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449节

  随着汽笛长鸣,舰队缓缓驶离码头。锅炉工疯狂铲煤,蒸汽压力表指针迅速攀升至强压通风状态。“定海号”的螺旋桨搅动海水,舰艏劈开浪花,航速很快提升至16节。

  罗新华站在舰桥上,透过望远镜望向远方的海平线。他知道,这支舰队即将面对的,可能是“东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不仅会有几艘“查尔斯顿级”防护巡洋舰,还会有标准排水量15000吨以上,配备了305毫米口径大炮的“宪法级”!

  “我们真的能赢吗?”沈墨卿这低声问。

  “能!”罗新华一笑,“司令官如果没有把握,会让我上舰担任分舰队司令官吗?”

  “也对!”沈墨卿笑道,“您可是吴殿的世子啊!”

  罗新华也笑了,不过他心里却只有苦笑:他是罗吴王的长子不假,可他那个风流成性的老爹最不缺的大概就是儿子了!

  天京,紫金山吴王府。

  在儿子眼中风流成性的罗耀国这个时候正一本正经坐在书桌前看文件,他戴着眼镜,指尖划过《1881年太平天国-英国工业对比报告》的铅印数据。

  粗钢产量:688万吨勉勉强强世界第二,“外国”第一,太平天国第二!比起另一个时空那种“第一”,实在是丢人啊!对了,如今的大英帝国可不是那个“日不过”,人家在1881年也搞了300多万吨粗钢,仅次于美国(400多万吨)、德国(400万吨),位列世界第四,而且比起五年前,英国的产量也翻了两倍左右,属于很努力的大英。只是别人更加努力现在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列强都在大干快上,你追我赶啊!

  煤炭产量:4亿吨这个多了,比第二名英国多了一个多亿那是应该的,中国多少人挖煤?英国多少人挖煤?不值得吹。

  电力:100亿度这的确很“多”,是那种“中国第一,外国第二”的第一!不过结构并不理想,其中90%来自水电,10%来自煤电是使用燃煤锅炉和蒸汽轮机的煤电厂。如果这个比例倒一下,倒是能表明太平天国的蒸汽轮机已经完全成熟,可惜不是。

  石油:100万吨有惊喜啊!玉门油田挖出80万余吨,库页岛又采出小20万吨。

  “优势……不明显啊。”罗耀国坐那儿喃喃自语,而列在石油下面的项目则是更加不容乐观的造船了。

  虽然太平天国在1881年交付的新船吨位也已经摸到了世界第二,但第一却是大英帝国!

  而且,英国已经掌握了船用蒸汽轮机和燃油锅炉,而太平天国还在用三胀机烧煤.燃油锅炉+蒸汽轮机的“动力包”还在没完没了测试!

  “总理!”赵烈文推门而入,脸色凝重,“夏威夷急电!珍珠港遭美东联邦偷袭!”

  罗耀国猛地站起身,檀木椅在青砖地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美国人动手了?”

  “是!英国人和他们合谋,”赵烈文道,“英国佬把钻石山炮台移交给了美国人!”

  罗耀国深吸一口气,走到窗前。长江上的货轮汽笛声穿云而来,他却只听见了远方的炮火轰鸣。

  英国人.是想把太平天国拖进美国东西战争啊!而且还攻太平天国之必救珍珠港要是丢了,太平天国和美国西海岸之间的航运可就要出大麻烦了。

  “给洪仁政发电,让他坚决守住!珍珠港决不能丢!”罗耀国道,“让海军部放一条飞鹰级,我要去一趟日本的大阪!”

  “是!总理!”

  夜色当中,珍珠港入口处,“珍珠港号”巡防舰的舰体已经倾斜15度,甲板上满是弹坑和血迹。

  这条巡防舰虽然只是一条平平无奇的千吨级军舰,但是却经受住了实战考验,挨了那么多发炮弹现在还能横在珍珠港入口处。

  珍珠港入口非常狭窄,水又比较浅,哪怕沉下去一条千吨军舰,别的大船也不敢再往里闯了。

  高野贞吉中校站在舰桥上,右臂被弹片削去一块肉,鲜血顺着军服滴落。他咬着牙,抓起传声筒吼道:“150毫米炮瞄准‘查尔斯顿号’水线,放!”

