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186节

  在杀了使团众人后,将其等首级砍下送还他们,用的还是木箱盛装。

  尤其打开后,看到被随意放在木箱内的人头,更是怒极。

  这可是他们月氏的使者,就算被杀、被砍头,也不该像对杂物一般对待。

  比之于前几日,这次在毡房内的月氏头领更多,情势不容乐观,月氏王招来了更多头领。

  那名提议和东胡结盟的头领此刻也在房内,见月氏王动怒,道:“此乃秦人和乌孙之计,其等是故意激怒大王,大王万莫中招!”

  这位头领分析道:“秦人和乌孙岂能不知如此作为会激怒我等,但其等还是如此做了,正是为让我等怒而不智,好掉入其等陷阱。”

  乌孙人和秦人不知道将这些人头送来会加深仇恨?

  肯定知道!

  但秦人、乌孙就这么做了,显然就是为了激怒他们,让他们仇恨。

  尽管知道这位头领所言不错,但怒气仍旧难平。

  明白是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月氏王道:“难道我就要忍下这口气?什么都不能做?”

  这位头领回道:“是让大王暂且忍下,非一直忍。以我等如今情况,对乌孙和秦人发兵,暂不能做,但我等有其他可做之事。”

  “秦人、乌孙将这些首级送回,的确在羞辱我等,可也未尝无利!”

  听到“未尝无利”,月氏王的怒火稍微消了些许:“依你之言,此事对我等还是好事?”

  “谈不上好事,但有所用处。我等可将这些首级向族人展示,让族人知晓秦人、乌孙之患,如此一来,族人将更为团结,坚持与秦人、乌孙相抗。”

  仔细想想确有几分道理,将人头给族人们看看,让他们知道秦人、乌孙的凶残,生出同仇敌忾的想法,坚定对抗秦人、乌孙人的决心。

  看吧,秦人、乌孙就是这么凶残,我们已经和他们结仇,如果大家不奋力抵抗,等他们打来,没人能够幸免。

  今天,这些箱子里装的是其他人的头,明天就可能装你们的头!

  不想被砍下头放到箱子里,就起来和秦人、乌孙人拼命!

  月氏王思索片刻后,道:“便依你之言,等到日后,定要报今日之辱!”

  不仅杀他的使者,还将人头送还回来,还用箱子胡乱盛装,完全是将他的颜面放在脚下使劲踩。

  一头领出声道:“首级是乌孙派人送回,其等恐为秦人所逼,被迫做此事。”

  “若是如此,乌孙人也许会对秦人心存不满,我等是否可使秦人、乌孙离心?”

  好像真有这种可能,乌孙人如果是被秦人逼迫,那么他们也许能借这个机会拉拢乌孙人,离间乌孙人和秦人的关系。

  但马上便有人反驳这想法。

  “且不说我等尚无法确定此事是否真为秦人所逼,即使确定,又能如何?”

  “此事做下,表明乌孙人已投向秦人,纵使我等拉拢一些乌孙人,又如何判断其等是否真心实意?万一其等只是假意投向我等,暗里却依旧忠于秦人。”

  这话也有道理,乌孙人本就和他们有仇,就算秦人真的逼迫了他们,但秦人的逼迫之恨肯定没有和他们月氏的仇深。

  即使乌孙人不喜欢秦人,也不代表乌孙人就喜欢他们,乌孙人最想要灭的肯定还是他们月氏,况且乌孙人未必是被迫。

  在刘季出使乌孙时,大秦咸阳,六英工业区某处,李念正带着始皇帝和众臣观看一个机器。

  首相王绾惊奇道:“虽早已知晓六英宫中多奇物,可今见此物,方知奇物之奇。”

  李斯也评价道:“此物有大用,其力若再大些,兴许能拖动车马舟船,做成人力难及之事!”

  王翦听了李斯话后,也道:“若有朝一日,此物能拖动车马,当能用于战场,如今火炮移动不便,也许可由其牵引。”

  始皇帝看着此物,听着众臣的议论,不由想到在李念手机中看到的飞机、巨舰等物,那些东西难道便是由此物作为动力?

