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67节

  他要是表现得太高兴,秦王来一句“你在高兴什么,是不是想在乱世中当定国英雄?”,该怎么回答?

  刘季谨慎道:“如今天下在大王治下,必为治世,安有乱世?且季志微才疏,如非大王赏识,今还混迹于沛县,连咸阳都不得入,何以为能臣英雄?”

  看着表情中带着惶恐不安的刘季,嬴政道:“莫要惊慌,你之才自在寡人心中,你可愿为寡人之能臣?”

  这能说不愿意?

  而且,秦王这已经是在明摆着要用他为臣,只要答应下来,他立刻就会从沛县大龄无业男一举晋升为大秦之臣。

  刘季不知道他在历史上能取得多高的成就,他如今只是沛县一大龄无业男,连家中亲人都瞧不起他,他早就想出人头地了,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好生看看:尔公也有发达之日!

  只是无奈一直没什么机会,现在面对天下间至高无上的秦王抛来的橄榄枝,焉有不受之理?

  何况,他这次来咸阳,有一方面便是想在咸阳混出个人样,做出一番事业。

  刘季万分高兴,混迹这么多年,他终于要出人头地了,当即起身向嬴政行礼:“愿为大王之臣!”

  等今日回去后,一定要书信一封送回沛县,最好是送信之人送到长嫂那,当着长嫂的面宣读。

  昔日,我带小弟到家中吃饭,你特意刮锅底,假装饭已吃完,害我在小弟面前失了颜面,现在我受秦王赏识,为大秦之臣,不仅不计较此事,还大度地第一个告诉你。

  嬴政道:“暂不与你实职,且先在朝中观政一段时日!”

  虽在李念所说的历史中,刘季建立的汉取代了他的秦,但他对刘季着实没有恨意,反而颇有好感,如果可以,他不想杀了刘季,甚至还打算给刘季官职,让刘季为他办事。

  让大汉的开国之君在自己手下为臣办事,光一想,嬴政心里就有种很奇妙的感觉。

  刘季道:“谢大王之恩!”

  雍齿等人见刘季得秦王赏识,将为官,许多人心里也不由火热起来,这趟入咸阳还真是福非祸。

  一些人甚至在想,那刘季都能被秦王如此赏识,那他们岂不是更能?

  嬴政的目光落在萧何身上,问道:“卿是萧何?”

  萧何恭敬回道:“臣正是萧何!”

  萧何虽只是一主吏掾,却实打实的是大秦官吏,因此可称“臣”,而不必像刘季一样称“庶民”。

  嬴政又问道:“寡人听闻卿通晓律文,又执法公平无所枉害,所辖政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政绩考评常为第一,有人想举荐卿入朝为官,卿却请辞不受,是何原因?”

  这话问得萧何心惊不已:一是秦王连这种事都知道;二是他不想被上官举荐入朝廷的原因若被秦王知道,怕是得身死族灭。

  但秦王究竟知不知道他不想进步的真正原因?

  萧何在心中做着猜测。

  他不想被举荐入朝廷,主要是因他看出了秦律的问题,不看好大秦,所以不想入咸阳为官,和大秦捆绑太深。

  在沛县多好啊,远离咸阳的是是非非,静观大秦潮起潮落,坐看天下风云变化。

  无法确定秦王是否知道,萧何只能硬着头皮道:“回大王,臣非不想入朝为官,为大王效力,只是故土难离……请大王责罚!”

  说到这,萧何突然干脆地跪下请罪,请嬴政责罚,至于责罚的罪是他故土难离,不愿入朝为嬴政效力。

  只要嬴政以这条罪处罚了他,便不会想到他不愿入咸阳的真正原因。

  比起那个真正的原因,他自然想选轻一点的“故土难离”。

  嬴政深深看了眼萧何,此刻他想通了一件事:为何身为刘季麾下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却要自污?

  不仅是有刘季的原因,也有此人自身的原因。

  这萧何本就不老实,有自己的小心思!