  “轰!”炮弹在美舰舷侧炸开,却只在102毫米哈维钢装甲上留下一个凹痕。

  “该死!”高野咒骂一声,“装填,再来!”

  美国“查尔斯顿号”防护巡洋舰的203毫米主炮缓缓旋转,炮口对准了“珍珠港号”。

  “开火!”布鲁克少将冷声下令。

  轰轰轰.

  一轮轮猛烈的炮击打响,203毫米炮弹不要钱似的呼啸而至,打了差不多二十轮后,就砸中了已经不怎么能动弹的“珍珠港号”三发,第一发击中舰艏,炸飞了前甲板的速射炮;第二发贯穿舰桥,通信官上田中尉当场阵亡;第三发砸进轮机舱,蒸汽管道爆裂,滚烫的白雾瞬间笼罩了半个舰体。

  “舰长!轮机舱损毁,航速降至3节!”轮机长嘶吼着报告。

  高野抹了把脸上的血,看向南云少校:“还能打吗?”

  南云少校的左臂已经被炸断,但他仍用右手死死按住海图:“能!150毫米炮还能再打一轮!”

  “好!”高野抓起信号旗,“全舰最后一战!”

  打完了最后一轮150炮后,轮机舱被毁掉的“珍珠港号”已经无法机动,高野下令:“全体弃舰!”

  但南云少校却摇头:“舰长,我们还能再拖一会儿。”

  高野横了他一眼:“不就是一艘1000吨的巡防舰吗?我们很快就会得到更多更大的军舰将来,我要当巡洋舰,不,当战列舰的舰长!所以.现在,全体弃舰并打开通海门。珍珠港号要坐沉在珍珠港的入口处。”

  “是,舰长!”

  随着高野的命令,“珍珠港号”的千吨舰体缓缓下沉,彻底堵死了珍珠港的入口。

  布鲁克少将在“查尔斯顿号”上暴怒地砸碎罗盘:“该死的,居然沉在这个位置上”

  同一时间,珍珠港东面的防守阵地上,双方的厮杀也进行到了高潮。

  “上刺刀!”美军上尉威廉麦金莱高喊,他的士兵们齐刷刷地装上刺刀,准备最后的冲锋。

  就在这时

  “轰!轰!轰!”三发红色信号火箭从甘蔗田升起,在夜空中炸开刺目的红光。

  “杀!!!”

  甘蔗田里,突然爆发出震天的怒吼!

  数十名真约武士带着数千民兵从黑暗中冲出,那些真约派的民兵大多都是皈依了真约派的日本移民,其中一些人还参加过美国的南北战争,定居夏威夷后就被真约派吸收去当了民兵。在昨天下午美军突然在檀香山港口(英国控制)登岸时他们还在忙着种甘蔗。但是不到几个小时,这些人就被动员了起来,拿起老式的前装线膛枪,如潮水般涌向美军阵地!

  “板载!”大谷平三郎高举一支步枪,第一个跃出甘蔗林。

  外头一美军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刺刀捅进胸膛,鲜血喷溅在75炮阵地的沙袋上。

  “开火!快开火!”麦金莱上尉嘶吼着,但他的命令被淹没在真约武士的喊杀声中。

  刺刀对刺刀,步枪对步枪,血肉横飞的近战在每一寸土地上爆发。

  一名美军士兵刚刺穿一名朝鲜民兵的腹部,下一秒就被大谷的一枪打穿了脑壳,尸体摇晃两下,轰然倒地。

  美军防线开始动摇,他们在近战中毫无优势,而那些真约派的民兵却像潮水一样扑来。

  “撤退!撤退!”麦金莱上尉终于下令,美军士兵丢下伤员,仓皇后撤。

  真约武士的冲锋没有停止,他们追着溃逃的美军,一路追杀到檀香山市区附近,直到钻石山上的6英寸大炮开始覆盖射击,才被迫撤回阵地。

  这一夜,美军陆战队丢下三百多具尸体,而真约武士也付出了两百多人的代价。

第890章 鱼儿已经上钩了!