  他们现在正看的这个机器是台蒸汽机,由李念、墨家中人和少府工匠联合完成。

  在规划大秦的发展过程中,李念原本没想这么快把蒸汽机制作出来。

  因为缺乏橡胶。

  可后来发现若不制作蒸汽机,很多事办起来会很不方便,他的规划将受阻,而要等到有橡胶再做蒸汽机,那要等到哪年哪月?

  橡胶出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流域,就算以大秦的发展速度,渡过太平洋抵达美洲,取得橡胶再回大秦,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成。

  难道在这段时间里,就白白等着取回橡胶再制造蒸汽机?

  李念左思右想后,觉得不能这样等,橡胶是更好的材料,但并非没了橡胶就不行,先用其他材料作为替代,等有了橡胶后再换。

  于是,蒸汽机制造被列进了他的规划之中!

  这台蒸汽机并不是在大秦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但这台是到目前为止性能最优秀的一台。

  众臣看到后,很多人一眼便看出蒸汽机潜力,此物或许不便于普及于民,可于大秦来说,将有重要作用。

  像其可用于冶炼。

  匠人在冶炼时会生病疲累,可这东西不会,只要不坏,便能日夜不停运转。

  那能让大秦冶炼多少金属,打造多少兵甲?

  还可节省下许多人力。

  再像其可装于车马舟船之上,以其为动力,可昼夜不停运输。

  始皇帝已经想到,在大秦铺设合适的道路,用上以此物为动力的车马,兴许能让天下间的物资调动往他想使之到达的任何一处。

  蒙恬也在今日来观看蒸汽机之列,看到蒸汽机的第一想法便是这东西可装在舟船之上。

  以其为动力的舟船能航行多快,航行多远?

  以此物制造的舟船才是真正能远航大海之船!

  始皇帝道:“李念,讲讲此物因何能动,为何能生出力气?”

  李念笑道:“此物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说白了便是烧开水!”

  众多大臣一愣,烧水能有这般力气?

  “据臣所知,水有三态,分为液态、气态、固态:液态之水便是我等平日所见河水、雨水,固态之水便如冰、雪、霜……”

  赵高听了李念话后,道:“那气态之水莫非便是平时所见雾气,或水沸时所生水汽,天上之云?”

  液态水是河水雨水,固态水是冰霜,气态水应当就是雾气。

  这是种想当然的想法,李念当年也犯过这种错误。

  他摇头道:“不是,气态之水肉眼不可见,是一种无形无色无味之气。我等平时所见雾气、水沸时所生水汽,以为是气态之水,实则仍是液态之水。”

  尉缭奇道:“既无色无形无味,又如何得知有气态之水?”

  李念道:“将水煮沸时,诸位会看到水会减少,却不知其所踪,实则便是液态水化为气态水流失。”

  “若在煮沸的水上置一盖,诸位可看到有水珠于盖中凝结,便是气态水又化为液态水显现。”

  尉缭道:“以公子之意,液态之水、固态之水、气态之水可互相转化,且在此过程当中,会发生某些奇异变化,因而便能以此中道理制出这蒸汽机?”

第350章 话说大隋事

  李念点头道:“正是如此,液态之水在被煮沸化为气态之水的过程中,其体积会发生变化,原先的容器再难将之容下,宛如将一大物塞硬塞入一口小箱。”

  “小箱本不能容下大物,却非要使之相容,大物自然而然会要将小箱撑开,使之达到能容下的地步。”

  “制造蒸汽机的根本原理便是利用这股向外撑的力量。”

  “这股力量可以很强,能如李副令所言一般,拖动车马舟船,做成那些人力难及之事!”

  听到此处,尉缭接话道:“而水的三态可互相转化,气态之水又能化为液态之水,从而源源不绝,取之不尽,当真妙也!”

  李念笑道:“有人曾说过‘人类技术的本质是烧开水和扔石头’,此话虽有些片面,但确有一定道理!”

  “人类技术的本质是烧开水和扔石头”,此言何意?