  从其一直在沛县当小吏,不愿入朝为官可以看出,再从其利用韩信对他的信任,帮助吕后害死韩信又可看出。

  但嬴政也没打算在今日追究萧何的问题。

  作为君王,不怕臣子有自己的想法,重要的是能将其掌握于手中为己用。

  臣子偶尔的违法犯纪对君王而言还是好事,因为这些都是把柄,把柄先握在那不动,等需要用到时再发动,更加有用。

  亲政多年的嬴政早将这一套玩得炉火纯青,道:“思恋故土乃人之常情,何罪之有?卿快快请起!”

  “谢大王之恩!”

  萧何起身,内心却犹在忐忑,他仍判断不了秦王是否察觉到他真正不愿接受推荐,入咸阳为官的想法。

  但转念,萧何镇定下来,如果秦王知道此事却隐而不发,那就表明暂且不会拿他如何,甚至可能会重用他。

  只是有把柄被秦王握在手里,相当于有一把利剑悬在他和家人的头顶,要想秦王不将利剑挥下,他日后只能尽心尽力为秦王办事了。

  想及此,萧何在心里苦笑一声,可如果让他回到过去重新选,他依旧不会选接受上官推荐,入朝为官,今日之果已经注定!

  嬴政又问萧何道:“如今天下虽一统,然多地却未在我大秦治理之下,其中主要因由在大秦无有足够官吏,卿可有法解决此事?”

  一听嬴政的问题,萧何便知这是对他的考测,但对这个问题,萧何还真想过。

第136章 第136 刘季 吕雉再无缘

  他在沛县当主吏掾,看出了大秦不少的问题,不仅有秦律的问题,也有大秦吞灭六国太快,导致官吏不足的问题。

  作为一个聪明人,看出了问题,自然会去思考解决之法,而他想出的办法是对已存在的“三老”进行一定修改。

  萧何当即向嬴政陈述了他的这个办法,殿内其他人正在沉思萧何之法的可行性,却听刘季道:“大王,此法可行,然有缺陷。”

  得秦王赏识为官,自然要展现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才能。

  嬴政道:“有何缺陷?”

  得到嬴政许可,刘季道:“推举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其策确实可行,可同样会使三老于县乡中得势。”

  “为三老前,这些人虽德高望重,却与其他乡民并无差别,可被推举为三老得势后,其等是否还能德高望重?”

  “纵使一时之三老能做到辅佐县令,教化民众之责,做好为大王分忧之事,然时日一长,其等是否有变?”

  “若其等以势为己或己家己族谋私,岂非祸于地方,害于大秦?”

  “且三老一时为推举,然之后三老可能再为乡民推举?若让一家一族之人常为三老,此家此族必会迅速壮大,将为豪强望族,于治理地方不仅无益,更为有害。”

  刘季从高处去看萧何提出的“三老”之法,一眼便看出其中的问题。

  此法的确能缓解大秦官吏不足的问题,但却会让三老做大,于日后形成一个个地方上的毒瘤。

  刘季接着道:“且此策若行,所行之处定为原先六国之地,大王以为此等地方所推三老将为何人?”

  这句话才是刘季真想说的,一语击中殿内许多人:是啊,在六国之地施行这修改版的三老政策,会选出何人当三老?

  答案显而易见,用脚趾也能想到,大概会是六国贵族或与六国贵族有关之人!

  让这些人成为三老,然后在地方上做大做强,是觉得他们强壮起来后不会反秦吗?

  刘季并不知道他在得了天下后,就曾采纳了这个三老政策,将之颁于天下,对大汉和华夏都影响深远。

  虽说即使他不颁布,这东西早晚会蹿出来。

  因为没得办法,古时通讯落后,交通不便,致使皇权难以直接治理基层,只有让三老或者说地方士绅、乡绅来配合治理。

  听完刘季之言,萧何向嬴政请罪道:“未想有这等缺陷,臣思虑不周,请大王责罚!”

  嬴政摇头道:“无怪于卿,此中疑难甚巨,纵使寡人也难解决。”

  只有一个人或许能为他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李念。

  但想到大秦和李念所来自后世的差距,嬴政又觉得李念也未必能解决得了。

  李念虽来自后世,拥有后世的知识,能从更远的历史角度提出解决之法,可那些解决之法所用到的条件,大秦却未必有啊。

  再好的办法,再好的技术,再好的思想,也终会受制于时代!