  1882年4月16日,06:30,檀香山外海,东美利坚太平洋舰队夏威夷中队旗舰“查尔斯顿号”。

  晨雾如纱,笼罩着铁灰色的海面。布鲁克少将站在舰桥上,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黄铜罗盘的边缘。远处檀香山方向的炮火仍未停歇,沉闷的爆炸声透过潮湿的空气传来,在晨雾中激起阵阵回响。

  “第六天了。”他低声咒骂,喉结在紧绷的领口上下滚动,额头上全是汗珠子,“三千名陆战队员,居然拿不下几千个种甘蔗的黄皮猴子!”

  参谋官威尔逊中校递来一份瓦胡岛上转来的有线电报:“将军,华盛顿又来电催促进展。”

  布鲁克扫了一眼就将电报揉成一团。纸团在柚木地板上滚动,最终停在舷窗旁。透过模糊的玻璃,他能看见远处钻石山炮台不时闪动的炮口焰那是英国人移交的6英寸岸防炮,此刻正在轰击珍珠港方向的真约派阵地。

  舰桥传声筒突然响起刺耳的蜂鸣。“司令官!”值更官的声音传来,“檀香山英军司令官蒙塔古上校请求登舰。”

  布鲁克整了整被海风吹乱的领口:“让他上来。”

  十分钟后,当蒙塔古上校踏入军官休息室时,布鲁克注意到这个英国佬的皮鞋依然锃亮,尽管此刻的檀香山码头上一定满是硝烟和血浆。蒙塔古摘下白手套,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火漆封印的文件。

  “根据伦敦与华盛顿的协议,”他的牛津腔调带着特有的疏离感,“钻石山炮台及檀香山防务,今日起正式移交贵军。”文件上的火漆印在晨光中泛着暗红的光泽。

  蒙塔古突然俯身,食指在桌面上铺开的一份海图轻轻一划。“不过我得提醒您,”他的声音压低到只有两人能听见,“真正的战场在海上。”

  布鲁克接过文件时,注意到对方袖口金线绣着的英国皇家海军太平洋分舰队徽章又是一个太平洋舰队!如今这个太平洋上的太平洋舰队真有点多啊!俩美国各一支太平洋舰队,太平天国和英国也各有一支太平洋舰队。起码就是四支太平洋舰队太平洋都有点挤了。

  “11日中午,”蒙塔古又递来一份电报,“两艘装甲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四艘驱逐舰从旧金山离港。”他的食指在电报纸上轻轻一点,“按15节航速计算.”

  “明天日落前肯定会抵达,甚至可能更早如果他们丢下补给舰的话。”布鲁克突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想起海军情报处那些模糊的照片:定海级装甲巡洋舰修长的舰体,200毫米主炮的炮管长得吓人这说明它有比查尔斯顿号上的203毫米炮更大的倍径。

  舷窗外,一群海鸥被突如其来的炮声惊飞。蒙塔古顺着声响望向陆地方向,甘蔗田上空的硝烟被朝阳染成血色。“知道为什么真约派民兵难对付吗?”他突然问道,然后手指轻轻敲打着电报密码本,自问自答道:“因为在太平洋对岸,有六亿这样的黄种人。如果拿不下夏威夷,封锁不了太平洋,他们会源源不断跨洋而来抵达新大陆!”

  布鲁克猛地攥紧拳头,眼中布满了血丝。

  4月17日,04:30,瓦胡岛以北20海里,西美利坚太平洋舰队第一分舰队旗舰“定海号”。

  雨水像银针般刺入漆黑的海面。罗新华上校站在舰桥的海图桌前,手指轻轻划过瓦胡岛以南的预定交战区。碳丝电灯的电压不太稳定,忽明忽暗,将他的影子投在倾斜的舱壁上。

  “航向210,航速16节。”航海长林泰曾中校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望哨报告前方十海里无接触。”

  “司令官!”通信兵撞开舱门,防水斗篷上的水珠在柚木地板上溅开,“加州号急电!”

  罗新华接过译电纸,雨水模糊了部分字迹,但“立即突入瓦胡岛以南”几个字却清晰得刺眼终于要开始了!