  这烧开水还有如此大能耐?

  众人品味着这一句话,李念却并未解释,领着始皇和众臣参观起其他项目。

  蒸汽机虽制造出来,但距离制造出实用的蒸汽火车、蒸汽船,还差得远。

  不说这台蒸汽机的马力不够,但说造出火车、轮船的材料要求,大秦也达不到。

  不是有后世的技术,便能很快将东西造出,像制造火车要用到的高精度高强度零件,就不是能立刻解决的,需要花一定的时间。

  李念也想大秦科技迅速发展,最好一年统欧亚,三年统地球,但以大秦的情况明显是做不到的,就算有他开挂!

  参观完,众臣离去,李念被留了下来,与他同样被留下的还有蒙恬、蒙毅、王绾、冯劫、冯去疾、王翦、王贲。

  过去一年,大秦听讲小团体的人数又增加了五位,都是始皇帝考察认为能对大秦和他保证忠心之人。

  看着这些人被留下,离开的赵高、李斯二人表面平静,心中却深感担忧。

  他们也是大秦的重臣,为何陛下不将他们也留下?

  难道陛下有事不想让他们知道参与?

  人数越少,事越重,权越大,浸淫朝堂多年的李斯和赵高明白这种小圈子的权力才最顶,可惜陛下似乎有意将他们排逐在这个小圈子之外。

  同样没被留下的尉缭倒未像李斯、赵高一样的担忧,自家人知自家事,他知道自己未被留下应该是他对大秦并没那么忠心。

  章台宫内,见始皇帝将李念、蒙恬和他们一同留下,王绾几人眼睛一亮,陛下这明显是又要让李念给他们讲说那后世的历史。

  当得知李念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后世时,王绾等人终于解开了许多长久困扰他们的谜团:这位李念公子为何如此得陛下器重,为何如此多才多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政务、军事,皆有所涉?

  如果这位是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后世,是未来人,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只是未来人竟能跨越时间来到他们这时代,颇为惊奇。

  在惊奇同时,他们又感到庆幸,庆幸他们在这位所知的历史上未背叛大秦和陛下,否则也会如赵高、李斯一般。

  陛下暂时未处理李斯、赵高,仍旧让二人为大秦重臣,但以后必定会被清算,李斯或能得以保全,赵高却已是死人,只是还未被埋入土里。

  他们也明白了始皇为何特别对待扶苏和胡亥两位公子,胡亥是绝无可能再登上帝位,扶苏若干不好,同样不再有机会。

  其实,在李念给始皇帝的建议中,王绾、王翦、王贲几人应该过段时间再选入听讲团。

  因为这三位虽在历史上没干过像李斯、赵高那样的事,但也不像蒙恬、蒙毅那般忠心。

  王绾在被李斯夺去丞相之位后,便隐退,王翦、王贲也辞官归隐。

  不说比于蒙恬、蒙毅,和一直留在大秦朝堂的冯劫、冯去疾相比也差了一些,所以李念谏言始皇慎重考虑,当再经过考察后决定。

  但始皇最终还是拍板决定让几人入选。

  因为站在始皇的角度,王绾是大秦文臣之首、王翦是大秦武将之首,听讲小团体若继续扩大人数,这两位该被选入了。

  将一国首相、武将第一人一直排除在外,既影响不好,也不是个事儿。

  同时,还可以此表示他对几人的看重:朕并未忘记几位爱卿!

  始皇帝道:“李念,你上次说那杨坚以隋代周(北周),这隋后来如何?为何二世而亡?”

  听到始皇帝的话,殿内众臣都打起精神,准备认真听讲,在上回讲说中,李念曾说过隋二世而亡,那不就跟大秦一样?

  大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众臣已经知晓,可这个隋又是怎么把自己整没了的,竟如此勇猛,能和大秦成为千古唯二!

  说实话,论到二世而亡,大秦其实是不如隋的,胡亥的破坏力可没有广神那么厉害。

  想广神继位时,隋在杨坚治理后正国力强盛,可硬是被广神在十几年时间里给整崩了。

首节上一节186/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