中,随之一同而动,自然很难感觉得到。”

  不仅明白了何为日不落之国,还知道了日不落之国的成因,懂了昼夜为何交替,得知了世界是颗在不停转的球……

  日不落帝国,真是个伟大的目标,一众学员心情激荡,体内的血似乎在沸腾,那句“无论白昼,还是黑夜,这个国家总有疆土照耀在太阳之下”着实令人向往。

  这不仅是皇帝陛下想要完成的伟业,他们也同样想,此刻终于知晓了皇帝陛下对他们寄予的厚望。

  李念继续道:“可能有人在想知道了世界是颗球,还是颗在不停旋转的球,明白了昼夜变化之理,好像没什么用。”

  “这些学识和天文地理相关,于航海中将有大用,如我先前讲过的在海上辨向定位,便需用到它们。在茫茫大海上,依靠星辰、太阳能准确知晓位置方向。这是诸位今后要学习的重要科目!”

  一众学员神情认真地点了点头,齐声保证:“公子放心,我等定会认真学习!”

  这是李念和他们讲说日不落之国的主要原因,让他们意识到天文地理在海军中的作用,使他们知道这很重要,方会有足够的重视。

  又一学员问道:“公子,大秦外还有那般广阔之地,可否与我等说说其等有何异处?”

  其他学员也面露好奇,显然想知道,李念道:“这也是你等在此会学到之物,但诸位现在想知,也可与诸位简单讲说一二……”

  在大秦海军学堂开学时,一支匈奴使团正在秦军的护送下,往咸阳过来。

  这支使团比先前出使大秦的匈奴使团人数更多,禾野便是其中一员,他正和车厢内的同伴凑在车窗前,兴奋地看着车厢外的一切。

  因为这里是大秦,和草原和头曼城大有不同,此时正值播种的季节,田间是在忙碌耕种的大秦农人。

  这些农人穿着其实算不上太好,但相比他们匈奴的平民和奴隶,好的太多,且他们匈奴多少人,大秦多少人?

  并且,这些农人的精气神也远非他们匈奴可比,虽忙着干农活,但没有匈奴平民和奴隶那种苦大仇深、日子难熬的感觉,不时有听不懂的歌声传来,歌声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似乎认为他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变得很好。

  偶有犬吠鸡鸣,还能看到一些秦人小孩在跑来跑去,不远处村子内的房屋并不比头曼城里的建筑好多少,可这只是大秦一个村啊。

  队伍很庞大,自然会秦人看到,但秦人们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大胆地看向他们,有时还对着队伍指指点点,似在说与他们有关的话。

  秦人给他们一种自信十足之感,其等认为自己强大,其等以自己身为秦人而自豪,哪像他们匈奴!

  一群秦人小孩发现他们透过车窗在看,大胆地跑了过来,其中一个小孩甚至跑到了他们车窗前,看着在车里的他们,然后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用他们听不懂的话说着什么。

  似乎也发现了他们听不懂,秦人小孩又笑着跑掉了,但秦人小孩那自信自豪的神情已经留在了他们脑海。

  唯有安定充满希望的环境才会有这等自信骄傲的民众,可是他们匈奴……

  尽管来前就已知道,这一路过来也亲眼见识到匈奴和大秦的差距,但车厢内的匈奴少年和稚童们此刻依旧五味杂陈:不甘、沮丧、失落、迷茫、嫉妒,还有羡慕……

  诸多情绪混杂于一处,很难言说,要是强盛的是他们匈奴该有多好啊?匈奴何时才能和大秦一般强大?匈奴能像大秦一般吗?

  与大秦相比,匈奴差得太多了,不单单只是军事实力上,还有其他方面,某些想法在一些聪慧的匈奴少年心中萌芽:此去咸阳,必要学得大秦强盛之法,回之以变匈奴,匈奴若不变,则危矣,且最大的危险就是现在同他们匈奴称兄道弟的大秦!

  还有些人的想法是:大秦如此强,匈奴只怕永远也赶不上,既然大秦和匈奴皆为华夏,那为何不能成为大秦之民?反正都是兄弟!