  他抓起传声筒时,感觉太阳穴都在突突直跳:“全舰队战斗准备!航向转235,航速提到18节!”

  钢铁巨兽在黑暗中缓缓转向。四门200毫米主炮的炮闩同时发出金属碰撞声,像饥饿的野兽在磨牙。甲板下的锅炉房里,赤裸上身的司炉工将煤铲高高扬起,炉膛里的火光将他们的脊背镀成古铜色。

  06:45,瓦胡岛以南12海里,预定交战海域。

  当海上的雨雾散去的瞬间,望哨的尖叫声通过传声筒刺破了舰桥内的寂静:“敌舰!十一点方向!”

  罗新华举起望远镜,七海里外,“查尔斯顿号”防护巡洋舰的轮廓清晰可见。刚刚冒出头的阳光在它的舷窗上反射出刺目的光点,像一串危险的信号。

  “战斗警报!”沈墨卿中校抓起传声筒,宁波口音在钢制舱壁间回荡,“全舰齐射准备!”

  06:52,第一轮校射开始!

  “距离6500码!”火控军官高声报数,声音因紧张而略微发颤。

  “主炮装填穿甲弹!”炮术长陈英少校下令。他的右手食指在空中划了个圈,炮塔里的装填手立刻忙碌起来。

  95公斤重的穿甲弹被液压推杆送入炮膛,发射药包紧随其后。炮闩闭合的金属撞击声通过传声筒清晰地传来。

  “定海号”舰艏的四门200毫米主炮缓缓转动,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远处的“查尔斯顿号”。

  “开火!”

  舰体剧烈一震,四发炮弹呼啸而出。罗新华通过望远镜看到弹着点两发落在敌舰左舷300码处,一发落在舰艏前方350码处,最近的一发在左舷靠近舰艉250码外爆炸。

  “校射修正!“火控军官迅速计算着,“距离修正+300码,方位修正左2度!“

  几乎同时,“查尔斯顿号”的203毫米主炮喷出橘红色火球。炮弹落在“定海号”左舷外300码,但是罗新华还是感受到脚下甲板的微微颤抖,激起的水柱化作无数水滴落下时,还是有一些掉落在了“定海号”啊!

  这还仅仅是200毫米大炮啊!罗新华想:如果换成305毫米、350毫米,甚至更大炮弹,天知道会可怕成什么样?看来父王主张的一门心思发展“巨舰大炮”的路线真是太正确了。

  06:55,第二轮校射07:00,第三轮校射07:03,第四轮校射一轮轮校射,敌人的炮弹的着弹点已经距离“定海号”越来越近了,“定海号”这边也一样,炮弹距离“查尔斯顿”号也越来越近.现在就看谁先形成跨射,谁先中弹?双方巡洋舰上的气氛越来越压抑,都快让人喘不过气来了。

  “第五轮齐射准备完毕!“

  “开火!“

  这一次,弹着点形成了完美的跨射两发落在“查尔斯顿号”前方约100码,两发落在后方80码。白色的水柱将敌舰框在中间,像死神竖起的栅栏。

  “跨射!”火控军官兴奋地拍打测距仪,“敌舰进入有效射程!”

  “第六轮,急速射!”

  炮塔里的装填手们已经汗流浃背。他们机械地重复着动作:开闩、退壳、装弹、闭闩。200毫米主炮开始以每分钟两发的速度怒吼着,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查尔斯顿号”。

  07:15,第一发命中!

  “轰!”一发200毫米炮弹正中“查尔斯顿号”前桅杆。30米高的钢制桅杆像麦秆般折断,砸在甲板上迸出耀眼的火星。

  “命中!”炮术长陈英少校激动地挥舞着测距仪,“敌舰航速下降!”

  但胜利的欢呼很快被刺耳的金属撕裂声打断。不知道哪儿来的一发152毫米炮弹击中“定海号”右舷装甲带,锻铁装甲在令人牙酸的声响中凹陷,但终究没有破裂。罗新华透过舷窗看到炮弹弹开的瞬间,像石子打在水面溅起的涟漪。

首节上一节449/489下一节尾节目录