  萧何能想出用修改三老之法解决大秦的官吏缺乏问题,已算很不错了。

  嬴政看向他道:“卿有佐国之才,今后不可再藏拙!”

  萧何知道秦王这是在告诉他:以后好好给寡人办事,你之前的问题,寡人可既往不咎。

  只是为什么秦王给他的评价比对刘季低?

  秦王评价刘季时,说的可是“治世能安邦,乱世可定国”,到他这只有一句“卿有佐国之才”,尽管这评价也不低,可“佐国”和“定国”还是有差距。

  相当于,刘季能在乱世开一国,成为一王,他只能辅佐刘季成为一名丞相。

  但这如何可能?

  他虽觉得刘季不凡,认为其早晚有一鸣惊人的一天,却也不觉得其人远胜过他,有开国为王之才。

  心中怀着不解,萧何向嬴政保证道:“何定尽心竭力为大王大秦效力!”

  嬴政道:“卿也一样,暂不授予官职,且先在朝中观政!”

  萧何,是嬴政选中的未来大秦丞相。

  根据李念提供的历史,至少还能用好几十年,这么优质的牛马,从哪里去找?

  王绾已老,他又不想李斯成为丞相,能选择的人不多。

  萧何能为大汉开国第一功臣,大汉第一任丞相,其才能不用怀疑,绝对也能为他治理大秦。

  当然,他不会直接让萧何入朝堂为丞相,会将之先放去治理地方,既是让其积累资历,也是想用萧何为他治理好一些地方。

  萧何谢恩坐下,其他从沛县而来之人以为嬴政会像对刘季和萧何一样对他们,未想嬴政只简单和他们聊了几句。

  虽说也被嬴政下令在咸阳观政,日后大有前途,但其中差别,沛县其他人都能看得出来:刘季和萧何在秦王这有些特殊,尤其刘季。

  召见结束,刘季、萧何等人离去。

  章台宫内,嬴政正听取椒离汇奏,将来咸阳这一路上,刘季、萧何等做过的某些事、说过的某些话禀报给嬴政。

  听到入咸阳时,刘季曾看上一架马车中的女子,还向椒离询问女子来历,嬴政不由好奇道:“可知是哪家女子?”

  椒离小心翼翼回道:“回大王,是砀郡单父县吕雉!”

  如果可以,椒离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他也认为吕雉极可能要入宫,刘季看上吕雉,岂不意味着差点和大王抢女人?

  他对刘季很有好感,不想其因此丧命!

  听到椒离的回答,嬴政道:“你是说吕雉和刘季碰到了一处?刘季还看中了吕雉,想娶其为妻?”

  椒离道:“确实如此,但刘季在得知吕雉为大王所邀入后,便没有再生此念。”

  嬴政看了眼椒离,这个刘季还真不得了,这才多久,连他派出的使者也开始为其说话。

  不过,刘季和吕雉经会在入咸阳时遇上,还真是巧,但这次,刘季不可能再娶到吕雉,除非他死了,大秦亡了!

  他邀吕雉一家入咸阳,除对吕雉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感到好奇外,也有着其他打算:

  他不准备将吕雉收入后宫,而是想让吕雉作为儿媳,只是让吕雉嫁给哪个儿子,尚在考虑。

  咸阳,某间房中,和吕雉住在一间房的吕小声问道:“姐姐,那位为啥还没有接你进宫啊?”

  吕雉并未回答妹妹的问题,而是陷入思考,她心中原本也以为那位秦王邀她一家入咸阳,是因为她。

  可入了咸阳后,虽有人接待他们,可进宫的消息一点没有,让她怀疑原先的猜想可能不对:莫非那位秦王不是要让她入宫为妃,是他们自己想多了?

  想到自己还曾幻想入宫侍奉那位秦王,吕雉不由又羞又恼,实在太羞人了,不过对自己可能不能入宫侍秦王,吕雉心里又有些失落。

第137章 韩信为弟子

首节上一节67/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