  一些野心之辈的心思也活越起来:此去咸阳兴许是他们的机会,可趁机结交大秦权贵,与大秦交好,然后借大秦之势返回匈奴,让那些不待见他们的人付出代价。

  当然,更多的匈奴少年和稚童没什么想法,只想着赶紧去咸阳,见识那传说中的大秦国都有多繁华,都有啥好玩的、好吃的。

  这批匈奴少年和稚子全来自匈奴中高层,没一个是匈奴的平民或奴隶,只是他们属于在家里不太受待见的一批人,也正因不受待见,才会被选出来送往咸阳留学。

  真正受待见的那些还留在匈奴,那些人可不一样,被当作部族继任者在培养,怎可能轻易离开匈奴去咸阳,万一在咸阳被杀了咋办?

  头曼和匈奴头领们正是想到了这,才选了他们不看重的后辈去咸阳,将看重的后辈留在匈奴。

第285章 好好留学,莫要惹事!

  尽管来咸阳留学的匈奴少年和稚童出身贵族,但这不是说匈奴队伍中就没有匈奴平民和奴隶,反而有不少。

  因为就算到了咸阳,少爷们也需要人服侍,难道要让少爷们亲自打洗脚水,亲自洗衣叠被?

  虽然这些匈奴少爷在匈奴不受待见,可人出身地位摆在那,到了咸阳要是没个下人服侍,还要让秦人以为他们匈奴彻底破落了,连个下人都配不起,那不得给秦人看扁了?

  而且,不仅是留学的匈奴少爷们要人服侍,那些将常驻咸阳的匈奴官员也需要人服侍。

  因此,这支匈奴使团里有不少作为下人的平民和奴隶,毕竟贵人哪能没有丫鬟下人服侍。

  李念在接到匈奴方面询问是否能带下人到咸阳的消息时,心情相当的好,果断给出回复:能!

  这些人要是不带匈奴平民和奴隶过来,那对大秦反倒是个问题,带了才对大秦更有利:影响受压迫的平民和奴隶,可比影响一群贵族少爷容易多了。

  尽管这群少爷在匈奴不太受待见,但因为所出身的阶层,想对他们产生影响肯定要比匈奴平民和奴隶难,且就算被影响,两者所能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贵族少爷们受大秦影响后,会选择仿照大秦对匈奴进行有限的变革,但不太会去大肆破坏他们出身的阶层,反而会去维护去稳定,对其进行些修修补补。

  因为他们本身就处在既得利益阶层,只是他们不受待见,手中没有权力,但他们只要把原本的掌权者推翻,自己上位掌权即可,不需要将自己出身的阶层推翻,那对他们并没有好处。

  可这不符合大秦的利益,因为这很难让匈奴产生巨大的混乱,只有混乱落后衰弱的匈奴才是好匈奴,才方便大秦在其中操作,将匈奴吞下,完成国家版的“兄弟你好香,让哥哥吞一口”。

  而匈奴平民和奴隶不一样,他们想上位掌权,那就只有将站在他们头上的匈奴贵族全掀下来,由自己成为新的匈奴权贵,也即要将原本的匈奴权贵们送走。

  这能给匈奴造成巨大的破坏,让匈奴陷入混乱分裂之中,较符合大秦的利益。

  简单说,由于阶层出身不同,贵族少爷们能对匈奴造成的危害没有匈奴平民和奴隶能造成的大。

  队伍继续前行,到达了戏县,没再赶路,而是决定在此休歇,因为戏县已离咸阳很近,队伍需在此做最后的入咸阳准备。

  咸阳可是大秦都城,大秦皇帝脚下,匈奴使团不敢有一点大意,必须得提前做足准备,以防进入咸阳后发生某些事,尤其队伍中有许多毛头小子,万一在咸阳整出个大事,单于都未必兜得住。

  禾野下了车,跟同伴们被集中到一片空地,禾野看到其他马车上的少年和稚童也被集中到了这。

  待所有马车上的少年和稚童都到了后,一名魁梧的匈奴壮汉站在前方看向他们,是匈奴此次派往咸阳常驻的官员之一。

  壮汉用匈奴语道:“此地为戏县,离大秦都城咸阳已经不远,明日便可到。我知道有不少人估计已经恨不得立刻到咸阳,看看大秦都城是何模样。”

  “你们可能已经听烦了,但我还是得再告诫你们,大秦不是匈奴,咸阳也非王庭,有些事在草原和王庭能做,但在咸阳不行!给我在咸阳收好你们的爪子和利齿,否则闯出祸来,我亲自扒你们的皮!”

  这些话在离开匈奴前,少年和稚童们已听过多次,在被选中去往咸阳时,他们的长辈嘱咐过,在到王庭集合出发之前,单于也和他们讲过,在一路上,随行的匈奴官员也在不停和他们讲。

  主旨就是:大秦不是匈奴,咸阳不是王庭,你们在匈奴是凶狠的狼崽子,但在大秦,你们得收起狼性,千万不要惹出祸!

  “莫要你们身份地位尊贵,咸阳为大秦都城,伟大的大秦皇帝陛下所在,比你们尊贵的贵人多的是,相比于这些的大秦贵人,你们什么也不是。你们身份地位尊贵,能比得过冒顿太子?”

  冒顿虽然已经死了好几个月,坟头草都长出来了,但还是被壮汉拎出来作为例子。

  ‘当然比不过,冒顿太子可是单于之子,未来的单于!’

  禾野在心中想到,其他少年、稚童们也是一样想法,也明白壮汉提及冒顿太子的原因。

  连冒顿太子这等身份的人物都在咸阳被秦人杀了,他们算个屁啊,还是老老实实在咸阳不惹事不生非,好好趴着。

  话是这么讲没错,但一些匈奴少年和稚童们感到相当憋屈和耻辱,冒顿太子被杀,单于和头人们却不敢对秦人有丝毫反应,甚至现在还要被壮汉用冒顿太子之死威吓他们。

  同时,他们心中又生出对大秦的敬畏和羡慕,匈奴何时才能如大秦一般强盛,让他们能昂首挺胸行于他国,而他国不敢欺?

  “大秦的律法规矩比匈奴更多更严,我等入秦,也得遵守,千万莫要违反。入咸阳后,不要乱看,不要乱说,更不可乱动!进了那啥学院后,也要好生听话,让你们往东就往东,让你们往西就往西!”

  “忘记你们的身份地位,在大秦,你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匈奴人,莫要惹事,也莫要闯祸。”

  一些少年和稚童心中生起不服,要是秦人欺辱了他们怎么办?要他们这么老实听话,那秦人要他们去死,他们也真得去死?

  浓烈的憋屈和耻辱在心中化不开,但匈奴的少年和稚童们又无能为力,谁让秦人强而他们匈奴弱。

  禾野心中也是一样的感觉,然而那又怎样,在草原上,弱小的兽会被狼群和雄鹰当成猎物,他们现在弱小,也只能受着这份憋屈。

  一边听着壮汉训话叮嘱,禾野一边看向四周,另外一边,那些被使团带来的匈奴平民和奴隶们也在接受训话。

  禾野很快在其中找到了他的随从,那是两名匈奴少年,两人正认真听着训话,丝毫没发现他们的主人在看他们。

第286章 给留学生们的咸阳初印象

  牛八和马九在集合的一群下人中听着训话,内容和禾野他们被训话叮嘱的内容差不多,只是更严厉,谁让他们是下人,生来低贱。

  两人能被选中作为随从陪禾野到咸阳留学,是因两人已服侍了禾野好几年,且人机灵懂事,一直没犯过啥大错,长相也过得去,总不可能找两个傻子丑人随禾野去咸阳。

  丑是面子上过不去,虽说匈奴不如大秦强盛,但能做足的一些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兴许正是因为知道自家比不上大秦,匈奴贵族们在面对大秦时,反倒更注重颜面。

  至于傻,傻会容易在大秦闯祸,肯定得挑机灵一点的。

  其他匈奴留学生的下人也几乎是按这标准选的。

  牛八和马九在听着匈奴官员讲在大秦的注意事项,叮嘱不要惹是生非,要是犯事将遭受严惩,心里却没和禾野一样感到有多少憋屈耻辱,非常的平静。

首节上一节135/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